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炊金馔玉不足贵 > 第3章 椒盐烧饼

炊金馔玉不足贵 第3章 椒盐烧饼

作者:沈霁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29 02:13:39 来源:文学城

池小秋拿油纸裹了整条鱼,刚要往小凤桥上去,想想却又改了方向,一路寻人问路,直奔东桥而去。

池小秋听钟应忱与她说过,北桥西桥官老爷最多,读书人也多,中桥多是普通人家,要说钱多,要去东桥。

东桥近曲湖,进栅的商船多在此处停下,牙行丝行绸缎行布行米行,沿湖比比皆是,池小秋虽不懂这么多,买东西给富人总要容易些,因此便想去那里碰碰运气。

行在此处都比中桥不同,窄水巷子宽小桥渐渐少了,路越来越宽,除了路边小摊小贩,多的是三四层的高厦,门口立着的旗幡都是五彩缂丝绣锦的,更不要说挂的招牌,乌黑透亮,上面瞄着银字,招呼人的伙计都穿得起绸缎。

那样的地方虽然气派,必然不肯放她进去。池小秋便把眼睛仍旧对准了路边摊贩,同时一碗汤面,这里卖的比中桥要贵上一两文。

虽说想要借花献佛,却不是人人都甘愿被借的。生意红火的,只听不是买饭的,便早不理她了,池小秋想了想,分出一些来准备给人尝尝。

菜是好是坏,舌头最知道。

不多时,便有一家摊主人叫住了她:“你这菜想怎么卖?”

“不用你老出钱买,只消占个菜品,若没卖出去时,便是我自家吃亏,若是卖出去时,一份抽与你老钱。”

摊主人摇头:“一条十文卖与我便罢,不然我也不要了。”

十文,连换材料的那条鱼也赚不回来,池小秋摇头,也不在与他说话,抬脚就走。恰好左近处有家卖下饭菜的娘子听她说话,忙道:“既如此,便在我家卖罢。”

摊主人本想着小孩好欺负,谁料让人半道截了胡,哪里肯依,上前就想抢了池小秋的油纸包,池小秋还未及反应,右手便先一步攥了他的腕子一拧,顿时满街都能听见摊主人的哀叫声。

一个瘦条条的女孩儿揪着个痛叫的大汉,这样的组合让四下里人静了一静,不约而同远了池小秋两步。

池小秋不想惹事,便松了他的手道:“手快,你老别见怪。”

她风雨飘摇大半年,此刻容颜枯脆如秋后卷了边的荷叶,唯有一双眼睛极黑,总带着些不合时宜的好奇,这会看向方才说话的娘子时,又多了几分悍气。

那娘子一时后悔方才出了声,但众人都不由都往后退,也装不得方才的话是桌子椅子锅碗瓢盆说的,只能战战兢兢道:“是...是...”

进项有了着落,池小秋心里高兴,说话时便和气许多,因笑道:“我这两条鱼能分七八份,一份送与阿姊,剩下的每份便抽出两个大钱给你,可好?”

卖饭食的想想这街上总有巡检司来回来看,便少了怕处,道:“再加一文。”

池小秋眉头皱了起来,想算算自己能挣多少。

这娘子见她神色不好,立时慌了:“两文便两文。”

“两份给阿姊五个钱,只是每份需得饶点肉汤。”

干煨透的鲫鱼最是松脆,但时候久了却不如方出来时好吃,这家娘子卖的尽是下饭菜,盛饭时加上点浇头,更能入味。

横竖加不加汤都放在自己,这娘子便点了头。池小秋看看天色,太阳升了老高,已近正午,再来回一次也耽误时间,她便坐在柳荫下舒展了手脚,全看有无人吃了。

一份便是十个钱,这两条鱼若是能卖个精光,总能赚上四五十文,便能买四十个馒头,二十个猪肉包子,四五碗汤面,两三天的饭钱。

这还是她第一次亲手做饭还能赚了钱,池小秋有些兴奋。

可等了许久,往那江娘子摊上的人只有两个,她的菜更是无人问津。

她遥遥望了几回,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虽多,却不像在中桥那边,许多人都上来吃饭,这里人匆匆忙忙,步子走得飞快,又或是有大老爷骑着轿马,自在穿了中间大道一路往酒楼去了。

池小秋有些急,又等着些时候,见不光是他们那个摊,连同周边的人,都没多少人来买饭。

她莫不是寻了个处处都不好吃的地吧?竟连个食客也招揽不来?

池小秋有些不耐烦,刚曲了腿要起来看看,忽然见一大拨人,短打长裤,还赤着胳膊,都一齐涌过来,方才还倚着闲磕牙的各个摊子,立时都忙起来。

池小秋眼看着一群人黑涌涌都挤在卖下饭菜的娘子摊边,也看不清卖了多少。

这群人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后过来的人便多了,连街上来回挑担买些杂色玩意的,都过来买些吃食饱肚子,池小秋这会才想起来,这么刚日中,可不是才到吃饭的点吗。

这么一想,自己家肚子倒也叫起来。

一众人来来去去,眼看着最忙的时候已过了,池小秋耐不住性子,溜溜达达往摊边转了两三圈,直到江娘子能歇了口气,抬头看见池小秋时便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笑:“姑娘人小,手艺却好,这鱼卖个精光。”

她挨个数了钱给池小秋,虽然是白拿的钱,到底自己心疼,池小秋干脆数出十七个钱给她,笑道:“阿姊叫我小秋便好...明个若还有,阿姊还要不要?”

