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丽也来了性子,怒目圆睁,义正言辞地说:“和蓁蓁姐没关系,我从小到大都是想成为城里人,不可以吗?”
话虽如此,她心底里多少还是有些念头是被叶蓁蓁的到来勾起的。
只是无法向一直牵连蓁蓁姐的二姐诉说罢了。
说到兴头上,李秀丽也颇有些不管不顾的模样,继续补充说明。
“而且,我们和城里人也没多大差别。前些年县里水泥厂招工人的时候,我们村也有进入工厂的,他们就脱胎换骨成了工人。”
说起来也是李家的一桩遗憾事。
本来李家的两个年轻人和李秀美的丈夫都参加了招工,但是文化水平有限,被其他人挤下来。
李秀丽自觉小学文化不管在村里还是…城里…应该都是够用的。
届时嫁入城里,再找婆家帮忙寻摸招工机会,不像在村里两眼摸黑,她就可以真正吃上商品粮。
李秀美听完却误会了小妹的话,误以为小妹是想通过叶蓁蓁得到城里招工的消息,心稍稍放松。
但是作为二姐,她还是不厌其烦地在李秀丽耳边唠叨,劝对方脚踏实地,不要惦记远在天边的东西。
叶蓁蓁在前院隐隐约约听见姐妹俩争吵的声音,还没凑近,又什么都听不到了,疑惑地坐回位置上。
后院,两姐妹搭档干活做惯了,熟能生巧,午饭做好的时间都比之前早。
出奇的是,李家人回家的时间也比以往早。
梁梅花早就听村里嘴碎的婆子说见到二女儿回村,匆匆扔下手里的活计就往家里赶。
“秀美!回来了?”
“娘!”李秀美激动地拿着铲子站在厨房门口。
梁梅花一看二女儿的模样,立即板着一张脸,“难得回娘家一趟,干什么活?我来。”
说着,一把抢过李秀美手里的铲子,白了一眼笑嘻嘻的小女儿。
顺手还将怀里的晓霞放下来,有些生气地问:“小麦苗呢?你没把孩子带回来?”
母亲一连串的问题说的李秀美心里是又甜又涩,弯下腰抱起晓霞,抬了抬下巴示意方向,“麦苗在房间里睡觉,早起有点困。”
“那就好。”
梁梅花得到满意的答案,将李秀美推出厨房,准备自己做饭。
进屋一看,饭菜都做好了,就是没什么好菜。
近些天家里剩下的存货都快吃完了,但女儿好不容易回娘家一次,梁梅花还是咬紧牙关,掏出今早刚捡的热乎鸡蛋,炒了一盘煎鸡蛋。
晚上再炒点家里剩下的咸肉,给二女儿也补补身体。
叶蓁蓁将母女俩亲密的一幕看在眼里,心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股羡慕的滋味。
很快,李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李胜早就念叨着二姐比往年晚回娘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也不能吃的太寒碜,当即在餐桌上表示:
“下午我早些下工,去白河抓点鱼。”
突然的决定把妻子姜莲吓一大跳,心一下绷紧,白河波涛汹涌可不是什么抓鱼的好去处,万一出了事怎么办?丈夫可是她们小家的顶梁柱。
不只是她,李家其他人也不赞同。
尤其是李秀美,知道三弟是为了自己才想去抓鱼。
她婆家靠山,没有大河流经,一年到头吃点河鲜都难。
作为姐姐,李秀美不能看着弟弟冒险,主动站出来说:“不用,随便在溪里碰碰运气就算了,鱼多刺,孩子也不适合吃。”
听得懂人话的栓子当即不乐意了,撅着嘴巴反驳。
“小叔,栓子会吐刺!吃鱼吃鱼。”
“吃吃吃!”锤子傻乎乎地吐出习惯的字眼。
孩子稚嫩的模样逗的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李达作为大家长,直接一锤定音,“你们两兄弟一起,反正最近地里也没什么要紧的活计。”
栓子一听父亲要去,饭都不吃了,吵着闹着要跟着一起,就算是被爹娘混合双打都无法压制。
其实,叶蓁蓁也挺想去的,不知道自己的钓鱼技术是否依旧。
她给了李秀丽一起乞求的眼神,李秀丽瞬间心软,站出来揽过两个小侄子。
“不用跟他们去,小姑带着你们去大树沟钓鱼。”
说完李秀丽才意识到自己有点莽撞,立马一手拉着叶蓁蓁,一手拉着二姐,壮大声势。
“我们一起去。”
李秀美受不了妹妹和侄子们的期盼,表情严肃地点点头。
三个大人,去的还是树荫多的大树沟,水最深也就一米五,应该出不了什么问题。
梁梅花乐得二女儿松快松快,“注意安全,麦苗就和晓霞一起,我带着去地里。”
“嗯。”
李秀丽和叶蓁蓁的脑袋快速点动,生怕其他人不知道她们俩有多想去。
饭后,李秀美还惦记着早上说过的事,找个机会和母亲一起说话。
梁梅花看女儿遮遮掩掩的模样,还以为是在婆家出了什么事,整个人疑神疑鬼,还没等女儿开口,已经在脑子里想了十几种对付女婿的手段。
她越等越心焦,厉声催促道:“有什么事快说?”
