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七六之赤脚军医 > 第3章 这丫头会办事

重生七六之赤脚军医 第3章 这丫头会办事

作者:欣欣向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16:41:16 来源:文学城

听到弟弟的哭声,院子里的王梅也激动起来,摇着郑兰的手:“郑兰,你听见了吗,我弟弟哭了,他哭了,他活过来了。”

郑兰也被她激动的情绪感染,用力点头:“嗯,听见了,听见了,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南姐姐的医术可厉害呢,要不我们进去看看吧。”

王梅眼睛一亮,抬脚往前迈了一步却又停了下来,郑兰疑惑的看她:“怎么了?”

王梅神色微暗:“还是在外面吧。”说着认真的看向郑兰:“郑兰,谢谢你。”

郑兰盯着王梅看,王梅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不认识了吗?”

郑兰笑了起来:“还别说,今天的你跟以前的王梅真不太一样。”

王梅:“哪里不一样?”

郑兰歪着脑袋:“以前的王梅聪明漂亮学习好,但不爱说话,我坐在你后面大半年了,总共也没跟你说过几句话呢。”

王梅脸有些红,半晌方道:“其实我,我也想跟你说话的,就是不知道说什么?”

郑兰噗嗤一声笑了:“不知道说什么,我说的话倒是都听见了。”

王梅也笑了起来:“不止听见,还记住了。”说着顿了顿:“幸亏听见记住了,不然今天可救不了我弟弟的命呢,不过,我弟弟不是醒了吗,怎么南姐姐还扎针。”

郑兰往窗户望了望摇头:“不知道啊,要不我进屋打探一下,出来告诉你。”

对于郑兰的善解人意,王梅很是感激又说了一句:“郑兰谢谢你。”

郑兰摇头:“我们是同学也是朋友,朋友之间不用客气。”

王梅眸光晶亮:“嗯,朋友之间不用客气。”

郑兰进屋的时候,归南正用针刺床上孩子的鼻尖儿,她手上的针极细,若非点了灯,有微微的反光,都看不见她手里的针,而且她点刺的频率异常迅速,直到床上不停抽搐的孩子渐渐安稳下来方才收针,轻轻吁了口气,从药箱里拿出包药递给一边儿的郑家福:“家福叔,这包药让婶子用温水化开。”

郑家福忙接了过去:“好嘞,我这就去。”刚要出去郑兰忙道:“爹,我去吧。”

郑家福一向最信服自己这个小女儿,把药递给了郑兰。

不大会儿功夫郑兰端了小碗进来,碗里是化开的药,在王书记两口子的协助下给孩子灌了下去,李萍摸了摸孩子的手脚,已渐渐温乎起来,不似刚才那般僵冷,身上也出了汗,潮乎乎的,明白这是彻底缓过来了,心里松了口气看向归南:“南大夫,我家小宝的病这是好了吧。”态度语气跟刚才简直像换了个人,称呼也从小丫头变成了南大夫。

对于李萍的态度转变,归南倒不觉着什么,作为病患家属不信任自己这样年轻的大夫很正常,更何况自己现在这个身份也算不得正经大夫。

旁边的王成直摇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这么快,刚小南大夫施针灌药是救急,后面肯定还得用药,是不是小南大夫?”

归南心里暗笑,不愧是公社书记,说出的话都是话中有话,听着是问后面用药的事,实则是让自己说明刚是怎么治的。这大概是当官的通病,什么事都要弄个清楚明白,也说明即便床上的孩子醒了过来,这位王书记依旧不信任自己。

归南也不废话直接开口:“刚量孩子的体温是三十九度七,属于高烧,再观察孩子的症状,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翻,痰壅鼻翕频频抽搐且唇指青紫,四肢厥冷,体若燔炭,紫纹直透命关,这是风热犯肺,痰热内结,热极动风,邪陷心包的急证,这样的急症施针最快,刚我用三棱针点刺孩子的手足指尖、双耳尖、百会、大椎出血,孩子哭出声,全身汗出,四肢回温,算初步见效,再以毫针飞针点刺涌泉、合谷、人中,彻底苏醒,抽搐止住,才算救了回来。”

王成频频点头:“原来如此,那后面还用什么药或者我们回县医院?”

王成一句话,妻子李萍不干了:“回什么县医院,那个破医院的大夫都给咱们儿子下了病危通知,一群庸医,要回你自己回,我跟小宝就在这儿让南大夫治。”

王成被妻子怼的哭笑不得,旁边的郑家福想笑到底没好意思笑出来,心道这才叫打脸呢,不是刚嚷嚷着南丫头要她儿子命的时候了。

王成尴尬的咳嗽了一声:“病的是儿子,我又没病回医院做什么,乱弹琴。”说着转向归南:“那就劳烦小南大夫开方子吧。”

归南抬头望了眼已经黑下来的窗外不免有些迟疑:“开方子倒容易,只是这个时候抓药恐怕是个大问题,我家里只有一些常用药,不全。”

李萍听了忙道:“哎呦,这有什么好发愁的,南大夫你只管开方子,开好去咱们公社卫生院抓药不就得了,卫生院有值班大夫的。”

公社卫生院?归南下意识问了句:“咱们公社有卫生院?”

