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缠郎 > 第2章 初遇(一)见她

缠郎 第2章 初遇(一)见她

作者:冻芒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03:48:25 来源:文学城

元康十年五月,叶皇后薨逝,举国布素。

帝后伉俪情深,后宫如同虚设,皇后多年享帝王专宠,每日同食同寝,二人的美满婚姻被颂为佳话,文人墨客笔下赞诗不绝。

传说皇后只是普通民女,机缘下与尚在潜龙时的的皇上相识 ,一朝飞上枝头 ,被封为正妻,不久就怀有身孕。

叶皇后母族也跟着水涨船高,皇后兄长也从汲汲无名的八品小官,到后来的大理寺卿,更是后来整个大燕朝的国舅爷。

皇上御极后,叶氏自然而然成了大晋朝的皇后,万千宠爱于一身,儿子也被封为储君。

帝王专宠,地位钱财,对叶皇后来说都俯拾即是,令人羡慕不已,她成了所有女子口中的大福之人,天下的父母们也改变要儿子的想法,都希望生个女儿来光耀门楣。

可惜红颜薄命,叶国舅和皇后兄妹情深,叶国舅因病去后,不到一年,皇后也去了。

皇后逝后,赐仁孝献皇后,皇上大恸,多次昏厥,他亲自给逝去的皇后沐浴,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着孝服扶棺送别。

叶皇后葬在京郊帝陵,等皇上二人同穴合葬。

皇上辍朝五日,亲手写下悼文 ,命人在宫中筑层观,常登楼眺望其陵墓。

皇后为人谦和,生性节俭,不喜奢靡铺张。唯爱礼佛,常年与青灯古佛相伴。

临终时也只留下“遗约棺才周身,敛以时服。”的嘱咐便撒手而去。

京郊灵谷寺。

孝期已过,但每年忌日谢执都会来寺庙住上几日为叶皇后祈福。寺庙里也供奉有皇后的长明灯。

当下社会崇尚佛教,死者生前礼佛,去世后生者会为其供长明灯并诵经祈福,以灯破暗,祈福逝者离苦 ,在另一个世界不堕黑暗。

面对死亡,人们无能为力,以“供灯”这一具体行动,缓解思念之痛,获得心理慰藉。

谢执身穿文人常服墨绿道袍入寺,这次供灯是太子私下进行,因此所带侍卫较少,且都穿便服。

“殿下,都打点好了,寺庙其他恩客也排查过了。”随身侍卫青翳恭敬道。

谢执微微点头,神色淡然。

两人进入寺庙,跨入殿门,便见有较高的石坛围起,最里面紧挨着黄墙一排竹子修长挺立,墙外七叶树的两三枝丫跨过飞檐攀入。

竹子前方是三小座瘦高的太湖石假山 ,假山密布玲珑孔洞,假山两侧则种有大吴风草。

阳光斜斜,透过树叶和浓密翠竹间隙,筛出金碎光影,映在古朴黄墙上,竹随风动,影随竹动,如被墙沿框起的水墨画。

向左转身就见黄墙红柱前摆着尊巨大香炉,门口上方挂着红色牌匾额——度一切苦厄。

大殿里光线不足,只有金身雕像矗立正中央,下奉一盏长明灯。

地藏王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神态安详宁静,双手结禅定印,就这样悲悯地注视着世人于苦海中浮沉,却又时刻提醒人们,苦能被看见,也能被安放。

僧人敲击木鱼和诵经的声音传入,一硬一软,在空荡的大殿中荡开,绵长,却又极具穿透力。

谢执站姿如松,背脊挺得笔直,伫立在黑暗中,望着长明灯台上跳动的火苗。

微弱的灯光打在他脸上,高挺鼻梁投下阴影,漆黑双眸静若寒潭,神情不悲不喜。

虽然主子日常就不苟言笑,但青翳就是觉得自家主子不对劲,周身笼罩着一种堪称悲凉的柔光。

青翳一直觉得太子和叶皇后之间的情感很复杂,叶皇后去世时,包括葬礼上殿下都没掉一滴眼泪,好似只是一个陌生人离世。

殿下也从不信神佛,可还会在寺庙斋戒几日,为皇后点长明灯,让僧人诵经祈福。

自己从小跟在殿下身边,自殿下满六岁搬到东宫,他从来没见过叶皇后主动来看望过。

可殿下又时常收到皇后派人送的一些亲手缝的衣物,或是棉袍,或是护膝,连殿下出阁讲学第一个书袋都是皇后缝的。

很是矛盾。

同天下其他母子都不同。

这边,

谢执短暂陷入了回忆。

“ 澄儿,来,让姑母抱抱你” 叶程是叶雨柔的侄儿,比他小三岁。

因为皇后整日郁郁寡欢,为了让皇后开怀,皇上特许叶家人可以经常入宫陪伴皇后。

叶雨柔人如其名,倾国倾城,长相柔和,没有攻击力,说话也和水流缓缓一般温润,笑起来更是讨孩子喜欢。

三岁的叶澄迈着步子朝姑母走去。三岁小娃白白胖胖的,年画娃娃一样,笑得见牙不见眼。

“哎哟,澄儿又长胖了,再大点姑母就要抱不动了”

“是啊,这岁数的孩子正是长膘呢,一天一个,这孩子能吃得很呢。”

国舅夫人何氏笑着搭腔,何氏也是平民出身,没什么文化,知道这个妹妹性格软乎。

早年未进宫姑嫂关系就很不错,如今进宫也时常想着家里,心里也很是感谢,喜爱叶雨柔,说话也都和早年在家一样,无拘无束,从不拘泥。

何氏知道这个妹妹的痛苦,也知道她对自家儿子的喜爱,好似把那不能宣泄的母爱都寄存在了侄儿上。

因此她也经常带着孩子来看望,想让妹妹不那么郁闷难解。

她也想劝劝妹妹,既来之则安之,好好疼爱谢执,孩子是无辜的。

可想到当年的糟事,想到妹妹当年自尽后的苍白脸色,话在嘴边转了几圈,也不知从何开口。

“皇后慢点。”旁边随侍的瑞萍姑姑笑着说。

瑞萍好久没见过皇后笑得那么开怀了,看着皇后的笑,心里既开心又酸涩,为何会闹到这种地步?

