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 第18章 魏才人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第18章 魏才人

作者:姜青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2:04:43 来源:文学城

薛宝钗已经是选定了再次正式入宫的日期。薛姨妈、薛蟠、宝钗都忙得不行。

王夫人主动到梨香院来帮忙。正好元春入宫时都准备了些什么,她也还记得清清楚楚。

薛姨妈见王夫人如此用心帮忙,一时也很感动,拉着王夫人的手说:“宝丫头进去了,正好跟她元春姐姐在一处作伴。她们姊妹两个互相也有个助力。”

然而贾元春在皇太后宫中,薛宝钗却是要跟着郡主们在金雀殿读书,宫里规矩大,只怕连见一面也难。

王夫人连说了几声好,然而她却没有告诉薛姨妈,她心里已经盘算着把元春接出来了。

元春这一去五年,眼下已经是二十多的年纪了,在宫里待着也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出来给她找个婆家。

王夫人眼下还没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她想着先跟二哥王子腾商量一下。

既然已经送了宝钗进宫,那么想必把元春接出来,哥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还能顺便请二哥二嫂帮忙给元春找个好人家。

如今王子腾混的好,贾家这些人也多有倚仗他的地方。

如果王子腾这个舅舅点头了,再跟丈夫贾政和婆婆贾母说,也就没什么妨碍了。

这话先撂下不提,薛姨妈和王夫人先赶着给宝钗准备东西,首先当然就是衣服首饰。

人靠衣装马靠鞍。被选上的小姐们出身都不错,宝钗的父祖都没有官身,在这方面算是吃亏的了。自然不能穿的戴的太寒酸,恐怕被人瞧不起。

她虽然被赏赐了宫装,但那不是常例。她们平常还是要自己准备所有的穿戴。

薛姨妈手里也是有好料子的,这次自然舍得拿出来给女儿裁衣服。

王夫人也大方地说:“要是还少什么,就告诉凤丫头,叫她开了库房找。既然是入宫去,还是用宫缎好,这才衬得上宝丫头现在的身份。”

王夫人这么说,可不用自己掏腰包,用的都是公中的东西。

之前顾文宁去拜会张侍郎的夫人,贾母还友情赞助一个大套色玻璃花瓶。

现在宝钗有这样的喜事,王夫人也动用一下公中的东西,她知道贾母不会阻拦的。

薛家仆人太少,现在紧着要赶出二十套新衣服来,人手也是太紧张。

王夫人便说:“这府里针线上的人倒也做得来,不过又怕她们活计不够精细。倒是这府里的大丫鬟,有几个手艺非常好,不如交给她们去做。还有她们姐妹们,虽然年纪小,平常针线也还学得不错,可以让她们做些小物件。”

王夫人便把凤姐叫了来,让她想想谁手艺好,可以做这件事,列个单子出来:“从谁屋里选走了几个人,就补给她们几个人,不能让她们缺了伺候的人手。等忙完了这阵子,大家就各回各房。”

王夫人已经是自己拿定了主意,凤姐只好答应下来。

不过接下来又要为首饰发愁,不仅是要赶着做新首饰,还得考虑一下规制的问题。

现在民间僭越的风气盛行,开国时规定的几品诰命可以带什么东西,别说官太太们早就不放在心上,就是没有品级的富人也要自己打了戴起来。平常皇家也不管。

可现在要进宫去,就不能不小心一点。

这赞善是最低等级的女官,要按照什么规制准备,不光难倒了薛姨妈,就连王夫人也要抓瞎。

元春做的是女史,品级与赞善不同。况且元春长住宫中,衣服首饰都是宫里有分例的。就算王夫人想给女儿多准备一些,也是送不进去的。所以王夫人对这方面是一窍不通。

凤姐倒想到了一个人,不过她脑子转的快,觉得不妥,又把话咽回去了。

但薛姨妈却跟王熙凤想到一处去了:“她们姊妹们的老师不就是从宫里出来的吗?我听说她的品级正是才人。她一定知道这些东西。”

