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低空醉氧 > 第24章 Chapter 24

低空醉氧 第24章 Chapter 24

作者:寓时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2:29 来源:文学城

姜暖瑜下到一楼,走出电梯了,理智忽然回归了几分。

她是又在闹别扭吗?

是的话,是和谁?梁齐吗?

她凭什么和人家闹别扭?

梁齐刚才在楼上的每一个行为都必要且正确,合情合理。就算要无理取闹,她也没那个特权啊。

可不是在闹别扭的话,她为什么就这么走了?

她是依照纪萌的吩咐,代表被赞助方来露脸表态的。虽然梁齐似乎已经看到了她,但毕竟她还没正式打过招呼,不算任务完成。

……对吧?

她就这么离开,是不太合适的。对吧?

电梯厅里安安静静。

姜暖瑜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在自欺欺人;可感情上,她是真的不舍得错过能和梁齐说话的机会。

另一边,她又懊恼自己这样未免太被动了。

她在电梯口踌躇着,是走是留一时没个选择。

犹豫间,其中一部电梯到了楼层,在身后“叮——”一声。

姜暖瑜心一横,转身要迈步进去,打算返回宴会厅,却见彭泽从电梯里出来了。

“姜编辑。”彭泽看见她,似乎松了口气,“我正要去找您呢。”

姜暖瑜意外:“找我?”

彭泽点头:“待会儿有一个核心媒体交流会,到时候梁总会亲自和媒体朋友解读这次合作,不知道您是否有意参加?”

姜暖瑜愣了两秒,有些许疑惑:“……我可以参加?”

彭泽略带歉意地说:“我的工作失误,事先没邀请《Florian》,刚才在楼上看到您才想起来。您时间方便的话,可以直接上去,我已经打过招呼了。”

姜暖瑜没有拒绝的理由,说:“方便的。”

彭泽立刻微笑:“那就好,待会儿见。”

姜暖瑜也抿唇一笑:“待会儿见。”

*

交流会的场地设在会展中心四楼的一间会议室,正是姜暖瑜上次生理期不适误闯过的那片区域最里头。

会议室不大不小,中间一方长桌,桌头和两侧都设有座位;会议室靠门一侧的墙边还立了一排独立的椅子。

考虑到长桌两侧座位有限,姜暖瑜自觉在靠墙的位置坐下,翻开她的小笔记本,准备着一会儿可能用得上的提问。

她一边准备,一边留意着桌上的其他记者都在聊些什么。

几人正分析梁齐今天致辞中的话术,哪句话是说给市场听的,哪句话又是对董事会的回应。

姜暖瑜听得半懂半不懂,但勉强还能跟上。但当话题渐渐转移到什么合作杠杆率、远期市盈率预估,还夹杂着欧盟反垄断法相关条款时,她就彻底听懵了。

坦白说,她就是个金融小白,顶多能明白几个高频词大概是什么意思,真到了专业领域便只能抓瞎。

她默默做好了旁听一整场、只是来涨涨见识的准备。

没一会儿,会议室门口传来一阵人声。正说话的大家默契停下,侧头望去。

很快,门打开,梁齐到了。

他进来时,人已经往前走了两三步,忽然朝姜暖瑜的方向偏了下头,目光在她身上回看了一秒。

这倒不是因为他刻意去关注她,而是此刻她是唯一一个坐在边上的人。然而长桌两侧明明还有不少空位。

姜暖瑜大窘。

直到这会儿她才意识到,这场交流会一共就只有屋子里这不到十人参加。规格和门槛果然高,亏得她还想充当透明人旁听一场。

梁齐也没就她的座位说什么,径直走到长桌一端同大家打招呼。

姜暖瑜顾不得尴尬自己刚才的憨子行为,趁前面的几位记者起身和梁齐寒暄问好,瞅准时机抓起包,敏捷地几步转移到长桌靠后面的位置坐下。

在座的记者多来自财经或商业领域,提问和交流也集中在合作的资金投入、风险分配及未来市场策略等宏观层面。

这些虽不是姜暖瑜擅长的内容,但她仍认真听着,努力理解,在小本本上记录下来她认为的关键点。

嗐,一回生两回熟嘛。她心想。

在听的过程中她注意到,无论面对哪方面的问题,梁齐的回答始终从容不迫,语言简洁清晰,切题且有信息量。

她莫名想到在梦禾岛的采访,那时他也是这样游刃有余,言谈举止间散发着成熟商人的专业魅力。

是令她信服的、会让她产生崇拜之情的那种魅力。

交流会是自由提问的形式,在场记者有限,姜暖瑜很快发现,全场只有她还没开过口。

其实她并非完全没准备,事先也做了不少功课。可相比桌上这些擅长金融与资本市场报道的大咖记者,她对自己能否准确理解商业合作的能力产生了不自信。

她担心她的关注点太过边缘,莽撞提问反倒会浪费大家宝贵的交流时间。那比沉默一整场更让她尴尬。

进退两难间,她忍不住看向桌子那头的梁齐;他正回答前排记者的问题,中途转眸看了她一眼,很快移开视线。

姜暖瑜心里仍旧没底,问答又过了一轮,她还是没能提问。

前一个记者对梁齐的回答表达完感谢,这个空当,会议室安静了一两秒。

梁齐忽然说:“这次合作,除了经济层面,也有向生活方式层面拓展的考量。在座有相关领域的媒体吗?”

