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133章 太庙祭祀

醉红妆 第133章 太庙祭祀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09:49:27 来源:文学城

太平公主带领百官祭祀那日,阳光明媚,太庙的瓦砾泛着五彩光波,礼乐奏起“登歌”乐章,太平为初献,虽不能身着衮服,但一袭凤袍在光影的照耀下,也是濯濯厥灵。

她由太常卿引导升堂,举杯向先祖酌酒献祭,随后太祝依次跪读祝祭之文,太平跪在太庙之前,抬眼看了看四下的辉煌场面,这是母亲奋斗一生的辉煌,她喜欢站立在这万人瞩目之地,婉儿也一样,自己也一样,说到底她们都是一类人。

只是她与婉儿有武皇庇护,对权利没有极度的渴望,相反热衷于风花雪月。

身侧的太祝诵读完祭文之后,便是亚献。

上官一改往日装扮,身着一袭凤袍,踏上庙堂,举杯献祭。

高宗皇帝在她脑海中始终都没有很清晰的面容,她十三岁被武皇赦免出掖庭时,便甚少同高宗皇帝见面,名义上的皇妃,实际上是武皇的私产。

上官婉儿开始回忆起自己的前半生,在掖庭时,她希望被人看见,因为只有被人看见才能带着母亲走出掖庭,于是日夜苦读,好在天资聪颖,少年时便身负盛名,被武后召见。

走到武后身侧时,她不再展露锋芒,只做那位年幼的公主殿下的玩伴,那时她害怕武后根基不稳,成为第二个吕后,自己便成为武后的陪葬品。

直到武后野心渐渐展露,她知道她的野心,也打心底里佩服这个宛若母亲一样的女人,她决定陪着她一起放手一搏,她要站在那个耀眼的女人身侧,俯视天下英才,称量天下。

可她跟随着武皇一同,终于缔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时,却发现为这个时代流血牺牲的人太多太多,她此时又只能在武皇身侧迂回进言。

但有些事依旧不是以她的能力能够改变,她开始厌倦宫廷,厌倦政治,几次三番想要逃离,却依旧逃离不掉一个“情”字,如同她自己的诗句一样,“山室何为贵,唯馀兰桂熏。”

从少年得志,到青年的壮志凌云,再到如今的无可奈何,她举着酒杯站在庙堂之前,再没有当初那般对万众瞩目的期待。

献祭结束以后,太常卿引领着太平以及上官走出太庙,百官依次而出,仪仗回宫。

长安街头,气氛庄肃静默,仪仗也并未有奏乐之声,马车内的人能清晰的听见外面的车轱声,太平坐在马车上位,上官则是坐在左侧,望着车帘外的街景,“陛下于半月后抵达长安,殿下明日需得召见长安令安排接驾事宜。”

太平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说道,“本宫知道,明日便召见长安令进宫。”

上官又说道,“此次陛下回长安,殿下应当诸事更加小心,上次官员铨选一事,张氏兄弟并未尝到甜头,想来是要反击的。”

太平深吸一口气说道,“有婉儿在,本宫何惧。”

“何况如今朝堂,六部之中,同道之人也不在少数,若是张氏兄弟要硬碰硬,本宫也绝不怕他们。”

上官的面容却没有太平那般轻松,“陛下借张氏兄弟之手,赐死了武李两家的子侄,切断了张氏兄弟的后路,想来是要对他们多加补偿的,殿下万要当心才是。”

武皇的手段素来狠绝,当年为了切断上官婉儿的后路,让她开罪于皇嗣李旦,如今又是故技重施,太平想到这里,有些担忧的握着她的手,“婉儿,你怪过母亲么?”

上官摇了摇头,“殿下,臣曾说过,臣本就只是掖庭罪奴,自从走出掖庭那一刻起,今后的每一步,不管能行至何处,都坦然接受。”

太平嘴角牵起一抹微笑说道,“直愁斜日落,不畏酒樽虚,便是这个意思吧。”

这首诗依旧是出自她之手,她不在意夕阳西下,亦不在意酒杯是否盛满美酒,那她在意什么?

