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好兄弟成为了我男朋友 > 第16章 第 16 章

重生后,好兄弟成为了我男朋友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三五余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22:08:21 来源:文学城

四人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安鲤帮他们打下手煮粥,五点半去学校晨读,中午和下午放学会帮忙卖盒饭、卖粥,晚上放学回家便给张阳明和木头他们两个人补课。

张旭东15岁辍学,看自己弟弟他们读书心里羡慕,但他们家总要有一个人挑大梁赚钱。

安鲤看出他的情绪,招呼他也过来一起补课,“教两个人是教,教三个人也是教,你过来一起学呗。”

“我就算了,都辍学好几年了,脑子里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张旭东不想过去,他弟弟在一旁拆他的台,“别听我哥说瞎话,他学得比我好,我去年初三复读一年,我哥经常在家给我补课。”

“要点脸吧,初三复读,高一又复读,18岁和安鲤15岁一样上高一,你还有脸说出来?!”张旭东没好气地照着弟弟的脑袋就是一巴掌。

“哥!你怎么又打我!就是因为你成天打我,我才会学不会的,你都快把我打傻了!”张阳明捂着脑袋哀嚎,然后又被他哥赏了一巴掌。

“自己不好好学,你还有理了?”

“嗷~”

“你和我们一起学吧,到时候想高考可以按社会青年的身份报考。”能给张阳明补课让他考上二高,张旭东的初中基础应该不错。

张旭东有些意动,但是想到大学要花一大笔钱,又有些退缩。

虽然现在摆摊能赚不少钱,但是上大学也要很多钱,他摆摊供他弟弟一个人上学绰绰有余,但是他和自己弟弟一起上学就有些困难了。

“我还是别学了,我也没考大学的能耐。我听说大学四年花十万块钱都算是少的了,我们家有阳明一个人上大学就行。”

安鲤听了他的顾虑,当即哑然失笑,“你从哪个人嘴里听说的上大学要花好多钱啊?公立大学的学费都不贵,有的公立学校的学费只有三四千块钱,住宿费一年也就一千出头,加上每个月一千块钱的生活费,再怎么算,这些钱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块。”

“旭东哥,你现在每天摆摊,也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等到你弟弟上完了三年的高中,那个时候你早就攒够了你和他上大学的费用。”

“你们兄弟俩有了大学生的身份,以后大学毕业毕业找工作,职位选择也比现在多啊,你说是不是?”

张旭东没有学历,以后找工作也困难,工作选择也少,安鲤想劝他重新把书本拾起来,就算考一个大专,他找工作的选择面也比他现在初中学历找工作的选择面广。

宋暮野在一旁认同地点头,他之前也想辍学赚钱,小鱼也和他说了这些话。

安鲤又接着往下说,“现在辛苦点,每天摆摊,努力攒你们兄弟俩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等你们大学毕业赚的钱肯定比你现在赚的钱要多。上了大学也能做些兼职,听说大城市有很多家长找大学生给自家孩子补课,一小时的补习费最低不少于100,更不要说还有其他兼职可以赚钱。现在苦一点,考上大学,以后都是好日子。”

和以前的日子相比,考上大学过的日子可不就是好日子。

安鲤在一旁补充道,“学费没钱交还可以办理助学贷款,等毕业工作再还款。大学也有各种补助和奖学金,单亲家庭、贫困户、残疾家庭还有咱们这些孤儿只要申请一般都会有两三千元助学金。反正只要你上了大学,会发现生活不会像你想象得那样艰难,补助金、奖学金、给老师当助教、发传单、帮人补课、摆摊卖东西、帮人跑腿送饭或者拿快递、在学校奶茶店兼职、在食堂帮忙卖饭、在学校部门勤学俭工……哪哪都能赚到钱。”

“一般考的学校越好,学生花钱越少。比如某些学校的毕业生赚了钱会回馈母校,每年给学校捐钱。有的每年捐钱包学弟学妹每天的米饭钱;有的把钱捐钱给学校,让学校分发给贫困生;有的还会捐钱用来给学弟学妹发奖学金。”安鲤话锋一转,“先不说咱们能考什么样的学校,但是无论考上了哪所学校,以后的日子也比咱们现在没钱、没技术强吧?旭东哥虽然会修车,但是你想在咱们这个小县城修一辈子的车,每月拿两三千块钱的工资吗?”

三人听安鲤把话说完,越来越觉得考大学是个稳赚不赔的选择。

张阳明也在一旁劝他哥,张旭东由于他们三人的劝说,不坚定的想法更加动摇,“那……那要不我从现在开始学习?”

“行啊!以后你就和我们一起学习!”

“那我这两天弄一下学籍的事情,复习复习以前的课本,如果有不会的题就要麻烦安鲤你了。”张旭东经过他们一番劝说,也想努力一把,不给以后留遗憾。

“行啊,你们有不会的地方都可以来问我。”安鲤这几天把高一的课本都看了一遍,对于上面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在空闲时间帮木头他们补课也不耽误学习。

晚上睡觉之前,宋暮野从浴室洗漱好回房间,看到小鱼仍旧坐在书桌前写题,走进一看发现他做的是一套高一物理卷子。

“睡觉了。”宋暮野敲了敲桌子,白天学习,晚上还要学习,哪里还会有休息的时间。

“马上,马上,还有两道题,写完就睡觉。”安鲤回复地十分敷衍,头也不抬地继续在草稿纸上计算。

宋暮野没有再开口催他,而是选择坐在一旁擦头发,等着小鱼把笔放下。

每次嘴上说着“马上”,哪一次都是半小时打底。

十分钟,安鲤把剩下的半页题写完,盖上笔帽准备关灯睡觉。

“写完了?”宋暮野怔愣几秒,今天怎么这么快?

