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穿越成紫微星但女主只想苟命 > 第53章 人以群分?

穿越成紫微星但女主只想苟命 第53章 人以群分?

作者:茄汁番石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16 17:30:03 来源:文学城

天锡城原是锡国的边陲小城,虽然小,但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锡国原本在环亚七国中面积最小,经济实力却能排第二。若不是长乐国面积太大、交通实在太发达,人口又实在多,锡国怕不是能在这排行榜上傲视群雄。

这里与曾经的长乐国由一座天锡峰隔开,而与月栖国之间横跨着鞍平江。鞍平江则在天锡城的最东边汇入大海。

天锡峰西面生长着奇花异草、珍稀植被,养活了长乐无数的采药人与伐木人,而东侧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天锡城正因坐落在天锡峰的东侧,又毗邻海洋,天生具备了发展冶金的条件--取之不尽的矿,和用之不竭的冷却水,成为了环亚国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基地。

小到琉璃摆件、砖瓦陶器,大到枪炮弹药、绝世兵器,只要你钱给到位,没有什么是在天锡城找不到的,这一点,环亚百姓们都知道,外国人也都知道。

因此,天锡城也成了环亚海上贸易的重要起点,出口产品销往全世界,每一年都会有许多重要的贸易会谈在此举办。

最重要的一点是,天锡峰东侧有着环亚最大的蓝晶矿藏,也是受长老院直接管辖的蓝晶矿之一。长老院甚至特意为此在天锡城中设立了“蓝晶采买办”,管理蓝晶的出口与内销。

而汇言堂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多边贸易会谈中语言不通问题而存在的机构。简单来说,汇言堂就是个半官方的翻译机构。

段施在简单地介绍完汇言堂的职能所在后,有些困惑路熹茗为什么要问那样的问题:“学外语?我们都是不用学的。为什么要学?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那么多种语言,难不成与他们沟通,都要特意去学吗?”

她又补充道:“汇言堂自创立以来,招收的都是些有翻译能力的人。他们不管面对什么语言,都能实时转成范语。而他们也能将范语转成其他语言。这一切都是不用费力去学的。你也有一些不用费力去学、旁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不是吗?”

这里要说明一下,“范语”是环亚人对于自己语言的称呼。虽然国际上会称其为“环亚语”,但环亚人因认为自身语言乃“其他语言的范本”,便将其命名为“范语”。

路熹茗咬着嘴唇,思考该怎么回复她。若说她“不用学”便可以操纵羽毛,或者是实体化,路熹茗觉得那不过是魔法而已。但她自己是经历过痛苦背英语单词、记语法的,她显然没有办法领会到“不去学”到底要怎么才能会一门外语。

难不成这些天生就能任意翻译各种语言的人内嵌了ChatGPT?或者说是他们是建造巴别塔之时用的砖块成精了?

还有一个问题路熹茗极其好奇,既然这世界上大概只有他们这些人拥有翻译能力,也没有人能够为他们纠错,“你们要怎么保证自己翻译的东西是对的呢,”她问,“或许每个人对同一句话都有不同的翻译方法。”

他们又怎么能保证,自己通过魔力翻译出来的东西不是他们的错觉呢?

段施耐心地给她解释道:“哦,这一点,我们的翻译流程是这样的。在翻译一门从未接触过的语言时,我们会先从它的文本入手,四人一组,每人各自将其翻译成范语,之后再翻译回去。”

怕路熹茗不明白,她还特意拿了纸笔给她写写画画,边画边又说道:“之后这两种译文会在小组内进行对比,除去那些翻译成范语俚语、俗语的内容,只要翻译回去的内容对比原文准确率均达到百分之八十,我们就认为这一次翻译的尝试是成功的。在那之后,我们便会尝试对话,也是以相同的模式,再找一份文本来,先口头翻译成范语,再翻译回来,看看大家是否都能听懂。”

路熹茗快给她绕晕过去了,她觉得这一场“翻译的尝试”,怕不是比在衙门审案子还要麻烦。

接着,段施叹了一口气,说道:“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上周三我在家里看一本外文书时,突然看不懂了,我以为我是太累了,或者是蓝晶能量不足,也没在意。但一到办公室来,才发现大家都变成这个样子了。现在的我们,看起来是在上班,实际上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原本熟悉的东西一夜之间变陌生了。最要命的是,马上的贸易会谈还挺重要的。”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这可关系到斯塔诺瓦和环亚能不能建立起贸易伙伴关系啊......”

路熹茗觉得与其纠结他们这种天赋者的思维模式,不如想想看要怎么解决问题比较实际,于是说道:“我记得,洛京有很多和外邦合办的大学堂吧,那里明明有开设外语课,就没有什么学生或者老师能帮得上忙吗?”

段施摇了摇头,道:“我们考虑过这个解决方案,但是即使是在洛京的大学堂,也没有任何和斯塔诺瓦有关的人。洛京的大学还是欧联语教的比较多。事实上也是这样,光靠教学,哪能学那么多国家的语言?”

