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基建】在大唐节制天下兵马 > 第10章 第 10 章

【基建】在大唐节制天下兵马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山影月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8:25:51 来源:文学城

安稳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底,坞堡从九月底开建,到现在已经整整两个月,工坊和住房都陆陆续续建好投入使用,只剩下坞墙和沟壕还没完工。

原本计划中的沟壕只是绕庄而过,引湖水护庄即可,但萧不微看了地图,发现沟壕旁边就是大片田地,索性大笔一挥,新增规划。

开掘疏浚河道、沟渠,疏通田沟,设置水闸,旱时蓄水,涝时排水,防止旱涝灾害。

“天宝之后,中原释耒,辇越而衣,漕吴而食。”

唐后期,太湖屯田一跃成为江南最大的产粮地之一,甚至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太湖本就地广人稀,又经历了几次战乱,还有不少未开发的低洼荒地,都可以开垦为圩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兴建水利不是一件小事,田庄上的几十号人根本不够用,萧不微索性以工代赈,拿出府库的积蓄,把收拢来的流民和佃农全都组织起来,趁着冬季农闲,开始修建水利。

此时的湖州刺史李师悦上任不及一年,对该地的掌控力不足,左右都有敌人虎视眈眈,尚且自顾不暇,遑论治理地方。

只要她不搞出太大的动作,又有大笔银子上贡,李师悦根本没工夫管她。

冬风瑟瑟,萧荆裹紧了袍子,慢吞吞地走上河堤,指着远处的大片圩田侃侃而谈。

“太湖西南东三面环山,地势四周高仰,中部低洼,北面敞口,太湖以东的平原低地多汛期,常年外洪内涝,需筑堤作围,防洪除涝,西部高田则需开凿河港,引水灌溉。”

“我们的圩田多在太湖西南,北接天目山余脉,苕溪水系冲积成洲,地势西高东低,河网密布、湖荡众多,若想全部修上圩田水利,恐怕非一年半载之功。”

萧不微跟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眺望,一想到那些土地都是她的,笑得只见牙齿不见眼睛,“不是分了三期工程吗,今年冬天完成第一期还是绰绰有余的。”

沿着田坝一路走回田庄,沿路便见农人们正在火热朝天地挖掘河道。

水利事关自家农田收成,修水利的消息一出,佃农没有不乐意的,更别说还有工钱可拿,纷纷报名参加。

一时之间,除了十二岁以下的小童和六十以上的老翁,全都过来挖河道了,几百个佃农再加上收拢而来的流民,足有上千人一起动工。

农人们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粗麻短衫,卷起裤腿,赤着两只脚踩在满是冰冷泥水的地里,远远就能听见他们激昂的劳动号子声。

远远看到萧不微过来,他们纷纷问好,个个挂着笑脸。

“小娘子万安。”

“小娘子从哪里来?”

“去了堤坝上,”萧不微应道,“今天又降温了,你们干活时冷不冷?”

“一点也不冷,还出汗哩!”

有个年轻精瘦的小子如游鱼般凑到前面来,大喊一声:“小娘子,今天还是吃红烧猪肉吗?啊——打我干什么?”

小子话音刚落,刚就被旁边的老翁朝脑袋重重拍了一巴掌,“瞎说什么话,哪能天天吃肉,小娘子心善,你还蹬鼻子上脸了!”

萧不微笑了笑,“今天有肉,不过不是猪肉,而是羊肉,加了萝卜一起炖。”

“——呜呼,太好了!”小子发出一声惊呼,其他人也很高兴,一想到干完活就能有肉吃,挥动铁锹的手都有劲了许多。

萧不微看向他们手里的工具,问:“新发的铁锹和独轮车还好用吗?”

为了这次修建水利,他特意让铁匠打了两种不同的铁锹出来,又让木匠制作了可以轻松穿梭于田间地头的独轮车,分发给佃农,有了这两样东西,能大大节省人力。

“好用得不得了!”一说起手里的铁锹,老翁的话头就止不住了,“尖头的铁锹铲起泥巴不费力,圆头的铁锹一次能铲起更多的泥土,两人合力,一人挖坑开沟,一人铲运泥土,而且有了独轮车,就不用我们用担子挑了,比我们以往干活快上不少。”

“这就好。”萧不微放心了。

回去的路上经过一片小湖泊,萧不微突然问萧荆,“你说我们围湖养点鱼怎么样?搞个桑基鱼塘,用桑叶养蚕,蚕粪喂鱼,鱼粪塘泥挖起来肥桑,既能产出蚕丝,又能有鱼吃。”

萧荆对她偶尔冒出来的奇思妙想已经习惯了,略一思索了一番,“倒也却又几分可行性,湖州有不少人养鱼,但却见过在鱼塘边种桑树的,如果真能如你所说,实现供给自足,能大大节省成本。”

“那就记在计划簿上,等明年壕沟挖好就试试,从庄子里派几个得力的奴仆去管,反正她们闲着也是闲着。”

萧不微使劲搜刮以前听说过的各种养殖类型,终于又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个,“稻鸭共生、鱼鸭混养可不可行?这边应该也有人养鸭吧!”

