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被剑仙夫人始乱终弃后 > 第14章 恩德缘

被剑仙夫人始乱终弃后 第14章 恩德缘

作者:朝辞晚来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6 00:24:14 来源:文学城

云缘进入藏书阁时,时值清晨,外头一棵参天梅树正逢花期,开得热烈。

前头宫人是个独眼的太监,走路异常快,绘扇没跟进来,在外头候着。

那老太监领着云缘到三楼,跟在她后头,讲述的藏书阁的区域划分,到了东角处,便道此处是盛宣帝所著所藏之书。云缘颔首,让他下去了。

她穿行在高架中,一目十行,手指滑过泛黄的书封,一本本,一排排,一层层,久寻却不至,逐渐皱了眉。

云缘走至雕花木的窗边,临着两人高的木架,窗外红梅落了雪,花枝伸进几许。

手指被冰雪触碰,连脸颊都有了冰冷感,水墨长裙的姑娘手指轻叩木窗,如梦初醒,观察着几遭布局。

架上有本书突然掉落,眼看着就要砸在云缘头上,却被后者用手抓住,细白匀长的手指,指尖因着动作泛着微红。

云缘用手轻轻掸去上面布蒙的灰尘,然后翻开。

这是一本无名书。

十步外的书架后有一道黑影。

他犹犹豫豫,踌躇不定,却渐渐逼近,到黑影之中伸出一把锋利的长剑,靠在云缘的脖颈。

云缘依旧靠着木架,翻着手底下无名无字的书。

黑影却害怕到了几点,微微颤抖着手,声音也带着几分哭腔,是嘹亮的少年音。

他微微走偏了手,那锋利剑刃也滑过云缘的脖颈,血珠逐渐渗出,顺着剑锋往下滴。

云缘伸手往自个脖颈一探,双指上鲜红的血迹,她微微一笑,心里想着这孩子威胁人的本事太差了些,又挂起颇为遗憾的神情道:“对不住了。”

云缘用沾过血迹的手指在黑影中一点,那道朦胧的影子定住,在透过窗菱的天光中,一点一滴地汇聚起来,成了人形。

云缘手里握着无字书,又抬头看着这人形的黑影,问他:“你是何人?”

黑影作摇头状:“我不知。”

云缘挑眉,又问:“你为何吓唬我?”

黑影颇为尴尬,挠脖子的模样,连黑气都隐隐发着热气,他道:“你身上有我熟悉的味道。”

云缘耐心,合了她看了良久也是大眼瞪小眼的无字书。踱步来回,又问:“你在这里多少年了?”

黑影道:“不知。”

云缘问:“那你对此处藏书所知多少?”

黑影挺胸,颇为骄傲:“尽数阅览,无所不知。”

云缘笑,开心的模样,又用手划过排列整齐的书列,引着黑影来到一处,指着那处问:“我记着此处还曾有过几本书,你可知去了何处?”

黑影也靠近云缘指着之处,俯身细察,似要与书架融为一体,良久,方现。

多了几分狼狈和无措。

云缘见状,笑意更深,问:“可探得如何?”

黑影道:“那书里头杀机四伏,恣意昂扬,层层深入,不得章法。我不敢再探,只到了第三招便出来了。”

黑影顿了顿,反问云缘:“你是想要那几本书么?”

云缘颔首。

黑影作苦恼样,又有些豁出去的决心道:“我知道这几本书的下落,不过你要满足我一愿。”

云缘问他:“你如何确定我可以满足你一愿?”

他道:“你身上有故人的气息。我……并不厌恶。”

云缘微笑,并不问缘由,只是反问:“你所愿在何?”

“二十年前,古关战场。”

——

十三万王师行至辽州,大雪封山,主将一声令下,王师驻扎在离平城三十里外的大勾山脚下。

王师自南下而北上,一路过淮河踏擎岭,越无人密林,跨深壑险崖,跋山涉水,收复城池,驱赶蛮夷,颇得民心,各地百姓也组织整合一路不断加入,队伍也不断壮大。这遭大雪封山,拐道则又要七八日,思量着上一战之激烈,派出一对人马先行探路,王师便慢了进程,暂时安营扎寨。

第一日,兵营之外,有人纵马疾驰,一声吆喝是利落爽利,颇具少年意气。

那人手捧密信,一路快跑,通报至主将营帐,里头聚集着多位将领,也翘首以盼。

只听那兵边跑边大喊。

“大喜!大喜!少将军带领的莫家军踏破沧州要塞,收复了河北五城,赵邵安一干仓皇出逃,被埋伏在城外的精骑一网打尽!”

一时操练的士兵欢呼一片,此起彼伏。

隐在人群中的黑影有了雏形,幻化成一位高高瘦瘦少年的模样,不过苍白了些。

云缘望着这一幕,望着红底黑字的军旗上飘着的赵字,一时失神。

主将营里走出的一干人。各个人中龙凤,都是作战指挥排兵布阵等技法让百国避之不及的一等人杰。

为首的,墨色鹤氅加身,气度不凡,芝兰玉树。

还是个少年啊。

云缘错愕。

她未曾想在此处见到了圣穆帝十九岁的模样。

黑影却似乎急得不行,踮着脚往那一等人杰里头看,急切的模样莫名引得云缘发笑。

王师驻扎的第二日,有兵来报一行游医来此处问诊。

将军们闻言看向太子位,寻求意见。只看他将军旗插在山河图里的菱海关,低垂的眉眼冷冽而清淡,脖颈的发与鹤氅融为一体。

众将面面厮觑,却无一人此时敢出声,还差一年便及冠的儿郎,在多次决策上力挽狂澜,更是在初编成王师之时拿下以少胜多的战役,玩的各国都按兵不动。

王师所到国度,除却几个逆贼之国,其余小国更是对王师以礼相待,礼节周到,堪堪比及大邑还未没落时的礼数。

让这些早年游走各国看遍各况和邑朝没落景的能人将相心服口服。

太子位插好旗,拂袖道“问清底细,暂时先派人安置。”