这次给公主选的伴读,封的都是才人。郡主们的伴读,封号都是赞善。

可以说才人、赞善是一家人,不过是才人品级高一点罢了。

王夫人听了,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便对王熙凤说:“你妹妹们平常也常放假的,不如让她们放几日假,把魏才人借给宝姑娘使几日。”

王熙凤为难死了。这魏才人是贾母的面子请来的。她平常也是有些傲气的,除了贾母,不大兜揽其他人。

虽然贾母确实不在意孙女们放几天假,但为了宝钗的事情把老师借走,很难说贾母不会生气。

况且宝钗进宫喜气盈盈,贾母想起五年来没什么动静的孙女,早就不高兴了。

先前参加了宝钗的喜宴,第二天就说身上不好,有些懒懒的。

说话间王熙凤的脑子已经是转了九曲十八弯。她对王夫人说:“太太说的有理。不过魏才人是咱们家的老师。我想外头读书做官的男人们都讲究天地君亲师呢,对老师是最要尊重的,我这个小辈就这么大喇喇的去叫来,实在是不恭敬,不如太太和姨妈亲自去请。”

王夫人和薛姨妈对视了一眼,点点头:“凤丫头说的有理,咱们是该亲自去请。”

王夫人便与薛姨妈一起到她们姐妹们上学的地方去,王熙凤感紧说要这会儿就开了库房给宝钗选缎子,便趁机脱身了。

魏才人正在给迎春和探春姐妹两个讲四书的内容,见了王夫人和薛姨妈一起过来,有些惊讶。

王夫人虽然是当家的主母,但她还从来没有来过姑娘们读书的地方。

而且在平日的交谈中,魏才人也大概猜得出来,王夫人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可能不识字。

魏才人一个读了一辈子书的人,也自觉跟这样的公府太太没什么共同语言。

所以她在贾家待了这几年,跟王夫人还是非常不熟悉的状态。

王夫人进来,迎春,探春,惜春,黛玉都赶紧站起来。

王夫人对着她们点点头,便转向魏才人,说明了来意:“宝丫头这几日忙着准备进宫的东西,到处乱糟糟的。我们也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想请魏才人你去给指导指导,忙过了这几日,我们一定重重的谢你。”

魏才人皱眉,当初她出宫来,其实也有另一个糊口的办法,那就是给想要进宫的女孩子们做指导。

那些宫规礼仪,在宫里待了这么久,都是烂熟于心的。

指导起那些小孩子们也轻松的很,怕不是比教贾府的姑娘们读书还要省心。

但魏才人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做了教书先生。

然而魏才人也并非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她既然平常有要依靠贾家的地方,现在当家的主母来问自己,说的又合情合理,怎么好拒绝呢?

魏才人思考了一下,便说:“平常她们姐妹们的课业都是老太太过问的。既然太太这么说,还是要回了老太太才好。”

王夫人本来是想先斩后奏的,可是魏才人当着她们姐妹们的面说了要回老太太,王夫人怎么好说不用去回。

她也只好答应下来:“那我们现在就去回老太太。”

一时众人都来至贾母院中。贾母正倚靠在塌上,喝着一碗热热的杏仁茶。见到这么一大堆的人都走进来了,倒也很高兴,笑着问她们:“今天怎么来的这么齐全?”

听了王夫人的来意,贾母的笑容收敛了一些。

之前凤姐已经来告诉老太太,王夫人要从各房里选针线能手的事情,贾母已经答应了。

就连王夫人说要从库里拿一些宫缎来给宝丫头做衣服,贾母也不是小气的人。她也没说什么。

现在又要把她们贾府女孩子们的老师借走。

虽然贾母从一开始知道宝丫头待选的事情,就决心全力支持亲戚们。

但这接二连三的,贾母难免不觉得被冒犯,只不过她也不好拒绝,便又笑着问魏才人:“才人觉得怎样?”这是把皮球又踢回来了。

在这满屋的目光注视压力之下,魏才人不得不说:“我已经出宫有些年岁了,很多事情知道的也不清楚。既然太太托了我,少不得尽力一回。但是有不周全的地方,或是搞错了什么,太太可千万别怪我。”

薛姨妈已经先高兴起来,忙对魏才人说:“才人您太谦虚了。我们感谢都感谢不过来呢,怎么会怪您?”

