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做女官 > 第17章 第 17 章

穿越做女官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7:10 来源:文学城

“苏典吏为了敛财,无所不用其极。”顾从斯无奈道,“县学能租的地方,全都被他明码标价租出去。”

“附近几个酒楼,甚至也给他贿赂,好推荐外地考生入住。”

如果只是这样,顾教谕还能忍,反正眼不见为净。

“苏典吏还想私透考题,一直在询问我爹,问他县试的初试,准备出什么考题。”

苏清对此并不算意外。

都赚钱了,谁还管那些。

尤其是苏典吏这种人,他能干出卷带自己二哥家的细软逃跑,还一个劲地打老婆这种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顾从斯坐到一旁,颇有些无奈。

任由事情发展下去,他爹的官声彻底没了,这次的考生,也会深受其害。

因为大家都知道。

县试还未正式开始,就有这么多幺蛾子。

再办下去,就完了。

顾从斯看向苏清,想请她拿主意:“这次的事,是我们太过心急。”

苏清不等他继续道歉,也没用这件事为难他的意思,直接道:“县学的麻烦,似乎跟衙门这里没什么关系。”

“你说是为何?”

顾从斯顿住。

县学乱子颇多。

但大家要骂也只骂县学,也不会找衙门麻烦。

为何?

因为苏主事早就撇清干系。

从一开始,她就是最反对办县试的人。

故而出了事,大家也不会来找她。

自己来找,也是求她解决事情。

顾从斯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让我爹也跟这件事撇开关系?”

“为什么不一劳永逸,直接停办?”

苏清笑,看向二十岁的顾秀才。

放到现代,也是清澈大学生的年纪。

也是最近稍微闲了些,苏清有心解释:“现在停办,有三项不好。”

“一,此事顾教谕一力促成,骤然停办,岂不是证明你爹判断有误。那这件事,便是板上钉钉的错误。”

“二,折腾一圈,六个县的学生报名,总共四五百考生,说停就停,谁来安抚?退一万步说,苏典吏还了报名费,那这段时间的食宿呢?”

“三,除去这些事,还有周围五个县衙门,他们给当地书生开条子,收了不少钱。前脚收钱,后脚就停了,他们脸上无光。”

苏清难得解释这样多。

细致入微地解释停办的坏处。

既让顾教谕脸上难看,也让学生,甚至其他各县同僚不好做。

当然,还有一项,苏清没说。

那就是苏典吏现在犯的错不够大,这就不必提了。

顾从斯突然想到,苏清方才的话。

她说,县学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没人找衙门麻烦。

因为撇清了关系。

她是在暗示,顾教谕也能撇清关系。

“可在透题上做文章。”

“只要你爹能扛过去就行。”

苏典吏的恶行,周围人谁不知道。

他想卖考题,也是瞒不住的。

要是顾教谕坚持科举公平,硬是守住这一关。

在逆境里颇显清流。

顾从斯眼神变换,以他的聪明,成长速度会非常快。

苏清心道。

怪不得大家都好为人师,要是有这么聪明的学生,她肯定愿意教。

见苏清继续忙公务,顾从斯微微抬头。

若苏清看到他此刻的表情,大概率再也不想教了。

她只想教徒弟,不想要对手啊。

苏清又想到什么,安慰一句:“乡试是否能办,跟县试关系不大。”

“依我来看,明年乡试应该不会耽搁。”

从今年,也就是永晟元年三月起,广乐府就没有知府。

总不会到明年永晟二年八月,还没有知府吧?

有了知府,各项事情就能支持起来。

为讨新皇欢心,也为安民心,乡试也不会耽误。

“让顾教谕放心吧。”

这话让顾从斯皱眉,过了好一会道:“你知不知道,我爹为什么注重乡试。”

见苏清一顿。

顾从斯自己道:“你知道。”

不就是考上举人,你全家就能离开吗?

而顾从斯想问的是。

我爹这么着急逃离口头婚约,你怎么不在意,甚至还安慰他。

不用苏清回答,顾从斯就知道答案。

再看费开宇走进来,面容本就清秀的小费,十分殷勤地过来,看着十分讨喜:“苏主事,你看这份公文写的如何。”

苏清笑:“很好,不过我也不专业,简洁明了就好。”

“怎么可能不专业,苏主事这么厉害。”

顾从斯拂袖而去,让费开宇一头雾水。

这顾秀才,阴晴不定的。

听说他跟苏主事还有婚约。

脾气这么差,配不上苏主事啊!

顾从斯果然是个好学生。

当日,县学就传出苏典吏跟顾教谕的争执。

顾教谕坚定守着底线。

绝对不透题。

不仅如此,还对在县学借住的考生严加看管。

行走坐卧,乃至何时起床,何时休息,都有规定。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君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言行一致。

一番吵闹过后,县学果真清静下来。

传出去后,多数人都把苏典吏跟顾教谕区分开。

提起苏典吏,自然说他贪婪无度。

提起顾教谕,反而道:“好心办坏事了,不过他一心为科举,可以理解。”

苏典吏听了这话,在酒楼大骂顾教谕是小人行径。

都在办县试。

怎么你的名声突然好起来了?!

是不是你儿子跟未来儿媳搞的鬼?

顾从斯跟苏清两个狡诈小人。

合该你们是未婚夫妇,确实天生一对!

苏清听到苏典吏这么骂,差点笑出声。

好啊,苏典吏是知道,怎么往顾教谕心口插刀的。

明知道顾教谕最不想认这门亲事,却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出来。

让对方想反驳,都无从下口,只得吃哑巴亏。

只是等顾从斯淡定回应:“多谢三叔祝福。”

苏清笑不出来了。

正看热闹呢,怎么火烧了自家房子。

反而梅娘十分高兴,拉着苏清道:“本以为。”

“算了,不提了。”

“清清,娘去找顾家,把你们的婚事定了如何?”

