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强徐世杰二人就打车去了高中明住处。高中明一见刘国强二人的到来,喜出望外,互相问候一下后,还是把好茶泡上后就进入了正题。高中明就说:"我就不说弯弯绕绕的多余的话,你们进入调研,如何进行,需要些什么东西,通通的讲出来,我们就好作出准备。"刘国强呷了一口茶,看了看高中明一眼,随即把眼色投向徐世杰说:"老徐说说你的想法和主意吧。"徐世杰想都没有想一下就说:"那好吧,我就将我的主张说一下。虽然还不算成熟,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机械地去施行,因为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不然是要因循守旧,就得吃亏了!"老徐说得很到位,很得体,也很实际。他把对方的力量估摸得很透,只有我们将他们稳住,把握住对方的软肋,才有可能乘隙而入,才是克敌制胜的保障。
想不到徐世杰竟然说起话来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而然,这不禁使刘国强倾心佩服刮目相看这个老搭档来。而高中明,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暗自思忖:这老徐啊,看不出来已近七旬的老人,说出话来还很是得体,难怪得当了这时报的副主任,确实是不同凡响啊!这更是引起高中明的刮目相看,跟知识分子打交道,确实是一个很光鲜的事情。"哎,很好很好,徐主任,一切请你们放心吧,我们只能暗地使劲支持你们了。"高中明说。话说到这份上,该开门见山地敞开心扉吧,刘国强淡淡的一笑说:"高总,我就直言不讳的说,我们都是有单位作依托的人,而且我们只能靠单位保驾护航的,才能大着胆子去做,徐主任是媒体人,而且是外藉媒体,他们可以不服当地政府部门的节制,大陆媒体只能做正面的文章,不能做负面的新闻,只能说政府的好的冠冕堂皇的一面,不能够发政府部门的批评文章,而外来媒体就敢。外媒就有这种优势,勇敢于揭露批评阴暗的一面。徐主任发的那国家大型牛奶公司的报道,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这件事可大了,龙头企业都弄虚作假的,闻之汗颜。据说他们的头头脑脑都是政府官员,人大代表,都是体面人物。标明本报记者的名字,就是说明我就敢惹你,很牛啊!佩服佩服!"
刘国强的一番话,说得高中明的心里去了。他又欣喜若狂地看了一遍徐世杰的那篇文章,又啧啧称赞说:"我真的是太幸运了,能读到徐主任的佳作,确实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接着,高中明就对徐世杰说:"徐主任,我有个请求不知道你可以答应吗?"徐世杰笑着说:"没关系的,随便说。"高中明笑容可掬地说:"把你这篇文章转发给我行吗?"刘国强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难的,百度上一搜便得啦。"由于有徐世杰那篇文章作支撑,刘国强真是相得益彰,他就少了很多回旋余地,文章就随便可用手机在百度上搜索,一点开文章的标题就跳出来了,这使他们抄近道便易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