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否同人]朱墙深苑晏安宁 > 第12章 寺影

[知否同人]朱墙深苑晏安宁 第12章 寺影

作者:吟鹤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10:49:53 来源:文学城

广济寺的晨钟穿透薄雾,悠远沉浑。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在寺门前停下。盛老太太扶着房妈妈的手下了车,明兰紧随其后,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冽的空气,只觉得连日来积压在胸口的浊闷都散去了几分。

寺中早已得了消息,知客僧恭敬地将她们引至早已备好的静室稍作休息,再去大殿上香。老太太此行只为静心,并未声张,一切从简。

静室窗外可见几竿修竹,疏疏落落,更显幽静。小桃和房妈妈在一旁伺候着茶水,明兰陪坐在老太太下首,听着祖母与知客僧低声谈论几句佛法,心下渐渐安宁。

“你自去殿前走走罢,不必总是拘在我跟前。”老太太饮了口茶,对明兰温声道,“这寺里的秋景,倒也清雅。”

明兰知祖母是想让她松快片刻,便起身应了,只带着小桃,出了静室,沿着青石小径,缓缓走向大雄宝殿。

殿前香火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明兰并非第一次来广济寺,却依旧被这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她仰头望着殿内宝相庄严的佛像,心中默念着祈求祖母身体康健,盛家平安顺遂,也祈求自己……能得一方自在安宁。

上完香,捐了香油钱,明兰并未立即返回静室。见殿后有一片小小的放生池,池边植着几株高大的银杏,此时叶片已染上浅浅的金黄,她便信步走了过去。

池水清澈,几尾红鲤悠闲游弋。秋风拂过,带来银杏叶轻微的沙沙声,偶有几片旋转着飘落池中,漾开圈圈涟漪。

明兰站在池边,看着那涟漪一圈圈扩散,直至消失无踪,心中一片澄净。若能似这池水,偶有涟漪,终归平静,该有多好。

“姑娘,你看那边……”小桃忽然扯了扯她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惊疑。

明兰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放生池另一侧的竹林中,缓步走出两人。前面一人身着墨青色常服,身姿挺拔,面容清俊,不是赵暄又是谁?他身后跟着的,正是那个总是悄无声息的刘内官。

明兰心头猛地一跳,下意识就想避开,脚步却像钉在了原地。

赵暄显然也看见了她。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她因惊讶而微微睁大的眼睛,并未停留,仿佛只是看见一个不相干的香客。他步履未停,沿着池边另一条小径,似乎要去往他处。

明兰暗暗松了口气,垂下眼,只盼着他快快走过。

然而,就在赵暄与她擦身而过,相距不过数丈时,他脚步却微微一顿,侧过头,目光落在放生池对面那几株银杏树下。

明兰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正领着两个小厮,抬着一个不小的木桶,鬼鬼祟祟地走到池边,四下张望一番,似乎就要将桶中之物倾倒进放生池中。那桶沿隐约可见几片挣扎的鱼鳍,竟是一桶活鱼!

在佛门清净之地,行此“假放生、真弃秽”之事,着实不堪。

明兰蹙了蹙眉,心中生出几分厌恶,却也知道这不是她该管的事。

就在这时,她听见身旁传来赵暄清淡的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对面那人听见:

“刘永,去问问,广济寺的放生池,何时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仪。

刘永应了一声,身形一动,便已如鬼魅般出现在那管家面前。

那管家吓了一跳,待看清刘永的衣着气度,以及不远处负手而立、神色淡漠的赵暄,更是脸色一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刘永并不与他多言,只扫了一眼那木桶,又看了看对方腰间的牌子,低声道了几句。那管家顿时汗如雨下,连连作揖,指挥着小厮抬起木桶,灰溜溜地快步离开了,连头都不敢回。

一场小小的风波,瞬息平息。

赵暄这才缓缓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到明兰身上。她依旧垂着头,保持着行礼的姿态,仿佛刚才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见。

“六姑娘也来上香?”他语气如常,听不出丝毫方才处置事务时的冷冽。

明兰稳了稳心神,答道:“回殿下,是陪祖母前来。”

“嗯。”赵暄应了一声,目光在她微微绷紧的侧脸上停留一瞬,又转向她来时的那条小径,“盛老太太可在静室歇息?”

“是。”

“孤稍后前去问安。”他说完,并未再多言,便带着刘永,朝着寺中客院的方向走去。

直到那脚步声远去,明兰才缓缓直起身,只觉得后背又是一层薄汗。她看着那主仆二人消失在竹林深处,心中五味杂陈。

他方才那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威势,与在盛家时那温和宽仁的皇子形象判若两人。这才是天家子弟真正的模样么?

而他最后那句“前去问安”,更是让她心头惴惴。殿下亲自去向祖母问安,这……

“姑娘,殿下走了。”小桃小声提醒道。

明兰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压下纷乱的思绪:“我们回去吧,莫让祖母久等。”

回到静室,明兰并未提及方才遇见赵暄之事,只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果然有知客僧前来通报,言道皇子殿下前来向老太太问安。

老太太显然也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吩咐请进。

赵暄进来时,已换上了一副温和守礼的模样,对老太太执晚辈礼,言谈间只说是偶遇,既知老太太在此清修,理当前来问安,语气谦和,令人如沐春风。

老太太应对得体,感谢殿下关怀。

赵暄并未久坐,略说了几句闲话,问候了老太太身体,便起身告辞。自始至终,他的目光都未曾特意落在明兰身上,仿佛她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陪客。

然而,在他转身离去时,宽大的袖摆拂过桌角,一样物事“啪”地一声轻响,掉落在了明兰脚边的地上。

那是一支通体青玉雕成的竹节管小笔,笔杆温润,竹节分明,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明兰一愣。

赵暄脚步停住,回头看了一眼,神色如常,只淡淡道:“一时不慎,竟掉了东西。六姑娘,有劳。”

明兰只得弯腰拾起那支笔,触手冰凉温润。她上前两步,双手奉还:“殿下,您的笔。”

赵暄却没有立即接过,目光在那支笔上停留片刻,又抬眼看她,语气随意:“这支青玉竹节笔,孤用着尚可,书写小楷颇为顺手。六姑娘近日既在临帖,或可一试。”

明兰手一抖,险些将笔掉落。他……他竟将她临帖的事记得这般清楚?还以此为由赠笔?

“殿下,这……”她下意识想推拒,如此贵重之物,她怎能收?

“不过是支笔而已。”赵暄打断她,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盛家家风清俭,想必此类玩物不多。既于习字有益,便留着吧。”

说完,他不再给她拒绝的机会,对老太太微一颔首,转身便带着刘永离开了静室。

明兰僵在原地,手中那支青玉竹节笔,仿佛有千斤重。

老太太看着她手中的笔,又看了看赵暄离去的方向,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道:“既是殿下赏的,便好生收着吧。只是……记得祖母与你说过的话。”

明兰握着那支冰凉剔透的笔,指尖微微发颤,心头一片混乱。

这突如其来的“赏赐”,比之前所有的关注都更让她心惊。他究竟想做什么?

回府的马车上,明兰一路无言。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秋色,只觉得那看似逃离的清净,终究只是一场幻影。

而那只青玉竹节笔,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她的袖袋里,像一枚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

佛寺偶遇,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她不敢深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