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那个女孩
秦桑本想着就此离开,但转念一想,还是决定留下来,看看从知守观拿出来的书。
看来这烂柯寺也是一个清修的好地方,岐山大师虽然不知她的来历,但在这个世界,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在宋国,她听了太多关于岐山大师的故事。
也好,她的一些疑难问题也会得到解决了。
秦桑开口道:
“大师可否让我在寺中待些时日,到了一定的时间我就会离开,正好我有诸多问题想要请教大师。”
岐山大师只是微微点头表示同意,接下来再无其他而言。
就这样,秦桑在烂柯寺暂时定居下来。
每天,秦桑都是拿出从知守观顺来的经书以及天书还有一些其他的书籍来看,不明白的时候就去找岐山大师疑难解惑。
五年时间转眼即瞬,没想到,烂柯寺一呆就是五年。
秦桑由原来的小女孩已经成为亭亭玉立的美人儿了。
一身显眼的大红色衣裙,紧紧束缚在身,那婀娜多姿的身材,让人垂涎欲滴。
一头乌黑的秀发,披在身后,本来就孤傲的神态,此刻愈加冰冷。
这五年,她已经博览全书,看完顺来的书籍之外,就连烂柯寺的经文都没放过。
与岐山大师的交谈中,她也知道了关于昊天世界的传说。
这个世界,因为未知,所以无所畏惧,然而知道七卷天书,昊天世界之后,让秦桑觉得害怕和恐惧。
“昊天世界,每隔千年,冥王降世,举世极寒,堕入黑暗,万物枯竭,人类无法行走,是为永夜。”
这个世界,是昊天的世界,也是冥王的世界,预言已经发出,冥王之子降临人间的传言。
这日,秦桑前去岐山大师修行处,席地而坐,开口道:
“大师,冥王之子传言可属实?永夜来临能否改变?”
岐山大师道:
“一切顺其自然便好”
秦桑起身,一剑挥出,烂柯寺大殿瞬间成为废墟。
这一剑,带着至高无上的剑意,从烂柯寺传出,带着秦桑五年的顿悟与感知,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一处荒无人烟的角落,夫子和大先生李曼曼品酒谈论,突然,夫子开口道:
“慢慢,当年那一剑,已经发挥到更大的威力了,书院的十二先生,就她了”
李曼曼顿了顿,道:
“老师,这是五年前您就定好的是吗?这就是你拒绝收陈皮皮的原因吗?”
夫子捋这白胡子,开口道:
“生而知之者,本就稀少,没想到居然让我遇到了两个,慢慢,你不懂,陈皮皮固然优秀,但是不足以进入后山。”
南晋剑阁,柳白瞬间双目睁大,这是一道完全不存在于本世界的剑气,不是浩然正气,也不是大河剑意,难道说世间又有人悟出另外一种剑意了?
大唐书院后山二层楼,二先生君陌眼神直勾勾的盯着一个方向,那是那股剑意发出的地方。
一股好战之气不安分的乱窜,险些压制不住,君陌眼中充满了疯狂,那是一种找到对手想要一决高下的疯狂。
南海,还是那个不敢上岸的老道人,喃喃自语道:
“难道说此人不是知守观弟子?那究竟是何人,什么时候烂柯寺出了一位用剑高手?”
知守观叶苏微微抬眸,复杂的双眸中一阵涌动。
遥远的破落村庄,一座破草屋内,酒徒和屠夫微微颤抖,上个永夜存活下来的他们,深知这一剑的威力,不亚于昊天。
西陵神殿,坐在高位的掌教突然一下子顿住,好似被什么盯着一般,浑身僵硬,他太熟悉这剑意了。
五年前的威力还不至于毁天灭地,如今的实力,让掌教不由得想到,那个女孩,临走前恶魔般的眼神和话语。
一瞬间,浑身仿佛失去了一切力量,瘫软座椅上,后悔和恐惧席卷而来。
造成各方涌动的罪魁祸首秦桑却悠然自得的收起剑,先前的恐惧和迷茫仿佛不存在般。
岐山大师微微一笑,道:
“一切变数近在眼前,小施主,你的实力已经在五镜之上,年轻一辈,
世间恐怕再无一人与你匹敌,假以时日,你必定有所造化,到时,还请小施主以苍生为念,须臾安生,可否?”
秦桑微微颔首,道:
“大师,五年,感谢您的解惑,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放心,我会尽力而为,这次特来向您告别,我走了,您保重。”
岐山大师不再留她,五年,当初那个女孩已经长大,从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清明,她知道了以后的道,就足以。
随着一道威力极大的意念,夹杂着声音由远及近,瞬间到了两人的面前。
原来是天擎宗天下行走七念,天启元年,天降异象,因为恐惧,所以嚼舌入腹,开始修炼闭口禅。
岐山大师道:
“七念,前来所谓何事?”
