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亲爹穿成林如海 > 第103章 第 103 章

[红楼]亲爹穿成林如海 第103章 第 103 章

作者:芝麻如意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13:39:16 来源:文学城

园子是太上皇在位时修建的,位于京城的西郊,中途经过的道路全都用明黄幛子围了起来,因此骑马行进的速度并不缓慢。

即便如此,众人到达园子还是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也就是说,到了那就可以开始吃中午饭了。

黛玉灰头土脸的下了马车,葵水导致的虚弱让她嘴唇发白,两腿发软,更加灰头土脸的六妮打听了下处在哪,扶着黛玉先去歇息。

皇帝被簇拥着进了玉澜堂,远远的瞧见黛玉发笼轻纱,被宫女搀着往另外一个方向走,脚步沉重,瞧着似乎还有些不舒服。

皇帝将此事记在心里,用午膳时便将较为滋补的鸽子虫草汤赐给了黛玉。

袁桥巴巴的去送鸽子汤,黛玉虽然不确定这个特殊的时候是否适合喝鸽子虫草汤,但是盛情难却,能不能喝也只好喝了。

袁桥回去覆旨,极言黛玉感佩皇恩,鸽子汤也十分合口味,喝了皇上赏赐的鸽子汤胃口大开,身子已经好多了。

皇帝自觉做了一件好事,龙心大悦,问起下午的安排。

奉太上皇到园子里避暑是以往的惯例,皇帝亲自前来不过是走个过场,给天下人看看皇家的孝道,实则不过是看看太上皇的居处,再去园子里景致好的地方溜达溜达罢了。

皇帝听完,沉吟片刻,道:“叫他们备条画舫,朕下午要游湖。”

袁桥忙应下,问道:“是否传起居注官和当值的翰林学士随行?”

皇帝睨了他一眼,道:“只林掌诏一人随行即可。”

黛玉接到下午随侍游湖的旨意只觉得自己命苦,加班不说,还赶上身体不舒服,要是头疼脑热还能光明正大请病假,来葵水是真不好跟这帮大老爷们明说,唉……

画舫很快就备好了,两层的,第一层是船工,第二层是水果点心茶水等,十分周全,不远处还有一艘小些的画舫,上面是十来个乐工,黛玉理解的就是皇帝游湖的背景音乐。

初夏时分,虽然太阳晒得人头顶发烫,不过湖面上却十分凉爽,这里的景色自不消说,要不是黛玉肚子疼得冒冷汗,绝对要即兴赋诗一首。

自认为准备十分周全的皇帝本打算好好展现一下风雅,于是迎风站在栏杆边,预备给黛玉介绍一下岸边的景色都有什么巧思。

没想到黛玉尽职尽责跟着皇帝往风口上一站,眼前一花,直接晕了。

皇帝理想中的聊聊天,说说笑笑,顺理成章的增进感情,最终变成了惊慌失措,大喊大叫,生死时速。

皇帝抱着黛玉一路小跑从画舫到玉澜堂,随行的御医和六妮已经再廊下候着。

远远的看见御医,皇帝便语气急促道:“不必行礼了,快些来看看林掌诏是怎么了?”

皇帝进屋将黛玉放在榻上,御医忙上前把脉,半晌后,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

皇帝以为是什么重症,忙追问是何病症。

御医看看左右,只好如实道:“林掌诏气滞血瘀,经行腹痛,应当是初次行经。”

六妮在旁猛点头。

皇帝听完都懵了,半晌才明白过来。

御医又问六妮:“林掌诏今日吃了些什么?”

