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雏鸟情节 > 第35章 第 35 章

雏鸟情节 第35章 第 35 章

作者:唐啵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8:55:41 来源:文学城

天蒙蒙亮,医院走廊灯还亮着。

李砚安靠着椅背闭目养神。

一个护士轻轻推醒了靠墙打盹的姜畔:“小姑娘,靠窗的孙老太太醒了,精神还行,要不过去看看?”

姜畔倏地清醒,心脏咚咚直跳。

她扶着椅背起身,右脚踝的钝痛让她吸了口气,却顾不上,抬脚就要走。

“姜畔。”

李砚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刚醒的低哑。

她顿住,回头。

他不知何时也醒了。

“我在这等你,”他的声音落在她心上,“没事的。”

姜畔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扶着墙,一步步挪向那扇虚掩的病房门。

李砚安看着她背影消失,才靠回椅背。

走廊空了,只有远处的滴答声。

他想起了自己过世的爷爷奶奶。老人家住在很远的乡下,走的时候,他刚接了任务,正赶在一个关键节点,为了确保任务成功,通讯远不如现在便捷。等他终于能喘口气,接到上司的电话时,爷爷奶奶已经去世快半个月了。他甚至没能赶上最后一面,更别提葬礼。那时年轻,只觉得工作重要,任务当头,以为自己是舍生取义的大英雄,心里虽然难受,却也努力说服自己老人家会理解的。后来年岁渐长,那份没能好好告别的遗憾,才像钝刀子割肉,一点点磨上来。

他吁了口气,揉揉眉心。

这时,一阵压抑的啜泣声,断断续续从病房里飘出来。

李砚安睁开眼,起身走到病房门口,透过小窗往里看。

病房光线昏暗。

靠窗的病床边,姜畔站着,床上瘦小的老人紧紧抓着她的手,嘴唇哆嗦。

“……小宝……小宝……”老人的声音嘶哑,“记住……离开了姥姥以后……”

李砚安听懂了。

老人记忆回到了七八年前,送走外孙女的时刻。

她在重复当年的叮嘱。

晨光渗进来,映出姜畔的侧影。

她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

她没有纠正,只是安静听着。

然后,李砚安看见她慢慢蹲下,视线与老人平齐。她反手紧握住那只手,凑近老人。

“我知道,姥姥。我记得。”

“我发誓过的。”

“无论以后到哪里,”

“无论遇到什么事,坑蒙拐骗……”

“……哪怕是偷东西,我也绝对会好好活着。”

老人似乎被这誓言安抚了,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慰藉,又很快被疲惫覆盖。

门口的护士轻轻推门:“小姑娘,让老人家休息会儿吧,情绪波动太大了。”

姜畔身体一僵。她恋恋不舍地松开手,替老人掖好被角,又深深看了几秒,才慢慢退出来。

门合上,隔绝了昏暗。

走廊光线明亮起来。

姜畔背对着门,低着头,极力深呼吸。

李砚安站在几步外,静静看着。

几秒后,姜畔抬起头,转过身。

眼圈通红,睫毛挂着水珠,脸颊泪痕未干。

可她的眼神在触到李砚安时,平静下来。

她努力朝他弯了弯嘴角,笑得比哭难看。

“李砚安……”她看着他,一字一句,像卸下千斤重担,“我以为她会忘了我。”

“可是她没有。”

“她第一眼就认出我了。”

话音落下,那强撑的笑意彻底消失。

难过和如释重负的委屈涌上来,嘴唇开始颤抖,泪水迅速蓄满眼眶。

就在泪水即将决堤的瞬间,李砚安张开了手臂。

姜畔所有的坚持崩塌了。

她踉跄一步,扑进那个温热的怀抱。

额头抵着他的胸膛,强忍一路的哭声再也压抑不住,闷闷地爆发出来,先是呜咽,肩膀剧烈抖动,很快变成了孩子般委屈伤心的嚎啕大哭。

李砚安什么也没说。

他只是收紧了手臂,将她圈在怀里。

“哭吧。”李砚安哑声说:“这一路不容易。”

