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七六之赤脚军医 > 第1章 还是去省医院吧

重生七六之赤脚军医 第1章 还是去省医院吧

作者:欣欣向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16:41:16 来源:文学城

七六年,安南省临江县县医院儿科病房外,王成正来回踱步,身上一惯熨烫平整的衬衣已皱巴巴的卷了边儿,青山公社书记的威严荡然无存,此时的他只是一个担心儿子病的父亲,听着病房里妻子低低的啜泣声,心中更是焦灼,作为男人中年得子,本是一桩大喜,不想儿子才出生四个月便病的这样厉害,难道自己注定命中无子?老王家真要绝后了?

正想着,就见医院走廊那边儿女儿王梅走了过来,手里提着饭盒,显是来送饭的,连忙收起脸上的焦灼:“梅梅怎么是你送饭过来,没上学吗?”

王梅:“已经快五点了,而且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学校放假,下午自习放学早。”

王成:“哦,倒是爸爸糊涂,忘了今天是星期五。”

因县中学有不少下面村里的学生,周六放假得家去帮忙,尤其现在开春地里正是忙的时候,就算不下地也能帮着家里喂喂鸡干点零碎活儿的,好歹是个劳动力,故此县中学周五下午是自习课,城里的学生留下自习,村子里的中午就回家了,放学也比平时早的多。

王成接过女儿手里的饭盒:“上了中学学习要紧,别在医院待着了,家去做功课吧。”

王梅没动,往病房里瞄了一眼小声问:“弟弟还发烧吗?”

王成:“已经烧一天一宿了,大夫说若是再烧下去就……”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只是长长叹了口气。

王梅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好像鼓起勇气一般开口道:“爸,您还记得我们班的郑兰吗?”

王成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你说的是桑园村生产队队长郑家福的小闺女儿,整个青山公社考进县中学的就两个,她是其中一个,爸哪会不记得,对了,你们不是同班同学吗,怎么,吵架了。”

王梅撅了噘嘴:“没吵架。”

王成点头:“没吵架就好,同学之间应该友爱相处。”

王梅:“郑兰有个四岁的小侄子您知道吧。”

王成微微蹙眉,女儿提起郑兰也就罢了,好歹是同班同学,提她同学的小侄子做什么?当年郑家福得了大孙子,可高兴了,听说满月的时候摆了席,还特意上公社发了一圈喜糖,恨不能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他老郑家有了后,说起这个想起里面病着的小儿子更觉糟心。

便有些不耐起来,微微沉了脸:“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虽然才初一也不能放松,不然等到初二功课学的深了,女孩子容易掉队。”

王梅委屈的咬了咬嘴唇低声解释:“我会好好学的,我是想跟爸爸说,前些日子郑兰的小侄子半夜也闹了场急病。”

王成:“不能吧,前儿郑家福上公社还一脸笑来着,瞅着不像孙子生病的样儿啊,也没听说送医院,公社的卫生院也没见去。”

王梅摆手:“不用送医院,让他们村的赤脚大夫治好了。”

赤脚大夫?王成摇头:“胡说,桑园村先头是有位颇有名声的赤脚大夫,医术不错,姓归,十里八村提起来都称呼一声归老神医,可这位老神医去年年底过世了,哪里又出了个赤脚大夫?

王梅:“就是这位归老神医的孙女儿治的啊,可厉害呢,郑兰说她小侄子眼瞅着要没气儿,她奶都哭晕过去了,那小大夫一副药灌下去就缓过来了呢。”说着又往病房里瞄了瞄。

王成哪还不明白女儿的意思,不过这位归老神医的孙女?之前听都没听过,若真继承了老神医的医术,不至于一点儿名声没有吧。

正说着大夫走了出来,王成忙迎过去:“大夫,我儿子的病怎样?”

大夫摇摇头:“还是送省医院吧。”

王成心凉了半截,等大夫一走,旁边的王梅试着提议:“要不去桑园村找那位老神医的孙女儿给弟弟看看?”

王成自然不信那个什么老神医的孙女医术多高明,毕竟之前他这个青山公社的书记听都没听过这号人,可到这时候好像也只能去试试,刚大夫说让去省医院根本不可能,从青山县到省医院就算开车也得一天,以自己儿子目前的状况,只怕等不到省医院命就没了,更何况,到了省医院就能救儿子的命吗,县医院这边已经下了诊断,儿子是急性肺炎导致的高烧抽风,按照西医的治法就是打针输液消炎退烧,这些法子县医院都用过了,到了省医院也是一样的治法,去省医院就能有用了?既如此倒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去桑园村试试,至少还有一线希望。

想到此,匆匆进病房让妻子抱着小儿子一家四口赶往桑园村。

桑园村顾名思义坐落在一片老桑园旁边,这里不止有桑园还临水靠山,归南醒过来不过一天就喜欢上了这个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小村子,有些像书中描写的世外桃源,远离城市喧嚣的桑园村令她心里无比安宁。

归南有多次跟随祖父下乡行医的经验,去过不少偏僻山村,故此对于桑园村这样的环境很快便适应了,更何况现在并非自己那个时代而是七六年,自己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却常听爷爷讲古,中肯的说在七十年代桑园村的环境已算很不错了,毕竟有吃有喝还有医书医案可以看。