“写完了。”毕竟是上辈子学过的知识,而且高一的知识相对于高三来说比较浅显,找到做题手感以后,做题速度不知不觉也提高许多。

安鲤找出吹风机,插上电准备给木头吹头发,之间他总是胡乱擦几下头发就睡觉,时间长了睡眠也变差了,“我给你布置的题,你写完了吗?”

“……”宋暮野沉默不语。

安鲤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没写完,甚至写了不到一半。

“你不想学习,你不准备和我一起去北京?”

宋暮野当然想和小鱼一起去北京,一个学校是不可能了,但是能在一个城市他就已经知足了。

“高一还没开学……”宋暮野在小鱼平静的目光下声音越来越小。

安鲤没说话,把吹风机的开关打开给木头吹头发。

吹风机的响声在耳边响起,宋暮野想抬头看小鱼的脸色,安鲤按着他的脑袋不让他乱动。

安鲤看着木头的发旋,思考明天要不要减轻木头的学习任务,可能他逼得太紧,木头一时间适应不了这样的强度,而且每天还要忙着摆摊,也没多少时间学习。

吹干头发,安鲤关上开关,斟酌片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木头,“你写不完也没事,以后……”

安鲤的话还没说完,他忽然被抱住,安鲤猜到木头可能以为是他不想管他,好笑地拍拍木头的脑袋让他松手,力气真大,勒得他肚子疼,“你要是觉得布置的任务太多,我给你减少一部分,咱们慢慢来。”

“你不生气?”宋暮野小声问道。

“我为什么生气?”安鲤轻笑着反问他,随后说道,“你这几天也挺忙的。”

木头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东西摆摊,早上摆摊回来还要把蒸煮桶洗干净,没过一两个小时又要开始准备中午卖盒饭要用的菜,一天下来忙得团团转。即使有空闲时间,安鲤想他估计也用来躺床上补眠,估计也没时间学习。

宋暮野看小鱼笑,也咧嘴笑起来。

安鲤看到木头的笑脸愣了两秒,转身去找打火机把蚊香点上。

点上蚊香,把蚊帐放下来,两人关灯躺在床上睡觉。

黑暗中,宋暮野睁看眼看向小鱼,郑重其事地向他保证,“小鱼,咱们一起考去北京。”

安鲤翻身抱着他,笑着小声和他说话,“嗯,我相信你。”

宋暮野浑身一僵,有些不自在地动了动腿,安鲤像是没感觉到他的不自在,抬起一条腿压在他的双腿上,在他的怀里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疑惑地问道:“木头,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没、没事。”

“哦。”安鲤轻笑一声,心情好地闭上眼睛睡觉。

***

第二天早上,宋暮野四点半起床和张旭东兄弟两人一起在厨房忙碌,把早上卖粥的食材淘洗干净放进蒸煮桶煮。

安鲤醒来看了一眼闹钟,5点17分,听到木头他们三人在楼下说话的声音匆忙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背上书包下楼又在一楼洗手间花了几分钟洗漱。

“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吗?”安鲤走进厨房想给自己找点活干,下一秒手里就被塞了两个热腾腾的大包子,被张阳明推出厨房按坐在沙发上。

“厨房有我们三个人就好了,你赶紧吃完肉包子去学校上早自习,我再去给你盛碗粥。”

“对啊,我们都已经做好了,现在厨房里没有活需要你做。你赶紧吃完饭去上学,千万别迟到了,现在已经五点半了。”张旭东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

下一秒,宋暮野从厨房端出一碗粥放到小鱼面前,“粥可以直接喝”

“嗯嗯!”安鲤点了点头,大口大口吃着手里的肉包子,看着木头放下碗又走进了厨房。

安鲤伸手摸了一下碗壁,碗壁温温的,想来木头早就把这碗粥盛出来放到一旁。

安鲤把一个肉包子吃完以后,端起碗将粥一饮而尽,冲厨房的方向喊了一声,“这个包子我路上吃,我去学校了。”

“去吧去吧,不用等着我们,我们把粥桶放上三轮车也要去学校门口卖粥了。”张阳明朝客厅喊道,弯腰去帮宋暮野一起抬粥桶。

“那我走了。”安鲤和他们打过招呼背着书包出了门。

……

晚上下了晚自习,安鲤回到张家坐在沙发上,下一秒眼前忽然出现一个作业本。

“这是什么?”安鲤抬头看向木头。

“作业。”宋暮野邀功似的把作业本放在小鱼手上。

安鲤挑眉看向手里的作业本,随手翻了几下,发现其中大部分的题都做对了后开始毫不吝啬地夸奖起木头,“真厉害,木头,不愧是你!”

宋暮野没说话,旁边的张阳明兄弟俩一眼就看出他现在的心情很好。

收不收藏看大家的心情,希望大家多多评论啦

评论少,感觉自己在单机,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

? *???*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