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204章 蠢物啊蠢物

醉红妆 第204章 蠢物啊蠢物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8:54:26 来源:文学城

声音自布施台传来,众人齐齐望过去,只见那贼人身形如泥鳅,三两下就窜出了人群。

李嫣儿正想上前,却见一道丹枫色身影倏然掠出,她身形修长挺拔,行动间袍角翻飞,甚是英姿飒爽。

贼人见她追来,慌忙转向,那女子似早就料到一般,足尖一跃向布施台借力,整个人如燕子抄水般凌空掠过,稳稳落在贼人身后。

顺势将右手精准扣住贼人肩膀,“哪里走?”

贼人吃痛,反手就是一记肘击。女子不慌不忙,左手格挡,右腿横扫,直接将贼人放倒在地。她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待众人回过神来,贼人已被她反手擒住。

那手上的银挺也被抖落在地上。

“真是好身手啊。”裴愔不自觉的赞叹道。

侍卫上前将刀架在那贼人脖子上,太平一行人这才缓缓走近。

那女子正俯身拾起地上掉落的银挺,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在布施会上都敢偷银挺,真当大唐没了王法了?”

远处小跑过来一女子,姿色美艳,裙裾左右摇摆,像被春风划开的湖面一样层层漾开。

那女子跑到近前,微微喘着气停下,“娘子…好本事。”

是韦香儿。

她此时应当还唤作韦莲儿,今日倒还真是热闹。

太平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她,前世的记忆又徐徐涌来。

前世若非她想窥窃神器,软禁婉儿和自己,她又怎会伙同李隆基发动政变,若非如此,又怎会遭李隆基算计至婉儿于死地!

李嫣儿的目光更是凌厉。

韦香儿,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但上一世她有一句话说得对,这天下是男子的天下,若她想要夺这天下,那便要更强大,更狠毒,更不择手段。

只是韦香儿,这个人不应当是你。

女子身着素色娟裙,没有半点绣纹缀饰,透着股极为质朴的清简气。

对比下,崔珩的衣物虽素,却用的是山形斜纹的绫缎,隐隐泛着光泽,能在阳光下流转出细腻的纹理。

抓贼的女子将银挺放至韦香儿手心,“娘子可要好生保管,莫要再被贼人偷了去。”

韦莲儿紧握银挺放至胸口,似松了一口气,“多谢娘子,若是丢了这银挺,也不知要如何度过这几日了。”

太平上前询问,“怎的,娘子不是长安人士?”

上官见她有心攀谈,便让侍卫带走了那贼人,又遣散了四处围观的百姓。

韦莲儿眼波流转,见太平一开口,四周侍卫便雷厉风行的清场,顿时明白眼前人定是贵不可言。

她微微欠身,鬓边的珠钗随之晃动,“回贵人的话,妾为京兆韦氏,只是家父为普州司法参军,许久不在长安居住,此次来长安是替母还愿的。”

言语恳切,显得甚为楚楚可怜,再加上…她身上似有一股奇香缓缓溢出。

那抓贼的女子绕着她四周轻嗅一圈,“娘子是用的什么熏香?怎从未闻到过?”

“莫不是西域的新物件,还未传入长安?”

韦莲儿闻言,轻笑了笑,“娘子哪里话,普州地处偏远,又怎会用上长安都没有的金贵物件。”

“说来惭愧,这香气并非熏香所致。”她声音突然压低,显得有些神秘,“这是此前在终南山遇到一位道长,赠予药丸,服用后…周身便散发袭人的香气。”

崔珩闻言眉头微蹙,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试探,“娘子可是唤作韦莲儿?”

眼前人眼神一亮,展颜笑道,“娘子如何得知?”

那位普州司法参军的娘子便姓崔,她如何不知?

女子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早听家中人说,姑母家有个表姐身带异香,却没成想这般巧在此处遇到了?”

“那既到了长安,为何不去家中住?”

虽是亲舅舅,但是毕竟她的父亲如今只是偏远州县的小小参军,而当朝户部尚书崔挹的府邸如何是能轻易去攀附的。

她怀着歉意微微颔首,“表妹有所不知,此次来得匆忙,还未及递帖子,原想在驿站安顿几日,置办些体面的礼品再去拜见舅舅,免得失了礼数。”

公主在此,自然不是叙话家常的时机,再加上崔珩性子本就恬淡,既说过一次,你推脱,自然也不再言语,只微微点头以示礼貌。

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似乎一众人都在等着崔珩邀着韦莲儿入府,却迟迟不见她言语。

她倒是寡情,不受人情世故所裹挟。

而韦莲儿的笑意却渐渐僵在脸上,本就是客气之话,只待崔珩言语一句“不如入府暂住”,她便可省去那些繁琐的礼节。

太平的笑掩在心底,而上官婉儿似乎也压着嘴角,李嫣儿亦是珉住嘴,假装看一旁的人群。

若是真能不说话就能把话递透了,那三个人恐怕早就互相将韦莲儿的心思戳得个千疮百孔。

上官率先打破僵局,看向那抓贼的女子道,“娘子方才身姿矫健,倒是有些军中的利落劲。”

说是娘子,她的打扮倒是更像个小郎君,束着高髻,发间簪着一枚素银冠,眉骨疏朗,鼻梁高挺,下颌线收得干净,笑起来露出半颗小虎牙,带着点少年气的桀骜。

女子笑得开阔,眉毛微微一扬,“可惜父亲说,我这身手在军中怕是做个辅兵都不够格,不过今日能听娘子这般说,我定回去好好跟父亲复述一番。”

太平望着那女子爽朗的模样,笑意漫上眉梢,“那还未请教阁下的父亲是何人?”

