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做女官 > 第21章 第 21 章

穿越做女官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7:10 来源:文学城

顺昌**制不算复杂。

基本分为卫所制跟营兵制。

可以理解为前者常驻,后者机动。

如今在前线的,便是因叛军所设的营兵。

而作战体系,则是文臣总督指挥,内臣太监监军,武臣总兵作战。

但如今的总兵为新皇亲弟,故而指挥作战为一体。

虽然都喊总兵,实则总兵总督兼任。

作为监军的镇守内臣,则是皇上的心腹太监,人称粱礼公公。

不管总兵总督,还是监军内臣。

都距离苏清太远。

不过这些都必须知道。

因为弄明白如今的官制,方能对来者推测一二。

“新来的内官名叫余申,都喊一声余公公。”

“好像是新皇登基后,才入了皇上的眼。”

“之前的内官收受贿赂,被人检举,闹到去年**月份,京城那边只能召回,换了这位余公公过来。”

这些消息,一部分是负责照顾伤兵的周千户所言。

另一部分,则是苏清派人打探来的。

几方消息互相印证,所讲之事大差不差。

余申,余公公。

今年还不到四十,就能被派来做内官管后勤,必然有些本事。

苏清吩咐道:“让差役多出去看看,务必带来准确消息,到时候我们好出城迎接。”

如此殷勤,盖因人家是宫里皇上身边红人。

也因现在马上四月,她急着给药材找下家。

想让南江县的药材得到重视,如今这九千亩的数量,肯定不够看。

但如果头一回种药材,就没有人大量收购。

原本在观望的农户,肯定会犹豫,说不定原来种药材的农户都要重新改种其他东西。

这样一来,这半年的谋划,就全部泡汤。

简单来讲。

有人收购能看到前景,接下来半年里,会有更多农户积极参与。

如果看不到前景,原本的九千亩数量也保不住。

故而将来的余公公,便极为重要。

不能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啊。

苏清提前命人清扫街道,打扫衙门。

又让人把后宅一处僻静院子打扫出来,移植上花木。

“再寻两个会做京城饭食点心的厨娘。”苏清继续道,“价格好说,让她们随时候着,保证余公公一来,就有热汤饭。”

顾从斯皱眉。

他虽知道余公公重要,但如此这般,是不是有些谄媚。

“不必这样,你能力强,本地药材种的也好。”

“相信大家都看得到,何必如此。”

苏清直接戳破:“觉得我谄媚?”

此刻身边人少,她直接道:“你是不是看不起太监。”

顾从斯不答。

看样子就是了。

这顾从斯有些读书人的傲气,自然看不惯太监公公之流。

苏清不理解但尊重,懒得解释,只道:“反正按我说的做就行。”

顾从斯这一点倒是很好。

他不理解但照做。

顾从斯他爹顾教谕也接受一部分差事。

不过听云喜说:“顾教谕想让顾秀才抽出时间读书,不能荒废学业。”

对哦,在读书人眼里,吏官跟太监公公也差不多,自然不愿意让顾秀才深陷其中。

苏清只当不知道。

南江县事情极多,不说药田的事,还要照顾伤员。

又因他们这边码头修缮得好,商船来的也多。

现在又要迎接后勤余内官,哪有工夫管这些,能做事就行!

南江县这边,准备的万分周全。

苏清难得抽出时间,也没去休息。

而是专门找梅娘说话。

主要问问刘小妹的事。

前几日,苏清发现小妹有些不对劲,问了几次,都没问出原因。

提到这事,梅娘叹口气:“还能因为什么,刘主簿没了一年,朱家准备让朱娘子另嫁他人。”

“还说把小妹送回刘家庄,让刘家族人抚养。”

嫁人,乍一听是好事。

可都说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现在朱家,冷不丁地要朱娘子再嫁。

怎么可能是为她考虑。

更别说,还要把她们母女分离,如何能接受。

刘主簿跟朱娘子两人夫妻和睦。

刘主簿走了之后,留下母女两人,也算靠着苏清接济。

虽说孤儿寡母,可住在衙门,无人敢欺扰。

这般日子过得也松快,还攒了不少体己钱。

朱娘子自接到家中信件,便忍不住哭泣:“我跟老刘自幼认识,算不得盲婚哑嫁,日子都难免有刻板。”

“现在嫁个不知所谓,还要把我女儿送走,还不如让我去死。”

苏清听到这,皱眉道:“那朱家是从什么时候,打起这个主意的。”

“好像是年后吧。”梅娘想了想道。

破案了。

苏清自做主事,大事小情见过不少。

了解前因后果,多半猜出缘由。

年前梅娘跟朱娘子都送了节礼到夫家娘家。

本来是礼尚往来,走走亲戚。

估计那朱家发现朱娘子过得不错,每月有两份俸禄不说,若把她再嫁出去,还能再收一份聘金。

钱帛动人心,朱家爹娘跟朱娘子兄弟,必然在打银子的主意。

可家人几次三番来信催促,惹得朱娘子面上无光,还被人议论。

刘主簿家里那边知道这事,也想把刘小妹接走。

说族里商量好了,会养育小妹,再寻个好亲事。

多半是被朱家烦得要死,干脆舍了这门亲。

朱家贪婪。

刘家也没好到哪去。

小妹今年不过十一。

强行带回族里,又是个爹死娘改嫁的,不一定受多少欺辱。

刘小妹以前话虽不多,却也是个灵动的小丫头。

现在闷闷不乐至此。

连她都知道的事,其他人怎会看不懂。

只有娘家来信,朱娘子尚能承担。

若夫家来人接走小妹,她必生不如死。

梅娘惊讶。

女儿竟然全都猜对了,不差分毫。

“那要怎么办。”梅娘立刻道,“清清,能不能救救她们俩。”

