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 第4章 流年叙(2)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第4章 流年叙(2)

作者:风尘引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18 10:19:18 来源:文学城

藩镇袭来气势汹汹,唐廷尚一派歌舞升平,从急报传来亦真亦假,到繁华破碎长安陷落,仙京作坟场前后不过短短半载。

天宝之乱由此始,仗一打便是很多年。

数年间局势多变,贼寇往复大唐腹地以致生灵涂炭,直到上元二年战事稍歇,次年洛阳再复、回纥趁机作乱,死伤以万计而劫掠不止。唐兵收复东京却累都城遭劫,几十日大火冲天,从昭觉寺至东都随处可见断壁残垣,严冬而百姓尽纸衣。

是日风雨飘摇,洛阳郊外临时辟开的一块空场人来人往,远远可见有玄色衣裙的姑娘们立在碎岩的风口指路,还有墨袍长发的青岩弟子按着伤者往里送。

医馆角落坐了些江湖人士,有的一身门派行头正是来自五湖四海,一场大战后皆风尘仆仆且疲惫,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稍事休息,有伤者被围在角落小憩,有余力的则帮着场中的万花抬人。

早前下的雪遇着冻雨使得到处冰封,连日来垂危者不绝,这天送来的伤者死者更是倍增,不仅有战事病号,更有求生无门的百姓,可医馆药场资源有限,对饿殍冻骨根本无可奈何。

眼睁睁看着人送进来又抬出去,仿若唐廷口中的浩劫暂告,不过是换了东家荼毒臣民。年轻的医师浓眉圆眼生得有些嫩,灰白着脸站起身,擦了擦手上的血迹茫然四顾,不经意间瞥见一个匆匆行来的身影,定睛一看那人已朝他抬手示意,他便喜不自胜迎上去:

“师兄……苏师兄,是你么?!”

来人褪下斗笠,露出那张淡笑恬静的面庞,弯眉杏眼如故,数年风霜下来倒不觉光景如梭。只是他眉眼倦怠,勾起的微笑也转瞬即逝,长发草草束在脑后已给打湿了大半,扫一眼场中乱象便心中有数,涩道:“师弟,我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什么时候都不急不缓的嗓音,当属苏槐序莫属,师弟听着登时松了口气,角落处聚集的门派中人也为之吸引、纷纷转过来看。

“师兄快别说了,你来得刚好。”师弟朝一处招手,便有师妹上前安顿那些跟苏槐序一道来的人,他接着一把将他拉进屋,道,“人手足不足,总还是这院内的事,别的就要麻烦许多。苏师兄,快帮我一帮。”

苏槐序见他眉间凝重,边解了蓑衣边道:“你说。”

“师兄,你先答应我再听内容不成?”师弟背着他埋怨一声,取过一把图纸,四翻五翻抽出张递过去。

苏槐序拭净手指接过来,草草一瞥也跟着眉心蹙起,而后轻碾纸页上的血污指印,轻道:“你要和谁作对?”

此话既出带了几分戏谑,师弟缩了缩脖子,忙摆手:“别了,苏师兄,作对什么我可不敢,救人倒是在行。回纥趁机烧杀抢掠,朔方神策也有不少趁机搜刮。军中多有束手不管的,看不过去的自然是起了冲突,阻止劫掠者反被群起教训。这几处标着的,都是打过的地方,我们曾去救过几次人,再去便遇着人来拦。”

师弟絮絮叨叨后猛地一愣,旋即又道:“师兄你说得对,眼下要是插手,可不就是与伤者的对家过不去么?但……不趁早搜救后焚化尸首,恐开了春有时疫。”

“京师可知此事?”苏槐序面色难得凝重。

“那边……正庆都城再复。”师弟拢袖再答,脸色很是难看。

苏槐序没有接话,手指一一按过那些笔尖标出的红圈,摇头叹息。

“叛军大败后处死了大几万人,亏得是冬天,否则老百姓往那些地方寻物扒衣,早就出问题了。”师弟揉揉眉心,年轻的脸上又多了点悲悯,“我们打算趁夜再去搜救一回,军中眼杂,这场地无法多留他们,需要熟手尽快处理……”

“我知道了。”苏槐序抬手打断他,笑颜雅雅不似在意的模样,轻声又道,“各尽人事,余听天命。”

师弟还想说什么,冷不防有人捶门,接着有人大声叫他,说是早前的伤患病情加重了些。

苏槐序朝他点头,师弟回了外头一嗓子,反朝他走了两步,压低了声音道:“师兄,花谷没有收到信,我上个月才叫人去看过的。”

苏槐序神色一滞,没来得及说什么,门外又有师妹来请人,似乎送来的新病号伤情更为紧急。

师弟比了个手势让他稍安勿躁,这才急匆匆开门出去。

随身的包袱还攥在手里,冷风灌进来将他半湿的长发打出一弧水珠,万花杵在洞开的门后立得孤影绰绰,五指一收泄露了些许惶然。

那年战事来势汹汹,苏槐序是万花最早出谷医人的那一批,临走前只来得及给荀珽稍一封简短回信。长安沦陷时他恰在河东道附近救援,接着随着谷中师兄弟辗转大半山河,往后几年均在远离青岩的战地奔走。

彼时荀珽年轻,最初时仍被一干师兄们留在纯阳宫,待战火烧遍京畿道便也踏着他们的步子下了华山山道。下山的那一年苏槐序还未归,荀珽提笔去函匆匆道别,也果真如他早前所说的一般,在几载江湖战火里始终没有再遇到苏万花。

