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陛下也想知道 > 第32章 斗胆

陛下也想知道 第32章 斗胆

作者:郁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5:02:34 来源:文学城

周澹然头也未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来的不过是一件寻常器物。

秦彬默默地走到御案旁的紫檀小几前。那方端溪老坑砚台、那块松烟墨锭、那只定窑水盂,依旧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如同昨日。

他挽起袖口,露出比昨日更加苍白瘦削、还带着冻疮痕迹的手腕,开始注水研墨。

然而,今日的动作,远比昨日艰难。高烧让他的手臂酸软无力,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每一次研磨,都像是在对抗着千钧重担。额上的冷汗不断渗出,顺着鬓角滑落,滴在砚台边缘,很快□□燥的空气蒸发。

他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保持动作的平稳和匀速,避免墨汁起沫或浓淡不均。

周澹然似乎并未留意到他的异常,依旧专注于手中的奏折。

朱笔落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殿内静得可怕,只有彼此的呼吸声、研墨声和批阅声交织。

时间一点点流逝。秦彬只觉得眼前的景物开始旋转,御案上跳跃的烛光变得模糊不清。周澹然那玄色常服上的团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在他眼前张牙舞爪。

他咬紧牙关,强迫自己集中精神,但意识却像断了线的风筝,难以掌控。

就在这时,周澹然批阅完一份奏折,随手将其扔到一旁,恰好碰到了御案边缘的一摞空白宣纸。最上面的几张纸滑落下来,散落在秦彬脚边。

若是平日,秦彬会立刻停下研磨,躬身将纸张拾起,整理好放回原处。

但此刻,他正全神贯注地与自身的眩晕和无力抗争,反应慢了半拍。就在他迟疑的那一瞬间,周澹然的目光扫了过来。

那目光冰冷,带着一丝不悦。

秦彬心中一凛,连忙放下墨锭,想要弯腰去捡。

然而,他高估了自己身体的平衡能力。弯腰的动作使得本就眩晕的脑袋一阵天旋地转,他脚下踉跄,为了稳住身体,手下意识地往旁边一撑,恰好按在了刚刚磨好、尚未使用的砚台边缘!

“哐当”一声脆响!

砚台虽未翻倒,但沉重的紫檀砚身被他一按,猛地移位,里面浓黑的墨汁剧烈晃动,溅出了不少,泼洒在光洁的紫檀木小几上,甚至有几滴墨点,飞溅到了不远处御案上那明黄色的奏折绫面上!

刹那间,整个暖阁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德全倒吸一口凉气,脸色煞白。

周澹然批阅奏折的动作骤然停顿。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头,目光先落在那一滩污浊的墨迹上,然后,如同冰封的利刃,一寸寸地移向罪魁祸首——秦彬。

秦彬僵立在原地,脸色比刚才更加苍白,毫无血色。

他看着小几上和御案上那刺眼的墨点,大脑一片空白。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在御前失仪已是重罪,更何况是污损奏折?!

周澹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眼神里没有立刻爆发的怒火,反而是一种极致的冰冷和失望,这种沉默的威压,比疾风骤雨般的斥责更令人恐惧。

他轻轻放下了手中的朱笔,笔尖那一点鲜红,在明黄绫面和漆黑墨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完了。秦彬闭上眼睛,等待着雷霆之怒的降临。他甚至能想象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拖出去,重责,或许直接投入诏狱,了结这残生。

然而,预想中的呵斥和惩罚并未立刻到来。周澹然只是盯着他,看了很久很久。

久到秦彬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的声音,久到那冰冷的视线几乎要将他冻结成冰。

终于,周澹然开口了,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看来,掖庭的苦,诏狱的刑,还是没能让你学会……什么是规矩。”

周澹然那句话,如同三九天的冰凌,悬在秦彬的头顶,随时可能坠落,将他刺穿。

暖阁内的空气凝滞如胶,李德全和侍立的宫女太监们连大气都不敢喘,恨不得将自己缩成墙角的一道影子。

秦彬垂首跪倒在地,额头触着冰冷的地砖,等待着最终的判决。

高烧带来的眩晕和身体的剧痛,在此刻都被巨大的恐惧和后继无力的绝望所覆盖。他甚至能感觉到周澹然那冰冷的目光,正落在自己微微颤抖的脊背上。

然而,预料中的雷霆之怒并未降临。周澹然沉默了片刻,竟重新拿起了那支朱笔,目光从秦彬身上移开,落回了御案。

他仿佛对那几滴溅落在奏折绫面上的墨点视而不见,也仿佛忘记了刚才那个小小的意外,开始继续批阅下一份奏折。

这种反常的平静,比直接的惩罚更让人心惊肉跳。

秦彬伏在地上,不敢起身,也不敢有任何动作,只能维持着跪伏的姿势,如同被钉在了原地。

地砖的寒意透过单薄的衣物,丝丝缕缕地侵入身体,与内里的高热交织,滋味难以言喻。

更漏滴答,时间在死寂中缓慢流逝。周澹然批阅奏折的速度似乎比平时更快了些,朱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他批完一份,便随手放到一旁,又拿起下一份。