苏清思索片刻,一时也拿不准主意,只道:“我先给朱家刘家写信,就说小妹跟朱娘子在衙门有差事,一时离不开。”

“让他们不要贸贸然派人过来,否则就算来了,也带不走人。等我这边找到合适的人手,再同他们写信。

先用缓兵之计。

她再找找机会。

不过这事确实有些麻烦。

朱娘子娘家,还有刘家庄的亲族。

哪一个说话,都很有用。

小妹的事说完,苏清下意识看向梅娘:“娘,我那两个舅舅可好?”

朱娘子母女有不少体己钱。

梅娘也有啊!

而且她作为主事,俸禄跟苏县令那时候差不多,钱更多啊。

梅娘没听出女儿的潜台词,只道:“你大舅跟二舅也说要过来,害怕咱们在这辛苦。”

“年后托人带了不少布料,说给咱们做衣裳。”

“你外祖还把祖传的人参送过来,说保命用,还说要是人参在的话,你爹就不会。”

说到这,梅娘看向女儿,忍不住笑着搂住她:“好孩子,你外祖还有舅舅们都很好。不会让娘嫁人的。”

苏清试探舅舅的意思,被听了出来,不过她立刻澄清另一件事:“娘要是有想嫁的人,当然没问题的,无论怎么样,女儿都支持你。”

就是怕朱家那种情况啊!

不过听方才的话,梅家亲眷都是极好的,这她就放心了。

暂时处理完小妹的事,苏清又回了正堂。

几个药铺老板有话要说,她还要去看看。

解决完这些事,茶还没喝上,便听武捕头来报:“主事,余内官的车马耽搁了,估计要晚几天才能到。”

“为何耽搁?”

武捕头有些不确定,只道:“好像是病了,真假不知,那边把消息瞒得严实。”

苏清稍稍点头:“让过去的差役不要多说多问,只听那边吩咐。”

“若有大的变动,立刻来报。”

原定在四月初三到南江县的余内官,一直拖延到四月初九,方姗姗来迟。

跟原想的场面不同,余内官竟是被躺着送进来的。

余公公病得厉害,路上耽搁几日,也是病上吐下泻,不能行动。

本来的热闹相迎自然不合适,苏清都没让人凑到跟前,只吩咐耐心细致的手下过来,直接送到收拾妥帖的小院里。

小院恬静安逸,确实是个养病的好地方。

余内官脸色苍白,强忍着不适,跟苏清道了句谢,接着又昏睡过去。

余内官身边带了十几仆从。

以身边王公公,李公公为先,负责贴身照料。

两人也因这趟公差,才攀附上余内官,没想到还未到任,余内官竟有归西的征兆。

武捕头本想问,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

苏清稍稍摇头,等王李两位公公问了,这才派人去请。

生病这种事,可大可小。

若主动去请,出了事,必然有责任。

人家先开口就会安全许多。

她是想让南江县百姓过上好日子。

不是想葬送药田的事业啊!

好在安排得京城厨娘派上用场。

做了碗做烂糊的鸡蛋疙瘩汤,用的是京中手法,余内官喝了一些,气息平缓不少。

白大夫跟郝大夫道:“此乃痢疾,多是路上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以至怕冷发热,能吃下些东西就是好的。”

“这病症就是要多休息,多修养。”

两人开了方子,苏清也看了看,没什么问题,这才让人去煎药。

“亲自照看些,余内官是贵人,万分小心。”苏清嘱托白郝两位大夫。

这话也不瞒着病弱的余内官还有王李两位公公。

这种时候,有苏清这种办事妥帖的地方官员,也是他们的幸运。

出了卧房,另有给随行人员准备的餐食,自然丰盛畅快,让大家都好好歇歇。

另派了机灵的云喜等人照料传话。

事情处理完,原本着急的苏清也不急了。

现在急有什么用。

生病的人最不能打扰。

还是让余内官好好养病吧。

等病养好了。

总能收她的药材吧?!

事情不算顺利,苏清倒也不气馁。

不管事成与否,都不妨碍她把差事做到位,也不妨碍她积极地想办法。

好在,总有好消息传来。

朱家刘家回信过来,说苏主事既然要用人,他们不好贸然过来。

这事,算是暂时搁置。

最近一段时间,不会有人带走朱娘子母女。

苏清放下信件,不再回复,提笔给薛守备写信,告诉他这边的情况。

顾从斯帮忙整理信件,正好看到苏清铁笔银钩的字迹,皱眉道:“你新学了什么字帖?”

苏清把另一封信件放到上头,示意一起收起来,笑道:“好看吧?多有气势。”

就冲这份气势,她便对接下来的交易,十分有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