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203章 真是晦气

醉红妆 第203章 真是晦气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8:54:26 来源:文学城

少顷,上官婉儿又仔细端详了那副画,遂开口道,“这狩猎图妙归妙,可终归还是借鉴了已故阎公之手笔。”

“倒算不得是别出心裁。”

图中以人巨兽微之法凸显马上男子之英武,正是此画绝妙之处,有已故中书令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太宗威仪压卷之势。

女子笑了笑,“我的画,若能得阎公的半分神韵,也算是某之殊荣了。”

掌事的低声呵斥,“此乃当朝中书令之女,客当心口舌…”

原来是薛元超的女儿。

她的父亲故于四年后,而兄长薛曜后依附于太平,最终如何她也不再清楚。

上官想到这里思绪慢慢飘远,她死后,太平的日子应当很艰难吧。

终南山道上的落叶沾着晨露,每踏一步都带起细碎的水珠。山风忽起,满谷松枝簌簌摇动,那声响似贴着耳根一般。

晨鼓声从云那头传来,只见道观翼然踞于山脊,女子徐徐行了不知多久,始终只望得见,而触不及。

樵夫担薪而过,笑指山腰雾散之处,“客莫要着急,道就在那处,凝神静守,终能观复。”

女子见老者身姿不凡,心头一震,不由得肃然整理衣冠,“我来此避祸,老人家可告知路径?”

他的脚步落在将散未散的雾里,没有惹上半分雨露,“人世光阴,如此迅速,你执念未了,便尘缘未了。”

“若要避祸,你需还了当初受那小童子用诵经余水的滋养之恩。”

“无心之善最动草木,一滴清水胜千斛金珠,才得以滋生出这般金兰之契。”

太平细细品味那两句话,等想起来要追上去细问,却见那人步履轻盈,如飞燕一般,终化作一缕清风。

雾中悠悠飘来一句,“盛世双殊可弭兵戈于未起,泽万民以安宁。”

太平自床榻惊坐而起,窗外已是天光大亮。昨夜的梦境太过真切,那樵夫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她披衣起身,推开窗扉,晨风裹挟着太液池的清气扑面而来。

侍女听到寝殿的响动徐徐而入,分至两侧站立,以待服侍梳洗。

她走到端着铜盆的侍女跟前,伸手沾了沾水,青梅用绢帕替她擦拭干净,顺势说道,“殿下,上官大人用您的名义在大慈恩寺组织布施,几乎全长安的世家女今日都去寺里边凑了热闹,今日您要去瞧一瞧么?”

裙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微风,她在铜镜前落座,瞟见一侧琉璃瓶里的桂花枝。

真是晦气。

“把这花枝都清理了。”从始至终她正眼都没有看那花枝,“以后凤阳阁若再见半粒桂花瓣,便自己去掖庭吧。”

青梅匆匆收起瓶中的树枝塞给身后的小侍女打发走,也并未敢问怎会性情大变不再喜爱桂花。

桂花不恣意,有一种静默的美,这是薛绍说过的,前世她便嗤之以鼻,愣生生等着薛绍死了才将公主府院中的桂花树悉数砍了去。

而她眼中的桂花,外形不如牡丹华丽,香气不如梅花淡雅,偏生生的长得一副娇小玲珑的姿态,香气却是馥郁浓烈,更是显得假面伪装。

与薛绍如出一辙。

她要的,若没有牡丹的张扬绚烂,那便要沾得那梅香的清冽幽远。

金桂,借得一副柔弱皮囊的幌子,却揣着满肚子的张扬,藏着要把整个长安城都熏透的野心。

也更像那李隆基。

铜镜中的妆容渐显,额头花钿边缘晕染得极淡,到了花心处才凝出一点艳色,像极了初绽的梅花。

青梅见她仔细端详,俯身说道,“妾见殿下在檀园中的梅树下出神,便猜测殿下是想赏梅花,故而自作主张…”

那梅花似刺在她心头,一阵刺痛,手不自觉紧紧捏住,青梅见状顿时慌了神,“妾马上卸掉。”

“不必。”她压住声音的颤抖,“你说今日上官大人在大慈恩寺?”

“那便去大慈恩寺吧,轻便出行即可。”

车驾停在大慈恩寺外,寺门处早已车水马龙。贵女们,三三两两地往里走,笑语声顺着风飘过来。

太平落了车,只带青梅一人,没入人群中,倒没惹来多少注意。

转过经幢,便见前殿广场上搭了布施台,上官婉儿正站在台边,一身绯红官服,衬得她面若桃花。她正低头与身旁的女子说着什么,手指在账簿上轻轻点着,侧脸的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柔和。

她在菩提树下,远远看着。

见那女子似乎有些眼熟,同身后的人问道,“那是裴家的女郎是么?”

青梅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确认的点点头,“是裴家的女郎,此前殿下与她在夜宴上共跳柘枝舞,似叫裴愔。”

她缓缓走近,看着的人手中的账本,“怎拿着账本在此处这般为难?”

