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樊笼 > 第1章 铁甲寒

樊笼 第1章 铁甲寒

作者:双辞待雨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18:43:12 来源:文学城

历史最爱开的玩笑,是让屠龙者长出鳞片;踩着云梯登天的人,最后都成为了别人的梯子,我们犯过最大的错误,便是都在织命运的网里挣扎,却不约而同的都以为绣着自己的锦,乐在其中,甘愿为之倾尽所有。

有人文墨纵横,却困于名僵利索,有些人庙堂高居,却累于权谋倾轧。

商人拥帛愁销路,耕者扶犁望丰年,身居高位也好,市井流民也罢,半生已过,回首望去,造化何曾有偏私?

---

暴雨如注,天地间仿佛被一层灰暗的幕布笼罩。

城门外,泥泞不堪的官道上,一队残破的军队伫立在风雨中,铠甲斑驳,战旗撕裂。为首的将军披着玄铁重甲,肩头染血,身形佝偻,却仍挺直脊梁,像一根不肯倒下的旗杆。

谢满成抬眼望着城门楼上那道熟悉的身影——君梧霜立于高处,黄袍加身,龙纹绣金,眉目冷峻,目光如刀,穿透雨幕,直刺而来。

三日前,边关捷报传入京城:谢满成率军大破北狄,斩敌三万,收复失地千里。朝中百官欢欣鼓舞,准备开城迎功。

可今晨一道圣旨骤然下达:摄政王谢满成,战功卓著,然兵权未卸,甲胄未除,恐惊扰社稷,着令三日后方可入城。

将士们愤懑难平,有人低声怒吼:“我们拼死为国征战,换来的竟是闭门不纳?”

谢满成却只是抬手制止,声音沙哑:“君命如此,不可违。”

他仰头望着那扇紧闭的朱红城门,雨水顺着铁甲缝隙流入骨髓,冷得刺心。

可比这更冷的,是君梧霜那一眼——那不是看功臣的眼神,是看仇人的眼神,是看囚徒的眼神。

他闭了闭眼,脑海中浮现出十二年前的那个黑夜。

火光冲天,宫墙染血。

他带兵入宫“清君侧”,可当刀锋划过先皇脖颈时,那双眼睛——君梧霜生父的眼睛充斥着滔天的恨意和不甘。

谢满城跪在血泊中,颤抖着揽过火光中的孩童——那时的君梧霜,不过六岁,啼哭声撕心裂肺。他将孩子抱入怀中,对着他温柔道:“放心,臣在一日,便护你一日。”

此后**年间,他南征北战,平叛乱、御外敌、整朝纲,一手将年幼的君梧霜扶上帝位。他拒封王爵,自请为摄政,代行朝政,只为等君梧霜成年亲政那一日。

可如今,他回来了,带着胜利,带着伤痕,带着一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却被拒之门外。

“父皇……”君梧霜在城楼上低声呢喃,指尖掐进掌心,几乎渗出血来。

他记得那一夜的火光,记得母后被乱兵推搡时的尖叫,记得父皇倒在血泊中,手中还紧紧攥着他幼时送的玉佩。

他从小就知道,是谢满成杀了父皇。可他也知道,是谢满成养了他,教他读书习武,教他帝王之道。他甚至曾在病中,被谢满成抱着熬过三日三夜,用嘴嚼碎药喂他入口。

恩与仇,像两股绞紧的绳索,勒得他喘不过气。

“陛下,雨太大了,回宫吧。”身旁内侍低声劝道。

君梧霜不动,目光死死盯着城外那道身影。他忽然想起五岁那年,他偷偷溜出宫门,想去看战场归来的谢满成。却被谢满成发现,当众脱下披风裹住他,呵斥道:“天寒地冻,殿下若病了可怎么好?”

那时的谢满成,眼神里满是疼惜。

可现在呢?他只看到一个权倾朝野、手握重兵的摄政王,一个弑君篡权的乱臣贼子。

“他想夺权。”君梧霜咬牙,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一直在等我长大,等我亲政,然后……”

然后怎么样?那人能杀父皇,自然也能杀自己,根本没有必要等到自己亲政的那一天,或许只当自己是个听话的傀儡,如若他上位则名不正言不顺,他大权在握,需要的只是傀儡皇帝!

