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郡主流浪记(重生) > 第101章 第 101 章

北宋郡主流浪记(重生) 第101章 第 101 章

作者:慵懒软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3:57 来源:文学城

万历二十三年的春汛来得格外凶猛。灞河的水位涨到十年来的最高点,浑浊的浪涛裹挟着断枝残叶,咆哮着冲向两岸石堤。

十五岁的萧严——后来被称作“恒王”的大将军,他正蹲在河堤上磨他的新匕首。这把乌兹钢打造的短刃是他父亲从西域带回的,刃口在阳光下泛着幽幽蓝光。

“小六!你慢些!”萧严回头喊道。不远处,比他小两岁的皇子李仁正提着衣摆往河边跑,月白锦袍下摆已经沾满了泥点。这位排行第六的皇子天性烂漫,偏生了一副菩萨心肠,此刻正追着一只折翅的麻雀。

“救...救命...”

河中央突然传来微弱的呼救声。

萧严急忙起身查看。就在三十布外的激流当中,一个青色衣衫的少年正在沉浮,忽而露出一些额发,忽而又沉入水中。萧严没有半分犹豫,利落地甩掉外袍就一头扎入水中。

春汛的河水冰冷刺骨。

他朝着落水少年的方向拼命游,可是湍流的力道更大,河水拽着他的腿就往下游拖。他拼命划向少年,却在即将碰到时,被一个浪头狠狠拍开。

这一下,让他呛了一口水,连忙浮出水面稳住身形。

李仁抱着麻雀匆匆赶来,他环顾四周,却没有一样能用的东西。心急之下只好将麻雀放在一旁萧严的衣物上,他褪下衣衫扭成麻花,用尽全力甩入水面,“萧哥!抓住这个!”

可河流的速度实在是太过湍急,衣服连带着李仁一起险些都掉入水中。

“不可!”

李仁的身后突然传来另一位少年的声音,那时一位约莫十六七岁的蓝衣少年,眉眼如刀削般锋利,他上前一把撤回李仁扔入水的衣物:“往右三丈就有暗流,你这样会害死他的!”

随后,他锐利的眼眸在水中寻找着,伸手指着下游某处:“顺着水流下去,下面有一根断掉的树枝可以抓住!”

又一波浪打来,萧严顺流而下,抓住漂浮的树干。而此前溺水的少年身子已经有些下沉,好在被树枝阻挡住漂浮的速度,这才让萧严成功拽住溺水者的衣领。

“深吸气,顺流而下七步有回湾!你潜下去,此处下头应当有一些能抓握的石头残枝。”蓝衣少年的声音穿透水声清晰地传来,“我在边上接你。”

萧严看了那位少年一眼,只一眼,他们二人之间的信任便有了具体的形状,他们很像,尤其那股冲劲儿特别像。萧严按照蓝衣少年说的方式在回流处潜入水中,果然底下有一些沉木可以借力让他往岸边靠去。

当萧严拖着昏迷的少年爬上岸时,李仁已经抱来干柴,在避风处生起了火堆。蓝衣少年单膝跪地,手法娴熟地按压溺水者胸口。

“景洌。”少年头也不抬地自我介绍,手指精准地找到肋间穴位,“祖父是太医院判。”

李仁手里小心翼翼捧着麻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景洌:“我是李...啊!”

话没说完就被萧严踩了一脚。他吐了吐舌头:“叫我小六就好。”

溺水少年突然咳出大口河水,眼睛缓缓睁开,一旁景洌终于松了口气:“没事了。”

少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似是受了极大的惊吓,哭了好一会才看清眼前三位救命恩人,他连连叩拜:“多谢三位恩人搭救!多谢,多谢!”

李仁温暖的手搭上他的手腕,将他扶了起来,眼睛里满是温柔与治愈,“看你的样子应该是附近镇子上的人吧?这里的水急,今日遇到我们也是侥幸,回去之后要跟镇子里的人提个醒,这处河流莫要靠得太近了。”

溺水少年鼻子一酸,又哭了,只不过此刻是沉溺于李仁的温暖而喜极而泣:“多谢恩公,我一定会照办的。”

他们三人在水边搭了个小摊,萧严猎了几只野兔夹在火上烤着,邀请景洌一同留下享用。景洌的眼眸在萧严腰间的乌兹匕首上停留片刻,又扫过李仁袍角隐绣的金纹,笑了笑道:“好。”

夕阳将三人影子拉得很长。

萧严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突然笑道:“我们三个配合得倒好我下水,景兄指路,小六生火。”

“这叫各展所长。”景洌从袖中取出个瓷瓶,给每人倒了颗药丸,“给,祛寒的。”

李仁捧着麻雀有好一会儿了,突然跳了起来,颤悠悠地把麻雀递到景洌面前道:“景大哥能救救它吗?”

“唉——”萧严十岁便随父征战,打小就被教育男儿郎应当铁骨铮铮,瞧着六皇子这副模样,也只得一声轻叹。

景洌看着皇子掌心奄奄一息的小鸟,眉眼柔和下来,他接过麻雀,手指灵巧地固定折断的翅膀:“殿下仁心。”

“啊!”李仁惊地后退一步,“你怎么知道...”

