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大佬退婚后[八零] > 第8章 短篇引热度

被大佬退婚后[八零] 第8章 短篇引热度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3:49:13 来源:文学城

顾卫东晚上加班回来后,听说陈芳华的文章发表了,便提出想看看回信,帮她把把关。

“城里不比乡下,你刚来没多久,别被人给骗了。”

陈芳华犹豫了一下,回信里提到了稿酬的事,不太方便给他看,于是只把报纸递了过去,解释道:“《青年报》是正规大报,日发行量数以万计,不可能是骗子的。”

家里几个人中,只有顾卫东是专科毕业,算是个文化人。不过文理终究有别,他粗略地将文章看完,眼神有些复杂:“你以前专门练过写作?”

陈芳华语气平静:“没有特意练过,不过我上学时作文一直写得不错。”

原主的作文水平到底怎样,她并不清楚。反正京市与原山相隔千里,不会真有人特意去打听她从前的事。

刘淑珍不识字,但见姐夫看完文章后沉默不语,小声嘀咕:“看来这报纸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

刘淑英瞥了妹妹一眼,问了个关键问题:“文章登出来了,应该会给你钱吧?”她可没忘记,陈芳华当初投稿就是为了挣钱。

陈芳华肯定地点了点头:“会有的,不过要等到下个月才能拿到。”

晚上,刘淑珍在床上翻来覆去,后来轻手轻脚地起身出了门。陈芳华没太在意。第二天一早,刘淑珍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她,从下个月开始,她就要去贝家上班了。

陈芳华正在叠被子,闻言动作一顿,随即笑道:“恭喜你出师了!”

刘淑珍脸上掩不住得意:“我姐说了,机关大院管得严,外人一般进不去。以后我们俩见面,怕是没那么容易啦。”

陈芳华可没听出她有多想见面的意思,只笑了笑没接话,转身出了屋。

《忆知青岁月》连载期间,陈芳华每天风雨无阻地去报刊亭买一份新出的《青年报》,回家后把自己那篇文章仔细剪下来,做成剪报集,万分珍惜的收好。

上篇登完时,这篇小说已在社会上掀起一阵不小的热潮。它与以往任何一种言情作品都不同——不过分渲染苦难,也不露骨描写爱情。在作者笔下那个世界里,苦难并非强加,而是一种选择。

作者在男女主人公人生的每个重要节点都设置了选择:比如高途在下乡前,家里只有一个名额,他要和弟弟决定谁去谁留;又比如两位主人公暧昧拉扯的阶段,晓月身边出现了一个人人羡慕的相亲对象,只要她点头,婚姻便顺理成章。

读者试图从中寻找突破口,却一无所获,他们发现人生竟是环环相扣——

如果高途没有主动申请下乡,他可以拥有大好前途,但那样他就遇不到晓月;如果晓月没有喜欢上高途,或是及时止步,她就不必在恐慌中煎熬,但那样她也无法真正发现他的可贵——所谓“始于颜值,终于人品”,她真正爱上高途,是在他给她讲《安娜·卡列尼娜》和《简·爱》的那些日日夜夜。

起初,报社编辑赵绰还会从读者来信中挑出写得好的寄给陈芳华。后来信件如雪片般涌来,她也没精力筛选了,干脆一股脑全转寄过去。

陈芳华收到一个大包裹时吓了一跳,拆开才发现全是读者的信。

赵绰也附了一封信解释,说读者反响太热烈,信件实在太多,只能全部转交。此外,报社还收到不少关于《忆知青岁月》的评论文章,其中不乏一些见解独到、笔锋犀利的。因此报社决定,上篇登完后暂停连载三天,专门刊登这些评论,进一步激发读者的讨论度。

陈芳华明白,报社这是想借势为作品造势、炒热度。她当然乐见其成。

看信看累了,下午难得出了太阳,陈芳华搬了个小板凳坐到走廊上晒太阳。

不一会儿,隔壁邻居家的门开了,一个穿红色毛衣的女孩儿跑出来。她脚上的皮鞋在楼梯上踩出“噔噔噔”的声响,下楼没多久又带了几个同龄的男女上来。

其中一个年轻人见陈芳华眯着眼坐在走廊边上,好奇地问:“你这是在晒太阳吗?”