梅娘虽然欲言又止,苏清却很容易听出里面的意思。

本来以为顾家,或者说顾从斯不愿意了。

而且苏家还在热孝,不好提婚事。

现在苏县令下葬半年,若能私下里敲定,等三年孝满,就能直接成亲。

这对梅娘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她只有一双儿女,小儿子苏澄不过四岁,年纪小不用管。

女儿今年十六,虽说年纪也不大,但在她看来,没有比顾秀才更合适的人选了。

毕竟相公在时,都夸顾从斯忠君爱国,以后是个好臣子,肯定前途无量。

苏清不吐槽忠君爱国跟好臣子,跟前途无量之间的关系,只糊弄道:“这事不一定呢。”

“明年乡试,他考中举人,顾家肯定不乐意。”

这是苏清头一回说的这样直白,再次道:“娘,咱们不必贴人家冷屁股。”

“顾秀才答应了啊,不然怎么说谢谢三叔的祝福。”梅娘确定道,“他满意这门婚事的,未来夫婿满意即可。”

苏清劝不动,肉眼可见地,梅娘做了一双鞋给顾从斯。

顾从斯那边不仅接了,又买了两方帕子给梅娘跟苏清,更攒了自己的蒙书送给苏澄。

除此之外,来往频频。

这在外人看来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反正顾教谕看苏清的眼神,让苏清颇有些心虚。

怎么看起来,像是她救了顾教谕的名声,他儿子顾从斯就以身相许啊。

这叫什么?

儿子卖身救父吗!

真不至于啊。

算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转眼间,已经到腊月中旬。

今年的南江县县城,依旧人头攒动。

不仅本地百姓过来采买,甚至隔壁县城大户也买来年货。

谁让他们这里恢复得最好,物资也最充足。

不仅如此,室内培育的中药苗,长得也很好。

七家铺子老板主动上门感谢。

说多亏苏主事提前谋划,听说外面的药材价格已经涨疯了。

只要药材能种成,各家都能大赚一笔。

苏清把各家带来的礼物,给手下书吏差役等人分了,算是年礼的一部分。

这总不算抠门了吧?

唯一矛盾重重的,依旧是县学。

苏典吏想要钱。

顾教谕想要县试公平。

不吵起来肯定不可能,好在顾从斯站在他爹这边,算是势均力敌。

一直到腊月二十二,衙门暂时闭堂过冬,那边依旧争执不休。

衙门这里,倒是其乐融融。

一个总捕头,三个捕头,余下一二十捕快差役。

再有六位代主事,余下十几书吏。

门房以云喜为首五六人,灶上众人。

每人按照职务不同,依次分发年礼俸禄,还有衙门额外拨出的羊肉鸡鸭鱼鸡蛋。

原本严肃的公堂外,热闹的跟菜市场一样。

但无论什么官职,什么地位,所求所需,不就是一日三餐,有肉有菜。

梅娘跟罗户房负责分发。

还有已故主簿娘子朱婶娘帮忙。

“五斤羊肉,两只鸡一只鸭两条鱼,五斤鸡蛋。拿回家去,肯定能过个好年。”

“辛苦一年,总算有个盼头。”

“俸米也是新米,真好啊。”

“都是咱们苏主事抠门,其实没那么抠吧?”

苏清笑眯眯出现,对那差役道:“说什么呢?”

苏清感受到班主任的快乐,那差役立刻站直了:“没!没说什么!”

等苏清一走,大家忍不住笑:“主事才没那么小心眼。”

发到最后到云喜这,虽说他年纪小,不过十二,也是按照正常发放。

梅娘多问了句:“你过年去哪住?”

云喜无父无母,只能留在衙门,还替人值守,多挣点吃喝。

梅娘道:“那你来后宅吧,我帮你把衣服再补补,前段时间刚补好的,这怎么又破了。”

他们闲聊不提,到朱娘子母女这里,又是一番不同。

此刻衙门众人基本都散了,除去值守外,等到年后正月十八再来开堂。

朱娘子攒了许多话,正好在此时说:“多谢大姐儿,要不是你,我们母女两个的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

刘主簿没了。

她们母女两个按理应该搬出衙门。

但苏清让十岁的刘小妹跟着自己,说是端茶倒水,多是在旁边打打瞌睡,看看书。

不为别的,只为每月发一份俸禄给到她们母女。

之后让朱娘子管着灶上,又是一份俸禄。

现在过年,同样给的是双份。

为此,朱娘子如何不感激。

苏清拉着朱娘子的手,只道:“小妹机灵,帮了我许多,你在灶上又管得好,这是你们应得的。”

说着,罗户房故意插话,让气氛显得不那么难受:“还剩三份没领。”

“苏典吏,顾教谕,还有田县丞。”

前面两个好说,这两家日日吵架,暂时没工夫领,一会差人送过去即可。

田县丞的,倒是个麻烦。

他依旧烂醉如泥,不知道在哪个暗门子里躺着。

全家丧命,田县丞一蹶不振。

“不要一股脑全给他了,五日五日地给。”苏清叹口气。

这种事,只能他自己缓过来了。

罗户房称苏主事想的周到,最后把苏典吏顾教谕的送走,今年衙门的差事,算是暂时了了。

再有什么事,都要等明年再说。

这一年,还真是不容易。

大家颇有些劫后余生的欣喜感。

这样的一年都过去了。

明年,肯定能过得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