魏才人不得已跟着薛姨妈和王夫人出去了。

贾母便看着剩下的四个丫头,对她们说:“既然你们老师有别的事情要忙,那你们就歇几天,陪着我老婆子玩儿几天。”

探春虽然学习不错,但她已经习惯了家里这样,时不时的就休息两天。

但黛玉在林府里的时候,除了生病,可是一天功课也没落下过。

黛玉心里有些不高兴,只是在贾母面前不好表现出来,在贾母这里玩了一会,她就推说累了,回自己屋里去,打算再看看书,做些功课。

黛玉带着她的两个陪读丫鬟中夏和南枝回去。青果便过来对黛玉说:“刚才二奶奶来过了,说要选两个针线好的丫头,借给宝姑娘使几日。”

黛玉听了心情更加不好:“丫头也要借,老师也要借。干脆把我也借给她们算了。”

青果还不知道魏才人被借走的事情,不知道黛玉怎么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忙陪笑道:“姑娘这是说的哪里的话?别说把姑娘借出去,就是少了一根毫毛,回头老爷太太也要把我们打死呢。”

黛玉想起顾文宁平常对她的教导,一直忍让是没有好处的,只会被人蹬鼻子上脸。

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

黛玉便说:“我这里的丫头没有针线好的,叫她们去寻别人吧。”

青果马上答应下来:“哎,我这就去告诉她们。姑娘快别生气,为这些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的。”

青果便拉着青梨一起去找王熙凤,路上青果对青梨说:“咱们屋里的丫头们本来也不怎么做针线。我们去回了二奶奶,也不算撒谎。”

江南丝织品和手工业都发达。好料子和好的绣娘满地都是。

顾文宁倒没有什么洁癖,非得不穿外头做的衣服。她见客的衣服们很多都是外面的绣娘做的。

她们针线也好,审美也好,做东西也快,只不过多给几两银子罢了。

青梨哼一声:“就算会做,也不给她们做,咱们又不是她们家的丫头。”

青果虽然心里也这么想,但她还是告诫青梨:“你可别捣乱。现在满府里都捧着宝姑娘,咱们不去上赶着捧她也就罢了。可是也不能得罪了她。”

两人到了王熙凤院里,迎头却碰见一个衣饰整齐的陌生成年男子,把她们吓了一跳。

不过想想也知道,能进这内院里的,只会是这贾府里的爷们儿。

因为王熙凤管家,她的院子里有时是会有男人出入的。

青果和青梨便站住了脚,让在一边,让那男子先过去。

今日来堵凤姐没有堵到人的贾瑞正打算回去,迎头看见两个漂亮丫鬟,又是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一时不由的看痴了。

青梨瞪他一眼,拉着青果进屋去了。

等到了屋里,王熙凤却不在,不知道又忙什么去了。

她们只好对平儿说道:“实在是我们家里的丫头平常都不怎么做针线的,笨得很,要是耽误了宝姑娘的事,反而不美。”

平儿知道林姑娘本来就是贾母的心头肉,如今府里人都奉承宝姑娘不假。但也只有那些只看得到眼前两步路的傻子,才会觉得她们又得罪得起林姑娘了。

平儿也赔笑道:“这也不算什么。我们奶奶在各房里选两个人,本来就是预备了绰绰有余的。等奶奶回来,我告诉她就是了。”

青果、青梨知道平儿一向善解人意,人品又好,也很喜欢她。听见她这么说,便放心下来,又对她说:“你闲了的时候,到我们屋里逛逛,我们给你预备着好茶果呢。”

平儿自然也答应下来。

[让我康康]我想象中黛玉生气的样子很可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魏才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