景洌没有抬眼说道:“殿下袍角的金纹绣的虽淡,却不难看出是宫里的样式。而萧兄方才猎杀兔子的架势,颇有燕北军的风范。在下虽没有亲眼领略过燕北风光,却在书籍当中读过,我想二位的身份,应当就是燕北将军的后人,和以仁心著称的六皇子吧。”

李仁这下更震惊了,他的脚像被封印在泥里一般动弹不得。

反观萧严,却豪爽地大笑着,“哈哈哈哈——景兄果然是个聪明人。我听过你,你是今年科举的状元郎,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真的吗?”李仁恢复了神志,凑上前来仔细看着这位奇才有什么不一样。

“听闻景兄六岁能将诗歌倒背如流,十岁随父亲阅尽千山,十三岁便能出口成诗。如今不过十六有余,就能在科举拔得头筹,试问还有谁的才略能与你相比?”

景洌垂眸一笑,递回手中已经包扎好的小鸟,“都是民间传闻,不可信。我不过是有了一些天赋,外加一些努力罢了。”

“好!”萧严高声赞道,眼里的亮光丝毫没有收敛:“好一句有一些天赋外加一些努力!景兄,我萧严自诩生于将军世家,照样也是五岁能担水,七岁能御马,十三岁时,死在我手上的敌军不计其数。我与六皇子是至交,与你更是一见如故,若是不嫌弃,你也随六皇子喊我一声大哥吧,今后兄弟有难,我萧严义不容辞!”

“在外头要叫我小六!”少年皇子固执地纠正,突然灵机一动,“不如,我们三人结拜吧!”

景洌:“......好。”

三只沾着河泥的手叠在一起。

暮色中,灞河的水声成了他们结义的见证。

此后三年,铁三角的名号响彻皇城。

萧严的武艺在景洌的指点下突飞猛进,景洌从书上看见的招式,只要教萧严一次,他就能融会贯通,那柄乌兹匕首淬了景家秘药,更是能见血封喉。李仁在闲暇时间里也跟着景洌学习医理,竟真救活了不少小动物。而景洌在两位挚友影响下,渐渐褪去孤傲,学会笑闹。

景历三年,李仁偷偷溜出宫看花灯。大街上人潮如织,景洌突然拽住两人,指向茶楼二层——几个穿异域服饰的男子正低声交谈,腰间佩着弯刀。

“小心,他们是西域探子。”

萧严的手按上匕首,眼神一瞬间锐利如刀刃。对他来说,外敌来犯是最要紧的事情。

李仁摇摇头,道:“此事还是通知官府更妥当。”

三人商议间,探子突然离席。景洌几乎是在一瞬间下了判断:“萧兄跟穿蓝袍的,那人身上有刀,要小心些。小六去报巡防营,我盯剩下两个。”

三更时分,他们在约定地点汇合。李仁带来了巡防营,却见景洌独自押着两个五花大绑的探子,萧严则不见踪影。

“景严呢?”李仁急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忽然,巷子里传来熟悉的呼哨。萧严拖着昏迷的蓝袍人一路走来,肩上一片血红,他侧头吐出口中鲜血道:“这厮袖里藏了火雷。还要多亏景兄教的闭气法,才让我潜到水下躲过了爆炸。”

李仁眼泪汪汪上前去给他包扎,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眼前这二人更重要的了,就连皇兄们眼红的那片江山,对他来说都没有兄弟间的情谊更为重要。那冷漠的四方皇宫,如果不是他出身所迫,他定会逃得远远儿的。

此事,景洌沉思几秒后突然单膝跪地,郑重地道:“殿下,臣请殿下严查此事。西域人混入京城,必有人里应外合。我知殿下不愿涉足朝政,可这片江山是李家人的,故土的百姓都是李家人所庇护的子民,有外敌来犯,不可袖手旁观。”

景洌是何等孤傲的一个人,却在金兰契约结成后第一次以臣子自称。李仁扶起他,眼眸在一瞬间变得深邃无比,血脉中关于“守护”的词汇终是在这一刻觉醒。

自此之后,李仁开始不去逃避皇子那些繁琐的课业,不时也会出宫去搜集讯息,因为他的气场太过柔和,以至于就算他本人站在大街上,都不会有人注意到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

他的父皇是一位杀伐果断的人,在位期间,为了彰显和其他皇帝不同,甚至在自己六十大寿当日改了国号为“景”,取义美好且长久的未来。

这些年,李仁四处搜寻消息,有了萧严这一得力武将和景洌这位万事通,他掌握了很多第一手讯息,却从来都倾尽所有告知父皇。因此,皇帝对他这位仁义的儿子有了一丝改观,甚至于在太子之争里,将他位列前茅。

可变故就发生在景历二年的深秋。

李仁二十三岁生辰这一天,三人策马去了城郊枫林。回程时经过一处乱石堆,却惊讶地发现石堆里铺满了简陋破旧的被褥,还有一些极为简单的炊具。那是李仁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就连饱经风霜的萧严都愣在原地。

“原来,书中所写的贫民窟,是真的......”景洌在二人之间驻足,喃喃自语着。

此时,一个垂死的老妇拽住李仁的衣角:“好心的公子,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