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太子妃改嫁了 > 第9章 第 9 章

重生后太子妃改嫁了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流光樱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0:38:42 来源:文学城

大雍崇尚佛法,世家贵族中礼佛之人不少,盛京周围也不乏大大小小多间佛寺。其中香火最鼎盛的,当属城郊的兴善寺,因宫中皇后娘娘常去礼佛,故在民间有着国寺之称,京中贵女亦多喜去兴善寺上香祈福。

反观宁安寺,在一众香火鼎盛的京郊寺庙中,绝不算起眼的,沈青黎先前不仅没有去过,对宁安寺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延庆二十年将宁安寺付之一炬的那场大火上。

彼时她已嫁入东宫,鲜有机会外出走动,父兄已然北上,宫里宫外不时有些流言蜚语传出,对于宁安寺的那场大火,她虽有耳闻,却并不了解,后来更是将此事抛诸脑后,彻底忘却。

而今是延庆十九年,远不到寺庙大火的时日。想着宋嫣宁的邀约,有道是患难见人心,对自己真心当待的旧友,她自是迫不及待地想见上一见。除此之外,也是自己真想暂离府邸,走走看看。

故沈青黎将思绪收拢,点了点头:“派人去宋府传个话,明日我同宋嫣宁一道前去。”

朝露屈膝俯身:“奴婢这就去回话。”

……

翌日一早,天刚破晓,一辆马车自沈府大门缓缓而出。

时辰尚早,加之阴雨,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好在眼下尚未落雨,勉强算是行车赶路的好时候。车轮辘辘,碾过湿漉漉的青石板道,天未下雨,四周弥漫着雾气,略显阴沉。

沈青黎坐在车内,伸手将半开半阖的车帘掀起,冷风夹着水汽扑面而来,虽让人略感湿冷,但她却觉得前所未有的清醒和自在。

宁安寺在盛京以南十几里地,算不得远,和宋嫣宁约在辰时碰面,时间充裕,阴雨天气,马车行驶得不快不慢,车轮辘辘,缓缓驶出了南城门。

此行既是诚心礼佛,也是为图个清静,为不惹人注意,沈青黎只带了朝露一人,另还有府上两名会武的侍卫。马车是特意挑选过的,选的是最窄小破旧的一辆,尽可能的不惹人注意,车身上写有“沈府”二字的木牌也早已被她叫人取下。

约摸半个时辰过去,窗外景致渐佳,道路也逐渐平坦开阔起来,透过窗隙,远远看见不远处烟雾冉冉,香火缭绕,沈青黎猜大约是快到宁安寺了。

马车继续往前,待到距寺庙不远的一棵歪脖树前缓缓停下。

朝露先一步跳下马车,肩上背着个大包袱,此行姑娘说打算在寺中小住上几日,故多带了些衣裳物件。近来这般阴雨连绵的天气,外出小住自不是上佳之选,但姑娘受梦魇所困已久,执意如此,朝露便也没再劝诫,而是依言照做。

沈青黎随即踩着矮凳下车。

宁安寺并非盛京城附近香火最鼎盛的寺庙,外头由灰墙围着,中间高处写有“宁安寺”三字的古朴匾额。围墙外,几棵枝繁叶茂的古树,东南角摆放的青铜香炉内,香火缭绕。

天气阴沉,加之来宁安寺上香之人本就不多,寺庙外往来行走之人寥寥无几。

“黎姐姐。”正四下看着,只听不远处一道熟悉女声传来。沈青黎侧首,来人一身紫衣娇俏,手挽竹篮,正是与自己有约的宋嫣宁。

“姐姐竟也这么早就到了。”宋嫣宁甜甜一笑,后在沈青黎面前站定,走近了才看见她手中竹篮里装着的香线蜡烛。

“昨日姐姐派人来说,想在宁安寺中小住上几日,我便多带了些香烛和衣物前来,也陪你小住上几日。”

“还是嫣宁你想得周到,多谢。”沈青黎心头一暖,如此天气小住寺中,并非上佳之选,她事出有因执意如此,宋嫣宁却是舍了府上的舒适好意相陪。宋家书香世家,祖上曾出过两任首辅,如今宋父在御史台任职,身为宋家嫡长女的宋嫣宁可不是愿凭白舍了舒适找苦头的性子,如此好意相陪之举,自让她心中动容。

“这有什么的,”宋嫣宁摇头说道。言毕,只狡黠一笑,而后凑上前小声问道,“我听说,呈渊哥哥过几日就回府了?”