她一句话把王书记给问愣了,面露疑惑:“我记得归老神医不是还去公社卫生院坐过诊吗。”

归南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虽然成了老神医的孙女,但很多事都不记得,或许小姑娘的脑子里自动做了筛选,刘卫国是归南的初恋,自然记忆深刻,老神医去卫生院坐诊这样的小事对归南来说可有可无,便被选择性忽略,她这一忽略自己也就记不得了。

旁边郑家福适时接过话头解释:“老神医去坐诊的时候,南丫头在县里上中学呢。”

王书记恍然:“是了,我记起来了,你们桑园村除了你家小闺女争气考进了县中学,还有一个初中毕业生,莫非就是小南大夫。”

郑家福:“可不吗就是南丫头吗,我家兰兰考中学时复习功课的书跟笔记都是找南丫头借的呢。”

归南仔细想了想,真想不起来这些事儿,可见在她的记忆里,郑兰借书也不是什么值得记住的要紧事。

既然公社卫生院有药,抓药就不用愁了,别说这时候还不算太晚就是三更半夜公社书记抓药也不叫事儿,想着从药箱里取了纸笔,略沉吟写了个方子递给郑家福:“那就劳烦家福叔让三顺哥骑车子跑一趟公社卫生院吧。”

郑家福愣了一下接过方子,心说这丫头跳一回河倒懂人情世故了,搁以前可不会这样,聪明是聪明就是性子不随和,作为桑园村唯一一个初中毕业生,眼睛恨不能长在脑瓜顶上,傲气的紧,谁都瞧不上,就算见了自己这个大队长也带搭不理的,一心扑在刘卫国那个知青身上,结果刘卫国回城了,这丫头一下想不开跳了河,得亏被路过的社员发现救了上来,不然这会儿早去地下跟她爷爷作伴了。

这丫头是真糊涂,也不想想那些城里下来的知青能靠得住吗,尤其那个刘卫国长了一张小白脸,就会甜言蜜语哄小姑娘,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跳回河成了懂事的南丫头,也算因祸得福,在村里的人缘也好了,说不准正是老神医在地下保佑自己孙女儿呢。

说实在的,要是这丫头还跟先前那样儿,就算有老神医积再多的德行也不顶用,之前村里对自己照顾这丫头不用下地干活就有不满的闲话,要是这丫头还跟以前她爷爷活着时候那么傲气不搭理人,自己也不好再照顾她的,毕竟生产队是一个大集体,自己这个生产队的大队长得一碗水端平才成,不然社员们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不能服气的。

不指望这丫头多懂事至少别让自己太难做,谁想这丫头跳一回河,不光懂事更会办事了,直接把方子给了自己,还当着王书记的面点名让自家小儿子三顺去卫生院抓药,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

自家这个小儿子最让他们两口子发愁,三个儿子里数着小儿子机灵,可就是太机灵了没有老大老二恩实肯干,不乐意下地干农活,见天儿的胡思乱想,一个看不住就骑着车子满世界乱跑,先头想着要不给这小子说个媳妇儿定定心,可这小子东挑西拣,不是嫌这个丑就是嫌那个胖,没一个瞧上的,只得作罢。

既然小儿子不乐意干农活,自己琢磨着不行把他弄去厂里当工人算了,但离着近的几个工厂都在公社上,现如今工人又是香饽饽,工厂的名额跟知青回城的名额一样金贵,都不是有钱就能办的事儿,得靠门路,但这样的门路可不是自己这个桑园村生产大队长能够上的。

不想这正困呢就来了枕头,南丫头一句话这门路不就来了,药是王书记宝贝儿子的救命药,只要三顺儿帮着抓来,王书记肯定能记住三顺,只要书记记住了,往后赶上机会没准就能把三顺弄厂子里去,进了厂自己也就不用发愁了。

这丫头是真会办事啊,郑家福心里美的不行,忙出去把方子交给小儿子,让他赶紧骑车子去公社卫生院抓药。

郑三顺人机灵嘴甜会说话,别看下地干农活不行,跑腿儿办个事儿比谁都利落,很快就把药抓了回来,郑家福心里琢磨着怎么让小儿子在书记前露个脸,可平白无故的叫到书记跟前儿好像也不大好

正琢磨着,就听屋里归南出声了:“三顺哥你进来一下,我告诉你这药该怎么煎。”

郑家福大喜,忙推了一把小儿子,低声嘱咐:“还不进去,记住,南丫头怎么说就怎么干。”郑三顺也明白这是自己的机会,忙应着进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