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五零搞机械 > 第6章 不能回城

穿越五零搞机械 第6章 不能回城

作者:茶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2:45:19 来源:文学城

有那么一刹那,叶蓁蓁还以为电话另一端的声音是现代的母亲。

二者的嗓音条件很是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电话另一端的声音更为柔和,让人不自觉的压低声音。

“妈,是我。”

“蓁蓁!”楚韵的声音猛然拔高,兴奋溢于言表。

自打女儿一离开,她就每天提心吊胆,时不时就要询问一两句:有没有小女儿的消息?

如果不是丈夫叶年一再打包票,女儿去的地方是自己老部下的村子,她肯定是要跟着去看一看的。

现在听见女儿的声音,楚韵还有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下一秒,关切的话语一股脑地从嘴里说出来,根本不给叶蓁蓁回答的机会。

“蓁蓁,你怎么样?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下乡生活怎么样?需不需要爸妈再给你寄点东西?很快的,两三天就能到。”

……

“蓁蓁,怎么今天才打电话回家?家里人都惦记着你。”

听到最后一句,叶蓁蓁觉得眼眶发酸,她也很想回家,但估计这辈子是没什么机会了。

收拾好心情,不叫电话另一端的母亲担忧,才再次开口说话。

“今天白云县城周边有一个大型集市,我跟着婶子一起来集市逛一逛,集市上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十分热闹,特别有生活气息,和我们城里一点也不一样。”

楚韵听着女儿的话,连日以来担忧的心总算是可以稍稍放回肚子里。

农村困顿的日子她也不是没有过过,抗战的时候日子苦的多得多,但是对自小体弱的小女儿,她总是不忍心让蓁蓁吃苦。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蓁蓁,这个月我和你爸又发了不少票,都寄给你,买点好的补补身体。”

“妈,不用,之前带来的都还没吃完呢,而且这两天在老乡家里吃的都还不错。”

叶蓁蓁没有说出口的是,她并不打算在村里待多久。

虽然知识青年下乡支援农村是很伟大不错,但她自小就不是什么能吃苦的人。

上辈子吃过最大的苦,就是读书的苦。反倒是穿越之后,把以前没吃过的生活的苦,全都吃了个干净。

刚刚说的话只是不想叫母亲太过担心罢了。

而且叶蓁蓁觉得就算是她回城,过的日子也赶不上前世半分。

电话的另一端,楚韵缓缓喘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她刚想要继续说话,身后突然传来下楼的声音,耳畔的电话也传来声音。

“妈,爸在吗?我想和他说点事。”

“在——”楚韵不乐意地回了一句,扭头白了一眼正在下楼的爱人,把话筒伸出去,“快点下来,蓁蓁找你。”

“蓁蓁!?”

叶年有些不敢置信,眉眼间闪过一抹喜色,迅速放下扣扣子的手,快步下楼,来到爱人身边。

他迫不及待地接过电话,却在回话的一瞬间冷下脸,仿佛还在生气似的。

“怎么?才几天就待不住了!你记得申请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吗?”

明明是想要关心女儿,说出话的硬邦邦不说,还带着一股浓郁的责怪气息。

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之后,叶年的心被强烈的自责所笼罩,想要说些什么弥补,两张嘴皮子怎么都撕不开口子。

楚韵听到丈夫的话,直接给了他胳膊一巴掌。

“啪!”

声音之大,电话另一端的叶蓁蓁和不远处的工作人员听的一清二楚。

此时,叶年和楚韵夫妻俩才注意到,小女儿好一会儿没说话了,不禁心急如焚,担忧女儿出了什么事。

“蓁蓁!蓁蓁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

“蓁蓁!”就连叶年也绷不住了,发出恐惧的喊声。

叶蓁蓁的脑子被这一声震的嗡嗡响,勉强找回一点点理智,“爸妈,我没事,在听着呢。”

脑子里却被一个不敢置信的信息不断冲击着。

如果说母亲的声音很是相似只是一个意外的话,父亲的声音竟然也与前世极其相似,难道她不是穿越?

