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空杳杳西风老 > 第116章 贬官尽陵

长空杳杳西风老 第116章 贬官尽陵

作者:不思秦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30 04:40:22 来源:文学城

近乎咆哮的声音在大殿里久久回荡着,施正卿在王诲臣怒气冲冲的一通训斥里放下了端着的酒杯,面色如常的端量了一会儿王诲臣,继而从容淡定的用左手托腮,下巴微微扬起,颇有些睨睥一切的意味。

李长明不动声色的瞧着王诲臣,选择袖手旁观,手里的扇子又转了起来。

凭着对李长明的了解,大臣们再清楚不过那个动作的意思了,气氛越来越僵,几百人的大殿安静的过分,王诲臣是坐也不是继续站着也不是,登时火冒三丈。

“王侍中天天这么大火气会吓到安西节度使的,”说话的是坐在王诲臣旁边的胖乎乎老头,慈眉善目,站起来的时候肚子还抖了抖。

“晏中书此话是在说这是老夫的不是?”看了一眼晏昶,王诲臣哼了一声,“也罢,就算是老夫的不是,这些话本来就应该你御史大夫来说,老夫越权了。”

晏昶朝施正卿拱了拱手,“算起来,上一次见到施相公还是十八年前,朝中除了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其余的都不知施相公是何人物。虽然王侍中方才言辞过激了,但是王侍中的话确实是我们做臣子想问的。既然穿了衮服,施相公不会不知加冠之仪,不知如此打扮是为何?望施相公给在座同僚一个解答。”

听完晏昶的一番话,施正卿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视线移到了王诲臣的身后。

被施正卿注视着的老翁面容清瘦,精神矍铄,因为并未蓄髯,若不是两鬓皆是霜色,很难想象他已年过古稀。饱经风霜的脸庞上还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采,平舒的眉眼透着可亲,感染着视线另一端所传来的笑意,老人神色有些激动,目光炯炯的注视着高阶上的那个年轻人。

他们之间的动作太惹人注目,当人们一脸不解时,施正卿缓缓站了起来,扫视一周,伸手将束发的巾帻和玉簪解了开来。

长至脚踝的青丝没了束缚,似被微风吹动,轻舞灵动,绝美无双的面庞愈发摄人心魄。施正卿在一阵惊叹声中从袖里取出了一条白色的长巾,熟练的把飘舞的发丝绑了起来,在脑后束了马尾。两鬓的几缕细碎头发仿佛通灵一般,服服帖帖的落下,垂至耳边。

不同于披发的柔和儒雅,扎起头发后不仅看起来精神许多,还让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春归二月明媚烨然的生机。再度抬眼的那一刻,花开风暖,诱蝶引人,肃杀之气顷刻融入他玄青色的眸子,化作天端的泓泓烟波。

叹了一口气后,施正卿对李长明一拜,笑容不在,神色哀伤的看了看殿中的所有人,悲恸难抑,嘴角几次欲张都没能成功。

在双眼被涌出的泪水朦胧时,施正卿才沙哑着说出了话来:“我怎会不知束发加冠之仪。先母因生我而亡,家父也在战乱中失踪,外祖父请燃花先生为我算过命,说我苦命活不久,唯一的解救之法便是终身蓄发,长发长命,而且在六十岁前都不能剪,如此才能保我平安。”

施正卿说着抹了抹眼泪,可怜的望着王诲臣和晏昶,红肿的眼睛里写满了委屈与无助,“外祖父带我来长安时,先帝说过我成年后可以不束发,所以我并没有不敬,是先帝恩准了的。为了来见皇帝哥哥,我头一次束发还被指责大不敬,你们可知头发长,是很重的,根本就不能全部盘在头上,即为同僚,为何要给我安一个无中生有的罪名?皇帝哥哥都没有说我,你们有什么资格?难道是因为外祖父不在了,看我年纪小,家中无人吗?”

一番话说的是王诲臣和晏昶始料不及的,有理有据,孝义皇恩具备,还用皇帝的不怪罪反过来问了他们的过错。

声泪俱下,情真意切,在座的臣子都比施正卿年长,怎么看都像一群长辈在欺负一个初来乍到的小辈,当大臣们看到施正卿啜泣不止,不再言语时,心里顿生罪恶感。

唯一不受影响的当属李长明,他一直望着施正卿的侧脸,眉头虽然紧锁,却不是因为刚才的那番话,而是没有料到施正卿会这样演戏,让他措手不及,不过这不失为一个机会。

“好了,”李长明一脸疼惜的瞧了一眼低声抽泣的施正卿,手里转着的折扇重重的摔在了案上,勃然大怒,“是不是十八年太久了,久到你们忘记了先帝在世时是如何对待施亦寒的了?施家是无人了,李家不是!王侍中去尽陵县好好反思反思今日的言行!晏昶这三个月待在府里将唐安律好好看一看,你们也是,看一看何为君臣,看一看太祖皇帝说过的话,看一看你们的所作所为!坐下罢!”

