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九零之小镇做题家 > 第6章 第 6 章

重生九零之小镇做题家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四方小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6 08:44:59 来源:文学城

黄小玉已经开始拆被罩、褥单了,不早点弄是弄不完的。

“妈,我也和你一起拆。”爷爷奶奶家这些拆洗的活都得用老式的方法。

先洗干净,拧干,再浆上,然后晾干,再抻开,叠好压平,最后再缝上,也就现在夏天,冬天这得两天功夫能整完。

杨爷爷和杨胜利先聊了会工作上的事,“晓桐中考多少分啊?”哎,今天这是个躲不过的问题,是得所有人都会问一遍了。

“597分,准备去二高。”杨爸今天准备替闺女回答所有问题。

上午不到十点,大姑和二姑两家也来了,在杨语桐重生前两个姑姑都已经不在了。

大姑和二姑嫁在了东海市的上级管辖市安州市里,只有三姑嫁在了东海市郊区。

后来老两口去逝后闹的最难看的也是三姑,她一直觉得自己嫁的不好,最后别人都有退休金,就她没有,这都怨父母。

老姑初中没上几天就不想上学了,爷爷给找了几个工作,都嫌是工人太累了,还把最后一份工作卖给了夫家的亲戚。

她为人特别泼辣,在农村有拿着菜刀把村长追到坟地里的壮举。

杨语桐后来读了水浒传,觉得老姑实在是生不逢时,要不怎么也得是孙二娘一样的人物。

实在是大姑、二姑、大伯和老叔生的都随了杨奶奶,长的白一些。

老姑和杨胜利随了老杨家人,杨家的太奶奶怀孕时突然就特别想吃乌鸦肉。

据老人们说,怀孕时吃了乌鸦肉,是得黑三代的。还好杨语桐随了杨母,要不她就是那个黑三代。

想到曹操,曹操就到了,老姑领着老姑父和两个姐姐进屋了。

看着40来岁头顶就见亮了的老姑,杨语桐打完招呼,想明白了为啥自己的父母头发都很浓密,上辈子不到40的时候她头发怎么就见少呢。

过一会大伯也来了,爷爷离休之后就爱人多时给大家上课,今天的主题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心思想就是人得要强。看来是杨语桐没考好的事影响的。

很多年没听过爷爷讲古了,不亏是当老师出身的,这一讲就是将近一个小时,接下来聊天肯定都得问中考的成绩,还是得杨父扛起一切。

杨语桐溜到厨房去给帮忙,这时候一般主厨是大姑夫,杨母给打下手。

大姑夫在铁路上班,听说年轻时专门学过厨师的,做的饭菜很好吃。

杨语桐一边帮忙摘菜,隐约还能听到老姑问大伯:“你媳妇呢?”

“她有事,一会过来。”大伯母从嫁进杨家就没干过活,总说上班累了,生了杨家的大孙子后,就更不干活了,吃饭也是卡点来的。

“呀,桐桐这么能干啊,行了,这以后咱这做饭后继有人了。”老姑家的大姐今年20多了,不干活还说上风凉话了。

“姐,你也来一起帮忙啊。”杨语桐心里翻了个巨大的白眼。

“这太挤了,站不下这么多人,你这不整的差不多了,我就不沾手了,好好干啊。”一听要干活,大表姐赶紧转身走了。

爷爷家的这些哥哥姐姐,怎么说呢,哥哥没有哥哥样,姐姐没有姐姐样,上一辈子也没有深交。

中午吃饭前大伯母很准时的来了,小眼睛厚嘴唇,人倒是挺白净的,听说在外面很是风流的,后来还被人家老婆给堵屋里了。

大伯家的大堂哥,去年考上了省内的专科,现在还没放假。

上大学让杨语桐更清晰认识到自己在爷爷家待遇的不一样,大堂哥考上专科,爷爷给了5000元,等杨语桐也考上专科时,爷爷给了200元。

杨爷爷是个不爱热闹的,聚会不可以打扑克、麻将,大家只能唠唠嗑、看看电视,吃完饭老爷子就会开始撵人了。

一顿饭下来,几个姑夫、大伯喝的脸红脖子粗的,基本上都跻身联合国开始指挥国际大事了。

杨胜利酒品还好,喝完就在一边找个地方眯一会。杨语桐帮着收拾完桌子,黄小玉在洗碗。

快到两点时,杨爷爷开始撵人了,“行了,差不多了,都回家吧,我这岁数大了也得休息了。”

“老二还没醒酒,你们多歇会再走吧。”

