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周第一圆梦师 > 第21章 第 21 章

大周第一圆梦师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仲夏有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2 03:37:10 来源:文学城

大理寺紧锣密鼓地调查着这起案子,将杨秀查了个底朝天,愣是没发现他和薛芙有什么关联。

杨秀唯一和薛家有的一点关联,就是他和薛家男丁都曾拜入白鹿书院。不过白鹿书院广收天下才子,书院就读的学生多了去了,也不可能全都认识。

而杨秀本人也在进士游街那日受了惊吓,晕了过去到现在还没醒。

景瑜几次想要探望都被杨家人挡了回来。

杨秀这里的探查陷入了僵局。

景瑜皱着眉头听下属的回话,那边负责搜查薛芙遗物的小吏说:“大人,我们到了教坊司的时候,教坊司的嬷嬷说薛芙死的晦气,要把她的遗物烧掉去去霉运。我们去的太迟,只抢下了不多的东西,大多数东西都被烧了。”

“剩下的东西我们都带了回来,但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都是些女子用的金银首饰之类的东西。”

“动作这么快?怎么感觉有点做贼心虚呢?”大理寺左寺丞柳勉之说道。

“这案子蹊跷,偏偏又闹得大,还牵扯上了杨家。陛下又限期半月要结案,杨秀那边到现在还没醒,我们连个面都没见到。现在连证物都被烧了!这从何查起啊!”大理寺右寺丞余霖说道。

“查薛家那边的人有消息了吗?”景瑜问道

余霖叹了口气说:“薛家人都流放到了洛州一个石矿上,凉州城破后,北境三州死了不少人。三州连州府县令都死了不少,眼下三州寻常的政务都难以展开,几个流放的犯人的命又有谁会在意?”

这倒是实话,北境兵乱后十室九空,现在想找薛家人真的难于登天。

薛芙和薛家这边也陷入了僵局。

景瑜一时也感觉到有点棘手。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裴景和来了,还带来了薛家的一个消息。

“我前段时间和镇北王世子萧长宁通信时,说起北境政务如今几乎停滞的状态。世子倒给我说了一家奇事,我觉得与景大人目前在查的案子有关,便来告知景大人。”裴景和笑着将信件递给了景瑜。

原来在北羌杀到雍州的时候,羌人一路屠戮州县,血流成河。

唯独灵武县在这场战乱中得以保全,只因为有位“高人”指点灵武县县令御敌,全县上下齐心,杀退了敌军,竟然在战乱中保全了县里百姓。

战乱平息后洛州州牧请旨对灵武县进行嘉奖,才发现这位高人原来就是流放到洛州的薛家二子,薛云礼。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看完信的景瑜和大理寺众人连忙感谢裴景和。

“多谢太傅雪中送碳,原本这个案子正查到了瓶颈,证人证物都缺少,我们绞尽脑汁也实在无计可施。现在有了太傅给的线索,我们顺着薛云礼查,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左寺丞柳勉之笑着对裴景和行了一个大礼。

裴景和连忙摆摆手,推辞道:“不是什么大事,哪里值得感谢了。我不过是转达了我听到的一桩趣事罢了。”

“圣上前日下旨嘉奖北境三州,那薛云礼也在此列。听说不日他就会随洛州州牧来京城谢恩。”

众人听到证人送上门的消息,大喜:“那可太好了。”

景瑜笑着拍了拍裴景和的肩膀说:“行了,这份情我记下了,等忙完了请你喝酒。”

“这可是你说的,不许耍赖啊!大家可都听见了,你要请我吃饭喝酒的!”裴景和笑着看向众人。

大理寺众人笑着附和说:“哈哈哈哈,我们都是证人,景大人赖不掉太傅您这顿酒。”

裴景和笑着聊了聊,看着其他人还有公务要忙,就自觉地告辞了。

景瑜在心里盘算着。

他们现在找到了流放到洛州的薛云礼,勉强算是多出了一条线索。

可薛芙的哥哥这边能挖出什么了还不得而知。

之前北境三州战乱,死了太多的人。这些流放的犯人首当其冲,死了十之**。这薛云礼不只是命好还是别有手段好,居然还活着,还摇身一变成了功臣。

这份心性,不可小觑!

左右薛云礼回京还有些日子,这些日子他们也不能闲着,还是得往杨家多跑几趟。

景瑜叹了口气,吩咐手下说:“勉之,你拿我的帖子去把太医院的张太医请来,我们今天再去一趟杨家。”

柳勉之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说:“那杨秀可是住在杨太尉府上,我们这么三天两头的上门打扰,不好吧?”