“娘,别着急,”李秀美一把将母亲拉到角落里,有些为难地说:“娘,小妹你是怎么打算的?”
突然的问题让梁梅花一头雾水,不解地问:“什么?打算什么?”
“唉∽”李秀美皱着眉头叹气,压低声音说:“就是小妹的婚事。”
这件事的确是梁梅花心头的一件大事。
明明两个女儿都是一样教养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小女儿的性子格外执拗和心气高,一直都想嫁给城里人。
可是这年头农村嫁入城里的姑娘,就连孩子的户口也一起随女方,无法获得人口粮。
在这种情况下还愿意和找下乡姑娘的人家能是什么好人家?
忽然听见大女儿提及,梁梅花脑子里冒出一个不敢置信的念头,眼睛不自觉睁大。
“难不成你有好的城里后生介绍给你妹?”
“没——”李秀美是真的无奈了。
她明明是想母亲早点和小妹说清楚,不要再水中捞月。
听母亲的意思,竟然心底里也有点小妹可以嫁进城的幻想。
梁梅花的幻想被敲碎,不知道是该松口气还是应该遗憾。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嫁娶都好呢?
“那你为什么忽然提起这事?”
随即,李秀美将早上自己在菜地与小妹说过的事,和母亲复述一遍。
梁梅花越听眉头夹的越紧,最后两根眉毛连在一起,脸上的皱纹满是久经风霜的愁绪。
“你放心,我会尽快和秀丽说清楚的,你在婆家那边要是遇见什么条件合适的年轻人,也可以托口信回家,我找人打听。”
“小妹是我亲妹妹,我肯定会记在心头的。”
至此,李秀美悬着的心才放回肚子里。
之后在母亲的再三婉拒下,回屋午睡。
再次看见曾经房间的变化,李秀美还是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小心翼翼地在妹妹身旁找了个位置睡下。
“砰砰砰!”
叶蓁蓁三人还躺在炕上,栓子和锤子两兄弟就砰砰叫门。
一行五人就这样顶着烈日,缓缓朝大树沟的位置靠近。
经过村中大路时,遇见不少在院子里休息的老人,乡里乡亲,看见李秀美回娘家都会打声招呼。
明明很早就出门,走了快一刻钟,三分之一的路程都没到达,快把两个小孩子急死。
“二姑,快点去!快!不然鱼都跑完了。”
“抓鱼!吃鱼!锤子要吃。”
村民们听见两兄弟的催促声,纷纷露出笑容,表示下次有空再聊。
住在白河边,抓鱼对于青岩村的村民来说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带上叶蓁蓁就有些惹眼了。
虽然上次叶蓁蓁因为上山“捡柴火”直接累倒的事没有刻意宣传,但还是有路过李家的村民看见叶蓁蓁僵硬着两只腿在院子里腾挪的场景。
加上之前刚到村子就高热,村支书一家四处找药,不少人都猜到了真相。
那就是:城里来的小叶同志真的是个玻璃娃娃,累不得,走不得,只能挂起来远远地看着。
甚至在不少人眼里,叶蓁蓁就是个大麻烦,还是个会给村里帮倒忙的人。
到目前为止,叶蓁蓁存在于村支书口中的城里知识青年大展身手的场面他们没看到,反倒是城里人弱不禁风的模样看了个十成十。
现在不少人都在心里期盼着叶蓁蓁能够快点离开他们青岩村,别给村里惹麻烦,也别占村里便宜,他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可不是分给这种人的。
叶蓁蓁一行人刚走出视线,村民们就聚在一起说话。
“小叶同志怎么也一起去?难道不怕走几步路就倒下?”
“我看是秀美秀丽两姐妹太年轻,万一出了事,她们两姐妹可是要遭。”
其中有个对叶蓁蓁不熟悉的村民忍不住发出疑问,“怎么了?这个小叶同志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可大了!”
“她…她…她就是书上说的,说的…手什么无…无鸡……反正就是身上没劲,走几步第二天就起不来。这要是一不小心摔进沟里,还不得讹上秀美两姐妹。”
“原来如此,要不?我们去看着点。”
一听要去看情况,有可能沾染上叶蓁蓁这个麻烦,热闹的聚集群众瞬间散开。
“那个,我家狗蛋马上要醒了,我得去看一眼。”
“我地里的草还没拔。”
“我的顶针找不到了,也不知道掉在地上哪儿,我得找一找。”
……
叶蓁蓁对于身后的乱象丝毫不知,满心满眼都在眼前的大树沟。
说是沟,其实就是一处比较深的小溪流,与白河相连。
鱼儿产籽时,沟里会有洄游的鱼。
现在探出头去,还能隐隐约约看见几道黑影。
叶蓁蓁顿时来了兴致,拿出从李家带来的简易钓竿和饵料,准备大干一场。
兴致高昂的人儿丝毫没有留意到其他四人投来的无奈眼神。
栓子更是头一甩,屁股一撅,对准埋在地里的蚯蚓挖起来,在心里长叹一口气。
心想:蓁蓁姑姑真是个小笨蛋,待会儿还是他多帮着蓁蓁姑姑一点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村民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