忽然,他拿起一份看起来颇为厚重的奏折,快速浏览了几行,眉头渐渐锁紧。

那奏折的封皮是特殊的蓝色,表示是来自地方关于灾异或紧急事务的汇报。周澹然越看,脸色越是阴沉,最终,他猛地将那份奏折重重地拍在御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吓得殿内众人皆是一颤。

“废物!一群废物!”周澹然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他很少在臣下面前如此失态,显然是奏折中的内容触及了他的逆鳞。

“黄河凌汛,堤坝溃决,淹了三县!灾民流离失所,等待赈济!看看这河南布政使司报上来的赈灾章程!调拨粮草数额不清,药材分配逻辑混乱,连灾民安置点的设置都漏洞百出!他们是想让那些灾民冻死、饿死、还是病死?!”

他胸口微微起伏,显然气得不轻。目光扫过殿内噤若寒蝉的众人,最后,竟鬼使神差般地,落在了依旧跪伏在地的秦彬身上。

那份被拍在案上的奏折,恰好摊开在关于物资调配的那一页。

墨迹未干,字迹有些潦草,显然地方官员也是仓促上报。

周澹然盯着秦彬低垂的后脑勺,眼神变幻不定。他想起之前陆承恩调查报告中提及,秦彬年少时便显露出惊人的算术和统筹才能,曾协助其父秦岳处理过部分军需调度文书,条理清晰,效率极高。

一个近乎荒谬,却又带着某种试探意味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他并未让秦彬起身,而是用冰冷的声音,带着十足的嘲弄和迁怒,开口道:“秦彬,你抬起头来。”

秦彬依言,艰难地抬起头,因长时间跪伏和高烧,眼前一阵发黑,几乎看不清御案后的皇帝。

周澹然将那份摊开的奏折,往秦彬的方向又推了推,几乎要滑落案几。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不屑和挑衅:“你也来看看!看看我大周朝的封疆大吏们,是如何办事的!看看这些蠢材,是如何将朕的百姓,往死路上推的!”

“你们秦家通敌卖国,祸乱的是边境;他们这般无能,祸害的却是朕的腹心之地!你说,你们谁更该死?嗯?”

这话语恶毒至极,将天灾**的责任,与秦家的叛国罪强行类比,既是羞辱,又是逼迫。,

李德全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暗自疑惑陛下今日为何一再与一个罪奴过不去。

秦彬被迫看向那份奏折。视线模糊,他只能勉强辨认出上面的字迹。

然而,或许是那份对民生疾苦本能的关切,或许是多年浸淫文书养成的敏锐,又或许只是绝境中抓住的一根稻草,他竟真的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快速浏览起奏折中关于物资调配的部分。

高烧让他的思维比平时迟钝,但底层的逻辑分析能力尚未完全丧失。

他看到了几个明显的数字矛盾:申请调拨的粮食总数,与下设各州县分配数额之和不符;药材清单中,治疗风寒的药材比例过高,而预防疫病和处理外伤的药材严重不足;安置点的设置过于集中,忽略了被洪水隔断的偏远村落……

这些错误,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官员来说,本不该犯。

要么是极度仓促疏忽,要么……就是有意为之,想从中渔利?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这些发现,如同黑暗中闪过的一点火星。

说出来,可能会招致更大的祸患;不说,眼前这些漏洞百出的方案若真的执行,不知又有多少灾民要枉送性命。

周澹然紧紧地盯着他,没有错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包括那瞬间的专注和随后一闪而过的挣扎。

皇帝的心中,那种古怪的感觉再次浮现——这个罪奴,即使在自身难保的境地,似乎依然保留着某种对“正事”的本能反应。

“怎么?哑巴了?”周澹然逼问,语气更加冷厉,“还是觉得,这些官员的蠢笨,比起你秦家的罪孽,根本不值一提?”

秦彬闭上了眼睛,复又睁开。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他知道,无论说什么,都可能万劫不复。但看着奏折上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可能代表的鲜活生命,一种超越自身安危的冲动,还是压过了恐惧。

他伏下身,用尽全身力气,让嘶哑的声音尽可能清晰地响起,尽管每一个字都如同刀割:

“罪奴……斗胆……陛下圣鉴……奏章中……粮草总数……与分项之和……差三百石……治疗伤寒之药……比重过高……恐……恐忽视疫病……安置点……未顾及……被水分隔之……杨家坳等村……”

他断断续续,声音微弱,却尽量将发现的几个关键问题点了出来。

说完之后,他便重新将头抵在地砖上,等待着命运的审判。殿内死一般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

秦彬的话音落下,如同投入古井的一颗石子,激起的却不是涟漪,而是死寂。

暖阁内,时间仿佛被冻结了。鎏金香炉吐出的青烟凝固在空中,烛火的光芒不再跳跃,连更漏那永不停歇的滴答声,也似乎在这一刻消失了。

所有侍立的宫人,包括李德全,都僵立在原地,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惊骇。

一个罪奴,一个刚刚因失仪而险些获罪的贱籍,竟然……竟然敢对朝廷奏章指手画脚?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大逆不道!

