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粥渍晕染的协议
林晓晓的手指捏着两页 A4 纸边缘时,指腹能摸到打印墨粉的颗粒感,像极了这段婚姻里那些硌人的细节。她没有直接将离婚协议摊开,反而抓起桌中央那只缺口瓷碗,将协议压在碗底 —— 粥汤顺着月牙形缺口缓缓溢出,在 “离婚协议” 四个字上晕开一小片浑浊的水渍,白纸上的黑字瞬间洇成模糊的云团。这反常的举动让空气都顿了顿,连窗外掠过的麻雀都停在空调外机上,歪着头打量这间弥漫着凉粥气息的客厅。
此刻是晚上七点零三分,皮蛋瘦肉粥凉到第三分钟。瓷碗沿的缺口对着林晓晓,缺口边缘被砂纸磨得圆润,却在吸顶灯的冷光下泛着霜一样的白,摸上去能感觉到细微的颗粒感,那是去年周磊打磨时留下的痕迹。当时他指尖的温度似乎还残留在瓷釉上,如今却只剩冰凉的触感,像极了周磊此刻的态度。
粥面上的油花凝结成一层薄薄的膜,用筷子轻轻一挑,那层膜就碎了,露出下面浑浊的粥水,如同被戳破的谎言。膜下的皮蛋碎屑沉在碗底,褐色的肉末蜷缩着,像是失去了生命力。晓晓盯着那层油膜,鼻腔里钻进粥凉后的腥气,混着客厅角落飘来的番茄味薯片气息,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混合味道。
对面的周磊浑然不觉,手机屏幕的蓝光映得他半边脸发蓝,另半边埋在沙发投下的阴影里,睫毛在眼睑下方扫出一小片暗沉。他嘴里不停嚷嚷 “团战团战,辅助别送”,声音里带着焦灼的破音,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戳动,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活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上蹿下跳没个正形。手机壳边缘沾着几粒薯片碎屑,橘红色的粉末蹭在黑色硅胶壳上,格外刺眼。
晓晓的目光落在周磊的手上,拇指和食指指尖裹着厚厚的薯片粉,甚至能看到粉末顺着指缝往下掉,落在浅色的实木餐桌上,留下星星点点的橘红印记。她忽然想起恋爱时,这双手曾小心翼翼地剥掉一整盘虾壳,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指腹带着温热的触感,将白嫩的虾肉码在她碗里时,眼神专注得像在研究什么重大课题。如今这双手只剩薯片渣,连拿筷子的姿势都带着敷衍,真是梁山泊的军师 —— 无(吴)用!
餐桌上还散落着半袋薯片,包装袋被撕开一个不规则的裂口,薯片的油香混着凉粥的腥气,顺着空气钻进晓晓的喉咙,让她一阵反胃。她下意识地抬手捂住嘴,指尖触到嘴唇的微凉,忽然想起上周她感冒发烧,让周磊倒杯热水,他却头也不抬地说 “自己倒,我这把团战关键”,那一刻的寒凉,和此刻粥碗的温度如出一辙。
“周磊,” 晓晓的声音像浸了冰,每个字都带着寒气,“签字。”
周磊终于从游戏里抬头,眼神迷茫了三秒,瞳孔慢慢聚焦,才看清碗下压着的纸。他眨巴眨巴眼,长长的睫毛扇动了两下,伸手就去够粥碗:“凉了?我去热……”
“别碰!” 晓晓猛地拍开他的手,掌心的力道让周磊缩了缩胳膊。她的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捏着协议边缘的地方,纸张已经被揉得发皱,“先签字。这日子没法过了,你除了游戏就是工作,家里的事一概不管,连碗热粥都吃不上,我要你这丈夫有何用?”
周磊摸了摸鼻子,指腹蹭到鼻尖的油腻,那是中午吃外卖时沾上的。游戏里传来 “失败” 的提示音,尖锐的电子音刺破空气,他皱着眉嘟囔:“多大点事,不就是粥凉了吗?至于离婚?” 他拿起协议,手指在纸页上摩挲,纸张的粗糙感让他莫名烦躁,扫了两眼后忽然笑了,嘴角扯出一个僵硬的弧度:“林晓晓,你这财产分割写得挺清楚啊,连咱们家那盆绿萝都要归你?”
“那是我养的!” 晓晓梗着脖子,脖颈的青筋微微凸起,眼眶却有点发热,水汽在眼底打转,“从幼苗养到现在,三年了,你浇过一次水吗?就像这个家,全靠我一个人撑着,你当甩手掌柜当得倒自在!”