姜畔她哭得太久,额头抵着李砚安胸前那件深色的羽绒服,布料被眼泪洇湿了一小片,深得更近墨色。

整个人脱力般靠着他,只剩下轻微的抽噎。

清晨的医院走廊开始有了点活气,推着治疗车的护士来来去去,脚步匆匆,没人留意角落这对姿势略显怪异的男女。

林子琪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揉着眼睛从停车场方向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

她脚步顿住,睡意跑了大半。

李砚安抬眼瞥见她,下巴朝医院大门方向随意一点,林子琪立刻会意,小跑着先出去了。

姜畔感到李砚安动了动。

一只带着温热的纸杯塞进她手里,浓郁的豆香飘散出来。

“拿着。”李砚安说,“走了,送你们回学校上课。”

姜畔这才迟钝地抬起沉重的眼皮。

眼睛肿得厉害,看东西都有些模糊,她捧着那杯滚烫的豆浆。

三人沉默地走向医院大门外。

天光已经大亮,带着冬日清晨特有的清冽寒意。

门口支着个简陋的早点摊,一口大铁锅热气腾腾,炸油条的香气霸道地钻进鼻腔。

李砚安直接过去,要了三碗小米粥,几根油条,几个茶叶蛋,用塑料袋拎着,又给林子琪塞了杯豆浆。

“赶紧吃,六点半准时走。”

他自己叼了根油条,靠在车边,混不吝的劲头又回来了点。

姜畔没什么胃口,但粥的热气熏在脸上,胃里空落落的难受。

她小口小口地喝着稀粥,四肢似乎也跟着一点点活泛起来。

林子琪饿了,吃得腮帮子鼓鼓的。

六点半,引擎发动。

车子驶离这个一夜之间承载了太多的小镇,驶向云港市区。

车里的暖气开得很足,后座的林子琪没几分钟就又歪着头睡了过去。

姜畔看着窗外,一片冷寂的金黄。

脚踝被药油揉过的地方还在隐隐作痛,却让她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清醒。

车子最终平稳地停在云港三中门口。

正是早自习前学生入校的高峰,学生像潮水一样涌进大门。

“下车。”李砚安解了安全带,侧头看她。

姜畔去开车门,手指刚碰到门把手,头顶忽然一重。

李砚安的手掌有点粗粝的温热,毫不客气地在她发顶揉了几把。

她原本就哭得有些凌乱的头发揉成了更乱的鸟窝。

“听好了,”他收回手,身体微微前倾,隔着副驾驶的位子,那张凌厉寡冷的脸凑得近了些,嘴角勾着点极淡的弧度,“再敢玩一次这种失踪把戏——”

他顿了顿,目光意有所指地看向她的右脚,“腿打断。”

语气凶巴巴的。

姜畔被他揉得缩了下脖子,又被这直白的威胁弄得有点想笑。

她抱着书包,却不厌烦这样的管教,小声应了句:“……知道了。”

“去吧。”李砚安摆摆手,重新靠回驾驶座,摸出手机,看样子是准备处理所里的事了。

姜畔推开车门,脚踝的钝痛让她动作有点迟缓。

她扶着车门站稳,回头看了一眼驾驶座上的李砚安。

他正低头划着手机屏幕,眉头微蹙着。

“李砚安,”她说,“谢谢你。”

李砚安划屏幕的手指停了一瞬,没抬头,只是从鼻腔里懒洋洋地“嗯”了一声,算是听见了。

“怎么,不进去,还想逃课啊?”

姜畔抿了抿唇,不再多说,关上车门,抱着书包,忍着痛,尽量自然地汇入校门口的人流。

林子琪也醒了,哈欠连天地跳下车,追上来扶住她胳膊:“慢点慢点!你可真是……下次再这么吓人,先通知我一声!”

