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44章 惺惺相惜

醉红妆 第44章 惺惺相惜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09:49:27 来源:文学城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清脆的马蹄声在天街上慢悠悠行走,李嫣儿在马背上吟唱出这首刘希夷描写天街花景的诗。

“诗是好诗,可惜诗人为它却搭上一条性命。”上官惋惜道。

李嫣儿冷笑道,“宋之问那样的小人,夺人诗文不成,还暗下杀手,如今却还能在弘文馆任职,真是不公平得很啊…”

“小人多谄媚,保不齐以后打交道的机会还多。”上官说道。

“这朝野什么时候才能洁净清明啊…”

“光是相对于黑暗存在的,污秽与洁净也一样,不会只有一个颜色。”

“这个说法倒是新颖…”

上官没有说话,这话是那一年太平告诉她的,那人的感知力异于常人,即便不是公主,她也能为自己谋得一份好的前程。

马儿停在修业坊的驿站,驻马之后上官走进馆内问道,“魏玄同魏大人住哪里?”

“不知姑娘是?”

“烦请告诉魏大人,就说上官婉儿求见。”

男子见二人衣着华丽,看着非等闲之辈,来找的又是当朝的吏部侍郎,于是赶紧到后院禀告,不消片刻,小厮便将二人引入院内。

在后院的一处亭台,魏公坐在其中悠哉悠哉的品茶,上官走上前行礼道,“学生见过老师。”

老头捻着胡须将她扶起,“即便婉儿不来找老夫,我也是要找机会同婉儿一起品茶的…”

上官在茶案前坐下,拿起桌上的茶粉说道,“自当是学生为老师点茶…”

男子笑道,“你同你祖父颇为相似啊…”

“游韶也是如此,风雅淡泊,一盏茶一壶酒便可度一生…”

游韶是上官仪的小字,上官婉儿听到这个称呼抬眼看着他,“老师…同祖父…”

魏玄同点点头,“我与你祖父同朝为官,那一年的废后诏书是我同他一起拟的。”

“后来我被流放,前几年才又被重新召回…”

上官停下手中击筅的动作,严肃的皱起眉头问道,“当年到底是怎样的经过?”

魏玄同看着远处,似乎是在回忆,“当时陛下因天后的问题,征求游韶与我的意见,我们都主张废后,陛下也同意,于是便拟好了废后诏书…”

“但是突然天后闯入大殿,陛下立马便改了口,并将此事全然推给了游韶。”

“当时游韶手中握着废后诏书,骑虎难下,废不了皇后,为了找个台阶下便只能杀了他。”

上官的眼眉不由自主的垂了下来,这段说法她从在掖庭便听过无数次,如今从魏公的嘴里说出来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只因为他也是受牵连的人之一…

“婉儿不必过分悲伤,游韶知道你如今,一定会欣慰的。”

上官点点头调整了呼吸,抬眼看向他,“学生来此是为了同老师商议河阳县令周兴的事。”

魏玄同点点头,“这个人是有些才干,听闻是在天后的提拔名单里面。”

“老师,不能提拔他,河阳县那日我带人去了城外庄子上私访,庄上的百姓对他无一不怨声载道,朝廷明令一石米收三成粮,他却收到五成…”

男子轻叹了一口气,“你确实继承了你祖父的衣钵啊。”

上官递上她写的扎子,“老师,这是我准备上呈天后的扎子,请老师务必要将此人拦在洛阳城外啊…”

男子接过看了后说道,“此人本来也不是进士及第,不符合朝廷用人的标准,即便是天后也不能越过中书省将他直接调入洛阳。”

“婉儿放心,老夫绝不会让此等蛀虫进到朝廷的。”

上官松了一口气,“有老师这句话,婉儿便放心了。”

西边的日头已经落进了庭院之中,魏玄同抬眼看了看,“婉儿快回宫吧,不然宫门该下钥了。”

说完从手边拿出一本诗集,“这是游韶的诗集,我亲自着手整理的,婉儿好生珍藏。”

上官双手接过起身行了大礼,“婉儿替祖父谢过老师…”

男子摆摆手,“快回去吧。”

回去再经过天街时,夕阳将它照映得如同一条闪着金光的腰带,四下的商肆都已经紧闭大门,准备迎接宵禁,路上行人也形色匆匆的将孩子唤回家中,上官挥动着马鞭疾驰在长街之上,李嫣儿跟在身后,她太压抑了,实在是需要释放。

山斋院前有一处登春池,夏日的空气中散发着栀子花的氤氲香气,伴随着蛐蛐的鸣叫,李嫣儿陪着上官在湖边吹埙。

她们一样出身高贵,一样经历惨痛,一样背负着家族的使命,所以更能够共情于对方,李嫣儿感叹命运的奇妙,能让两个如此相似的人相遇。

埙音落在湖面上,沉在漫漫黑夜中,“婉儿知道掖庭外面有一株夕颜与茶靡栽种在一起吗?”