雪再大些的时候,夜已深,外头巡逻的官兵走了好几遭,游医们与伤兵在一道帐篷,不过被人看置,不得自由。

里头有个胖胖的姑娘昏昏欲睡,打个哈欠,渐渐低了头,小鸡啄米似的,慢慢东倒西歪起来。

一旁另一个苦背医书的小医女感觉肩膀一沉,被打断了思绪,茫然看着肩膀的妙亭,弯了眸子,用手在她脑袋弹了弹。

妙亭吃痛,捂住额头,眼睛都困起了水雾,先是环顾四周,见一营帐的伤兵都寂静无声,只有几个医官来回走动的低声询问。

她又抬头,看道和拿着医书边看边背,捏捏道和的脸。

“你呀,怎么还没背过呀?小心阿庆回来罚你。”

他们一行有六个人,阿庆姑姑和晚宁去找了医官主事通融,小六哥和小七哥顽皮,借口去外头小解,就剩她和妙亭。

妙亭起初是有些怕的,毕竟两个姑娘家的。道和则一直拿书苦啃,后来时辰一长,发现伤兵营里安静地很,除却两个小医官过来搭话一会,妙亭便卸下了防备,打起了瞌睡。

这厢道和软软地笑,不说话,却拍了拍腿。两个小姑娘靠在角落里,妙亭也枕在道和腿上安眠。

道和看得起劲,幸亏妙亭睡着是个混不吝的,一睡就成了马大哈,什么也不知道。她也便眼睛看着,嘴里也小声念着,嗡嗡地。小半个时辰,到晕头转向,终于啃下黄帝内经的一页。

她轻叹一声,靠着营帐,直接用书盖在脸上,生无可恋的模样。

道和腿被压得发麻。

“这小姑娘真是个呆子。”

道和听见有人调笑她,猛然挪开书,发觉面前站了两个人。

黑色鹤氅的美少年对她略微颔首,白色裘衣的翩翩公子羽扇纶巾的温柔模样。

道和一时看得有些呆了,便也目不转睛,直勾勾盯着眼前如玉一般的少年看。

白衣公子却用扇子敲了道和的头,摇头轻笑:“没礼数。”

后头有个医官,擦摆手走过来,长胡子白眉毛,仙风道骨,与两人很是熟稔,开口调侃道:“殿下风采近些年更盛!”

白衣公子也笑,开口,温柔问:“你叫什么名字?”

要是睡着的妙亭起身,看着满帐的伤兵都挣扎坐起,医官更是惶惶恐恐排成一列,心中定有定论,这是位大官!

可妙亭睡着了,还在道和腿上睡得正香。留下这么个心眼没有,感官有等于无的道和。

这傻姑娘一板一眼答:“我叫李道和。”

白衣公子笑了,都是人精,这一连串举止和称呼看来,这姑娘是个心大的。

他眼风轻扫着身边喜怒不定的太子,却见他弯了腰拾起道和因着被他吓了一跳丢掉的黄帝内经,将其递给这呆呆愣愣的姑娘。

道和红了脸,小声道着谢接过。

白衣郎君挑眉,扇子摇得更欢。

“你们这行医,从何而来又去往何方?为何行医?一路又经过了多少地方?”

道和瞠目结舌,愣了好一会,她本就不善口才,这会儿面对陌生人,更是结结巴巴开口:“我们是从魏国来的……没什么刻意要去之地,就是行医四海……哪里有伤者,便去哪里。一路…抱歉…去过之地太多了些,我…我忘了。”

道和正结巴着,阿庆姑姑进来了,眼瞧着道和还靠坐着而妙亭熟睡的模样,差点没缓过来。

还未开口训斥,黑色的鹤氅少年看向了她,不轻不重的一眼,阿庆姑姑却住了嘴,只虚虚行了拜礼。

待两人走后,道和看到阿庆姑姑瞪了她一眼,赶紧上前来拧住妙亭的耳朵,气急败坏道:“姑奶奶,还睡呢!一会儿脑袋都不保了,得亏如今的那位是个不计较的,否则你们俩的小命就不保了!”

这厢的一位公公跑过来,客客气气地请着阿庆姑姑出去,说是太子要问话,阿庆赶忙应着出去。

太子位身边的公公临走前笑眯眯地看着道和,谄媚笑道:“这位姑娘是个有福气的。”

妙亭还蒙着,道和又用书遮住脑袋,有些挫败。

在营帐口,风雪漫天,所有人都看不见的两个人,一个小公子眼含热泪,一个笑女子若有所思。

那羽纱纶巾的白衣公子,是齐国国师亲子,如今名震三军的副将季望。

云缘看向那立于风雪中的太子,不变的冷色,夜色中篝火的亮照在他的侧脸,瓷器一般的,不似真人。

不是云缘熟悉的人。

她偏过头,又望向那位白衣的公子。

云缘莞尔,看着黑影道:“你是季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