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第三层回响 > 第1章 风铃响了两次

第三层回响 第1章 风铃响了两次

作者:暂时冲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2:59:55 来源:文学城

周末的商场,感官是一场无休止的围剿。

左手边是一家开放式的化妆品集合店,数不清的香水品牌将各自的招牌香调——甜腻的栀子花、清新的柑橘、温暖的木质调——毫不客气地喷洒在空气里,混合成一股具有攻击性的、无形的墙,直往人鼻腔里钻。

江安下意识偏过头,屏住了呼吸。

头顶的巨幕广告里,流量明星正随着快节奏的电音跳舞,每一个鼓点都精准地敲在太阳穴上。身侧,两个少女的尖笑声像利刃一样划破空气,她们拎着的购物袋差点甩到她的手臂。

江安目不斜视地穿行而过,像一条设定了固定航线的鱼,自动规避着所有障碍物——停下来自拍的情侣,派发传单的玩偶熊,以及那些试图用“扫码领赠品”来打断她路径的人。

目的地很明确——三楼角落。

推开那扇略显沉重的玻璃门时,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叮铃——”

风铃声响起,像按下了静音键,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空调冷气裹挟着新书的油墨与旧书的纸张气息,干燥而令人安心。她习惯性地走向最里面的社科区,那里的地毯更厚,连脚步声都会被吸走。

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社会性孤独》,没有去沙发区,只是靠在了两排书架之间的阴影里。她垂下眼帘,开始阅读。看得很慢,仿佛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和作者进行一场无声的辩论。

时间在翻页的“沙沙”声中流淌。

直到一个声音闯了进来。

“……我先进来歇会儿,你们买完再叫我。太能逛了……”

一个女人的声音,压得很低,但在这片安静中依然清晰,带着一丝轻快的疲惫。

江安拿书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

她听到那人靠在几米外的另一排书架上,拿出手机,清脆的打字声开始有节奏地响起。过了一会儿,又是一条微弱但清晰的语音:

“我就在这边一个书店,可让我安静会儿吧……”

江安微微蹙眉。书页上的字开始变得模糊,每一个字都像在抗拒她的理解。

果然,打字声停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道视线,直接、毫不掩饰。那道视线越过书架的空隙,没有停留在她手中的书封上,而是直接落在了她的脸上。

江安没有抬头,但她能感觉到那道目光的存在,像一束精准的聚光灯,打在她试图藏身的阴影里。

梁蘅确实是累了。发完消息,她终于从朋友们的购物热情中解脱出来,百无聊赖地抬起头。然后,她的目光就被不远处的那个身影勾住了。

那个人很高,很瘦,长发,靠在阴影里,几乎要和书架融为一体。她身上有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沉静,仿佛自带一个无形的真空罩。梁蘅的目光从她专注的侧脸,滑到她修长的、骨节分明的手指,最后停在她手中那本看起来无比“沉重”的书上。

《社会性孤独》。

梁蘅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丝弧度。她觉得有趣。这个人站在这里的样子,和她刚刚经历的那个吵闹的世界,反差太大了。

被注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江安终于无法再专注于书本。她合上书,指尖在封面上摩挲了一下,决定换个地方。

她直起身,转身打算从过道的另一头离开。

就在她迈出第一步的瞬间,那个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了,不远不近,带着一种慵懒的好奇。

“社会性孤独?”

江安的脚步顿住了。

她缓缓侧过头,终于第一次正眼看向那个闯入者。

对方正斜倚在书架上,双手抱在胸前,好整以暇地看着她。她的头发很长,眼神明亮,脸上带着一丝探究的微笑。

“你看上去可不像,”梁蘅歪了歪头,语气轻松得像在讨论天气,“你更像那种……主动选择孤独的人。”

江安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白天在工位上,她可以随时戴上那副名为“专业”的面具,应对产品经理的需求、同事的讨论、领导的会议。但现在是下班时间,是她自己的时间。她不想再进行任何一场需要调动表情和情绪的“表演”。

而眼前这个陌生人,正在强迫她重新登台。

“是吗。”她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冷淡、敷衍,然后转回头,准备继续离开。

“哎,别走啊。”

梁蘅一步上前,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阻拦,而更像一种理所当然的挽留,正好挡住了她的去路。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被拉近,一股与商场里截然不同的、干净的淡香,取代了书墨的气息。

江安停下脚步,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表达着拒绝。

梁蘅脸上的那份轻松,在江安冰冷的注视下,有那么一瞬间的凝固。她仿佛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唐突。她的目光从江安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滑落到她手中的书封上——《社会性孤独》。

