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成婚第三年 > 第48章 佛手烧

成婚第三年 第48章 佛手烧

作者:清荣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9 15:34:04 来源:文学城

两人慢慢喝完汤,一出店门,才惊觉,万吉把马车驾走了。

甘翎拢了拢衣袖,道:“我走回去就是,你先回去。”

丁旭笑着看她一眼,“有马为何要走,这么冷的天,冻坏了怎么办?”

说完牵马过来,就要抱她上马,甘翎一窘,低声道:“这是在街上!”

“街上怎么了?你是我夫人!”他笑。

甘翎却没心思同他玩笑,到底避开了他,自己坐上了马,攥紧缰绳,道:“我先回去,等你消息!”

在丁旭的惊愕中,扬长而去。

“要查也得夜里啊,这么早,岂不是要打草惊蛇?”

他心道,一扭头就见那院长急步出了胡同口,往对面的茶坊而去。

他立即转身回避,想了想,似乎是个机会,于是大步走到街头,从剪子胡同绕回铃铛胡同,从慈济院后墙跳了进去。

慈济院是座三进宅院,前院住杂役,二院厢房住孩童,中厅待客,内院则是院长的居处,小小三间瓦房,并带一间书房。

这是适才院长介绍时大略说的,丁旭却是记得清清楚楚,他直接去了内院。

可喜,院中无人,只有一株银杏树迎风独立,那树很是细弱,当是刚栽种的,几只麻雀在树下啄食,听见脚步声,轰地都飞走了。

丁旭直奔书房,房门未落锁,只虚虚合着,一推就开了。

房内全是花梨木陈设,案几椅床橱,井然有序。书案上摊着几本簿子,毛笔架在砚池上,白茶盏里的水温温冒着热气。

丁旭看着,明白主人是临时外出,很快就回回来,于是再不耽搁,抓紧翻看。

他先拿起桌上的簿子,是账簿,日期、名目、收入、支出四列清清楚楚。

但名目栏甚是奇怪,全是人名,妞妞,朵朵,三哥,五大……人名后就是收入,五十,二百,一百……不等。

丁旭的心忽地揪紧,快快把簿子翻看了一遍,找到五月初五的记录,“小豆子八十”。

会是这个小豆子么?端午日,跟顺天府衙报信的孩童?若是的话,那么……

拖沓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急急把账簿原样放好,转身出了书房,一跃上了屋脊。

刚在脊后趴好,就见院长推开院门进来,后面跟着个杂役,手里拿着个盒子。

“去,把花花喊来,就说有豆沙包吃。”院长在进书房前,扬声吩咐了一句。

……

顺天府衙,府尹关皓正在为重阳节礼写礼帖,一个书吏替他研墨,见他蹙眉的模样,忍不住道:“大人,今年宫中不办重阳宴,咱们这礼备了,也没法送啊。”

“你懂甚么?”关皓蘸墨,见那书吏一副丈二和尚的模样,道,“没法送的礼,更要送。”

“那要怎么送嘛?宫内不收,就算抬过去也会被退回来,这来回折腾不说,脸面上也不好看哪!”书吏忍不住道。

“要的就是这番折腾。”关皓轻轻笑了一声,“折腾才有动静,有动静才会给人知晓。一旦陛下知晓我的恭敬之心,你说,我的体面还会小么?”

这话如此露骨,那书吏再听不明白就是呆瓜了,他当即赔笑道:“老爷通达!小的受教了!”

关皓数了数礼贴上的名目,只有十二种,想了想,决定再添四种,凑成十六之数,遂对那书吏道:“快帮我想想,女子用物,除了胭脂水粉绸缎布匹珠宝雅玩外,还有甚么?”

这次书吏反应极快,只一想,就回道:“补品,香料。”

关皓满意地点点头,提笔补上,“沉香四斤,人参两斤”,又道,“皇后刚刚复位,是得好好保养,冷宫七载,也是难为她了!”

话音未落,见门吏来报,说威远将军正在衙外下马,脸有急色,好像有大事。

关皓立即搁笔,一面吩咐将人请进后厅,一面急急更衣。

待他急步赶到厅上,就见丁旭一身褐布长袍,立在当地,手握马鞭,桌上的香茶,一口未动。

“威远将军,下官……”他堆起笑,上前寒暄,未说完的,就被丁旭打断。

“关大人,我来是有事请教。”丁旭开门见山,直言不讳,“端午日,来府衙送信,请大人去石榴胡同救助末将的那个幼童,可是七八岁,手上有烫伤的疤痕?”