“……小人会记上的……只是事情太多,明年一年恐怕也办不完呐……”

单是最近一个月,小娘子就陆陆续续记了十来个计划了。

“确实,单靠我们几个还是忙不过来,回头我得列一个项目表,什么养蚕、养鱼、养鸭、养羊、养猪统统写上,开设专项资金,吸引有想法有能力的人主动创业,为田庄创收……”

就在萧不微继续畅想田庄发展大业时,突然有部曲过来禀报,说是在湖边的芦苇丛上发现了一具年轻女尸。

这事可不小,萧不微赶紧叫来赵霆,带着几个部曲赶过去。

萧不微赶到的时候,女尸已经被捞了上来,放在湖边的干地上用竹席盖住。死的女子才十三四岁,正是豆蔻年华。

很快就有一对夫妻听了消息匆匆跑来,掀开竹席看了一眼,就趴在竹席上放声大哭。

“我苦命的女儿啊!你今早才拿了衣服去河边洗,半天没见,就被人害了性命!娘好不容易得了你一个女儿,这是要为娘的命啊——”

妇人哭得肝肠寸断,男子扶着妻子默默地垂泪。

萧不微看得不是滋味,走到一边让她们一家独处。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世道……取些布匹钱粮送给她们吧!”

萧荆脸色沉重地应下。

萧不微转头问发现尸体的部曲,“说说尸体的情况?”

“我半刻前巡逻经过,发现有血水流出,这才发现了藏在芦苇后的尸体。”部曲回禀道:“女尸衣衫不整,被刀捅破了肚子血尽而亡,但芦苇丛里没多少血迹,小人怀疑,此女子应该是在洗衣时被流匪掳掠,在人死后抛尸至此。”

萧不微咬了咬牙,“上次流匪来犯,跑出去了二十几个,我还侥幸地以为那些人已经溃散奔逃了,没想到居然还在此地残害百姓,当真可恨!”

早知如此,当初她索性追出去全杀了干净。

部曲道:“也未必是上次逃跑的流匪,太湖里常有流匪贼寇出没,之前他们衣食尚足,无需劫掠也能生存,如今天越来越冷,他们缺衣少食,就又冒险出来作乱了。”

“这些百姓受我雇佣,也算是我治下的百姓,不能随便让人害了。”

萧不微目光凛凛,望向枯草斜横的水面,吩咐下去,“赵霆,你带着二十部曲,探查附近流匪的动向,查清楚他们的人数、老巢和武装情况,另再增二十部曲沿湖巡视,决不能再出现今日之事。”

“喏!”赵霆领命,立刻下去组织人手。

乌云低垂,天光暗淡,冬日的湖泊阒静无声,各种生物都偃旗息鼓躲进了自己的巢穴,一群南飞而来的红嘴白鹤落在水泽上,寻找水里的食物,修长有力的双腿在水面映出斜斜的倒影。

突然一声异响打破了白鹤的悠闲,哗得一声,白鹤受惊飞起,乌压压地飞起一片,紧接着一群鸭子从枯黄的芦草后面涌了出来,占据了白鹤的位置。

白鹤在空中盘旋了两圈,鸣叫了几声,终于不甘地离去。

鸭群后面,一个半大少年叼着一根草,撑着竹篙缓缓而来。

寻到了一块好地方,孩子就收起竹竿,躺在竹篙上,随手扯了根茅草编起来,他手指灵活,不多时就编好了一只惟妙惟肖的蜻蜓。

“菱花落,稻花秋……太湖三万六千顷,月亮圆圆照荻港……”

少年有一搭没一搭地唱着,歌声悠悠扬扬地飘出去。

许是被歌声吸引,芦苇后面冒出一艘渔船,飞快地朝他靠过来。

少年脸色微变,跳起来吹了一声长长的哨子,划着竹筏、赶着鸭群往岸边去,但船只来得很快,几息功夫就追上了一大半距离。

渔船上坐着三个粗壮汉子,皆是一脸煞相,面露凶光,一看便是亡命之徒。

见此情况,少年哪还顾得了鸭群,撑篙的手划出了火星子,也摆脱不了追逐,三个汉子发出阵阵哄笑声。

渔船最终还是靠了过来,一人率先跳了下来,落在竹篙上,举起了磨得锋利的横刀。

少年发出一声尖叫,吓得闭上了眼。但预想中的疼痛并未传来,“唰”的一声响起,耳边似有风略过,紧接着面前的人发出一声痛呼,刀“噗通”落入了水中。

少年小心翼翼地睁开半只眼,只见那个壮汉心口中了一只箭,箭尖贯穿身躯,红色尾羽微颤。

剩下两个流匪见此情形,吓得立刻躲进船舱躲避,但很快又有两只箭飞来,精准无误地刺入他们的后背。

少年转过头,就看见浓密的芦苇间钻出一只窄长的舴艋,舟头立着位红衣少女,正挽弓搭箭,裘衣的毛绒被风吹得翻起,映着她洁白无瑕的脸颊。

少女将弓箭收起,朝她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恰如天光乍破,流泄而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