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冬夜海鸥:我们的春天未曾到来 > 第22章 十八褶的春天

冬夜海鸥:我们的春天未曾到来 第22章 十八褶的春天

作者:林晦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9 19:37:37 来源:文学城

暮春的杨絮飘得正欢时,三个小家伙终于说动了姥姥做杨树狗饽饽。

天刚蒙蒙亮,她粗糙的手指就掐上了杨树梢。紫红的穗子在晨光里泛着油光,姥姥掐得极准——食指拇指一捻穗尖,见着白浆就收手。"老了就苦喽。"她对着三个跟屁虫念叨,竹篮里的穗子还带着夜露,排得整整齐齐。

灶房里,姥姥的手成了最灵巧的器具。焯水时,她枯瘦的手腕悬在锅上,怀表链子垂进蒸汽里。"十、九、八..."数到七时笊篱已经探进锅,数到"三"就捞起,紫红的穗子"哗"地滑进冰水,姥姥的手背被冰得泛红也不管。

案板前才是真功夫。姥姥的菜刀"嘚嘚"响,杨树狗碎成均匀的丁。倒花椒油时她手腕一旋,金黄的油线在馅料上画了个圈。忽然瞥见三个小脑袋凑得太近,刀背"咚"地敲在案板上:"偷师要交学费!"

姥姥正把杨树狗碎丁拌进玉米面时,李柏川的虎头帽歪在一边,帽檐上那对褪了色的绣虎牙随着他夸张的动作一晃一晃。他踮脚去够灶台高处的花椒罐时,手肘"咣当"撞翻了青瓷盐罐,粗盐粒顿时撒了一地,在晨光里亮晶晶的像碎冰碴子。

"我去拿扫帚!"他喊得比知了还响,虎头帽的绒球跟着一颠一颠。三个身影"嗖"地窜出灶房时,那顶帽子差点被门框勾住,露出他后脑勺一撮倔强翘起的头发。

老榆树下的红木箱"吱呀"一声被撬开。小榆儿踮脚摸向最里层,那里藏着姥姥扎头发的旧皮筋——三根红胶绳缠着金线,已经有些松垮了。"找着啦!"她辫梢的蓝头绳跟着雀跃一跳。

空地上,杨絮正下着一场温柔的雪。李柏川把皮筋套在晾衣竹竿和王磊腰上,绷直的皮筋立刻沾满绒毛。"马兰开花二十一——"小榆儿灵巧地跳进皮筋圈,白球鞋点起一小团尘烟。王磊推着眼镜当裁判,却忍不住跟着节奏点头。

灶房窗口,姥姥和面的身影晃了晃。三个小身子立刻矮了半截,却见那根擀面杖只是挂回了墙上。蒸笼冒出的白汽里,姥姥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悄悄掀起窗帘一角。

皮筋越升越高,小榆儿辫子上的蓝头绳飞成了蝴蝶。李柏川耍赖用手勾皮筋,被王磊逮个正着。争论间,三人都没发现杨絮已经悄悄给皮筋裹了层白绒,像根甜蜜的棉花糖。

和面时姥姥的胳膊像装了发条。玉米面和小麦面在她掌心流动,井水一注一停全凭感觉。面团"啪"地摔在案上,震得窗台的蒜辫直晃悠。"要三光!"她展示着光溜溜的面盆,连指缝都干干净净。

包馅儿最见真章。姥姥掌心托着面皮,四指一拢就成了小碗。馅勺一挑一抹,拇指食指飞快地捻,十八个褶子眨眼就立起来了。三个孩子数得眼花缭乱,她却突然停手:"少了一个褶。"挑开重包。

蒸笼盖掀开的刹那,姥姥的围裙带子飞起来。她抄起苇帚蘸凉水,在饽饽顶上一点——"定妆"的动作像在给新娘子描眉。蒸汽模糊了她的皱纹,那瞬间竟有些像年轻时的样子。

"饽饽出锅——"姥姥的呼唤追着风飘来。三个孩子慌慌张张解皮筋,金线缠上了杨絮,怎么也理不顺。最后干脆团成毛球塞回箱子,红木箱关上的刹那,蒸笼的香气已经漫到了院子里。

"尝尝。"她掰开最圆的那个,紫褐色的馅料冒着热气。三个小脑袋凑过来时,一滴杨树汁正巧落在碎花裙的"雅"字上。

三个小身影围在蒸笼前,像三只偷油的小老鼠窸窸窣窣。

最灵巧的那只先用指尖戳了戳饽饽皮,金黄的薄皮立刻陷下去一个小坑。她"呀"地缩回手,又忍不住凑近嗅了嗅,辫梢的蓝头绳跟着一晃一晃。等不及晾凉,她突然张嘴"啊呜"咬住饽饽尖,烫得直跺脚也不松口,碎花袖口很快洇开一片油渍。

