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方寸之地 > 第1章 童年

方寸之地 第1章 童年

作者:默孤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16:07:04 来源:文学城

一九七九年的一天下午,春雨缠缠绵绵下了一整天,把东北农村的土路泡得黏腻。

堂屋门槛外,爷爷奶奶、大伯大婶们踩着泥水不停来回踱步,裤脚沾着的泥点随着动作簌簌往下掉。

产婆手里攥着块蓝布帕子,反复摩挲着边角,嘴里念念有词:“该出来了,该出来了,可别让娃娘受罪。”

临近傍晚,一声清亮的婴儿啼哭突然划破雨幕,像是带着穿透云层的力量。

原本沉甸甸压在头顶的乌云竟应声散开,夕阳挣脱束缚,稳稳挂在西山山尖上,将半边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

一道彩虹迫不及待地探出头,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弧线缓缓铺展开,像老天爷亲手织就的彩绸,温柔地笼罩着这座小村庄。

红豆的诞生,如同上天恩赐的礼物,降临在这个平凡的东北农村家庭。

这里的日子有着独属于北方的烟火气:烟筒里冒出的白烟袅袅娜娜,像被风吹散的棉絮飘向蔚蓝天空,顺带把屋里的火炕烘得温热。

厨房里,冒着热气的大铁锅咕嘟咕嘟响着,炖着的土豆白菜混着五花肉的香气漫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这大概就是北方人最实在的浪漫。

红豆就在这样的烟火气里,一天天扎下根般地长大。

那一年的整个夏天,红豆像只无拘无束的麻雀,跟着大人们游荡在阳光炙热的田野上。男人们光着膀子在地里锄草,汗水顺着黝黑的脊梁往下淌,汇成小溪般的痕迹;

女人们则挎着竹篮,在田埂边挖野菜,时不时传来几声爽朗的笑谈。

我不懂大人们为什么总爱喝那种带着苦味的茶水,他们的搪瓷茶桶就放在老槐树下,被晒得发烫,桶壁上结着厚厚的茶垢,就算在热浪滚滚的阳光下,红豆对那玩意儿也没有丝毫**。

村口的两棵大柳树是妇女们的聚集地。它们像两位苍老的守护神,屹立在乡村小路两旁,茂密的柳枝垂下来,织成一片浓密的绿荫,把毒辣的阳光挡得严严实实。

村民们自发搬来几块磨得光滑的巨石放在树下,成了天然的座椅。

每到午后,女人们就端着针线笸箩聚在这里,一边纳鞋底、缝衣裳,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笑声顺着风飘出老远。

而红豆最喜欢的地方,是李爷爷的瓜田。李爷爷总戴着一顶宽边草帽,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布汗衫被汗水浸得有些发黄,

皮肤在岁月和日晒的双重侵蚀下,干皱得像老树皮,却透着健康的黝黑。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起眼的老头,种出的西瓜却个个又大又甜,咬一口,清甜的汁水顺着喉咙往下淌,暑气瞬间就消了大半。

他总爱给我讲过去的故事,从大清的辫子兵讲到民国的乱战,仿佛那些遥远的岁月就藏在他的皱纹里,一打开话匣子就有说不完的话。

我趴在田埂上,一边摆弄着路边的狗尾巴草,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往往听到一半就昏昏欲睡。

每当这时,李爷爷就会笑着拍拍我的后背:“丫头,困了?来,啃口瓜提提神。”说着就递过一块切好的西瓜,红瓤黑籽,看着就让人欢喜。

捧起西瓜猛啃两口,清甜的味蕾冲击让困意瞬间消散,又能撑着听他讲几句。

等红豆打着饱嗝把手里的瓜吃完,太阳也渐渐沉了下去,把天空染成了绛红色。

远处的田埂上,随着微风传来一个洪亮又熟悉的声音:“红豆——回来吃饭啦!”我猛地抬起头,看见母亲的身影立在地头的槐树下,蓝布褂子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

我赶紧放下手里的瓜皮,拍了拍手上的汁水,高声回应道:“哎——来啦!”转头对李爷爷晃了晃手,“李爷爷,我明天再来听您讲故事!”说完就撒腿朝着母亲的方向跑去,小布鞋踩在田埂上,溅起一串泥点。

“你这死丫头,天天在外边疯玩,”母亲伸手在我额头上点了一下,语气里满是嗔怪,却还是顺手帮我理了理散乱的头发,“家里都忙死了,你也不知道回来搭把手,看你爹回来不收拾你。