桌上众人顿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想谁是这方面的媒体。

姜暖瑜再次向梁齐投去目光;梁齐一开始并没有盯着她看,却在她看向他的下一秒抬眼看了过来。

隔着半张长桌,他的眼神沉静平和,似乎没什么额外的、特别的情绪,却莫名鼓励了她。

对视几秒后,她举起手。

梁齐随即颔首,朝她抬了下手,示意她可以发言。

姜暖瑜舔了舔嘴唇,像其他人第一次提问那样,先自我介绍:“梁先生您好,我是来自《Florian》的编辑……姜暖瑜。”

梁齐看着她,表情未变。

“感谢您的提问机会。

天奇云景和康蒂集团此次合作,无疑是本土企业在国际拓展影响力的一次积极实践,也为未来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她下意识按照往常的采访那样,率先打了一通官腔,其中还有不少是在签约仪式上刚听来的。

其他记者看出她的外行,听了几句便低头翻着各自手里的资料,不甚感兴趣的样子。

而梁齐一手搭在桌上,目光始终平静地直视着她,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意思。

“……对生活方式领域的媒体来说,这样的合作,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能更好地理解品牌是如何通过具体的商业行为塑造文化价值。”

姜暖瑜硬着头皮把这番套话说完,终于进入正题:“本次合作已经公开的内容中,我注意到,在具体的落地阶段,涉及了不少文化形式的活动。”

她顿了一顿,道:“我想请问,在推进这类跨国、跨文化的合作时,是否提前考虑到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可能引发的文化冲突?特别是我们的本土文化,在这样的合作背景下,是否存在被冲击的风险?”

此言一出,在座的其他记者不约而同地向后仰了仰身子,彼此交换着隐晦的眼神,颇有避嫌的意味。

在这种场合谈文化冲突,多少有些敏感和棘手。换句话说,这问题听上去,着实像是在挑刺儿、找茬儿。

果然是新手。

而梁齐却没有任何不满,亦无被冒犯的表现。

他听完后,点了点头,道:“不同的文化背景,确实会经历互相适应的过程。这其中,也的确会伴随因磨合而产生冲突。但我认为,文化冲突从来不是一个需要谈虎色变的危机,更不该被视作洪水猛兽。”

“那些所谓互相冲突的文化,本身往往是有强韧的生命力的。而强韧的东西,是不惧怕冲击的,甚至能在冲击中自我修复、自我更新,从而变得更强。”

“值得留下来的文化,自然不会那么轻易就被淘汰。就像已经存在了很久的东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具备存续更长时间的能力。”

“当然,的确存在一些相对容易收到影响、面临被稀释风险的文化。”

说到这,他稍作停顿,眼神扫过在座每个人,道:“为此,在整个合作周期中,我们会同步推行三项机制。”

众人一听,皆认真起来。

“第一,所有涉及特有、且敏感的文化元素的项目,必须经过全球和本地文化顾问的双重审核才能推进;

第二,项目预算中,双方各有40%的固定资金,同时留有20%的灵活空间,用来应对不同阶段的调整需求,也避免任何一方形成主导;

最后,集团会定期发布合作项目的文化影响报告,内容对公众完全透明,也接受各界的监督和反馈。”

这个问题是姜暖瑜提出的,梁齐在说话时,虽然也会看向其他人,但在一段话的落点,目光都会落回姜暖瑜那里。

姜暖瑜一边与他眼神交流,一边用笔在本子上快速地记下关键词。

对于她的问题,梁齐没有用场面话来糊弄敷衍、打太极。这一点,她不意外。

真正让她意外的是,对于文化冲击和保护这一部分,梁齐显然早有准备。

她甚至在想,他方才引导她提问,除了鼓励她、打破她的边缘感之外,或许本身也有借她的提问向外界传递立场和态度的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似乎……无意之间和他达成了某种默契?

最后,梁齐语气一收,道:“文化冲突本身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只是在跨国合作中,它容易被放大。但本质上,只要是合作,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关键在于有没有机制去平衡和引导这个过程。”

姜暖瑜接着他的话问:“那在这次合作的战略中,天奇,也就是云景方面,是否本身就有借助自身的企业影响力,来推动本土文化传承的考量呢?”

梁齐听完后,看了她半刻,忽然笑了下:“我该当你是在给云景戴高帽子吗?”

他这句看似玩笑的话让会上略显凝滞的气氛瞬时松弛下来。

大佬主动开玩笑,还是和一个年轻姑娘。几位记者纷纷笑着转过头,朝姜暖瑜投去了善意的目光。

姜暖瑜也想跟着笑,却没笑出来。

她感觉她脸都红了。

梁齐看向她,说:“如果非要选一个说法,我更倾向把云景定位成一个可靠的载体。”

姜暖瑜凝神,静静听着。

他接着道:“事物是在发展中变化,文化也是在动态中流动的。如果云景能在这个过程中,用资金、场地、国际市场这些资源,创造出一个能承接这种流动和变化的平台,那姑且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方式。”

姜暖瑜还等着他的下文,梁齐却点到为止,没再多说。

比起她的第一个问题,梁齐的这一回答显得言简意赅,并没有选择借势大谈特谈所谓大企业的责任感之类的情怀宣言。

姜暖瑜稍稍意外,却又觉得,这对梁齐来说是情理之中的事。

过了几秒,她道谢:“谢谢您的解答。”

梁齐回以淡淡一笑,移开了视线。

这时,其他记者似乎也捕捉到梁齐这番回答中隐含的战略意图。有人顺势借题深入,进一步追问,试图挖掘更多的核心信息。

而这正是姜暖瑜相对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她将梁齐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仔细地记录下来,以备后续的报道所用。

整场交流会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梁齐始终掌控全场节奏。会议结束,他起身扣上外套扣子,目光一一扫过众人,颔首致意。

对上姜暖瑜的视线,他稍作停顿,略点了下头。

姜暖瑜也朝他颔首示意,望着他,目光一路追随他离开。

一直到门口,出门前,梁齐回了头,朝她的方向看了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