上官婉儿抬眼见她在自己身侧,遂放下账本,俯身应答,“殿下,今日布施,裴小娘子捐赠了药材,如今快入冬了,又怕百姓不知如何使用,便自己配了驱寒药,分发到每人手中,可抵御风寒。”

太平收回目光,平视前方,“此乃好事,如何要在此窃窃私语?”

裴愔闻言抬眸,眼中掠过一丝慌乱,随即又稳住心神,“殿下,是妾遇到了些麻烦,前来请教上官大人。”

上官婉儿微微抬头,想要接着裴愔的话头说下去,却见到太平额头上的花钿,话像卡在嗓子眼,半天没有溢出来。

那是当年她被武后刺中额头,太平为遮盖伤痕为她刺的梅花妆,为何她今日会着这样的妆容?

“殿下的花钿…”她小心翼翼探问,“倒是有些别出心裁。”

太平的长睫轻轻一抖,正想问她为何转移话题,却转头对上她的目光。

那目光不似从前那般从容,有着迫切探究的**。

是**。

这一刻,她似乎就要笃定自己心中的猜测,甚至想要当众质问她。

但她按耐住了,上官能感到她深吸了一口气,也真切的能感到她的情绪起伏。

今日要办的正事,都被抛在脑后了。

她甚至想要不顾身份拉她入禅房问个清楚。

若不是此刻不远处传来侍女唤裴愔的声音。

两人齐刷刷看向那侍女,太平眼中带着薄怒,上官则眉头微蹙。

“何事如此匆忙?”

几乎是异口同声。

那侍女被两位贵人诘问,吓得跪倒在地,裴愔见状,赶忙低头轻斥,“这是公主殿下和上官大人,有何事如实道来便是,不可失了礼数。”

侍女战战兢兢叩首道,“回禀公主殿下,上官大人,方才我家娘子带来的药材,因为孩童与成丁的剂量和药方不一样,所以导致有些药用尽,有些药还剩余,现在要差人去补药,却不知道要补多少,故而烦恼。”

“但就在刚刚有位娘子将这难题解了。”

“妾…一时兴奋之余失了态,还请殿下恕罪。”

太平向那布施药材的台子望去,见一女子正有条不紊的唤人清点余下的百姓人数。

那女子身着素色襦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眼眸清亮,沉静透彻,几句话竟将场面维持得井井有条。

“过去看看吧。”太平淡淡道。

走近时,只听那女子温声吩咐,“荆芥需补六斤八两,柴胡需补十二斤八两,枳壳十二斤八两,防风五斤。”

太平驻足凝望,只见她嘴角噙着一抹浅笑,手上还捏着兽骨算筹,似乎对这账目已然了然于胸的模样。

“这位娘子倒是好算计。”太平轻声道。

女子闻声抬头,见太平立于身前,女子眸光微动,却不见丝毫慌乱。她将算筹轻轻搁在案上,行了一个标准的揖礼。

“这位娘子谬赞了。”她声音清润,不疾不徐,“不过是些粗浅的算学功夫。”

能出现在这布施会上的女子,虽衣着素净,定也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儿。

她虽自谦,却也能从她身上嗅到一丝傲气。

上官本想设计试探出在场精通算术之人,如今倒也不用再费心思,便开口询问,“不知娘子贵姓?”

女子目光落在上官身上,穿着绯色官服,想来是宫中女官,那刚刚那位看着贵气的女子,想来当是公主了。

她礼貌应答,“免贵姓崔,单名一个珩字。”

崔湜的阿姊。

上一世这女子早早便嫁作人妇,在生产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难产而死,故而从未谋过面。

也从未听崔湜说起过,她竟精通算经之科。

“愚还想请教娘子,方才是用何种方法助裴小娘子解了这难题。”上官抬手询问。

女子浅笑,微风拂过她额前的碎发,“先是'衰分术'——按着孩童五钱、成人十钱的份例,将成人、小儿的药量拆解明白。”

“再用'盈朒术'——哪些药见了底,哪些还有富余,像那羌活、独活,小儿方里用不着,自然就余得多些。”

“最后用'均输术'——把剩下的孩童、成人的份例,照着先前拆分的规矩重新折算。缺六斤八两的补六斤八两,少十二斤八两的添十二斤八两...”

她的眼波如映着雪光的清潭,“这些不过是九章算术前三章极为粗浅的功夫,只是我自小对算经喜爱,故而得心应手了些。”

太平不由得多打量了崔珩几眼,眼中多了几分怜惜,这般才情的女子,竟因生产而死。

“还不知娘子芳龄几何?”

崔珩微微一愣,随即勉强作答,“妾今载正逢二八年华。”

十六岁,她该出嫁了。

过不了两载,便会香消玉殒。

这时候,布施的小厮小跑着过来,一脸的灿烂,“娘子真是好算法,新补的药材发下去,误差竟不足一两。”

裴愔上前一步道谢,“今日真是多谢崔娘子,否则…这场面想来是难看极了。”

突然一阵呼喊传来。

“抓贼!有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