“走吧,老爷子开始撵人了。”大姑夫起头,没十分钟,除了杨语桐一家三口,人都走了。

杨语桐小时候有相当一段时间都觉得是因为自己家最受老人重视,别人都被撵走了,就自己家留下了。

二十来岁时才品出来,都走了一个不留,残局谁收拾啊。

是的,杨语桐就是一个很迟钝的人,用杨母的话说,上学时就算有人对你有意思,你都不能知道。

黄小玉还在厨房忙着,杨语桐扫了地,帮着收洗好的碗。杨爷爷、杨奶奶中午都能午睡一会。

黄小玉和杨语桐收拾完厨房和屋里的卫生,坐了一会等上午浆洗的床单、被罩都晾干了,开始两个人一人一头抻被了。

抻被是个力气活,抻好了,再叠好,压板正,杨语桐母女两个忙活的一头大汗。

最后缝上,这个杨语桐帮不上忙了,就算上辈子快到四十了针线活也不行,黄小玉看一眼女儿比量那几下就给撵走了。

都收拾完了,把中午剩的菜饭热一热,吃完晚饭,三口人骑上自行车回家了。

杨语桐计划这个假期,不光得把初中的书都再看一遍巩固一下,还要把高中的也预习了。

至于高中的教材,等她把初中的书看的差不多了,自己就上门了。

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背诵的较多,还有一些简单的计算杨语桐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把书都看了一遍。

这期间又去了一次爷爷家,二高的分数线也下来了,和上辈子一样603分,杨语桐差了6分。

10分以内交5000元赞助费,杨语桐这一分差不多1000元,和杨母一起去二高交了钱,这钱花的心里特别疼。

7月剩下的这十几天杨语桐一边看语文要背诵的课文,复习下英语单词和语法,累了就做做数理化的习题,连历史地理也当课外读物翻了翻。

老舅打过来一回电话,因为工作的关系准备8月份再回来,这次回来想接姥姥过去住一段,让黄语桐也一起去。

七月下旬这天晚上杨家三口人吃完饭坐着唠嗑,吃了近一个月闺女做的饭,杨胜利两口子心里美的很,也没少劝孩子不用天天做饭。

“咚,咚,咚”夏天7点还没黑天,不知道是谁来串门了。

杨胜利去开门了,“姐来了。”来的是杨胜利的远房表姐杨芬。

“弟妹,都在家呢,我这去我弟家回来正好路过你这,就过来坐会。”

杨语桐一看这一表三千里的表姑,就知道自己的高中课本有着落了。

“姐来了,快进来坐。”黄小玉让了让这个不太熟的表姐。

“大姑。”杨语桐也打了招呼,这个大姑和自家的亲戚关系,自己一直没太弄明白,好像是爷爷的姑姑嫁到了她家去。

表姑从小时在老家,和杨胜利家一个村子,讲到现在自家姑娘今年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两边嘴角的白沫子就没断过,让杨语桐见识了一回老人常说的,白话的嘴丫子冒沫子。

“那天我看见小玉,说是桐桐准备自费上二中了。”

“恩,和录取线差6分。”杨语桐看到这个表姑就头痛。

“行啊,前一段我看到你妈,说赞助费按10000那档准备的,这回还省5000呢。”

“你看你爸妈对你多好了,谁家舍得给姑娘花这么多钱念书。”

“咱家你明明姐要不是考上一高了,我都不能让她念了,早点下来挣钱多好。”这大姑自己就能唠,别人都插不上话。

“你明明姐这回录取结果出来了,也没别的事,高中的书也不用了给你吧,改明儿再让她来给你补补课。”杨语桐知道,戏肉来了,可别来给自己补课,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谢谢大姑和小明姐,这几天我要去老舅家住一个月,等回来明明姐是不是就要开学了。”

上辈子这些高中课本加上不超五次的补课可是付出老大代价了,杨芬表姑借这个事让杨母觉得自己欠了人情。

自从表姑听说杨语桐要自费上二高,等到分数线出来,只需要交5000元那档的赞助费,就盯上杨家剩下的那5000元的存款了。

表姑总来找黄小玉说让她去帮个忙,要不自己完不成任务了,不用干啥,就是帮个忙。就这样表姑把黄小玉领到了省城传销课的现场。

这个时候的传销不是后世的那种把人骗到一个地方不让走,软禁起来再骗别人。90年代末的传销讲究的是攻心为上,让大家去上课,请一个老师给讲课。

画个发家致富的大饼,借推销商品的名义让上课的人交钱,再发展下线挣高额提成和利息,算是非法集资的一种。

从没有见过的这种洗脑氛围、话术的刺激,黄小玉去了两次后冲动之下交了将近4000元。

这个时候传销还没有被取缔,非法集资罪也没有入刑法,黄小玉这4000元换回了一瓶鱼油,一个电视护目网。

等回家和家里人说时也没有什么办法了,那时候杨胜利也调到了练油厂的保卫科,黄小玉也不忍心去骗别人花那么多钱来买传销的产品。

再后来杨胜利身体不好早早办理了病退,日常看病买药,供杨语桐上学,杨家的日子一直过的紧巴巴的。

用黄小玉的话说,她就是攒不下钱的命,手里有点闲钱就会有事。

“那明明就得开学走了。”

“小明姐的高中课本给我吧,先预习预习新知识。”

“行,等你妈有空去我家拿哈。”看来这是还没放弃,这可得给老妈打打预防针。

大姑坐着唠到快9点,杨语桐打了好几个哈欠,终于回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