沈青黎不由抿唇轻笑,两府交情匪浅,宋嫣宁钟意兄长,是她幼时便知的事情。嫣宁性子直,藏不住事,虽自以为自己毫不显露,但两府中不少人都能看出一二。唯独兄长那个木头疙瘩多年来一直毫无察觉,也无表示,倒是让对方一女子多次主动。

“到时我再过府寻你玩,”见对方笑了,宋嫣宁便知消息属实,“你可不能拒绝我。”

“好,”沈青黎莞尔,“定邀你过府一叙。”

得了应答,宋嫣宁一时心情更佳,虽是阴雨沉沉的天气,在她心里却比晴日还要明媚。话毕,便先一步朝寺门走去。

两人一前一后入了寺中。迈入大门,寺中的人流比外头稍多了些,宁安寺占地不大,寺中分为前后两院,加起来也不过几间灰墙青瓦的庙宇,前边是几间大门敞开的殿堂,中间由围墙隔开,后边则是寺中僧人居住的居房。

“不知施主是想求签还是上香?”宁安寺并非京郊香火鼎盛的大寺,寺中僧人并不算多,前殿只一位十三四岁的小沙弥值守,见有香客前来,便上前询问。

“近来春雨连绵,夜难安寝,故想在寺中小住几日,”沈青黎开口回道,“昨日已派人来寺中传过话,不知是否知晓?”

听到“昨日已派人来寺中传话”几字,小沙弥当即便想了起来,主持确交代过此事。宁安寺地处京郊,虽说香火不如其他寺庙那般鼎盛,但亦偶尔会有京中贵人前来小住。寺中为方便僧客留住,特备有厢房。

“主持确有交代,”小沙弥做了个请的手势,往前一步带路,“客房设在东面,施主这边请。”

沈青黎对寺庙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前世被困东宫,对困境绝望时,几度是靠翻看经书和诵念经文来安抚心境的,眼下既已到了寺中,也安排好了厢房,她自不着急休憩,而是想入大殿上一炷香。

“朝露,你随小师父去厢房将东西放好”沈青黎说话不急不缓。

朝露点头应是。

听到沈青黎如此言说,站在一旁的宋嫣宁便也没了先回厢房休息的打算,只好奇道:“听闻寺中有棵姻缘树。”

“不知在何处,劳烦小僧带路,我想去求个签。”

昨日沈青黎还奇怪,盛京周围的寺庙这么多,为何宋嫣宁选了宁安寺这么间名不见经传的,原是为了求取姻缘。想起前世,宋嫣宁在得知兄长战死沙场后日渐憔悴的脸,甚至违抗家中意思,抵死不愿再谈婚论嫁的事,沈青黎面色稍沉。

“姻缘树在东面,离东厢房不远,”小沙弥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施主若是想去,小僧可一并带路。”

小沙弥的话将沈青黎思绪拉回,对于姻缘这种东西,她早没了指望。前世,若没有她嫁东宫之举,父亲兄长,乃至整个沈家上下,或不会是后来的结局。对此,直至临终之前,她都满怀歉疚和懊悔。这一世,上天既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她必倾尽全力尽力弥补前世的遗憾,确保家人平安无虞。此外,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兄长和嫣宁的姻缘可以顺遂如意。

沈青黎并未跟上,见嫣宁这会兴致高,只立在原地道:“我近来夜不安寝,今日来此是想祈福上香,求个心静,嫣宁妹妹,这会儿我便不随你去瞧姻缘树了。”

宋嫣宁虽是活泼外向的性子,但谈及姻缘,到底还是还是内敛害羞的,见沈青黎无意同行,只点头道:“那等我在姻缘树下求了签后,再去正殿与姐姐汇合。”

“好。”