他不敢信任何人,带着这份仇恨,隐忍蛰伏多年,不爱学习的小皇子在一夜之间便转了性,白日读书,然后去翻阅历年的折子和卷宗,试着理解朝局的错综复杂,晚上御风起武,只为在将来的一天,可以为父报仇。

可宫中耳目皆是谢满成安插,连他的太傅,也是谢满成举荐。

他像一只困在金笼中的鸟,羽翼未丰,却已感知到风暴将至。

雨越下越大。

城外,一名值守城门的士兵看不下去,杀先帝,夺兵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纵有万般不是,可这些年守护家国却也是真,于是上前劝道:

“王爷,将士们冻得发抖,伤员已有三人昏厥……何不上表请罪,求陛下开恩!”

谢满成缓缓摇头,声音如铁:“我无罪可请。”

谢满城抬手:“恨我,是应该的。”

他望向皇宫方向,眼神深邃如渊。

夜深,谢满成在军帐中咳得撕心裂肺。

随军医官低声叹息:“王爷肺疾已入膏肓,若不静养,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

谢满成摆摆手,从怀中掏出一块褪色的锦帕,上面绣着一个歪歪扭扭的“霜”字——那是君梧霜五岁时,亲手为他绣的。

针脚粗糙,颜色不均,可他一直贴身收藏。

谢满城凝着那块锦帕,长叹口气,他还小。

胸前一阵刺痛袭来,冷汗滑落,那双如鹰般的凤眸依旧清明,若不这么做,那孩子怕是会一蹶不振,君梧霜便再无复仇之名,再无立威之机。

他恨我,才能立威;他疑我,才会自强。或许,就快了吧......

帐外,风声呼啸。

三日后,城门终于开启。

谢满成卸甲,徒步入城。内侍小顺子在前撑着伞为其引路。

他身穿素袍,未佩玉带,身后将士皆解兵刃,列队缓行。百姓围观,有人唾骂,有人叹息,也有人默默合掌,为这位战神祈福。

君梧霜立于太和殿前,百官分列两侧。

谢满成一步步走上玉阶,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他跪地,叩首,声音沉稳:“臣谢满成,奉旨凯旋。”

君梧霜低头看他,那张苍白憔悴的脸,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那身洗得发白的旧袍……忽然间,他想起八岁岁那年,谢满成教他射箭。

他屡射不中,气得摔弓。谢满成没有责骂,只是蹲下身,握住他的手,一遍遍教他拉弦、瞄准、放箭。

“陛下,心要稳,手要定,箭才不会偏。”

那天,他终于射中靶心。

谢满成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说:“陛下,将来一定能定天下。”

“起来吧。”君梧霜终于开口,声音冷淡。

谢满成缓缓起身,正欲退下,君梧霜却忽然道:“谢满城,你可知罪?”

大殿骤然寂静。这是每次这位摄政王归来时都会被问到的一句话。

谢满城,杀我父皇你可知罪?谢满城,妄想染指天下你可知罪?

大殿骤然寂静,连檐角铜铃也止了声。这是每一次凯旋后必有的问话,如同宿命轮回。

谢满成身形一震,缓缓抬头,直视天子之眼。卸了甲的衣衫还在滴水,雨痕未干的眸中,无惧,无悔,唯有深不见底的沉静。

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臣,不知!”

“可愿交出兵权?”

“臣,不愿!”

字字如雷,炸裂朝堂。

百官色变,内侍倒退。君梧霜虽料到他早会这么回答,还是忍不住瞳孔骤缩,指尖掐入龙椅扶手。

只有谢满城自己知道,这一句“不知,不愿”,是对那段血火交织的过往,最后的坚守。

他不是在否认弑君,而是在宣告——我所行之事,无愧亦无悔。

风穿殿而过,卷起谢满成胸前那块褪色锦帕的一角,“霜”字若隐若现,如魂不散。

君梧霜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无波澜。

“既不知罪,便无罪可赦。”他缓缓起身,“摄政王谢满成,功在社稷,罪在宫闱。本应削爵归第,于偏殿闭门思过。然其战功卓著,自即日起,赐《贞观政要》,罚抄千遍。”

无人敢言。

谢满成叩首,声音沙哑:“谢陛下隆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