她的声音带着颤音,目光扫过客厅角落的绿萝。那盆绿萝的藤蔓顺着花架往下垂,几片叶子边缘泛黄发枯,只有靠近窗户的部分还带着点绿意。晓晓记得刚买回来时,它被周磊小心翼翼地放在阳光最好的地方,说 “以后咱们一起养,让它陪着咱们过日子”,可后来,浇水、施肥、修剪,全成了她一个人的事,就像这段婚姻,只剩她独自维系。
第二节:破碗盛福的旧时光
周磊的目光跟着晓晓落在绿萝上,眼神闪烁了一下,忽然想起去年晓晓生日那天的场景。时空像被按下快退键,客厅的凉粥和协议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满室的蛋糕香气。
那天是周六,他特意提前下班,买了晓晓最爱的芒果慕斯蛋糕,还在厨房熬了她喜欢的南瓜粥。晓晓捧着刚拆封的新瓷碗欢呼,那只碗是淡青色的,碗沿印着一圈小小的雏菊,是他跑了三家瓷器店才找到的。她转身时没注意厨房门框,手肘撞在木质边框上,瓷碗 “哐当” 一声掉在地板上,磕出一道月牙形的缺口。
当时晓晓的眼眶立刻红了,蹲在地上捡起碗,手指轻轻抚摸着缺口,声音带着委屈:“刚买的就破了……”
周磊赶紧蹲下去,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确认没撞到后才松了口气,笑着说 “破碗盛福气”。他的掌心带着厨房的烟火气,温度熨帖地覆在她的额头上,让晓晓瞬间安定下来。那天晚上,周磊找出工具箱里的砂纸,坐在客厅地板上,一点点打磨着碗沿的缺口。
台灯的暖光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晓晓坐在旁边,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睫毛在灯光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手指握着砂纸,小心翼翼地摩擦着瓷碗,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稀世珍宝。砂纸摩擦瓷釉的 “沙沙” 声,混合着窗外的虫鸣,成了那个夜晚最温柔的背景音。
“磨光滑了就不划嘴了,” 周磊抬起头,脸上沾着一点白色的瓷粉,像个小花猫,“以后就用这只碗,我要把所有福气都盛给你。”
晓晓伸手擦掉他脸上的瓷粉,指尖触到他温热的皮肤,心里像揣了个暖炉。那天的南瓜粥盛在缺口瓷碗里,软糯香甜,带着周磊掌心的温度,从喉咙暖到心底。她记得自己一边喝粥,一边看着周磊,觉得这辈子大概就是这样了,有一个愿意为她打磨破碗的人,足够了。
可现在,福气没见着,只剩一碗凉粥配满心寒凉。
周磊的思绪被晓晓的一声冷哼拉回现实。他看着桌上的缺口瓷碗,碗里的粥已经凉透,油膜下的粥水泛着死气沉沉的灰色。他忽然想起,这三年来,晓晓一直用这只碗喝粥,不管是热粥还是凉粥,她都没换过。而他,除了去年打磨缺口的那个晚上,再也没留意过这只碗,更没留意过碗里的粥是热是凉。
“我不是忙工作嘛,挣钱养家不容易……” 周磊的声音越来越小,底气不足。他想起上个月项目冲刺,他连续一周住在公司,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回来时看到晓晓放在床头的干净衣服,还有桌上温着的粥,当时只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抱怨粥凉了。现在才意识到,那些被他忽略的细节里,全是晓晓的温柔。
“挣钱就是你忽略我的理由?” 晓晓拿起凉粥,手腕用力,猛地倒进垃圾桶。粥水撞击垃圾桶内壁的 “哗啦” 声,混合着皮蛋和肉末的坠落声,刺耳又狼狈。“这粥凉了能热,心凉了,你拿什么热?”