这几个字像针一样,轻轻刺了她一下。

刚刚和朋友们在一起时的画面闪过脑海:热闹的笑语,试衣镜前夸张的赞美,分享同一杯奶茶的亲密……那些画面明明是彩色的,但她却感觉自己像个色盲,无法融入其中。那是一种比一个人待着时更深刻的孤独。

她逃进了这家书店,却在这里,看到了这本书,和这个……像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人。

梁蘅忽然低头,发出了一声极轻的、近乎自嘲的笑。

再次抬起头时,她眼中的探究和玩味已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混杂着尴尬和认真的神色。

“所以……”她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一些,“它有答案吗?”

她没有再看江安的眼睛,而是看着那本书,仿佛在问它,又像在问自己。

“关于一个人……为什么宁愿待在这里,也不想待在那边。”

她的下巴朝书店外的方向微不可见地扬了扬。那边,是她刚刚逃离的人声鼎沸。

江安沉默地看着她。

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冒犯。但它像一枚探针,精准地触碰到了她刚刚被打断的思绪。就在几分钟前,她还在就书里的某个观点与作者进行着激烈的“无声辩论”,那些翻涌在脑海中、尚未成型的观点和分享欲,因为梁蘅的出现而被迫中断。

而现在,这个闯入者,竟亲手为这些无处安放的思绪,递上了一个出口。

江安看着梁蘅,后者眼中那份混杂着尴尬和认真的神色,让她确定,这是一个真正的提问者,而不是一个随口搭讪的过客。

于是,她开口了。

“它没有标准答案,只提供一些视角。”江安的声音很清澈,带着一种长时间专注于思考后特有的平静与笃定,“比如,它认为,社会关系的数量并不等同于社会联结的质量。”

“很多看似热闹的社交,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劳动。如果在这段关系里,你为了维持它而付出的情感、精力,远大于你从中获得的情感回报……那么,人就会产生‘社交耗竭’。”

江安的目光落回梁蘅的脸上,平静地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就像一桩……一直在亏本的买卖。及时止损,是理性的选择。”

梁蘅安静地听着。当听到“社交耗竭”和“亏本的买卖”这两个说法时,她的眼睛里,那层因为无聊而泛起的、略带疏离的浮光,慢慢沉淀了下去。

“亏本的买卖……”她低声重复了一遍,像是在品尝什么新奇的味道。

随即,她不自觉地站直了些,身体微微前倾,之前那种慵懒倚靠的姿态消失了。她看着江安,眼神里不再是探究,而是一种纯粹的专注和认真。空气里那份懒洋洋的试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纯粹的专注。

她的声音也随之沉静下来,带着一种近乎请教的诚恳:

“那……它有说怎么‘止损’吗?”

这个问题问出口的瞬间,江安能清晰地感觉到,她们之间的关系,从“闯入者与被打扰者”,悄然变成了“提问者与探讨者”。

这正是她所熟悉的领域。她正要开口——

嗡——嗡——

梁蘅口袋里的手机剧烈震动起来。

那声音像一道屏障,瞬间横亘在两人之间。

梁蘅眼中的专注被打断,光芒黯淡了下去。她像是被那震动声从一场有趣的梦境里强行拽了出来,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无奈的、属于“那边”世界的表情。

她拿出手机看了一眼,然后抬起头。

“我得走了。”

“嗯。”江安应了一声。

梁蘅把手机塞回口袋,脸上带着一丝明显的、被打断的懊恼和遗憾。她看了看江安,又看了看她手里的书,那种意犹未尽的渴望几乎要满溢出来。

但最终,她只是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份渴望压了下去,化作一个有些复杂的笑。

“谢谢你……刚刚说的那些。”

她说完,便转身,但没有直接走向门口。

她径直走到了社科区的另一头,从书架上准确地抽出了同一本《社会性孤独》,然后才转身,毫不拖泥带水地向收yin台走去。

江安站在原地,看着那个身影在收yin台前短暂停留,然后推门而出。

“叮铃——”

风铃再次响起,她融入了外面的喧嚣,仿佛从未出现过。

江安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四周重新回归了她所熟悉的、绝对的安静。但这安静似乎和几分钟前不太一样了。

她的耳边,仿佛还回响着那个被打断的、语气诚恳的问题。

“——它有说怎么‘止损’吗?”

她低头,看向手中的这本书。

现在,它不再仅仅是她与作者的无声辩论场。它变成了一座桥。一座刚刚建立,却不知通向何方的,无形的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