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冬夜海鸥:我们的春天未曾到来 > 第72章 梦想的抉择

冬夜海鸥:我们的春天未曾到来 第72章 梦想的抉择

作者:林晦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22:41:48 来源:文学城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迟疑的敲门声打破了小院的静谧。“咚、咚咚”,那声音不紧不慢,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姥姥正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针线活,听到敲门声,她一边在围裙上擦着手,一边快步走去开门。“谁呀?”她那带着浓浓乡音的声音,在安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清晰。随着“吱呀”一声,木门被缓缓拉开。

只见门外站着的男人脚边还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袋口扎得严严实实,但依稀能看出里面装着些形状不规则的土特产。袋身沾着些许干涸的泥点,像是刚从田埂上提来,带着一股朴实无华的土地气息。

门外站着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他的皮肤黝黑,像是被岁月和阳光反复打磨过一般,皱纹如同刀刻一样深,一道道刻在脸上,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灰的工装,上面还带着一些不易察觉的污渍,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旧帆布包,包上的褶皱仿佛是他一路奔波的见证。

“姑!”男人一开口,那熟悉的乡音就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姥姥记忆的大门。姥姥愣了一下,随即眼睛里闪烁出惊喜的光芒。

“栓子?是栓子吗?”姥姥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她快步上前,一眼就瞥见栓子叔脚边那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和手里沉甸甸的帆布包,不禁嗔怪道:“你这孩子,来就来了,带这么多东西做啥!”一把抓住男人的胳膊,像是怕他跑掉似的,仔细端详着他的脸,“哎呀呀,你这孩子,怎么瘦成这样了!快进来,快进来!

小军哥哥原本正专注地准备说出自己的答案,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他的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一道电流击中。他猛地从石凳上站起来,动作快得差点带倒凳子。他的嘴唇动了动,那个称呼在喉咙里滚了又滚,仿佛有千斤重,好不容易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喊了出来:“爸。”

栓子叔和姥姥就这样在槐树下聊开了。他捧着那杯茶,氤氲的热气似乎也熏软了他眉宇间常年累积的风霜。

“姑,您是不知道,”栓子叔往前倾了倾身子,声音里带着一种分享秘密般的亲切,“村东头老李家那小子,就是铁蛋,上个月娶媳妇了!新媳妇是邻村的,那模样,真叫一个俊俏,大眼睛,白皮肤,见人就笑,一点儿不认生。”他用手比划着,仿佛那新媳妇就站在眼前,“过门第三天,就下地帮婆婆做饭、喂猪,里里外外一把手,村里没有不夸贤惠的。铁蛋他娘,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姥姥听得津津有味,手里择着豆角,连连点头:“哎呀,铁蛋都娶媳妇了?时间可真快!我记得他小时候还光着屁股在河里摸鱼呢!他娘总算盼到头了,是个有福气的。”

“可不是嘛!”栓子叔呷了口茶,语气里带着由衷的羡慕,随即又想起什么,声音拔高了些,带着与有荣焉的兴奋,“还有更好的消息呢!西头张老闷家那个二闺女,小名叫秀儿的,您还记得不?瘦瘦小小的,以前总跟在小军他们屁股后头跑的那个黄毛丫头?”

“记得记得,那孩子打小就文静,爱看书。”

“对!就是她!可了不得,考上师范了!县里都敲锣打鼓来送喜报!”栓子叔放下茶杯,双手用力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眼睛亮晶晶的,“以后就是正儿八经的老师了,吃国家粮!张老闷这回可算是扬眉吐气了,走路腰杆都挺直了三分。您说,这有出息的孩子,是不是都给家里争光?”他说这话时,目光不自觉地、充满期盼地瞟了一眼旁边沉默的小军。

姥姥立刻捕捉到了这眼神,会意地笑道:“争光!咋不争光呢!咱们家小军啊,马上也要给老张家争个大光!”她这话既是对栓子叔的回应,也是对小军的鼓励。

提到家,栓子叔的眼神柔和下来,带着深深的眷恋:“姑,我这次回来,特意去咱老宅院看了看。院里那棵老枣树,您猜怎么着?今年结得那叫一个繁密!满树都是,一颗颗枣子胀鼓鼓的,太阳一照,跟挂满了红宝石似的,把枝头都压弯了。”他微微眯起眼,仿佛正透过槐树的枝叶,看到了故乡院子里那一片沉甸甸的、象征着丰收与安稳的红,“看着那枣树,我就想起小时候,您带着我们几个,拿长竹竿打枣吃的情景……”

说到这儿,他脸上的光彩稍稍暗淡了些,声音也低沉下去:“在外头这些年,工地上……唉,说不辛苦是假的。有时候顶着大日头扛水泥,汗流进眼睛里,蜇得生疼;有时候为了赶工期,连着熬通宵,那滋味……”他摇了摇头,没有细说,只是用那双布满老茧和细小伤口的手,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石桌边缘,那些伤痕无声地诉说着在异乡卖力气的艰辛。“睡在工棚里,听着外面的风声,就特别想家,想咱这院里安静的晚上,想这槐花的香味。”