瓷碗磕在垃圾桶边缘,发出清脆的 “哐当” 声,像是这段婚姻碎裂的声音。缺口处的瓷釉在撞击下掉了一小块,露出里面白色的瓷胎,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周磊看着空荡荡的碗,又看了看垃圾桶里浑浊的粥水,忽然没了底气。他想起上周晓晓感冒,他不仅没照顾,还因为游戏和她吵架;想起上个月结婚纪念日,他忘了不说,还带了一身酒气回家,吐得满地都是,是晓晓默默收拾到凌晨;想起刚结婚时,他承诺每天给她熬粥,可后来,连一顿热饭都难得和她一起吃。
这些被他遗忘的小事,此刻像潮水一样涌进脑海,让他胸口发闷。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喉咙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第三节:吊灯下的十年光景
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默默叹了口气 —— 如果它有呼吸的话。它挂在客厅中央十年,金属灯座上积了薄薄一层灰,水晶吊坠折射出的光线从最初的暖黄,慢慢变成了现在的冷白。
十年前的今天,是林晓晓和周磊的新婚之夜。当时的水晶吊灯还崭新发亮,暖黄色的光线洒在红地毯上,映得满室喜庆。周磊抱着晓晓,在灯下旋转,她的婚纱裙摆扬起,像一朵盛开的白玫瑰。吊灯记得,那天的空气里满是香槟的气泡味和晓晓身上的香水味,甜腻得让人沉醉。周磊在灯下吻晓晓,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以后我一定好好疼你,让你天天开心。”
那时候,周磊还没有那么多工作,晓晓也还没辞职做全职太太。他们会一起在周末逛菜市场,晓晓挑菜,周磊拎着袋子跟在后面;会在晚上窝在沙发上,就着吊灯的暖光看电影,晓晓靠在周磊的肩膀上,手里捧着一杯热牛奶;会在深夜加班后,周磊回来,晓晓给她留一盏小灯,桌上温着粥,灯光里混着咖啡的微苦和热粥的香气。
吊灯记得,有一次周磊发烧,晓晓守在床边,用毛巾给他擦额头,整夜没合眼。第二天早上,她用那只后来磕破的瓷碗,熬了小米粥,一勺一勺喂给周磊。当时的粥是热的,晓晓的眼神是暖的,吊灯的光线也带着温柔的光晕。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切都变了。周磊的工作越来越忙,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有时候甚至彻夜不归。晓晓的话越来越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淡。吊灯的光线似乎也跟着变冷了,水晶吊坠上的灰尘越积越厚,折射出的光不再温暖,反而带着刺骨的寒意。
它看着晓晓把离婚协议压在凉粥下,看着她指尖微微发抖,捏着协议的边缘都泛了白;看着周磊被手机光映得脸发蓝,嘴角还沾着薯片渣,眼神里满是茫然和不解。它忽然觉得,自己的钨丝好像也快断了,就像这两个人之间的联系,看似还连着,实则早已摇摇欲坠。
吊灯记得,去年晓晓生日过后,周磊还会偶尔早起熬粥,把粥盛在缺口瓷碗里,端到晓晓面前。可后来,他连早起都做不到了,更别说熬粥。有时候晓晓做好饭,等他到深夜,最后只能自己吃凉饭。那些热粥的香气,渐渐被外卖盒的味道和薯片的味道取代。
它看着客厅角落的绿萝,从生机勃勃到枝叶枯黄。刚买回来时,周磊每天都会给它浇水,还会和晓晓一起给它修剪枝叶。可后来,浇水的人只剩晓晓,周磊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绿萝的藤蔓越来越长,却越来越枯黄,就像这段婚姻,看似还在延续,实则早已失去了生命力。
此刻,吊灯的光线洒在周磊孤单的影子上,将他的影子在地板上拉得老长。它看着周磊拿起协议,手指悬在签名处,迟迟落不下去;看着晓晓转身走进卧室,“砰” 地关上房门,那扇门像一道鸿沟,将两个人彻底隔开。
吊灯忽然想起,十年前安装它的时候,装修工人说,这盏灯质量很好,能用二十年。可现在才过了十年,它就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或许,有些东西,不是质量好就能长久的,就像婚姻,需要两个人用心经营,光靠一个人维系,迟早会像这盏灯的钨丝一样,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彻底断裂。
第四节:晓晓的内心风暴
卧室门关上的瞬间,林晓晓靠在门板上,身体顺着门板缓缓滑落,最终坐在冰冷的地板上。门板的木质纹理硌着后背,带着一丝凉意,像周磊那些冰冷的话语,一点点侵蚀着她的体温。
她抬手捂住脸,指腹感受到眼眶的灼热,泪水终于忍不住,顺着指缝滑落,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她不是没想过离婚,这个念头在心里盘桓了无数次,从周磊第一次因为游戏忽略她的生日,到他连续一周不回家,再到上个月她发烧时他的漠不关心。可每次,她都会想起恋爱时的那些美好,想起周磊为她打磨破碗的夜晚,想起他说 “要把所有福气都盛给你” 的温柔,然后一次次妥协。
晓晓的思绪像断了线的风筝,在记忆的天空里乱撞。她想起和周磊认识的那个夏天,在大学校园的梧桐树下,他穿着白色的 T 恤,手里拿着一本《小王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他抬头看到她,眼睛亮得像星星,笑着说:“同学,能帮我捡一下笔吗?”