“公主殿下为何不先问我是何人,而是偏询问了妾的父亲?”她声音清亮,含着笑,即便是反问也并未引起太平反感。

反而被这反问逗得眼底笑意更浓了些,“如此说,倒是本宫失了分寸,那便先请教娘子芳名?”

她笑了,许多日不见她笑,眼底总聚着阴霾,今日一个初次谋面的女子竟将她逗笑了。

感觉到旁边的目光,她缓缓收起笑意,而那道目光也移到了那女子身上。

“回公主殿下,妾姓岑,单名一个引字,取自孟子‘引而不发’之意。盼着我能存持重之心,如弓矢待发,不妄动亦不怠惰。”

说到这里她自嘲般笑了笑,“谁曾想我的性子却与那‘引而不发’完全背离。”

上官婉儿闻言轻笑,温声道:“阁下此言差矣。'引'字在《楚辞》中'引商刻羽',却有舒展音律之意。”

她的目光掠过岑引翻飞的衣袍,“观你方才捕贼时,身手舒展似弦歌漫卷,倒与这‘引商刻羽’的舒展意趣暗合。可见名字里的期许,未必是要拘着性子,反倒像给了你一份自在挥洒的底气。”

岑引愣在那里,眼睛眨了眨,目光还停留在上官的脸上,下意识应了一句“啊”。

末了,挠了挠头,露出憨笑。

“您是说…引什么…刻雨?我只听过刻字刻花的,刻雨倒是头一次听说。”

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李嫣儿对草包历来是嬉笑之,却少见得粗疏得如此磊落之人,倒比那些半罐子咣当的要坦荡些。

她不像往日那般冷言冷语,只是淡淡道,“‘商’与‘羽’是乐律,不是天上的雨。婉儿是说你身手灵便,像上好的曲调般舒展。”

岑引的目光滞留在李嫣儿身上,真是好惊艳的美人,如同从仕女图中走出来的模样。

分明生着张勾魂夺魄的脸,偏生眉宇间凝着层冰霜,倒比那些柔媚的女子多了几分慑人的气性。

好生没有礼貌的人。

本是看她憨拙坦荡才出言解围,没成想这人竟直勾勾看了半晌。

“看够了?”李嫣儿的语气比刚才更冷了几分。

岑引收回目光,脸颊微微有些泛红,赶忙赔礼,“娘子对不住,我只是…即便是在长安也难得见这般貌美之人,一时…看呆了。”

李嫣儿淡淡道,“无事便少作痴呆之状,当心把眼珠子看掉了,长安的地面可拾不起这等不顶用的物件。”

说话好刁钻的娘子,崔珩与裴蘅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瞥见一丝兴味,随即悄然将目光挪了过去,却也只浅浅一扫,便默契地收回。

而岑引那副痴态,细究起来许并非失仪,反倒像是真被那惊鸿照影摄了心神,以至于目眩神迷,竟不知移眸。

岑引被她怼红了脸,面上却无半分恼怒之气,反倒像被顺了毛的小狗,一言不发显得李嫣儿的话更是苛责。

“罢了,本宫今日也乏了,你们随我一同回宫吧。”

太平见惯了李嫣儿那副摄人心魄的模样,她对人冷言冷语本是常事,倒也不稀奇。只是瞧着岑引那情态,被怼了竟像是得了什么趣致,眼底眉梢都透着点说不清的雀跃。

蠢物啊蠢物。

若再纠缠下去,李嫣儿真发起性子,当众给那岑引难堪,反倒折了今日的趣致。

太平等人离开后,旁的人也自在起来,韦莲儿暗吸一口气,望向仍站在原地的崔珩,脚步轻挪上半步,“表妹,方才人多眼杂,我也不好多言。如今贵人已走,我想着…既是到了长安,总该去拜会舅舅舅母才是。”

崔珩抬眸看向她,眸光清浅如溪,淡淡颔首,“原该如此。”

这轻飘飘四个字,倒让韦莲儿准备好的一肚子客套话卡在了喉咙里。

她原想对方总要客气地问一句“何时方便”,或是主动说些“我遣人引你去”的话,没承想崔珩竟只是这般平铺直叙地应了,连半分热络的意思都无。

而这些年跟着父亲在官场边缘打转,早已学会了见缝插针的本事,“只是我初来乍到…”

还未等她说完,崔珩便接过了她的话,“你待会与我一同回府便是。”

“你住哪个驿站也同小厮说一声,让他们顺道将细软都取回府中。”

她说得理所当然,显得韦莲儿百转千回的心思都成了摆设,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讪然。

崔珩的父亲是当朝正三品官,她自然可以轻飘飘一句话便解了旁人的机关算尽,可这份与生俱来的从容,落在韦莲儿眼里,却成了扎心的刺。

何时才能不再仰人鼻息。

回程的车驾,太平唤上官与嫣儿上了她的马车,六双眼目在狭小的空间中交汇。

看着那熟悉的花钿,上官的疑问可太多了。

李嫣儿跟那个蠢物不是一对

下周见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4章 蠢物啊蠢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