“尽往我这送便好!若晚上能再有最好!再往前走就是福清渡,夜里人最多。”

江南水乡,到了晚上最是热闹。外栅虽关了,镇里出来的人却比白日里还多,湖面有许多画舫,挂着许多玉红灯笼,团成模糊的红影子,在水中荡呀荡呀不停歇,繁歌管弦之声响起,其中尤其清亮的是一个掐细了嗓子的女声,把调子往高了扬,依稀辨认得几句:

“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

池小秋深一脚浅一脚沿着水边走回去时,已经近了三更,一路上连夜市的人都已经开始收摊了,各巷弄里当差的里民开始陆陆续续设栅,走到小凤桥附近时,连人声都远了,只有她一人踏着冷月夜露,黑夜里一个影儿独个走,连不远处一处一处的芦席棚子都是黑黢黢的。

池小秋将将走到棚口时,便瞧见一个颀长的身影正立在那里,半卷起来的草帘子里透出微暗昏黄的光。

“回来了?”

池小秋应了一声,随着钟应忱进了棚子,手里的钱袋沉甸甸的,像竹夫人上长着长毛,挠得她心里痒痒得几乎要笑出来。转头去找钟应忱时,见他正伏在地上,就着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油灯,慢慢描画些什么。

包钱的油纸包一晃就哗啦哗啦响,钟应忱却似没听见一般,池小秋耐不住,上前拍他。

“你猜我今日得了多少钱?”

钟应忱不说话,只看着池小秋将油纸包一层层打开,尽数倒在地上。

“一,二,三,四...一百八十二,一百八十三,有一百八十三个钱!”

池小秋语气中难掩兴奋,陋室虽暗,越发趁得她的眼睛晶亮,手上比划着:“你没瞧见,我自家做的菜,自己找的门路,晚上时候,摊子前都围满了!一连送了五六条鱼,尽数都卖个精光!”

钟应忱抬头看了她一眼,点头道:“甚好。”

他一惯平静,这会话里却带着些涩,池小秋本来雀跃的心思歇了一半,她仔细打量了一下钟应忱,无端从他背影中看到了心酸。

池小秋猜了猜,便想着他还是碰了一天壁,自己这样倒不是扎他的心?便小心翼翼道:“外面活计本来难找,也有好些家拒了我,不过是因为人生就一张嘴,吃食哪里都好卖罢了。”

她歪头打量钟应忱脸色:“要不,你明日留在家里帮帮我?柳条鱼笼我却没你编得好。”

钟应忱仍旧垂着眉眼不语。

池小秋想起昨日的约定,便道:“便是我赢了,也不必你叫唤我大姐大哥的,只消教我识字便好—只是不许你唤我徒弟。”

她正说话,却听钟应忱缓缓道:“我也寻了个活计。”

“什么?”池小秋茫然。

钟应忱叹了口气,十分惆怅:“只是赚的钱不多。”

“唉?”

钟应忱慢慢从袖袋中掏出个同款油纸包,一点点打开:“只得了一百五十文。”

池小秋一下子涨红了脸,正待要说话,却见钟应忱另掏了一个纸包。

打开来,是酥香两只椒盐烧饼,里面竟还夹着几块粉蒸肉,虽护在怀里久了,依旧冷了。

池小秋肚子应景地唤了两声,与它一同提醒主人解饿的,还有钟应忱的五脏庙。

忙活了一日,池小秋竟连自己吃没吃饭也忘了。

钟应忱将饼递与她,少见地含着笑意:“虽放得久了些,我却也不是不讲义气的人,你没回来,我也没自己吃了。”

被钟应忱摆了一道的池小秋有气发不得,只能恨恨咬了一口饼,椒盐,面饼,粉蒸肉的香气混杂在一处,便如同吃了珍馐佳酿一般。

她嘟囔道:“你也别得意,如今咱们两人也不分上下,方才的话不算,赌约还是原来的!”

钟应忱这回是真笑了:“便是你输了,这识字先生我也做得。”

池小秋本想反驳回去,无奈识字上面确实还要求着他,只能闷闷憋了回去。

钟应忱笑意倏忽而逝,他将两人的钱合在一起,算了个数字,道:“还差五百零一钱。”

池小秋吃得甚快,一只饼眨眼便没了,她将落在油纸包上的碎渣都拢在手里,不肯废掉一点。

肚子饱后,豪情顿生,她把白水当酒,拿出阿爹的气势,仰头灌下,眼睛闪亮。

“不怕,我还有别的法子。”

她站起来,像是对着山川大河,又像是对着自己发誓:“我能让池家菜,变做他们的招牌!”

钟应忱站起身,慢慢笑了。

“巧了,”他道:“我也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