纵然各自在江湖漂泊,信仍是有写,在乱世纷争里成了唯一的联络方式。

乱象阻断之时横空跨世寄托所愿——是为鸿笺。

苏槐序离开万花后归期不定,却总紧赶慢赶凑在四月前后回谷,从师弟手里接过一沓笺,其中大部分都来自荀珽,封上头工工整整写着他的姓与字。

荀珽的笔迹和荀道长的人一般干净,内容却已从碎屑小事转为战事,再不谈练剑背经、抓雀扫雪,而是转为更为广阔的江湖与恩怨,问候显忧心,语气时沉浮,不变的,仍是他替大唐惩奸除恶的夙愿。

他偶尔娓娓道来战事见闻,将血涂的江山描成点滴、付诸寥寥数语,教人读了不致心惊也叹人生无常。

不知何时起,苏槐序便开始格外留心送到青岩的来信,回花谷也回得勤了些。他细细读过一并回复后附上有用的药方,由师弟转到华山再转给对方,半载一年又能得一沓回函,如此数年倒也从未间断,由此知道各自平安。

那年史思明称王于魏州,荀珽来函,诉说家师负伤后休养,取字一事师兄由他自己做主,他便想听听苏槐序的想法。

苏槐序轻轻一叹,能剑斩强敌的荀道长,确已到了弱冠之年。

磨砺之余剑自锋,荀珽字里行间的盼复之意苏槐序读得真切,荀道长出必染血的除魔之名他已从别处听闻,可似乎信笺上的荀珽仍是那个手捧果篮的小纯阳。

战火纷飞,家书万金,苏槐序经此几年越发体味到个中珍贵弥足,却也越发不知该如何回复。不知战乱数年可还会有促膝闲谈的未来,不知他期待的除了惩奸除恶是否还有其他。

信使在前门催促不停,苏槐序数度提笔悬而未决,末了便回“子卿喜恶但凭尔心”,墨迹未干便给人收走。

荀珽的回函来得极快,这回是由出谷的师弟顺道带出来的,交到苏槐序沾了药粉的手上,门人便见与血肉为伍、疲于疗伤的万花霎时绽开微笑,恰如初春序幕令人从严冬里回暖。

荀道长作书时正在太原府,交待自己即将南下,听闻近年苏槐序早以医术出神入鬼而享誉,若至河东道有幸可得见,署名荀子卿。

但寻子卿,苏槐序翕动唇瓣如是道来。

苏万花累年救人治病“医鬼”之名渐响,凡重伤者命悬一线交到他手上多半能活。只是苏万花医人手段利索也残酷,手起刀落见血不眨眼,惯有的淡笑背后是日渐古怪的脾气,遇着不想医的,唇边的笑意便可骤冷结冰,眼睁睁看人濒死也未必动一动针尖。

求医者提心吊胆,苏槐序却不以为然,战火里死伤稀松平常,有的人救活了也不会醒,暂时醒了转眼便会死去,尤其是凶神恶煞攥着医师的前襟要开方子的,不如不救。

师弟便会及时站出来,打圆场说药没了,治不了。

苏槐序懒得多言,微微一笑便兀自找别的消息线索去了。

大唐危殆人人自危,百姓尚朝不保夕,何况深入兵戈杀伐腹地的剑客?旁人不知,师弟却清楚,收到荀道长的信时自家师兄会非常高兴,不仅得以松一松绷着的神弦,心情好还会多医几个。

只是,这是苏槐序收到的最后一封信,准确地说是最后第二封。

苏槐序知对方历战数载难免身心俱疲,答复时打趣说荀道长的除魔剑比他的太素九针毫不逊色,数年征战不知苏澈医人多,还是荀珽诛敌多些,待日后相见也不知如何比对。

此信自发出迟迟得不到回音,连按时收信的师弟也感不对劲,忙托人询问。

那名副其实的最末一张信笺半年后姗姗来迟,纸页灰而发皱,装在未有署名落款的封里,歪歪扭扭笔迹匆忙交待了荀道长已南下,只算得上半封口信。

邺城之战大唐兵败,荀子卿草草送出那半页纸,从此杳无音信。

苏槐序与他断了联系的两年来,没有少回万花谷,也经常去函华山与荀子卿待过的军营问信,偶尔收到些零碎的行踪消息却始终找不到人,更是再没收到过荀子卿本人的信件。

战场那种地方危险重重,剑再锋他仍是一个凡人,会伤会痛,会累会悲,会遇见什么不预知的危险,会命悬一线。

人还活着,他极偶尔能从别处意外听到一点行踪,只知道他还活着而已。

苏槐序自嘲从前未曾这般寻过人,如今救遍人鬼却连一个人的近况都不得而知,可笑而烦躁。

万花就此萌生悔意,当初他留在青岩,他是否也会留在华山?那些来不及琢磨的平淡岁月,居然就这样不复再得。

但寻子卿,不知何故一语成谶。

苏槐序往后偏爱往战地走,到手的病患伤势也更为麻烦,还常常离开医队失踪个十天半月,人也越发冷漠,明明是温和的笑,却没有什么温度。在旁人看来,苏万花大约是医人医乏了,不够厉害的伤势已入不了他的眼,眼光高得不肯随便医人了。

这话多少有些讽刺,唯有师弟知道,在天灾**的当下寻人不得,不将人迫死便将人逼疯。师兄找他问询已频繁到一个月两次而不自知,唯有趁机央他帮忙的自己捡了大便宜。

洛阳劫掠是收复东都很不光彩的一笔,唐兵与回纥合污,朔方军不是郭子仪带就是军纪不行,兴亡皆是百姓苦

古人没有手机就是容易失联

他俩甜,不算虐,放心安心

苏万花看样子真的是不喜欢苍生与大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流年叙(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