李德全的冷汗瞬间湿透了内衫。

他几乎能预见到接下来陛下滔天的怒火,以及秦彬血溅当场的惨状。他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生怕被牵连。

周澹然端坐在御案之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没有立刻发作,没有怒斥,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他只是微微垂着眼睑,目光落在摊开的那份奏折上,落在秦彬刚才断断续续指出的那几个问题上。

粮草总数与分项之和,差三百石。

治疗伤寒之药比重过高,恐忽视疫病。

安置点未顾及被水分隔之村落。

这几个问题,点得精准而致命。尤其是最后一点,杨家坳等村落,名字在奏折中只是一笔带过,若非对地理民情极其熟悉或阅读极其细致,根本不会注意到。

而秦彬,一个身在深宫、与外界隔绝已久的罪奴,竟然在如此虚弱的状态下,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周澹然的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御案。

他的脑海中,飞速地闪过几个念头。

是巧合?是秦彬信口胡诌?还是……

还是他真的具备这种一眼看穿政务疏漏的惊人能力?如果后者为真,那么他父亲秦岳当年处理枢密院事务时的高效缜密,似乎就有了传承的印证。

而这,与他“叛国通敌”的罪名,形成了一种极其刺眼的矛盾。

一个能如此敏锐地发现赈灾方案漏洞、下意识关心民生利弊的人,其父真的会做出通敌卖国、陷黎民于水火的罪行吗?

这个念头如同鬼魅,悄然浮现在周澹然的心头,连他自己都感到一丝震惊和……不适。

他需要确认。

周澹然终于抬起了头,目光再次投向跪伏在地的秦彬。

这一次,他的眼神不再是纯粹的冰冷和厌恶,而是掺杂了一种极其复杂的审视,如同一个收藏家,在重新评估一件此前被低估甚至误判的古董。

他的视线掠过秦彬因高烧而泛着不正常潮红的侧脸,掠过他因紧张而微微起伏的单薄肩膀,最后落在他紧紧按在地砖上的、指节泛白的手上。

殿内的空气依旧凝固,压力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帝王之怒,转变为一种更深沉、更难以捉摸的探究。

良久,周澹然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情绪,却让李德全等人更加毛骨悚然:

“你倒是……看得仔细。”

这句话,不像褒奖,也不像问罪,更像是一种陈述,带着一种若有所思的意味。

秦彬伏在地上,心脏狂跳,几乎要冲破胸腔。他不知道皇帝这句话背后藏着怎样的深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还是……别的什么?他不敢回答,只能将头埋得更低。

周澹然没有再追问,也没有就秦彬指出的问题发表任何看法。

他伸手,将那份摊开的奏折合拢,放到了一边。然后,他拿起了另一份奏折,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

“李德全。”他淡淡地唤道。

“奴才在!”李德全连忙上前一步,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将这里收拾干净。”周澹然指了指小几上溅出的墨迹,“今日,不必他侍墨了。”

李德全愣了一下,连忙应道:“嗻!”

周澹然顿了顿,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秦彬,补充了一句,声音依旧平淡:“带他下去。找个太医……看看。”

最后三个字,他说得极轻,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却如同惊雷般在李德全和秦彬耳边炸响。

找太医?给一个罪奴看诊?李德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偷偷抬眼觑了觑皇帝的脸色,却只见一片深沉的平静,看不出任何端倪。

“奴才……奴才遵旨。”李德全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躬身领命。

周澹然不再言语,重新拿起朱笔,蘸了蘸墨,开始批阅下一份奏章。他的侧脸在烛光下显得轮廓分明,专注的神情仿佛刚才那段插曲从未发生。

两名小太监上前,小心翼翼地扶起几乎虚脱的秦彬。秦彬浑身无力,全靠两人架着才能站稳。

在经过御案前时,他下意识地抬眼,飞快地瞥了一眼皇帝。

周澹然正低头书写,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他眸中所有的情绪。

只有那紧抿的、线条优美的唇,透露出一丝不容置喙的威严和……难以言喻的复杂心绪。

秦彬被搀扶着,踉跄地走出了暖阁。当他跨过那高高的门槛,重新接触到外面冰冷的空气时,竟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方才那一刻的惊心动魄,以及皇帝最后那句石破天惊的“找个太医看看”,如同迷雾般笼罩在他的心头。

而暖阁内,周澹然在秦彬离开后,批阅奏章的动作慢了下来。

他盯着朱笔笔尖那一点鲜红,久久未曾落下。秦彬刚才指出奏疏漏洞时,那双因高烧而湿润、却异常清亮坚定的眼睛,不断地在他脑海中浮现。

“秦彬……”他无声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翻涌着前所未有的波澜。

这个罪奴,似乎远比他想象的……要有趣得多。也危险得多。

这场游戏,看来要换个玩法了。他放下朱笔,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发出规律的叩击声,在这寂静的殿宇内,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