太平没有问出口,此时车驾已然抵达丹凤门了,她喝令停车,执起身侧人的手说道,“婉儿陪本宫走回去吧。”

“诺。”

黄昏的夕阳落在御桥之上,二人穿过三道宫墙行至太液池边,四处春意盎然,亭台相应成趣,太平吩咐宫人将池边的小舟拉至岸边,随后看向身侧人说道,“婉儿再做一回艄公可好?”

上官俯身应道,“诺。”

好在回宫之前二人已然更换衣物,能轻便出行,上官先提着衣裙上至船头后,又转身抬手扶下了在岸上的太平。

待船身稳当后,便摆弄这两侧的船桨,太平坐在船头,靠在桅杆边,闭眼轻打着团扇,缇色的夕阳打在她的脸上仿佛蒙了一层金纱在她的面容之上,四下静得有如太古一般,也不知她手中从哪里变出一只酒壶,捏在手上,仰头轻饮下一口说道,“你虽在尘世,本宫却知道凡俗之人接近不了你,自第一次见你便知道。”

上官一边缓缓挥动着手中的桨一边浅笑道,“臣依旧有尘世间的渴望与执着,殿下知道的。”

太平抬眼看着她,轻眨了眨双眼,“是本宫拉扯着你,你还记得小时候本宫将你骗到此处欲行不轨之事么?”

上官轻摇了摇头,“臣怎会不记得,殿下还吟出了那首汉代的衡门。”

太平执起酒壶起身说道,“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随后看着上官问道,“本宫想请问上官大人,此诗作何解?”

此时船艄已然行至湖中央了,上官放下手中的桨,在船身中间坐下说道,“衡门之下乃男女幽会之场所,而“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其中的饥字,可以解释为**之饥渴。”

她穿着月白衣衫,裙摆悉数散落铺开,看着平静的湖面,似乎是在回忆,随后又喃喃说道,“那时的殿下,眼中总是熠熠生辉的模样,整个太液池的波光粼粼都抵不上月儿眼中的一丝闪烁之光。”

太平又饮下一口酒说道,“那是一个少女初次怀春时的目光,那时本宫也只想着要将你拉下凡尘,管你如何清高自诩,本宫也是你这一世都跨不过的坎。”

“今日庙堂祭祀时,短短半个时辰,往日的画面如同画卷似的在我脑海中划过。月儿这一世,虽身份高贵,却实在算不上恣意妄为,即便是旷古未有的一位爱上女官的公主,想必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本宫同父皇求了恩典,我告诉他,月儿这一世只求同心爱之人白头偕老,父皇既然贵为天子,那便恩赏了月儿可好。”

讲到这里她看向上官,“婉儿呢?今日在太庙时,想了何事?”

上官起身将手肘搭在膝盖上,接过她手上的酒壶说道,“臣也回想了自己的前半生。”

“少年时,怀着大展宏图之心,行至此时,才恍然大悟,人世间万事都由不得人。”

随后饮下一口酒后继续说道,“那一年殿下将臣哄骗至此处,吟出那首诗时,臣是从心底钦佩月儿。”

“钦佩月儿能这般坦然诉说出自己的爱慕之意,而臣只能将那些情意零零散散的藏在人生每一个角落。”

上官自小孤傲,她有着高度独立的品德,她并非觉得旁人皆为俗物,但她有着自己的一套章程,从不会受旁人影响,所以只是显得孤傲,并非自诩清高。

唯独对太平,若说上官是独自傲立在寒冬的腊梅,那太平便是能决定腊梅生死的凝雨,唯独迎寒而开的花儿,谁又能说不是被凝雨所折服呢?

太平似乎是有些微醺,随意倒在船头说道,“本宫倒乐得去拼凑你那些零散的爱慕之情,将那些句子永世流传下去,让后世之人知道,唐代的女官那样灿烂的爱慕过太平公主。”

上官将手边的大氅替她披上,却被那人顺势挽在身侧,“上官大人意下如何?”

上官浅笑道,“自然是好的,只是后世之人也并非有月儿这般细心,能琢磨出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句子。”

太平微微闭着双眼喃喃道,“那便让那些弘文馆的学士去批注,让张说,还有崔湜…”

还未讲完便闭眼睡去,上官又拢紧了一些她的衣袍,蹑手蹑脚起身走到船头,拿起桨将船艄向岸边划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