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三国,走黑粉路线 > 第18章 第十八章

穿越三国,走黑粉路线 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见字就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07:07:02 来源:文学城

马车缓缓前行,一路上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隔着车窗,祢和看着街道两旁沿街叫卖的商贩。

有卖糖人的老头,有挑着担子摆摊卖菜的农夫,还有脂粉摊子前努力招揽顾客的妙龄女子......

如今的许都,虽然不似后世景区里那样的繁杂多样、富丽堂皇,但也能让人体验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先生可曾一览过洛阳的繁华?”

曹操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叹了口气。

祢和心头一震。

虽然遗憾自己不曾亲眼见过大汉时的国都洛阳,但在古往今来,文人骚客们的笔下和他人的传诵中,他也有幸窥见过它的姝色。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洛阳地处中原,地势平坦,交通四通八达,北起邙山、南邻洛河,南北九里,东西六里。

不仅规模宏大,布局上更是秉持着“象天设都”的理念,十分严谨。

自东汉时期,便有大量的胡商往来聚集,使其成为天下经济的“焦点”。

在文化上,更是孕育出了无数颗璀璨的明珠,全盛时期的“太学”人数就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余人。

《东都赋》、《洛神赋》、《三都赋》......

一句“洛阳纸贵”,成了多少文人墨客人难以企及的目标。

“不曾见过,但幼时常听人提起。”

整理好思绪后,他轻声回答。

“听说那时的洛阳,乃是天下第一城!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各国商旅往来不绝。”

“每逢佳节,城内更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文人雅士在酒楼吟诗作对;街市上,胡商带来的香料,更是浸满了整条街。”

“只可惜,董卓一把火,将这一切都付之一炬了。”

想到曾经的洛阳,他也不免为之叹惋。

“是啊,那时的洛阳,当真是天下第一城。可惜如今......”

曹操目光悠远,语气里带着几分痛惜,好似在缅怀记忆中的洛阳城,又好似在回忆城中的自己。

他顿了片刻。

“不过先生放心,我保证许都定不会再现洛阳城的结局。”

闻言祢和侧目望去,只见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曹操,不是那个在战场上杀伐果断、野心勃勃,“宁可我负天下,休要天下人负我”的枭雄,而是一个心怀天下的雄主。

马车一路前行,驶出了许都,来到了广袤的田野间。

微风拂过,麦香阵阵。

夏收时节,农夫们在田间辛勤劳作,不时弯腰割稻,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掩不住脸上的笑意,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上空。

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空气中弥漫着麦子的清香,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曹操、祢和两人前后下了马车,并肩走在田间。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曹操一身玄色长袍,袖口绣着暗纹,腰间佩剑的流苏随风轻晃。

“先生请看,这军屯之策,不仅让我军有了充足的军粮,还让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

“先生之功,功在千秋,我代这田间百姓多谢先生大才。”

祢和望着田间劳作的百姓,眼中也满是欣慰。

“祢和不敢,和只盼能为天下苍生做些实事。如今丞相心怀天下,以民为本,这才是百姓之福。”

曹操轻笑着摇了摇头。

“今日曹某冒然邀先生前来,一是为了感谢先生献上军屯之策,解了我军的后顾之忧;二是想与先生一同看看这丰收之景。”

祢和听后,谦逊地笑了笑,别人不知内情,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此乃司空英明,祢和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就消失不见。

“先生高洁,曹某佩服。”

“不知,我可有幸能邀先生与我一同收割,与百姓美美与共?”

祢和愣了一瞬,随即陪笑着开口。

“难得曹公有此雅兴,我自当奉陪。”

两人并肩走入麦田,金色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曹操弯腰抓起一把麦穗,用力一割,麦穗应声而落。

他抬头看向弥衡,笑道:“先生可会?”

祢和淡笑不语,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当他刷过的农家视频是干啥吃的。

他利落的接过镰刀,动作虽不熟练,却也有模有样。

割下一把麦穗,放在手中细细观察。

“曹公,这麦穗虽小,却承载着百姓的希望。”

曹操点头,目光深远。

“是啊,这麦穗虽小,却是天下之本。我曹孟德若能得天下,必当以百姓为本,让这麦田年年丰收。”

祢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曹公若能如此,天下苍生之幸也。”

“先生,今日这麦田,可还入眼?”