”母亲嘴里不停数落着,手里的动作却很轻柔,把红豆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

红豆对这一幕早已司空见惯,嬉皮笑脸地搂着母亲的胳膊晃了晃:“妈,我错了,下次一定帮家里干活!”嘴上说得诚恳,心里却明白,这话大概过不了今晚就忘了。

东北的孩子普遍上学晚,红豆直到九岁才踏进小学的校门。

开学那天一大早,红豆就迫不及待地从柜子里翻出那件最漂亮的淡绿色外套——那是去年过年时,母亲托人从县城买回来的,平时舍不得穿,只在重要日子才拿出来。

母亲笑着帮她拉好拉链,又拿出早就缝好的黑色布包挎在她肩上,包里整齐地放着一支削得尖尖的铅笔,还有一块散发着淡淡花香的橡皮。

“上了学就是大孩子了,可不能光知道贪玩,”父亲站在门口,手里夹着的烟卷燃着袅袅青烟,他平时话不多,脾气又急,可对红豆却总是格外有耐心,“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知不知道?”红豆用力点点头,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村里的小学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一块坑坑洼洼的空地,几座青砖垒起的屋子,就是学校的全部。

一旁的木头杆子已经有些朽了,却依然笔直地立着,杆上挂着一面红旗,被风一吹,哗啦啦地响,给这座破旧的学校添了几分活力。

其实这里红豆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以前总跟小伙伴们来这儿捉迷藏、踢毽子。

可今天背着布包走进校门时,心里却涌起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既紧张又期待。

大人们总在我耳边说:“只有上学才有出息,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当大官,走出这穷山沟。”或许是受了他们的影响,或许是内心深处本就有些胆小,红豆攥着布包的带子,手心微微出了汗。

“红豆!”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她抬头一看,只见一个扎着两条粗辫子的小女孩正朝我跑来,辫子在身后一甩一甩的,正是我的邻居二妮儿。

“我就知道你早来了!”她跑到我身边,亲昵地挽住我的胳膊,“咱们一个班呢,以后就能一起上学啦!”看到熟悉的伙伴,红豆紧张的心情稍稍平复,也笑着点了点头。

走进教室,里面已经有七八个孩子在打闹,大多是村里认识的:二大爷家的栓柱,虎头虎脑的,正追着人跑;舅爷家的三喜,鬼点子最多,手里拿着个弹弓在摆弄。还有几个陌生的面孔,想来是隔壁村来的。

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严肃。他给我们分好座位,二妮儿正好坐在红豆旁边。

随后,他擦了擦已经泛白的黑板,从讲桌上的盒子里挑选出一根较长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开学第一课”几个大字。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一课,大家打开书翻到第一页。

”老师的声音洪亮有力,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我们纷纷翻开崭新的语文课本,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

老师在前面认真地讲着,我们坐在下面聚精会神地聆听,就连平时最顽皮的三喜,此刻也坐得端端正正,丝毫不敢捣蛋。

不过一到课间休息,这群“小猴子”就原形毕露了,教室瞬间变成了游乐场,打闹声、笑声此起彼伏。

“当——当——当!”校门口传来敲打铁块的声音,那是放学的信号。

此刻的太阳像一颗快要燃尽的煤球,静静地挂在山顶,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温柔的粉色。

老师布置好作业,宣布放学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溜烟跑出了校门。

校门口早已等候多时的大人们,见到自己的孩子,纷纷笑着迎上去,拉着孩子的手问东问西:“今天学啥了?”“老师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你?

”而我们这些本村的孩子,早就习惯了自己回家,三五成群地朝着村里走去。

夏日的傍晚,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红豆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慵懒地听着空气中尘埃落地的细微声响,脑海里一片澄澈。

路边的花丛中,几只蝴蝶扇动着彩色的翅膀翩翩起舞,她俯下身静静观望。

忽然,一只浅紫色的蝴蝶停在了我的指尖,翅膀轻轻颤动着,仿佛在与我定下约定。

我微微屏住呼吸,看着它停了许久才缓缓飞走。

夕阳把红豆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握紧拳头,心里默默期待着:明天,一定又是充满故事的一天。

老槐树是天然凉棚,搪瓷缸装着老者的岁月,课本的书纸香混着泥土芬芳。东北娃的童年,没有精致的玩具,却有整片田野的自由,每一幕都是最鲜活的模样。—孤默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童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