姥姥静静地听着,眼神里满是心疼,她伸手轻轻拍了拍栓子叔的胳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栓子。在外头不容易,回家了,就好好歇歇。这儿啊,永远是你的家。”

说着,姥姥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像是突然被一道光点亮,猛地想起了一件要紧事儿。她原本正稳稳地坐在那把用了多年的旧木椅上,和栓子叔唠着家常,此刻却像被弹簧弹起来似的,急忙站起身来。她的动作虽因岁月的打磨而略显迟缓,每一步都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小心翼翼,但此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她一边迈着有些蹒跚的步伐往厨房走,一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你瞧瞧我,真是老糊涂咯,光顾着和你扯闲篇儿,都忘了给你弄点吃的。你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外面那饭菜哪有家里的香啊,指定没好好吃饭。我给你下碗热汤面,热热乎乎的,再卧上两个荷包蛋,那营养可足了,吃了身上暖和,干活也有劲儿。”

走进厨房,姥姥熟练地系上那条洗得有些发白却依旧干净整洁的围裙,开始忙活起来。她先从柜子里拿出面粉,往面盆里倒了一些,然后开始加水,一边加水一边用手搅拌着,嘴里还不停地嘟囔:“这面可得和得软和点儿,这样煮出来的面才好吃。”和好面后,她把面放在一旁醒着,接着开始准备其他的食材。她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在碗边轻轻一磕,鸡蛋就乖乖地滑进了碗里。她又从菜篮里挑了几棵新鲜的小白菜,仔细地清洗着,边洗边说:“这小白菜可新鲜了,多放点在面里,吃着清爽。”

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就烧开了。姥姥把醒好的面拿出来,开始擀面。她那双手虽然布满了老茧,但却十分灵巧,面团在她的手下很快就变成了一张薄厚均匀的大面片。然后,她把面片叠起来,切成细细的面条,抖落抖落,就下到了锅里。接着,她又把鸡蛋沿着锅边轻轻倒进去,不一会儿,荷包蛋就成型了,白白嫩嫩的,看着就让人有食欲。最后,她把洗好的小白菜也放进了锅里,还撒了一把葱花,滴了几滴香油。顿时,厨房里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香气。

姥姥一边做着面,一边还不忘唠叨:“栓子啊,你在外面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身体垮了,挣再多钱也没用。你不在家的这些年,小军这孩子可懂事了,学习也努力,就是有时候想你想得厉害,晚上睡觉都喊着爸爸。我年纪大了,能照顾他的日子也有限,以后还得靠你自己多上点心。”

“姑,别忙了,我吃过了。”栓子叔见姥姥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连忙站起身来,一边摆手一边说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似乎不想让姥姥这么操劳。可他的目光,却一直不受控制地往小军身上瞟。小军正安静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睁着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们。

“说什么傻话,这一路奔波,哪能不好好吃口热乎的。”姥姥头也不回地应着,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停。面团在她手中被擀成薄薄的一张,随即被熟练地切成菱形面片,像雪花般撒在案板上。灶台上的骨头汤正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浓郁的香气已经飘满了整个小院。“马上就好,给你下碗热汤面片,暖暖胃。”

可栓子叔的目光,却一直不受控制地往小军身上瞟。小军正安静地坐在石凳上,微微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英语书的页角。

姥姥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计,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慢慢走回院子里。她挨着栓子叔坐下,目光温柔地落在小军身上,那眼神里盛满了说不尽的疼爱。

“说的什么话!小军就是我的亲孙子!”姥姥嗔怪道,在他对面坐下,脸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容,“孩子争气啊,又懂事,学习还好,这次高考,肯定没问题!”

我们几个孩子乖乖地坐在一旁,竖着耳朵听。平时最爱说话的小胖子,此刻也安静了下来,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我偷偷观察小军哥哥,他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了。但紧绷的侧脸线条透露着他内心的不平静,他的呼吸有些急促,胸口微微起伏着,像是在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情绪。

话题不知不觉又转回到小军身上。

“小军这孩子,性子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心里有主意,就是不爱说。”姥姥叹了口气,语气却满是疼爱,“我们问他以后想报哪儿,想学啥,他总说没想好。”

栓子叔搓了搓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那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每一道裂纹里都藏着生活的故事。他的目光热切又小心地望着儿子,仿佛儿子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既想靠近,又怕惊扰了他:“军儿,爸没念过什么书,在学习上帮不了你。但爸知道,你比爸强。无论你想去哪儿,想学什么,爸......都支持你。”

他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像是怕惊碎了什么:“跟爸说说,你......到底是想去哪儿念大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