路熹茗对她这句话还是持不同看法的。她觉得学习是个相当重要的过程。学外语本身或许不是为了某种技能,可能更多的是为了文化的保存和交流。在每一个词的记忆中,在每一个句子的品析中,在每一次文化的对比中,她都获得了一个体验世界上其他个体不同生活的机会。

汇言堂或许充当的是翻译媒介,但它绝对充当不了文化媒介。

等路熹茗和楚渊听完汇言堂堂主的陈述后,已经是晚上七点了。

段施本想邀请他们吃饭,但奈何家里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便只能先行告退,与他们约好了第二天再见面。

在她临走前,路熹茗叫住了她,礼貌问道:“请问,你的面罩在哪里买的?”

其实当她刚下马车时,就注意到了这天锡城的行人们各个都戴着面罩。她本来以为是某种地区风俗,但进到汇言堂室内后,却并无人戴着那东西,她这才明白,这面罩原来是天锡城的防尘口罩。

听到路熹茗的询问,段施立刻从肩上把包取下,低下头仔细翻找起来,边翻边嘟囔着:“奇怪,我备用的去哪里了?我记得我明明放包里的啊......”

她找了半天没找到,打算转身进楼里找其他同事借两个给路熹茗他们用,却被路熹茗拦下来了。

“段堂主,里面没人了,他们都下班了。”路熹茗哭笑不得。

段施摸了摸额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哦对!我这记性真是糟糕......”

她这才开始努力回忆起自己究竟是在哪里买的面罩。半分钟后,她才想起来,说道:“你们去火秤街,那里有个服装铺子,我就是在那里买的。”

整座天锡城九九八十一条道,每一条都和“火”,这个天锡城的命脉,有关系。比如汇言堂所在的街道就是“火雀街”,“蓝晶采买办”位于“火棉街”,而“火秤街”则是天锡城的商业街,经营着各大器皿、兵器、服装、小吃铺子。

天锡人有多么在意他们的产业,就有多么不在意他们的环境。

路熹茗刚踏出火雀街,就发现这座城除了充斥着空气污染,也充斥着光污染。

天锡城是个不夜城,不是指夜间它有多么热闹繁华,而是字面意思:一到晚上整个城市便变得璀璨无比。天锡人非常喜爱只有天锡峰东侧才能出产的夜灵石。而这石头,在夜间便会发出夺目绚丽的光彩。

路熹茗脖子上的项链便是夜灵石做成的。每晚她都会被这石头的发出的光吵得睡不着,直到买了眼罩戴上后才好一些,因为项链里面存着楚渊的魂魄,她又不放心把它放远,怕弄丢。

而天锡城的每一座建筑上都嵌满了夜灵石。路熹茗不禁在心里吐槽道:“每晚都这么亮,天锡人到底还会不会分泌褪黑素啊......”

等她和楚渊好不容易克服反复咳嗽的**、走进火秤街的服装铺子里,他们立刻就被老板推荐了最贵的那款面罩。

“我们本地人都用这款的,那都是上好天蚕丝做的,再在里面填充磨得细细的竹炭粉,效果好得不得不得了的诶!”

“我们还有室内空气净化网,你们要不要再带一个回去啊?一般客栈里面都没有的,都要自己买的。”

“哎,讲了你们也不听,不买你们等会儿到了客栈还是要回来的,再跑一趟不麻烦吗?”

“搬走?搬到哪里去?这里是我家诶,我世世代代都住在这个地方。”

“不贵了不贵了,这个价钱真不贵了,像我都能看到这些面料的区别的,你们看不见肯定不知道。都是一等价钱一等货,便宜不了的。”

“这条街就我一家卖这个的。”

被老板忽悠了半天,他们最终还是花了三百贝吉买了一堆面罩和净化网。

等路熹茗出来的时候,她已经被气到吹胡子瞪眼了。楚渊倒是显得很平静的样子。

路熹茗愤愤说道:“这里的百姓都要受这一肚子气吗?住在这里有什么好的?每年买这些面罩都要花这么多钱!”

楚渊却说道:“天锡城不用向环亚交税,百姓平均收入是会比其他地方高一些。”

路熹茗心想,收入再高她也不乐意在空气这么差的地方生活。

等到他们坐进服装铺旁边的酒楼,打算吃晚饭时,七八个在初秋就裹着厚厚袄子、戴着棉帽子和绒毛围巾的壮年男子吸引了路熹茗的注意力。

比他们的着装更吸引人注意的是他们和老板的对话。

“老板,有没有更大的火盆啊,你们这里也太冷了!”

“客官,这里不比钢铁厂,我们这里的取暖设施,已经是最好的了。别的客人还都觉得热呢!”

巴别塔来源于圣经中的一则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世界各地的人们曾经语言互通,便联合起来想建造一个通往天堂的塔,那就是巴别塔。但上帝为了阻止人们计划成功,使得人们一夜之间说了不同的语言,从此他们之间无法再沟通,巴别塔的修建便只能宣告失败,人们从此也有了不同的种族和语言之分。当然,这只是一则故事。巴别塔也只是个典故。说汇言堂的人巴别塔砖块成精,是比喻他们可以无痛通晓世界各地语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人以群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