“春季末的时候,她们并头而开,那画面真是美极了。”

埙音缓缓停下,她点点头,“曾有幸观赏过。”

李嫣儿继续说道,“四岁那年阿娘便告诉我,这是难得一见的奇景,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意思。”

上官将玉埙放入怀中,“因为她们的遭遇相同,都是薄命花,要在春季末的夜晚她们才会相遇。”

“所以她们更能惺惺相惜吧。”

上官不置可否,她曾与太平也讨论过这个话茬,最终不欢而散。

“吴王平反是迟早的事,嫣儿只需再耐心等等。”

“为何?”

“吴王的案子是长孙无忌定下的,而如今是天后当政。”

“天后同长孙无忌历来是死敌,而当年吴王李恪同高阳公主谋反本就是一桩冤案,要推翻这个案子只需活着的人再多加上一把火便是。”

“但我希望在陛下活着的时候为父亲平反…”

上官明白她的心意,长孙无忌已然死了,当年定案的人只剩下李治一人,若是在他死后平反,后人必定多有微词,只觉是一种政权更替的形式,并不是真正洗刷冤屈…

“我明白你,没有人能比我更明白你了。”上官婉儿喃喃说道。

李嫣儿走近她,只觉周身如身在冰窖一般寒冷,她环抱住那人低声道,“让我抱一会,就一会。”

“只当我向太平借你一刻钟。”

上官默然。

乾元殿位于紫微宫的正中央,殿外四角檐壁高耸,殿内雕梁画栋,树根金龙盘绕的大柱屹立在殿中央,武后席坐在阶陛之上,上官站在一旁,群臣在下面俯首而立。

“此次到洛阳,多数的宰相皆在长安辅佐太子,但是朝中机要皆还是在长安处理。”

“本宫看兵部侍郎的岑长倩,吏部侍郎魏玄同颇有才干,从今日起便加授中书门下三品,诸位意下如何?”

裴炎站出说道,“这三人皆是五品官职,我朝历来提升宰相都是从四品往上提的,这于礼制不合啊…”

武后似乎知道他要拿出这套说辞,微微笑道,“那便不授予他们头衔,只说中书省平章事,让他们参与政事便可。”

显然武后是打定了主意要提拔这三人,裴炎见拗不过也只好同意。

细看这三人的背景,都是曾经在武后手下被贬过,这便是她的高明之处,文人的傲骨历来是士可杀不可辱。但武后就偏偏要反其道行之,若是不听话便将你贬到边陲苦寒之地,若是再不听话就再贬,贬到将满身傲骨都磨得差不多了,内心极度脆弱的时候,再将人召回,那些人便只有对她俯首称臣的份儿了。

她就是要让那些文人知道,他们的生死皆掌握在她的手中。精神以及□□上的双重折磨不管是什么傲骨都是无济于事,最终都只能选择妥协。

“魏元忠此次东巡护驾有功,亦升为殿中侍御史。”武后说完以后对身旁人吩咐道,“婉儿拟旨吧。”

“诺。”

随后又说道,“本宫看河阳县令周兴也是个可造之材,各位意下如何呢?”

上官停下手中的管笔准备起身复奏,却听到殿下一位低沉的男声说道,“天后,陛下已然说过此人未经过科举正途,不符合朝廷用人法度。”

“裴公用人何以如此拘泥?”

这时候魏玄同亦站出说道,“臣附议。”

上官起身垂拱说道,“臣此前寻访过河阳县,当地百姓对周兴多是怨声载道。”

天后看着她问道,“为何?”

“回天后,他一石米收百姓五成税收,这样贪得无厌之人的蛀虫若是调入洛阳怕是会有负皇恩…”

“有这等事?”

“臣亲耳听当地庄子上的百姓所讲,千真万确。”

武后叹了口气,“也罢,再议吧。”

待群臣走后,天后倚靠在榻上微闭着双目唤起身边的人说道,“婉儿立的奇功无数,但本宫确实不太好为你升官。”

“毕竟你这个年纪上五品女官已然是殊荣了,让你参政掌握实权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过几日陛下便要嵩山封禅,婉儿去国子监选上数名祭祀的监生。”

“出身不必太高,但文采,模样均要人中龙凤,祭祀之后这些人本宫要留在朝廷任职。”

“诺。”

静默了片刻武后又说道,“陛下的身体日渐虚弱,显却只知道整日斗鸡取,那个韦氏看着便是个颇有野心之人,本宫担心将来外戚势力增强,想着要不要将当年那几个流放的侄儿召回。”

“婉儿以为呢?”

“回天后,臣以为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武字,何况几位公子在边陲之地流放多年,也应该是有洗心革面了。”

武后有几个侄子,一个叫武承嗣,一个叫武三思,还有一个叫武攸暨,因为早年他们的父亲得罪武后,均被流放。

武后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正好周国公的爵位无人继承,如今又正是用人之际…”

想到这里武后下了决心,对身旁人吩咐道,“那婉儿便拟旨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