旁边虎头虎脑的那个早就囫囵吞下半个,鼓囊囊的腮帮动得飞快,活像塞满坚果的松鼠。油汁顺着手腕往下淌,他忙不迭去舔,结果手肘撞翻了醋瓶子。黑亮的眼珠滴溜溜一转,沾着馅渣的爪子已经偷偷摸向最后一个饽饽。

戴眼镜的这位最是手忙脚乱。他认真地把饽饽掰成小方块,眼镜却总在关键时刻起雾。扶镜架的功夫,最大的一块饽饽已经不翼而飞。他也不恼,小口小口啃着剩下的边角,鼻尖沾着玉米面就像偷吃的小花猫。只是每吃三口就要推一次滑落的眼镜,最后连耳朵上都挂了一缕馅料。

蒸笼空了。穿碎花裙的那个正舔着指尖的油星,虎头帽下的小霸王打着饱嗝揉肚子,眼镜腿歪在一边的书呆子突然发现——自己的饽饽怎么少了半块?榆树影子里,不知是谁"噗嗤"笑出了声。

杨树狗饽饽的香气在院子里打着旋儿时,李柏川的筷子突然停在了半空。他的耳朵微微动了动,嘴角沾着的馅料渣子掉在了桌上。

"你们听见没?"他突然扭头,虎头帽的绳结都跟着甩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活像发现老鼠洞的小猎犬。嘴角还粘着两粒玉米渣,随着急促的呼吸一颤一颤。

碎花裙的小姑娘踮起脚尖,蓝头绳在风里打了个转。她竖起耳朵听了半晌,老榆树只是沙沙地晃着叶子。"你该不是馋疯了吧?"她撇撇嘴,顺手把最后一小块饽饽塞进嘴里,腮帮子鼓得像只偷食的麻雀。

戴眼镜的那个慢吞吞推了推镜架,鼻梁上还沾着一点馅料。"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3米每秒..."这是他在自然课本上刚学的,他一本正经地念叨着,突然被同伴用手肘捅了一下,剩下半句科学道理就卡在了喉咙里。

三个小脑袋齐刷刷转向空荡荡的院门。风卷着几缕杨絮从门槛上滚过,老榆树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一滩化开的墨。不知谁家晾晒的床单在隔壁院里"啪嗒啪嗒"地拍打着竹竿,远处隐约传来货郎的拨浪鼓声。

"明明就有!"虎头帽急得直跺脚,鞋尖踢起一小撮尘土。他三两步窜到院门口,扒着门框往外张望。后脖颈上还粘着几根顽皮的杨絮,随动作一抖一抖,活像只炸毛的小公鸡。

碎花裙和眼镜对视一眼,同时耸了耸肩。蒸笼里飘出最后一丝甜香,混着暮春的风,轻轻柔柔地裹住了三个小小的身影。

三个孩子面面相觑了一会儿,见院门外确实空荡荡的,便又挤挤挨挨地回到蒸笼前。

最不安分的那个一屁股坐回板凳上,抓起饽饽就往嘴里塞。滚烫的馅料烫得他直吐舌头,却还是狼吞虎咽地嚼着,油汁顺着下巴滴到衣襟上也不管。他一边吃一边用脚踢着桌腿,木凳发出咯吱咯吱的抗议声。

穿碎花裙的小姑娘小口小口地咬着饽饽边沿,每咬一下都要吹三口气。可那双灵动的眼睛却总往蒸笼里瞟,趁人不备时飞快地顺走一块藏在手心里。油渍在裙摆上洇开一朵小花,她趁人不注意时偷偷用舌尖去舔,像只偷腥的猫儿。

王磊最是讲究,把饽饽仔细掰成四等份摆在荷叶上。刚要开动,镜片就被热气蒙住了。他手忙脚乱地擦拭眼镜时,最大的一块饽饽已经不翼而飞。他也不恼,小口啃着剩下的边角,鼻尖上沾着的玉米面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蒸笼很快见了底。三个小脑袋不约而同地凑到笼屉前,六只眼睛滴溜溜地转着,都想从对方脸上找出偷吃的证据。穿碎花裙的那个突然打了个小饱嗝,三个人顿时笑作一团,惊飞了榆树上打盹的麻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