两人互相搀扶着,随着人流慢慢挪进教学楼。

教室里已经坐了大半的人,嗡嗡的读书声和交谈声混杂在一起。

刚在自己的座位上艰难坐下,林子琪就凑了过来,压着嗓子,一脸劫后余生:“哎,你说,昨天下午咱俩都没影儿了,老班会不会……”

话音未落,教室前门被轻轻叩了两下。

姜畔和林子琪同时一僵,循声望去。

班主任赵老师正站在门口,目光穿过整个教室,落在姜畔身上,朝她招了招手,“姜畔,出来一下。”

林子琪瞬间倒抽一口凉气,惊恐地看向姜畔,用口型无声呐喊:“完了!”

姜畔的心也跟着一沉,脸色泛白。

逃学、夜不归宿、还惊动了警察……

哪一条都够喝一壶。

她甚至能想象李雅慧被叫来时那副歇斯底里的嘴脸。

脚踝的痛似乎都明显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扶着桌子慢慢站起来,一瘸一拐地挪出教室。

走廊里光线明亮,早读的声浪被关在门后,显得有些空旷安静。

赵老师没在门口停留,示意她跟着走。

姜畔的心悬在嗓子眼,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赵老师一直走到走廊尽头的拐角处才停下。

这里相对僻静,赵老师转过身,目光落在姜畔脸上?

就在姜畔紧张得几乎要屏住呼吸时,赵老师从自己拎着的布质手提袋里,拿出了一个东西。

是那个铝制的饭盒。

姜畔的眼睛倏地睁大,看着那个熟悉的盒子。

赵老师没说话,只是直接把饭盒塞进了姜畔手里。

姜畔下意识握紧。

“拿回去。”赵老师声音很温和,“收好,别再让人看见了。”

姜畔有些发懵,捧着失而复得的铁盒,似乎很茫然。

她脱口而出:“赵老师……您、您不问我这钱……”

“谁还没点自己的秘密。”赵老师打断她,叹了口气。

她的看向姜畔明显不合身的宽大校服,小姑娘苍白瘦削的脸颊,有双红肿的眼睛。

那目光里的沉重感更浓了。

赵老师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柔缓,对姜畔说:“我女儿,跟你差不多大。”

姜畔怔怔地看着她。

“皮得要命,”赵老师嘴角似乎想往上提一下,露出一个类似笑的表情,却没成功,“整天上蹿下跳,没个消停,管都管不住,气得我头疼。”

她顿了顿,目光重新聚焦在姜畔脸上。

“可你……”赵老师的声音低了下去,“你怎么就能这么乖呢?”

话音落地,一股强烈的羞愧感瞬间涌了上来,烧得姜畔脸颊发烫。

乖?她一点也不乖。

她藏着封口费,她逃学,她为了活下去甚至偷东西……

她低着头,不看老师的眼睛。

赵老师看着女孩细瘦的脖颈,看着她紧抿着的唇线。

“姜畔,”赵老师的声音很轻,“你这么乖,让老师觉得悲哀。”

姜畔抬起头。

赵老师的眼眶似乎有些微红,移开了视线,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剩下的话没有说出来。

沉默在安静的拐角弥漫开,只有远处模糊的读书声。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重新看向姜畔。

“其实,你也才十六岁啊。”

十六岁,本该是什么样的?

像林子琪叽叽喳喳?

像刘小慧曾经肆无忌惮?

还是像赵老师的女儿那样上房揭瓦?

姜畔不知道。

她只知道自己的十六岁,是冷冷的阳台,是饥饿的胃,是永远需要藏起来的恐惧。

赵老师没再说下去,她似乎也觉得这话有些无力。

“回教室吧。”

赵老师摆摆手,转身,背影很快消失在走廊另一头。

姜畔一个人站在原地,她看着赵老师,又低头看了眼掌心的铁盒。

这里有将近四千八,姥姥要做支架大概需要两万左右,也就是还差一万六。

一万六。

姜畔想到了之前王锦、苏晨和刘小慧给她的,那笔数目客观的赔偿款。

那笔钱,就在李雅慧和周建国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