六妮如实说了,御医便道:“是了,林掌诏肝气郁结、血行不畅,需得疏肝理气、活血调经,虫草鸽子汤滋腻温补,阻碍气机运行,加重气滞,因此加重了腹痛的症状。”

六妮和袁桥都偷眼看向皇帝,这鸽子汤还是皇帝特意赏赐的,没想到加重了林掌诏的不适。

皇帝此时又是尴尬,又是担心,听说鸽子汤会加重黛玉的腹痛症状,更是愧疚难当。

六妮将早上姚御医开的方子递过去,御医在上面增减了几味药,叮嘱道:“热敷和泡脚也可缓解症状。”

御医又仔细的将忌口的食物列了个单子交给六妮,便向皇帝告退了。

皇帝右手虚握,放在嘴边轻咳一声,道:“就让林掌诏在这里歇息罢,朕去书房。”

说罢,头也不回的飞快离开。

袁桥“哎”了一声,见皇帝身影在门口一晃,已经没影了,忙叫屋子里的宫女去取一套便服,自己追上去请皇帝换衣服去了。

六妮想起方才发现的皇帝衣袍上的血渍,忍不住替黛玉脸红。

六妮心里想:这太丢人了,换作是她,她以后一辈子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

诚如六妮所料,黛玉醒来后得知这一切,忍不住以手加额长叹息。

被皇帝一路抱着回到寝宫,这是什么待遇!

难以想象当时围观的侍卫宫女太监们都是什么表情,以后又会怎么看她。

至于来葵水被皇帝知道,以及经血弄脏了皇帝的衣袍,葵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人咳嗽打嗝一样,有什么好羞耻的,黛玉也没往心里去。

难得的一次出游,最后却闹出这么大动静。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回到宫里,黛玉竟意外喜提三天的假期,于是高高兴兴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相比较黛玉没心没肺的快乐休假,皇帝和林如海的心情就复杂多了。

林如海从黛玉的描述和外界的传言中敏锐的发现了皇帝对黛玉的觊觎之心,皇权时代,想要对抗皇权的话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这种经验零人拥有,毕竟对抗皇权的都无了。

皇帝则是冲动之下给黛玉放了假,等黛玉真回家去了又后悔了。

随着流言的传播扩散,报名女官铨选的人家几乎都给女儿制了新衣新首饰,寄望于铨选当天能得见天颜,自家女儿能顺利入主后宫。

因此铨选当天,吏部衙署前简直就是花枝招展,香风阵阵。

各家送女儿来考试的阵仗可比送儿子科举的阵仗大多了。

毕竟女儿娇贵,既要带替换衣裳,又要带贴身丫鬟,到了考场外还要先补妆。

离得近的各部衙署官员听说了都借故出来围观,一时间,吏部衙署门前盛况空前,十分热闹。

负责此事的张东阳大人后来跟林如海抱怨,说当天考场上居然还有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有人指责吏部衙署没有搭起遮阳的棚子,太阳晒得头晕眼花无法作答。

张东阳后悔万分,正式铨选之前真应该把规则定得更严格一些,让这些浑水摸鱼想进宫做妃子的混不进考场。

好在铨选过后的结果是好的,主考和考官们公推了十张卷子为优,送进宫去请皇帝最后决定。

黛玉假期结束后回归工作岗位,两人见面都有些不自在。

不过因着刚好赶上女官铨选阅卷的事,也很快便将那点不自在抛之脑后了。

这次女官铨选的试题水准十分之高,可以说与三年一次的会试相比也不相上下了。

可是让考官和皇帝都没想到的是,最后评选出的这十张试卷的优秀程度,若是放在会试上,少说也是二甲进士的水准。

对于皇帝和考官意外的高评价,黛玉倒是不以为然:女子又不比男子笨,只是在这个时代没有机会上学读书而已,若是放在后世,女生的成绩比男生高的比比皆是,并不稀奇,甚至在公务员考试中,女生入围也是居多。

古代的男子剥夺了女子的受教育机会,还冠以头发长见识短的恶评,属实是有些不要脸了。

黛玉手里做着速记,心里却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将女学开到大江南北,让想要读书的女子都能读书认字,不再被这个不公平的社会所蒙昧。

女官铨选的结果也如黛玉所料,苏玉照是众望所归的魁首。

而最终由皇帝圣裁的十张卷子里,选出了包括苏玉照在内的六位女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