任谁都没有料到,李长明会直接将王诲臣贬到云州府骤城尽陵县做县令,也没有想到晏昶直接被禁足在家。

王诲臣没有出声,呆愣的站着。被他一手扶持上位的亲外孙竟然为了一个外人贬了他的官,就连一向被李长明礼待的晏昶也被禁足。

或许是李长明忌惮相权,急切需要一个突破口,也或许是为了私利,如传言里所说的,李长明是断袖,都不重要了,此时此刻,王诲臣认命了,他觉得这一定是报应,说不定是王家咎由自取的结果。

没人比王诲臣再清楚不过云州骤城尽陵是什么地方了,那里是百年前梁王谋反案里骠骑大将军沈藉的祖籍。

靖王李长逸死后,王尔若曾私下告知王诲臣,李长逸知道梁王谋反案的事情。王诲臣想不到李长逸一个除了燕宫哪里也不去的人,是从何处得知百年前的事情的,那时他就忧心李长明总有一天也会知悉,谁知这一天来的如此快。

难以置信的还有晏昶,聪明如他,第一回,被李承霂称赞公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御史大夫晏昶选择了闭嘴。

晏昶拽着半天不动的王诲臣坐下了。

众人瞠目结舌之际,施正卿带着泪水,率先开口问道:“皇帝哥哥,为何?”

在施正卿看着的时候,李长明有一瞬失神,又恢复了温和的笑脸,“李家人要善待施家后人,是父亲在世时说过的,也是太祖皇帝说过的,忘了吗?”

皇帝的立场显而易见,被惩罚的两位宰相默不作声,其余人也收了求情的心思。

“外祖父离世时我不过六岁,他说教我不用害怕,长安城的皇帝陛下会护着我,太子哥哥也会护着我,我知道他没有骗人,太子哥哥真的会护着我。”停了眼泪,施正卿哭红的脸颊上出现一抹笑容。

看得又是一个愣神,李长明眸色暗了暗,心内自嘲:不过是绝世出尘的皮囊罢了。

理了理思绪,李长明拿起案上的折扇,转了起来,“话已经说开了,卿儿何不趁此机会见见祖父?”

“卿儿”二字差点教施正卿脸上的笑容凝固,李长明恶心人还真是有一套。

而表情凝固的大有人在,大殿里有安西节度使的祖父?比左相贬官还令人震惊的消息冲击着每个人的心脏。

议论声里,施正卿整了整衣裳,走到王诲臣身后坐着的那个老翁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祖父,卿儿不孝,这么多年都没有来长安看过祖父,祖父会不会怪卿儿?”

老翁早就注意到了施正卿,从踏入守静殿时就无时无刻没有看着这个孩子。当施正卿被两位宰相逼问时,老翁想要看一看施正卿的反应,他想过,若是施正卿不能处理好,那他再出手,这样也合情合理。老翁并不清楚施正卿本人知不知道他是什么人,知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跪在眼前的少年郎眉开眼笑,脸颊上残留着的未干泪痕让老翁心疼不已,从位置上站起来,扶起了少年,望着比自己高的少年,老翁激动的手都抖了。

“好孩子,阿翁也会护着你。是阿翁不好,怜施亦寒一把年纪孤身一人,无人做伴,他过世后本该将你接回来,可谁知你会年纪轻轻便承了爵位,阿翁没法子,没法子……”

说到此处,北野蔼老泪纵横。

“阿翁,没事的,外祖父留下的凉州故臣待我很好,丁家和妊家的那些人也是,他们可听我的话了,任我欺负呢!”施正卿微微笑着摇了摇头,被北野蔼紧紧抓着的手感受到了老人家的悲痛与无奈。

官至门下侍中又如何?施家无后了,就算是当时的施正卿只有六岁,也必须承爵,而继承了爵位就不能离开封地,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施正卿提到的丁家和妊家是凉汝十二氏其中两氏。凉州丁氏、妁州妊氏与凉州施氏、凉州李氏四家是并称凉州四门的显赫世家,到今朝,四门中的丁氏与施氏大不如前,值得一说的是丁氏与施氏都衰败在子嗣凋零。

对听到的人而言,施正卿的话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在一旁坐着的王诲臣和晏昶不由得交换了一个眼神。丁家与妊家能够听命与施正卿,也无形中说明这个看起来可怜兮兮的少年郎并不简单。

这一年应该会很忙,T_T更新会很慢,不过不会弃坑。

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小可爱们见谅啊。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不会放弃。

哪怕今年依旧冷冷清清,依旧签约不上,都不会阻止我继续下去的决心。

o(*≧▽≦)o

晚安,又是爱你们的一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6章 贬官尽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