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穿越成紫微星但女主只想苟命 > 第220章 城、镇、环

穿越成紫微星但女主只想苟命 第220章 城、镇、环

作者:茄汁番石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7 22:20:07 来源:文学城

路熹茗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被带回风原谷的,她只记得宁舒眉和她父亲吵得很凶,而在她被拉着摔倒在地后,他们吵得更凶了。

这场争吵以宁舒眉胜利为终结,而路熹茗也因此被塞进了马车,她被一床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厚毛毯裹得严严实实,塞在车厢座位上。宁舒眉硬要和她挤在一边,手掌硬撑着坐垫边缘,在颠簸中咬牙维持着自身平衡。

有人试图拦下车,检查车内人数是否和通关文牒上写的一致,宁舒眉就把路熹茗的头一盖,轻轻坐在她的小腿上掩饰住她的存在,随后对检查之人露出甜甜的微笑。

半梦半醒间,路熹茗总能听到诸如“秦路,坚持住”,或是“我会把你带出来的,别怕”之类的话。不过,她根本没有在怕,只想睡觉。

过了大概二十分钟,她被送到了一个简易的诊疗室内。

为她诊治的大夫和她互相认识,因此他在刚见到路熹茗时差点叫出声来,好在路熹茗轻轻碰了一下他的胳膊,他才止住说“你怎么搞成这样”这句话的冲动。宁舒眉把她父亲赶出诊疗室,自己守在床边,等到路熹茗膝盖包扎好后,才一步三回头走了出去。

再次从风原谷醒来时,大夫也不见了踪迹,诊疗室里只有她一个人。兴许是知道路熹茗自己就会包扎,那大夫给她留了一大卷纱布,和一些创伤药及火酒。

她扯了块床头柜上留下的纱布,罩住了眼睛以下的半张脸,生怕被人再次认出来。上一次塔国人没找她麻烦,不代表这一次不会找她麻烦,若是被抓住,怕是不仅会连累宁舒眉,连风原谷百姓的安宁说不定都会被扰乱。

她吃力地下了床,膝盖都破了,此时用厚重的纱布包裹着,烧也退不下去,因此只能拄着一根放在床边的拐杖慢慢走着——即使怕被抓住,她依旧想要看看她离开的一个多月,这里有了怎样的变化。

谷里的雪早在一个月前就彻底停了,此刻到处都是萌芽的新叶。虽然是阳光较为灿烂的下午,这里的温度却还是很低,风一吹过来,路熹茗就被冻得打了个寒颤。

东部、南部和中部营地此时已不分彼此,成为一个统一的、以山谷中心平原为圆心的圈。靠进圆心的被称为“城”,再靠外一些的称为“镇”。

扎着帐篷的营地早就被简易的木屋取代,而木屋最外延也渐渐开始砌起了砖瓦房。人们依旧喜欢和熟悉的人住在一起,屋与屋之间自然地形成了聚落。每个聚落有其不同的特长,靠进山林的镇里有手艺高超的匠人,靠进圆心的则以手工和饮食销售维生。此时,最富的人和最贫穷的人之间,也不过是差了一小栋木屋的财富而已。

而圆的最外围是“环”,不仅负责开采冶炼,也是去往环亚或塔国的必经之路。三四个月前,人们仅仅是用“环”来指代“环亚”,很快,环亚和塔国对他们来说便再没多大区别,“环”就成了远郊的通称。

“环”里还有塔国的军营驻守,一开始他们还会颁布严苛的律法规训这些谷里的百姓,比如晚上八时后不得外出,但在路熹茗水淹塔**营后,他们也稍微乖巧了些。至少目前看来,除了发生什么紧急的事故或者是不可调解的冲突,他们一般不插手风原谷的生活。不过,这种表面上的宁静能维持多久,大家心里都没底。

地下城一如既往地隐匿在人们的认知之外。他们互相抱怨地下总传来些微震动,令人担惊受怕,却无人能对震动来源达成共识。

风原谷的部分居民们休息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时不时浮现出模糊的人影,但他们说不上来那是谁,只记得那些人从未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中,但却像鬼魅一样成群结队缠着自己,让人无法安眠。

“城”中有人发明了一种吃食,叫“解芋儿”,据说能宁神静心,吃了之后脑袋里的鬼魅都会消散得无影无踪。路熹茗从“环”里的诊疗室一路挪到了“城”里的小贩聚集地,肚子也饿了,闻到那扑面而来的香气,便想要尝尝大排长龙的解芋儿。

等了大概十多分钟,终于排到了她。

“要几个?”老板眼睛都不抬,手里拿着铲子准备铲动大锅里煎得金黄酥脆、撒着红糖粉的食物。

路熹茗咽了口唾沫,伸出食指比了个“一”。

老板娴熟地用纸袋包了一个巴掌大的三角形解芋儿,递到她面前,说:“五块。”

路熹茗贝吉刚掏出了一半,老板就拒绝道:“不收那玩意。”