曹操微微侧首,目光始终落在他的脸上,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祢和抬眼望向远方,神色淡淡道。

“麦浪如海,丰收在望,确是美景。只是不知,这丰收之后,百姓能否真正得益,可以裹腹?”

曹操闻言,笑意更深。

“先生果然心系天下。不过,这天下之事,岂能尽如人意?”

“我曹孟德虽不敢说能造福万民,但至少,不会让这麦田荒废。”

他轻蹙着眉,目光转向曹操。

“曹公此言,倒是豪气干云。只是,天下纷乱,百姓流离失所,麦田再丰,也不过是权贵之食,与百姓何干?”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随即笑道。

“先生此言差矣。我曹孟德虽为权贵,却也深知百姓之苦。”

“今日这麦田,便是我为百姓所种。待收割之后,粮仓充盈,百姓自可免于饥馑。

曹操停下脚步,看着祢和,心中感慨万千。

良久,他缓缓开口。

“先生可知,我曾经最想看到的就是这般的景象。”

“百姓安居乐业,田地五谷丰登,这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可惜时势弄人。”

祢和心中一动。

这世上的豪杰难有不为时世所累,也鲜少有人真正关心百姓的疾苦。

可偏偏是曾下令屠城的曹操,却能为一幅春耕图驻足良久,这份胸襟,着实令人钦佩。

“先生大才,我曹操亦求贤若渴,不知先生可愿留在本司空身边,共图大业?”

祢和微微一愣,似是没想到他这么直接,但旋即,眼中又盛满了感动。

“承蒙司空如此厚爱,祢和心中感激不尽。只是在下尚未弱冠,恐怕难当大任。”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

“先生过谦了,先生“麒麟子”之才,我自是深信不疑。若得先生相助,本司空定能如虎添翼,再创佳绩。”

祢和看着曹操坚定的目光,心中稳了。

他深知曹操乃当世枭雄,有平定天下的志向和能力,可作为后世生活在和平年代,接受多年“人人平等”教育的人,有一个问题他不得不问。

思索再三,他微微欠身,神色恭敬甚至带着几分肃穆的开口询问。

“敢问孟德公,依您之高见,国之重,在君?在民?”

曹操见他神色认真不似推诿,也缓缓收敛了笑容,认真思考。

“此问,颇有深意。依操之见,国之重,君民皆不可缺。”

他站起身,负手踱步,目光望向远处着急收粮的农户,似是要透过这群人,看到了天下苍生。

“君者,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君主手握权柄,掌控乾坤,其谋略、决断关乎国家兴衰。”

“若无贤明君主,朝堂之上便如一盘散沙,政令不通,何谈国家安稳?”

言罢,曹操目光炯炯,直视着祢和,又继续续道。

“然民为邦本,亦不可忽视。”

“百姓如土地,滋养万物。”

“若无百姓辛勤劳作,何来粮草充盈,兵源充足?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还是懂得。”

“我命人大力推行屯田制,便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根基方能稳固。”

祢和认真聆听,眼中闪过一抹钦佩,这样跨时代的发言,虽然对后世的人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在如今而言,确是少有的“公正”。

“丞相所言,令和茅塞顿开。君为引领,民为基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曹□□朗大笑,眼中满是对祢和志同道合的欣赏。

“你能领悟,甚好。”

祢和久久凝视着他的眼睛,那里不见一丝虚伪,只有满满的真诚。

“承蒙厚爱,祢和愿助孟德公一臂之力。”

曹操大喜过望,大力拍着祢和的双臂,一时失了力道,疼的祢和表情都扭曲了起来。

“好!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随后两人更是一路上谈天说地,从农事到民生,从治国之道到天下局势,相谈甚欢。

曹操心中暗自惊叹于祢和的才学与见识,觉得他与祢衡虽是同胞兄弟,性情却截然不同,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祢和也感叹于古人的智慧,不愧是“乱世枭雄”,敢“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若不是有后世的格局,和他这些时日的积累,他还真不做不到应对自如。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田野染成了一片金黄,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曹操和祢和同乘马车,一起返回了许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