一时间各种信息在大脑胡乱冲撞,把叶蓁蓁弄的疲惫不堪。

但她不想让电话另一端的爸妈误会,只能拿出自己准备说的正事,切换话题。

“爸,我有点事想找你帮忙。”

“说,”叶年语速之快,似乎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叶蓁蓁攥紧手中的话筒,继续说:“我寄回家的信里面有点东西,估计你们单位的厂子才能做,想请你帮忙开个小后门。不行的话,请将图纸转交给我电气学校的老师,东西做出来寄给我,越快越好。”

叶年都还没来得及反驳,女儿就找好了其他的说辞,让他有些不是滋味。

比起一个外人,自然是自家人帮忙最好。

至于图纸什么的,叶年心中估计就是小女儿下乡太无聊,又想像之前上学一下做些小东西而已。

军工厂里面的东西都是国家的,他肯定不会找人走后门,但直接找工程师私下接点小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此时,叶年根本想不到女儿制作的机器是多么复杂和重要,直接答应下来。

“毕业了还找老师做什么!爸帮你做。你在乡下一定要认真学习,认真做事,别给老叶家丢脸。”

叶蓁蓁摇摇头,似乎从话语里听出些许言外之意。

但她打定主意想要尽快回城,不是什么话都能打消的。

她扭头环顾一圈,确认没人能听见,将嘴巴对准话筒,双手捂住,警惕泄露消息。

“爸,我想问如果我想要尽快回城,能有多快?”

话音未落,叶年习惯性的斥责声已经从听筒传来。

“我们叶年家一口唾沫,一口钉!你给我认真在乡下做事,没有你当初豪言壮志的成就,你就别给我回来了!”

随即,“啪”的一声,挂断电话,一点都没给叶蓁蓁反应的机会,茫然无措地听着听筒里的结束音。

另一边的楚韵更是怒火中烧。

女儿好不容易透露出愿意回来的消息,估计这一下要全被丈夫吓回去。

楚韵直接给了挂断电话的丈夫胸口好几个巴掌,嗓子带着哭腔嘶吼。

“你做什么!你做什么!”

“女儿想回来还不好吗?这次下乡是没出什么事,但万一下地中暑,或者其他的生病不能及时找到医生,倒在乡下怎么办?”

一想到那种可能性,楚韵就心悸。

在女儿下乡的第一个夜晚,她就曾梦中惊醒过,根本无法继续入睡。

叶年一把搂住妻子,给她支撑身体的力量,“我们的女儿不是精心养育的花朵,她能够经受风吹雨打。”

“不!我们的女儿自小体弱,就是需要精心养护。”

闻言,叶年不禁想到女儿刚出生时的画面,心一软,将自己一直以来的打算说出来。

“现在不少人都跟随上面的风向,准备下乡历练一番,积攒名望,我们家反其道而行之,很是瞩目。”

“你放心,等风头过去,我亲自去把蓁蓁接回来。”

听到这句话,楚韵才慢慢站直身体,飞快抹去泪水,“你说的,女儿肯定能回到我们身边。”

叶年没有说出口的是,这个时间一年打底。

*

另一边,叶蓁蓁还是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才找回一点反应。

父亲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劈在她身上,怎么好端端的就不能回城了?

印象中不是六几年才大批下乡,直至77年才高考回城,难不成她要等到那个时候?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叶蓁蓁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付了话费,走出邮局大门。

她刚走出门,对面的梁梅花和女儿也买好了需要的东西。

李秀丽拿着从母亲手里得来的糖果,整个人兴奋的仿佛脚底下踩着棉花似的。

“蓁蓁姐!蓁蓁姐?吃糖。”

李秀丽双眼疑惑地睁大,转动脖子,将叶蓁蓁看了一圈,也没将人唤醒。

最后还是不停地在叶蓁蓁眼前摇晃糖果,双眼总算是有了一点神采。

“蓁蓁姐,你怎么了?”