“这是公事,想必太尉会理解的。你要是不愿去,那就去把太医给我请来,我一个去就行。”景瑜淡淡地说。

他也明白,杨太尉位居三公,女儿又是皇后,杨氏族人多有出仕,朝中亲信众多,民间甚至有“杨半朝”的戏言。

要柳勉之冒着得罪杨太尉的风险去办差,也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于是景瑜便一个人带着礼物和太医,再次登了杨家的门。

杨家的管家杨蒙远远看见景瑜的马车,就头疼地想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他家老爷下了死命令不准让这些官差见杨秀,他只能拦人。但这位大理寺卿谁的面子都不买,一心只想把差事办好,软硬不吃真是烦的紧。

杨蒙虽然心里在骂景瑜,但脸上还是带着笑围了上去说:“景大人,您这种大忙人还专程跑一趟,这可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我家状元郎还没醒,这几日大夫说得清净些才有利于病情好转。您看,这……”

景瑜装作不知道杨家不欢迎他,仍旧坚持说:”我今日带了太医来,专门为状元郎看伤。张太医在太医院对面,专注各种跌打损伤,让他给状元郎看看。”

说罢,就抬脚要往里面走。

杨蒙一看挡不住,就立刻喊人:“来人,陪景大人进去。”

一群侍卫将景瑜围的死死地,杨蒙笑着对景瑜说:“景大人是第一次来吧,就让这些小子带大人去吧。园子大,仔细迷了路。”

景瑜看着数十个侍卫,挑了挑眉,这是怕他乱走?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景瑜也没多说,就让这十几个“侍卫”护送他去看了杨秀。

杨秀住在偏院,景瑜他们走了一盏茶才到。

一进院子,景瑜就发现这里的侍卫也很多,里里外外加上暗地里藏着的,大概有二三十个。

他皱了着眉,谁家的病人藏的这么严?

进了屋子之后,闻到了一股不开窗子的酸臭味,景瑜皱了皱鼻子,忍住了这股臭味,望向了床上。

床上若隐若现躺着一个男子,景瑜给了张太医一个眼神,示意他上去看看。

张太医上前去诊脉,景瑜本也想跟上去看看,结果杨蒙凑上来说:“景大人还是离远点吧,仔细过了病气。您可是朝中重臣,缺了您不行啊!”

景瑜看了看两侧的侍卫,便没再上前。

张太医诊完脉,摸着胡子说:“这位病人脉形如豆,阙阙动摇,确实是受了惊吓所致。”

“我开一副汤药试试吧,蝉衣三钱、钩藤三钱、栀子一钱、炒枣仁一钱、杭白芍、青黛、防风、黄连、珍珠母、甘草各两钱。水煎服,每日或隔日服药就行。”

杨蒙连忙上来说:“谢谢张太医了,快来人,给张太医诊金。”

张太医推辞不受,看向了景瑜。

景瑜点了点头,张太医才收下了钱。

出了杨家后,景瑜问张太医说:“杨秀的病严重吗?怎么这么久还没醒?”

张太医思索着说:“我也觉得奇怪,按说受了惊吓引起的惊厥之症,大多晕厥的时间都比较短,一般也就是几个时辰,短的甚至几柱香就可以醒来。但这位状元郎却晕了三天还没好,实在是奇怪。”

景瑜问:“会不会是他还有什呢隐疾?”

张太医摇了摇头说:“状元郎毕竟年轻,身体底子好,而且以我的医术,也没看出来其他问题。”

没有隐疾,晕厥也不是大病,那为何还没醒?

难道,是不能醒?

景瑜的手指下意识扣了扣马车上的桌子,心里下意识地想起来一个人。

于是他连忙叫车夫掉转马头,去了永平坊。

若是那个滑不溜秋的小子,说不定能从杨家这里撬出点什么。

被景瑜惦记上的萧长捷一大早起来就打了三个喷嚏。萧长捷奇怪地自言自语:“这是谁在想我?”

话音刚落,就响起了敲门声。

萧长捷心下一紧,走过去打开了门。

然后她看见大门口站着的男人,脸色铁青,活像一个讨命鬼上门。

萧长捷下意识地把门一甩,就要关门。

谁知景瑜一个脚搁在了门缝里,抵住了萧长捷想要关上的大门。

关门不成的萧长捷不得已挤出了一抹僵硬的微信:“景大人,有何贵干?”

“找你。”景瑜淡定地说。

“可我们不熟啊!”萧长捷哀嚎道。

“无妨,多来几次慢慢就熟了。”景瑜毫不留情地说。

长安一直流传一个戏言,景瑜上门没好事,阎王见了也发愁。听了景瑜来意的萧长捷深以为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