祖父总抱怨她学了西医又去做军医,把祖上传下的医术荒废了,可母亲希望自己学西医,因为母亲是最好的外科医生,而父亲又是军人,她的爸妈也跟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能承衣钵,也就造成自己这个独生女明明出身中医世家却学了西医,最后参军做了女军医,皆大欢喜,唯一不满的只有祖父,好在祖传的中医也没落下,上学的时候只要一放假就跟祖父下乡行医,才哄的老人家高兴起来。

谁能想到,一场抗洪救灾,自己跌入洪流,再醒过来便到了这桑园村,成了也一位老神医的孙女,她原先的名字叫叶归南而老神医姓归,孙女叫归南,姓虽然不一样,名字却一模一样,也不知道是什么缘份。

要说不大适应的大概只有下地干农活,归南去水缸舀水洗了把脸,坐在院子里的老竹椅上挑手上的水泡。

从身边的药箱里拿出三棱针,把手上的血泡一一挑破,疼倒还好,作为军人这点儿疼如果都忍不得,岂不成了笑话,就是这两只手属实有些惨不忍睹,她实在想不明白这个年代又生在乡下,怎么养出这么娇嫩白皙的一双手的,以至于自己下地稍微干点儿农活就磨了一手血泡,简直比城里的姑娘都娇气。

正想着,篱笆门推开,邻居家的二狗跑了进来,这小子刚八岁,没起大名,是个上房揭瓦满处乱跑的皮小子,这个点儿应该是给自己送饭来了。

说到这个不得不感慨桑园村的村民心地善良,一点儿好儿就能记一辈子,好像在桑园村就没有人走茶凉这回事儿,即便归老神医已经过世,村里人依旧无怨无悔照顾着老神医的孙女儿,作为老神医的孙女不光可以不干农活,甚至挑水做饭这些杂事儿也都被邻居们包了,如果不是归南自己坚持,根本轮不到她下地,但她不是原先的归南,做不到心安理得的被大家照顾,那些上了年纪的都没说闲待着的,没道理自己年纪轻轻游手好闲的。

二狗把手里的篮子放在旁边桌上神神秘秘的开口:“南姐姐,吃饭了,今天有好吃的。”说着咕咚吞了一声口水,把归南逗笑了:“有什么好吃的?”

“真是好吃的,不骗你。”二狗笑嘻嘻掀开篮子上的盖布,顿时一股子香味飘了出来,归南忍不住吞口水,眼睛不由自主看过去,篮子里除了惯常的一碗红薯粥两个窝头还多了半碗炒蘑菇,原来是炒蘑菇,难怪闻着这么香。

二狗把篮子里的饭菜拿出来摆在桌上,连筷子都递在了归南手上:“南姐姐快吃,这蘑菇是我娘用猪油炒的,凉了就不好吃了。”一边说一边吞口水,馋的不行。

归南失笑,去屋里又拿了一副碗筷出来,把红薯粥分了一半,窝头也递了一个在二狗手里:“姐姐吃不了这么多,我们一块儿吃吧,免得浪费。”二狗眼睛一亮,接过筷子,两人三下五除二便吃的一干二净,尤其那半碗炒蘑菇,吃完二狗还把碗添了一遍,舔的锃光瓦亮,这时候村子里的孩子,除非过年,平常真是一点儿油水见不着,能不馋吗,要不是因为自己,二狗娘怎么也舍不得用猪油炒蘑菇。

看着二狗子的馋样儿,归南既心酸又愧疚:“这蘑菇从哪儿来的?”

二狗指了指不远处的山:“山里采的啊,可惜这几天没下雨,不然蘑菇更多。”

归南挑眉:“原来你们几个小子白天不见影儿是跑去山里采蘑菇去了。”

二狗点头:“山里可好玩了,不光有蘑菇还有野果子,就是这时候刚开春,还没长出来呢,对了,还有药材,以前归爷爷常去采药的,还教我们认了好多药材呢。”说着忽然想起什么,偷偷瞄了归南一眼,低下脑袋不吭声了,像是犯了什么错。

归南好笑的拍了拍他的脑袋:“地上有糖不成,低着脑袋作什么。”

二狗这才抬起脑袋嘟囔:“我娘嘱咐不让在南姐姐跟前儿提归爷爷,怕南姐姐伤心。”

归南:“生老病死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况爷爷都这么大年纪了。”

二狗看着归南一脸疑惑:“南姐姐像是变了个人。”

归南目光闪了闪:“哪里变了?”

二狗:“哪儿都变了,以前的南姐姐从不下地干活,也不会上山,更不喜欢跟我们说话,嫌我们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

归南挑眉:“不跟你们说话那跟谁说话?”

二狗眨了眨眼:“南姐姐喜欢跟知青点的刘卫国说话,每次南姐姐跟刘卫国说话的时候都是笑着的可高兴呢,铁蛋说南姐姐跟刘卫国说话的时候最好看了。”

归南噗嗤一声笑了,伸手捏了捏小子的脸蛋:“你才多大就知道好看不好看了。”

二狗的一张小黑脸都红了,忽听旁边他娘喊他,忙站起来利落的收拾好碗筷,提着篮子跑了,临走还小声嘟囔了一句:“南姐姐就是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