两人分头而行,待目送宋嫣宁的身影步入侧院,沈青黎便提着裙摆,步入正殿。

朝露一直跟随左右,这会儿已将一早准备好的香烛放于一旁长桌。虽是临时起意而来,但拜佛的诚心确是不假,沈青黎亲自燃点了三支高香,后跪于蒲团,闭眼虔诚叩拜。

耳边隐隐的木鱼声和鼻尖充斥的檀香味令人莫名心安,沈青黎跪拜许久,方才将眼睑睁开,而后才缓缓站起,将手中香线插-入面前香炉。

“不知施主是想求签还是上香?”身后不远处又响起殿中另一小沙弥的说话声,并非是对正在上香的沈青黎,而是刚步入大殿的魁梧男子。

“不必。”来人低声应了一句,目光未在沙弥身上停留半分,只径自迈入殿中,左顾右盼起来。

短短两字,沈青黎却觉有几分熟悉,回头之时,却只看见一个身穿青色粗布衣,身形魁梧的男子背影,已转身大步离去。

身影确有几分眼熟,但又想不起在何处见过,沈青黎细眉微蹙,见人往方才宋嫣然所去的姻缘树方向而去,索性也抬脚快步跟了上去。

方才阴沉黯淡的天际,这会已飘起濛濛细雨来,加之石径湿滑,沈青黎无法紧随其后,走了没几步,待穿过西面那处青灰拱门后,便不见了人影。

身处孤僻无人的三叉小路,沈青黎并未慌不择路,而是立在原地左顾右盼了几眼。此处并非宫城,也远离京城的繁华喧嚣,方才不过是听见略有些熟悉的说话声罢了,哪来那么多熟悉之感,当是自己多想了。

然下一刻,本空无一人的青灰拱门处,方才久寻不见的那道魁梧身影去而复返,此刻正步伐疾快地从拱门内走过。许是察觉到远处有人,男子侧头往沈青黎所在方向一瞥,却也只是一瞥,见是名不相识的女子,很快便将目光移开,迈开脚步,身形消失在拱门之下。

沈青黎心头重重一跳,本半拢在衣袖中的手蓦地攥紧袖口,久未松开,只因方才男子回首转身时,她恰见其容。

她方才直觉没错。

此人当真是位旧人,前世旧人。

粗眉小眼,左侧眉峰上一道明显的刀疤,此人竟是太子近卫,石毅。

石毅,太子近卫,后来掌管东宫布防,是太子身边为数不多的信任之人。攥紧袖口的手缓缓松开,沈青黎凛了凛神,不过如今石毅尚未在太子身边出头,也并不识得自己。

本欲上前的步子止住,沈青黎往后退了几步,在一棵葱郁古树下站定。虽不知石毅今日来此所为何事,但显然不是冲着自己,她没必要紧跟不舍,给自己徒增麻烦,在萧珩的人面前,她能避则避。

脚步虽止,但萦绕心头的疑惑却没能立时散去。但石毅此人绝不会无故出现在此,眼下他虽不是太子最信任的人,却也在为其做事奔走,方才观其举止,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是人?是物?还是其他什么……

“姑娘离开正殿怎么也不叫奴婢一声,差点没跟上,雨天风大,姑娘可小心着凉。”不远处,朝露快步朝自己走来。

思绪被打断,沈青黎这才想起方才自己在瞥见石毅身影时,快步离开,忘了知会朝露一声。

本细雨纷纷的头顶忽然被一柄姜黄纸伞遮住,是朝露将随身所带的纸伞缓缓撑开。沈青黎这才留意到方才本淅淅沥沥的小雨,此时已然越下越大,而她方才焦急追人,竟连鬓发和身上衣衫被打湿了,都浑然未觉。

纸伞将簌然而下的风雨遮住,沈青黎看着伞柄末端随风轻扬的碧色流苏,怔了怔神,恍然想起一事。

前世,晋王萧赫曾在京郊某处遇刺受伤,具体时日她并不清楚。她本就对朝中之事不慎留意,更何况那时的自己压根没心思去管别人的事,只依稀记得是暮春时节,堂堂皇子之身竟在京郊遇刺,此事当时引陛下勃然大怒,兄长为此还带人在京郊附近连续搜查了几日。如今想来,大约就是近来几日的事情。

雨声沙沙,雨珠顺着伞骨滑下,砸在脚边。

沈青黎收了收脚,只见脚上那双月白软底芙蓉花绣鞋的鞋面上,原本莹白如雪的芙蓉花纹样,不知何时,竟浸上了浅浅血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