四个月前的事,说久不远,说近不长,关皓先是一怔,继而摇了摇头,“那小孩跑着来跑着去,只在衙门前扔了一句话,门人们并未瞧看仔细。”

他想了想,又道:“七八岁总是有的,是个男孩,圆脸,总角,哑嗓,葛布衫裤。至于其他的,尚未得知。”

他看了丁旭一眼,长揖致歉,道,“下官做事不利,迄今未寻到人,令将军挂怀,实在惭愧!”

“关大人言重了,末将只是偶遇谷王,记起此事,便来问问,并不是催限之意。”丁旭半真半假地道,“此事已交由大理寺督办,真该挂心的是大理寺卿!”说完当即告辞,并不允关皓相送。

看着他匆匆离开的背影,关皓一脸纳闷,继而感到羞恼,果真是柿子捡软的捏,不敢去催刘睿,到来寻他开心!

丁旭骑马拐过衙前街角,就觉背后有人跟了上来,一扭头,却是梅影,一身黑布长袍,揣着手,头戴万字巾,乍看像个赶路的商人。

不用说,又是她让来相助他的。丁旭此时也的确需要帮手,便没有赶人,只冲他无言地说了三个字。

梅影看得清楚,当即脚下发力,拐进了街侧的胡同里,随即越巷穿街,抄近路赶到了雷公庙。

雷公庙本来香火不旺,此时天寒,更无人拜,那管香火的老道正在院中晒太阳,享天福。

梅影见他依旧是单布青袍,就拿出二两银子,说让他做身棉衣穿。

老道欢喜不已,谢过梅影,立即扯布去了。

梅影又把庙中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确定无人,这才去了殿上等候。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就见丁旭提步进来,无有马蹄声,想是已找脚行寄放下了,毕竟此时他们需要清净,不能引人注目。

丁旭入殿,拈香礼拜过雷公后,就把慈济院的事说了一遍。

梅影听着,并不惊诧,只是道:“此事好办,属下这就去盯着,寻机把那花花救下来,再去袁记探看个明白。将军请回绣坊,等我消息。”

丁旭摇头,看着他,道,“此事若真那般不堪就万万等不及明日,我们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需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样,你我分兵两路。”

雷公双目如炬,默默聆听两人的低语,秋阳射进来,朦胧了两人的影子。

议定后,梅影从怀里拿出两张面具,让丁旭选一张。

丁旭选了张兔子的,梅影想了想他戴上的模样,忍不住一笑,旋即告辞,自去做事。

等待甚是熬人,但熬过去就好了。

丁旭先是在后院静室睡了一觉,又去街上饭铺用了些饭菜,看看日已西沉,这才慢慢往铃铛胡同赶。

他走得不紧不慢,似是逛街,到得胡同口时,正好暮色四合。

他戴上兔子面具,慢慢走到胡同中间,抬眼看了看胡同尽头的那两盏昏黄灯笼,灯笼下的大门紧闭,灯笼上的“慈济”二字,格外刺目。

他想了想,避到胡同暗处,静静观望。

很快,慈济院的大门敞开,一个杂役扛着个口袋走了出来,口袋是白色的,以红绳扎口,他嘴里哼着小曲,脚步轻松地走着,仿佛要去奔赴一场酒宴。

丁旭看着他出了铃铛胡同,立即提步跟了上去。

暮色中,那杂役熟门熟路地进了东市。

此时的东市依旧喧闹,人来人往,酒肆食铺中的笑闹声和着曲声弦声,直往人耳朵里钻。

街侧一溜两行灯笼齐齐点燃,照得丁旭无处遁形,正担心被那杂役发现,就听有人笑道:“快看,那人戴着个兔子!这都九月了,他还在过中秋!莫不是家里没有黄历!”

这嗤笑声提醒了他,他顿时挺直腰板,昂然前行,目光始终落在那杂役的身影上。

只见他走过喧闹,走过人流,一个转身就到了东市后街。街首一家店铺,铺前挂着两盏圆灯笼,借着灯光,可见匾额上写着“袁记生药铺”五字。

那杂役上前,就要举手敲门,一道黑影如风掠过他背后,他立即向后倒去。

梅影接住了他,也接住了他肩头滑落的口袋。

梅影打开口袋看了一眼,立即扭头冲不远处的丁旭点头示意,随即一肩扛人,一手托袋地消失在后街尽头。

丁旭吐出一口气,提步上前,试着推了推铺门,那门居然没关,立即就开了,无有人声,无有人应,只有柜台上的一支长蜡静静燃烧。

烛光下,三个药柜贴墙直立,药香弥漫一片,柜台侧的账房挂了锁。

丁旭看着,吃了一惊,却也不再耽搁,见过道后那连通后院的木门里有人影走动,当即奔了过去。

木门也没上锁,轻轻一拉就开,门开处,晃眼的白光扑来,丁旭本能地想闭眼,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睁大了双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