六岁的谢执正是这时走进坤宁宫,看见的正是所有人都面带微笑的和谐场景。

谢执肖似皇上,虽只有六岁,但还是比同龄人要高挑,可以透出长大长腿高个的潜力。

穿戴也是一丝不苟,板板正正,不见儿童的稚气,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

太子自生下就养在东宫明德殿偏殿,后来是乾清宫偏殿,由皇上亲自抚养。

可再懂事也只是稚童,很是黏着母亲,渴望母亲温柔的抚摸。

今日知道舅母一家来了,也想趁此来见见母后,便嚷着让宫人带自己来。

一进厅内,空气有一瞬的迟滞,侍奉的宫人都是宫里老人,都是知晓帝后间的恩怨,也知晓皇后对太子的态度。

还是瑞萍最先反应过来,“太子殿下来了。”

谢执双手作揖,向皇后和舅母问安,“母后安,舅母安。”“瑞萍姑姑好。”

“执儿来了啊,都长这么高了,比你表弟还高半头呢。”何氏说着就上前拉起谢执手,问起话来。

谢执听不清。

厅里场景好似虚化模糊起来,仿佛只剩下自己和母后,他望向从进来到现在没看向自己也没开口的母后。

她抱着表弟,温柔亲昵地抚摸表弟脸颊,似在询问写什么。

母后没有抬头。

从这天起,谢执真正意识到母后和宫人说的一样,即使父皇在每次母后没空见自己的时候抱起自己,告诉他,是母后心情不好或是身体不好。

母后不喜欢自己。

后来,他经常听到父皇母后的争执,在母亲痛苦的控诉中,他知道了母后原来嫁过人,知道了母后不喜欢父皇,知道了是父皇囚着母后,知道了若不是自己,母后拼死也不会留在宫中。

可他恨不起父皇,父皇常常在被赶出坤宁宫后,落寞地抱着自己在膝头,告诉自己,母后只是太爱我们了,母后只是害怕了。

也会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彻夜守在床前,更是毫无保留的把骑射本领,为君之道教给自己,能亲自来的就绝不假手于人。

母后临走时也只是吩咐了丧仪从简,便毫无眷恋地走了。

可父皇太爱母后了,他把无数奇珍异宝用来陪葬,举办隆重丧礼来送母后,全国哀悼。

自己的身体也随着母后的离开日渐衰败。

雨水绵柔,却最是坚韧,冲刷万物,塑造万物。

谢执知道,母后人如其名,是雨水。

————

谢执走出,翻过层层遮帘,一路垂眸,行至廊道中央,突然鬼使神差地抬头。

苏漾在寺里待了两天,整个人闲的骨头缝像进了蚂蚁一样发痒,连太子的影儿都没见。

见寺庙院里有一棵槐花树和一颗梨花树,眼下苏漾被槐花树惊艳到了,看着瘦瘦小小,竟也开了这么多花。

当下决定辣手摧花,摘点槐花,自己偷偷去搭着鸡蛋煎。

自己小时候在天门,上课贪玩,课业憋不出一个字,老师惩罚不能吃饭关禁闭。

自己饿的捂着肚子嗷嗷叫,饭堂也被老师特地嘱咐不许留饭,决心要惩治一下这个冥顽不化的小徒。

这时候师兄沈长风就会带着自己去摘槐花,去山里找野鸡蛋 ,有鸡蛋最好,大部分是没有鸡蛋的,就和玉米面蒸,也是极香的。

天门经费紧张,一年不见荤腥,馋得急了,师兄会带着他们去打猎,鸡蛋对他们来说都是难得的美味。

苏漾整个人向上一蹦,指尖拼命往高处探。因日光潼潼,苏漾双眼微合,,花枝上下晃动,些许百花簌簌往下掉,带着整个树轻颤。

此时一场大风无情刮过,像一只大手胡搅那繁密的花。

“这风坏我好事。”苏漾不爽道。

苏漾并无文人雅思去欣赏这如诗如画的巧合。

扭头望着地上残花,肩上和裙裾的落花随着身体扭动而掉落。

也不由在心里发问:“怎如此倒霉?还有,这太子到底什么时候出现?”

这边,青翳没有注意主子早已停下的步伐,仍气闷的说:“殿下,天门那群家伙又蹦跶起来了,夜袭绵州县军火库,抢了我们好多武器。”

青宁沿着廊道往前走,远远望见树下苏漾,整个人都看呆了,良久惊叹道:“仙女下凡啊!”

看自家主子不言,像是深思状,内心更加佩服殿下的定力,此时仍心系国事。

“雕虫小技,不成气候。”谢执居高临下地审视打量,淡淡回道。

[粉心][粉心][粉心]

灵谷寺凭个人记忆所写,实图见微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初遇(一)见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