七念双手合十,颔首一拜,眼神看着秦桑,意味不明。
“七念,你已修成身外明王不动法相,身心皆已成佛,何故来此?”
七念还是不肯说,只是执着的看着秦桑。
秦桑浑身恶寒,心想道:
“这和尚脑子有病吧,来了也不开口说话,哑巴?不管了,反正跟自己没关系”
转身要走,却被七念堵住,往左走,他也走,往右走,他也走。
秦桑的傲娇性格不允许被这样挑衅,站住前进的脚步,抬头看向这个糟踏的和尚。
怒道:
“让路”
七念还是一动不动,周身的气势和意念却不断的涌现出。
秦桑闭上眼,睁开的瞬间,双眸呈紫色,力之魄能力初显,轻轻挥一挥拳头,带着强劲的魄之力,七念已经不再烂柯寺了。
感觉连空气都新鲜了很多的秦桑,昂首挺胸的走出烂柯寺,开始下一步的历练。
她已经在烂柯寺暂住了五年,要不是因为对这个世界不熟悉,她还真不愿意天天听着和尚念经。
骨子里就不安分的秦桑,那还能坐得住,向前走,莫回头,一袭红衣,踏上未知的路!
从烂柯寺出来,秦桑漫无目的的在宋国都城闲逛。
看着大街上热闹的小摊贩,回味着人间的繁杂事,心中一片宁静。
已经没有了初来乍到的鲁莽,也没有了推心置腹的爱人,更没有宠爱之至的哥哥。
秦桑是孤独的,她看着世界,无数人都在追求知命至上,达到五镜之上,就已经窥视到这个世间。
然而,众多人都被压在知命境界,想要突破那一境界,无疑是难上加难。
而她,六魄贯通,达到无上境界,昊天世界对她没影响。
黑夜是否真正的来临,不取决于昊天的心情,也不取决冥王的强大,而取决于那不朽的人间之力。
存在即合理,永夜恐怕不再是灾难,而是一种历练。
千年轮回一次,优胜劣汰,世界,从不优待弱者。
据岐山大师所知,上一个永夜留存下来的人类,酒徒和屠夫,惧怕昊天而躲躲藏藏。
那么,这个永夜,将不再来临。
因为有书院,有夫子,有机会一定要见见这位老师。
咕噜噜,咕噜噜
那是肚子饿了传出的声音,秦桑环顾着四周,看到一处酒楼,径直走进去。
金碧辉煌的酒楼,满座的食客,有胡吃海塞的浪子,也有文人骚客。
也有闲谈碎语,吸引秦桑驻足的是,她听到了叶红鱼的名字,细细听来:
“听说了吗?天下三痴各个貌美如花,真想见上一面,我就死不足惜了”
“什么,天下三痴,那都是谁啊”
“说你笨还不自知,三痴当然是花痴陆晨迦,道痴秦桑,书痴莫山山了,你孤陋寡闻了”
“听说了,听说了,据说道痴秦桑,原来是知守观的一名弟子,原名好像是叶红鱼,几年前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离开知守观了,还改了名字叫秦桑,而且我还听说在我们宋国的烂柯寺修行”。
“是啊,是啊,我远方亲戚的侄子是烂柯寺的俗家弟子,听说见过道痴,天天痴心道门,一心沉浸在经文中”
“嗯嗯,我也听说了,成为天下三痴之一的道痴,能五年如一日的沉浸在经文中苦修道,实至名归。”
“对啊,对啊,我还听说岐山大师经常给道痴讲解经文,两人相谈甚欢、、、”、
“、、、、、”
“、、、、、”
嘈杂的环境下,秦桑只是冷冰冰的穿堂而过,直接走向二楼。
大厅众多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下来,来人一身红衣,那婀娜多姿的身材,雪白修长的大腿,让无数食客疯狂流口水。
然而即使在疯狂,也没有人向前挑衅,来人一副冷冰冰的高傲姿态,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勿靠近的气息。
大家都是聪明人,能有如此气场的人,都是修行者,没有修为者,还是少凑热闹的好。
众人丝毫不知,刚刚上楼的红衣女子,就是他们口中谈论的道痴,一个叫做秦桑的修炼者。
秦桑未将那些话放在心上,世间任何功名利禄都不在她眼中,她有大把的时间去享受,而不是沉浸在其中,乐享其成。
上了二楼,环顾四周,一处不一样的风景线,闯入她的眼帘。
只见那一处,桌子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仔细一数,尽然有十八道菜,再看,只有两人。
一位白胡子老人,精神抖擞的品尝着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而旁边是一身棉布衣衫的男子,腰间挂着葫芦,还一边为按长者倒酒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