陈芳华闻声睁眼,看了看对方,慢半拍地点头:“是啊,阳光正好,不晒可惜了。”

那人觉得她说话有趣,正想再聊几句,前面那邻居女孩已领着其他人进了屋,见他还迟迟不进来,扬声喊道:“周治,快进来呀!”

“来了!”那人应了一声,赶紧跟了进去,把刚要问的话抛在了脑后。

筒子楼隔音不好,陈芳华坐在走廊里,没一会儿就听见屋里传来少男少女们的谈笑声。

她无意中听了一耳朵,发现他们讨论的正是《忆知青岁月》。

先是那个邻居女孩的声音:“真气人,我正看到关键的地方,连载居然停了。”

一个男生接话:“我看八成是作者交不上稿,报社才用评论来凑数。以前可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非也非也。”似是刚才那个叫周治的反驳。他声线略带一丝沙哑,十分特别,刚才只听了一句,陈芳华就记住了。

他说得十分笃定。“这分明是报社在吊读者的胃口。”

陈芳华在心里赞了一句:“聪明。”

“我不管是不是吊胃口,只要明天能看到《忆知青岁月》的后续,我就知足了。”这是另一个女声。她起了兴趣,问大家:“哎,你们猜,高途和晓月以后还会再见面吗?”

有人答道:“我看难!”

“为什么啊?他们俩明明心意相通,又都勇于反抗农村陋习,还有比这更坚定美好的爱情吗?”

先前那人解释:“你们女生就是太感性了。再美好的感情也得考虑现实因素。你想想,高途是知青,又是第一批回城的,前途肯定一片光明。他俩还怎么在一起?难道要高途放弃城里的工作,回红星农场继续种地?”

“那为什么不能让晓月跟着高途回城?”女孩不服气地反驳,“你说现实,那我们就谈现实政策——国家早就出台了规定,知青回城是可以带配偶的……”

“回城?”男生轻笑一声,“高途以后的工作、接触的人和环境,都是晓月这个农村女孩没见过、更理解不了的。她跟着回城能做什么?继续种地?”

“说得有道理,”邻居女孩也加入讨论,“虽然我不希望看到悲剧,但教授说过,稳定的爱情必须三观相合、势均力敌,两者缺一不可。高途和晓月的爱情只存在于特定环境里,方舟为他们造了一座象牙塔,塔一碎,爱情也就岌岌可危了。”

“还是燕茹理智。”先前不看好的男生接过话,“到底结局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他语气里带着几分看热闹的意味,又故意拉长了声音:“不过嘛,纯属个人猜测哈……”

邻居女孩儿急了:“别卖关子,铺垫那么多,你倒是直接说呀。”

男生笑起来:“其实咱们看了那么多小说,套路都懂,结局无非两种——要么两人分开,要么在一起。”

“嘁——”众人齐声嘘他,一脸失望,“还以为你有什么独到见解呢,这不等于没说吗?”

“哎,别急,听我说完嘛。”男生提高声音,“我的意思是,从上篇来看,这个方舟的文笔确实挺有深度,但故事内核还是言情的架子。你们想,如果两人分开,那就是忠于现实,难免又落回‘伤痛文学’的套路……”

邻居女孩儿听明白了,顺着他的思路接下去:“如果最后在一起了,那就从头到尾都是象牙塔里的爱情——完全是港台言情那种浪漫主义的虚幻风格。”

“看吧,还是明白人多。”男生拍手笑起来,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得意。

陈芳华将这番讨论一字不落地听进耳中,唇角只轻轻一扬。他们猜得热烈,却不知结局早已写好——那是他们想象之外、全然不同的另一种路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短篇引热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