想到电话里的噩耗,叶蓁蓁勉强勾起嘴角,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没事,就是有点想家里人了。”

说着,她将手里的糖纸撕开,让浓郁的甜味驱散心中的惊愕和茫然。

“哦,”李秀丽没觉得这话不对劲,离家好几天,想家人很正常。

至此,此次县城之行结束。

坐在回村的牛车上,李秀丽对此次出行回味不已。

而叶蓁蓁则是在强迫自己接受接下来几十年都需要待在乡下的现实。

牛车上最受人瞩目的自然是马木匠,他买来的东西关系着整个村子的生活。

因而,车上村民们忍不住打听消息。

“老马,材料买回来了,水磨房什么时候可以修好?”

“估计还得等两三天。”马木匠老实地回答。

“怎么那么久?不就换几块叶片吗?”

“难不成你是想要多挣点公分?”

满是恶意的声音传来,马木匠脸色瞬间冷下来,就算是不修水磨房,他下工之后做点家具,说不定还能多卖点钱。

帮村里修水磨房能得到什么?

眼明心亮的村民想到真实情况,立即转移话题。

“老马的技术谁不知道?你个懒汉就知道乱说。”

“老马,我家有个炕上用的柜子泡水坏了,你那有做好的没?”

“有,上门取就行。”

在村民们一唱一和之下,马木匠的脸色恢复不少。

叶蓁蓁听到水磨房的事,压下脑子里的胡思乱想,转身看着身后的绳索。

“马木匠,您准备什么时候修水磨房?我想去凑个热闹。”

马木匠转头发现是找出水磨房问题的小叶同志,夹紧的眉心微微松开,“下午开始。”

水磨房修理拖延一日,村民就辛苦一天,他自己也在心里着急。

叶蓁蓁听到时间,对马木匠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说起来,她寄出去的图纸,父亲找人将关键部件做好后,机器外壳说不准还得找马木匠帮忙,正好趁此机会加深了解。

李秀丽不清楚叶蓁蓁心里的想法,但凑热闹,她也喜欢。

两个小姑娘低声说的话,梁梅花听的一清二楚,不准备出声阻拦。

小女儿轻快的日子估计就这在家的一两年,就让她陪着小叶一起玩乐吧。

下午,叶蓁蓁和李秀丽顶着烈日来到水磨房。

刚靠近,两人就觉得凉爽不少,踏入水轮所在的水磨房下方时,更是清凉。

水轮旁,马木匠带着大儿子正在检查立柱的问题。

立柱外缘,几乎是一伸手用力就腐朽的程度,明明已经做好了防腐防水工作,还是抵抗不了水流的冲击。

一想到这,马木匠的眉心可以夹死蚊子。

技术和材料所限,水磨房已经是古代技术的巅峰了。

这个道理马木匠明白,叶蓁蓁也明白。

但不同的是,马木匠因循守旧,是服从也是认命,决定和之前一样维修。

而叶蓁蓁不同,了解水磨房的维修次数和李叔人力推磨的辛苦后,她决定利用自己的技术为村里做些什么。

今天去县城寄出去的信纸,就是想要找父亲和老师帮忙将磨面机的关键部件——电动机制作出来。

她前世学习的内容虽然和电机有点距离,但加上自身在电气学校的知识,以及前世阅读书籍时的了解,模仿一二还是没问题的。

更何况现在全国还停留在对西方的仿制,自主研制估计要等上五六年。

提前做出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除了电动机,磨面机关键的就是研磨粉碎时的磨辊、轴承,都需要精密的机器才能做出来。

现在叶蓁蓁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内部的零部件做出来,她就能帮着村民们一劳永逸。

身旁,水磨房的修理还在继续。

马木匠确认立柱的损坏程度后,带着儿子马林往上走,走进水磨房里,准备先更换和上磨盘连在一起的绳索。

空间有限,叶蓁蓁和李秀丽只能在一旁干看着。

等到固定下磨盘的时候,两人总算是有能够帮上忙的地方,用架子将下磨盘提高、固定。

如此一来,下方的立柱可以稍微抬高一点,取出来更换才方便。

一个下午的时间过去,勉强将立柱更换完毕,明天还得继续。

叶蓁蓁过足了瘾,跟着李秀丽一起回家吃饭。

夜晚,叶蓁蓁躺在床上思索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