路熹茗纳闷地看了一眼贝吉,又抬头迷茫地看了一眼老板,老板却收回纸袋,直接吆喝起来:“下一位!”路熹茗只好悻悻地拄着拐杖走到一边去了。

排在她后面的是一位大婶,一口气买了五个。路熹茗走得慢,她很快追了上来,拦住了路熹茗。路熹茗见她递上来一块解芋儿,连连摆手谢绝她的好意,大婶却说:“这里早就不用贝吉了,现在用的都是石令,但我可以收贝吉,你给我吧,三个贝吉就够。小姑娘,你刚来是吧,东边城镇交界处有换钱的,你去那里换吧。”

“石令是塔国的货币吗?”路熹茗问。

“不是,是咱们风原谷自己的,一个月前才开始用,但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用石令。小姑娘,你还要不要解芋儿?我家小孩儿都等着我回去做饭呢。”

路熹茗确实饿得眼冒金星,听大婶这么说,便飞快地掏出三个贝吉给她,谢过大婶后便撕开纸袋一口咬了上去。那解芋儿口感层次分明,最外层是鸡蛋液,煎得外壳焦焦脆脆。

她本以为外壳上撒的撒红糖粉,入口之后才发现是某种酸甜的药材磨成的粉末,有着柠檬皮的气味,又像熟透了的菠萝。鸡蛋外皮下是蒸熟的米糕,松软又散发着米的清香,最里层则是和了松子粒和牛乳的甜芋头泥。

这解芋儿工序复杂,味道惊人,且食材多样,大多都非风原谷能买到的东西,卖五石令倒也值得。要知道,寻常百姓买一斤面粉也只要两石令而已。

这样的食物,对大部分人来说,吃在嘴里的滋味已经比水煮萝卜白菜好了千百倍,因此,至于它到底能不能真正地让人宁神静心,现在已经没人在意了。当然,吃了甜食能让人心情短暂好起来,倒是恒久不变的真理。

路熹茗边吃边想,很快,这卖解芋儿的老板,就会比现在最富的人,还要多拥有两三栋小木屋了。

吃完后,她又恢复了些精神,便按着来时的道路向环内的诊疗室走去。如果宁舒眉回来以后找不到她,说不定会把整个风原谷翻一遍,到时候就麻烦了。

过了午后四点,天色暗了下来,可离诊疗室还有一大段路程。她逐渐加快了步伐,全身都是使劲,费力到后背都粘了一层薄汗。她走了一个小时,终于走到了城和镇的交界处,而那里的人们已经吃完了晚饭,点起了今日的第一簇篝火。

她还在这里的时候,围着篝火舞蹈歌唱便成了人们的习惯。这个习惯依旧保留着,甚至因为参与到篝火舞会中的人越来越多,篝火也不得不从城中心迁移到地方更加开阔的镇里。

篝火刚被点燃,风吹过后,一阵木柴尚未充分燃烧的焦糊味钻入路熹茗纱布下的鼻孔里。气味调动着她的记忆,她瞬间又想起了一些关于“火”的痛苦的或者幸福的回忆,眼眶又酸又热。

一位年轻的舞者正在一边伸展着胳膊做热身,路熹茗很想停在一边等着她表演,却实在担心宁舒眉,只好扭过头去继续向目的地走着。谁料,宁舒眉就这样和她迎面而过,隔着面罩,宁舒眉并没有认出她来。

路熹茗又猛得扭头回去,“笃笃”敲着地面向宁舒眉追去。她实在追不上,越追膝盖越痛,痛到快走不动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还能说话,便喊了两声宁舒眉的名字。

人们开始结伴从镇里走到篝火边,环境也嘈杂了起来,宁舒眉自然没有听到她的呼喊。好在宁舒眉终于在篝火边停了下来,路熹茗才有机会追上她。

宁舒眉正背对着路熹茗,面朝着篝火的方向。

“舒眉,我叫了你好久。”路熹茗气喘吁吁地朝着她的背影说。

宁舒眉终于回过头来,吃惊地“啊”了一声,随后有些恼怒地嗔怪道:“真的是你!我还以为我听错了!你怎么不好好在屋里休息!伤成这样还走这么远!”

“我想看看这里的变化,”路熹茗知道自己行为确实不妥,有些惭愧,低声回道,“我一直很担心大家。在这里的时候,风原谷还没有这样的光景,看到大家都生活得还可以,才安心些。抱歉,我不会再乱跑了。”

宁舒眉“哼”了一声,双手抱臂,依旧气鼓鼓的。这时,路熹茗才看到她的面前原来还有一个姑娘,那人身材纤长,约莫二十五六岁。宁舒眉已经很瘦了,而她竟然能把那人完全挡住。

那姑娘盯着路熹茗的眼睛看了许久,才有些不确定地问:“是秦大夫吗?”

路熹茗还没回话,宁舒眉倒是来了兴致,放下胳膊,摇着那姑娘的手臂撒娇着问:“辰姐,你怎么知道她姓秦?”

路熹茗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端详了那姑娘片刻,确定自己没见过她。不过,原来她就是宁舒眉心心念念的辰姐?

“那便是了,”辰姐笑了笑,“我叫秋辰,秦大夫你确实不认识我,但如果不是那日我偶然在帐篷外听到秦大夫和金司典的对话,我现在应该姓董,名月,住在镇里,专门为别人洗衣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