那时候的周磊,温柔、体贴,会记得她的生理期,会在她来例假时给她煮红糖姜茶;会在她考试失利时,陪着她在操场跑步,听她倾诉;会在她生日时,攒几个月的生活费,给她买一条她心仪已久的项链。
她想起毕业那天,周磊在学校的湖边向她求婚。他单膝跪地,手里拿着一枚简单的银戒指,声音带着紧张的颤抖:“晓晓,我没有很多钱,但我会努力挣钱,给你一个家,一辈子对你好。你愿意嫁给我吗?”
晓晓当时哭着点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以为,他们会像所有童话故事里的结局一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现实,却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结婚第三年,周磊的公司升职,他变得越来越忙,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一开始,晓晓还能理解,觉得他是为了这个家。可后来,他不仅没时间陪她,甚至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她生病时,他在加班;她难过时,他在打游戏;她想和他聊聊心里话,他却说 “累了,明天再说”。
晓晓记得有一次,她精心准备了结婚三周年纪念日晚餐,从下午就开始忙活,炖了周磊最爱喝的排骨汤,炒了他喜欢的几道菜。她坐在餐桌前,从六点等到十点,菜热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凉透了。周磊回来时,带着一身酒气,看到满桌的菜,只是随口说了句 “怎么还没睡,我吃过了”,然后就倒头睡了。
那天晚上,晓晓坐在餐桌前,看着满桌的凉菜,眼泪无声地滑落。她拿起那只缺口瓷碗,盛了一碗凉透的排骨汤,一口一口地喝着,汤的咸味混着泪水的苦涩,在嘴里蔓延开来。她忽然觉得,自己就像这碗凉汤,被周磊遗忘在角落里,慢慢失去温度。
这次提出离婚,是因为上周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和周磊还是恋爱时的样子,在夜市摊前,他蹲在地上给她剥虾,阳光正好,风也温柔。可醒来后,身边是空的,周磊还在客厅打游戏,键盘敲击声和游戏音效刺耳地传来。那一刻,晓晓忽然觉得累了,累得不想再坚持了。
她想起今天下午,她特意请假回家,想给周磊一个惊喜,熬了他以前最喜欢喝的皮蛋瘦肉粥。她从三点熬到六点,粥熬得软糯香甜,盛在那只缺口瓷碗里,等着周磊回来。可他回来后,连看都没看粥一眼,只顾着打游戏,手里还拿着薯片,吃得津津有味。
那一刻,晓晓的心彻底凉了。她知道,这碗粥凉了可以再热,可她的心,凉了,就再也热不回来了。
卧室里没有开灯,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影。晓晓坐在地上,抱着膝盖,眼泪越流越多。她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她爱周磊,爱那个曾经对她温柔体贴的周磊,可她也恨现在这个冷漠自私的周磊。
她想起周磊刚才的样子,眼神里带着迷茫和无措,声音软下来求饶,说以后会多陪陪她,天天给她熬热粥。那一刻,她心里有过一丝动摇。可她知道,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再也无法弥补。就像那只缺口瓷碗,即使打磨得再光滑,缺口也永远存在。
第五节:绿萝的无声见证
客厅角落的绿萝,顺着花架往下垂,几片泛黄的叶子无力地耷拉着,像极了林晓晓此刻的心情。它站在那里三年,见证了这个家从热闹到冷清,从甜蜜到破碎。
绿萝记得,它刚被买回来时,是一盆生机勃勃的幼苗,叶片翠绿欲滴,充满了生命力。周磊和晓晓一起把它放在阳光最好的窗台边,周磊说:“以后咱们一起照顾它,让它和咱们的家一起长大。”
那时候,周磊每天都会给它浇水,用手指轻轻擦拭叶片上的灰尘,动作温柔得像是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晓晓会坐在旁边,看着周磊和绿萝,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绿萝的叶片上,反射出翠绿的光泽,也照在晓晓和周磊的脸上,让他们的笑容显得格外温暖。
绿萝记得,有一次它生病了,叶片上长了蚜虫,晓晓急得团团转。周磊查了很多资料,买了专门的杀虫剂,小心翼翼地喷洒在叶片上,每天都观察它的状态。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绿萝慢慢恢复了健康,叶片比以前更绿了,藤蔓也长得更长了。
那时候,这个家充满了欢声笑语,绿萝的藤蔓顺着窗台往下垂,像一道道绿色的帘子,装点着这个温馨的小家。它能感受到晓晓和周磊之间的爱意,那种爱意像阳光一样,滋养着它,也滋养着这个家。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切都变了。周磊不再给它浇水,不再擦拭它的叶片。晓晓一个人扛起了照顾它的责任,可她也越来越忙,有时候忘记浇水,它的叶片就会慢慢泛黄、枯萎。
绿萝记得,有一次它快要渴死了,叶片干枯得像纸一样,晓晓发现后,赶紧给它浇水,一边浇水一边掉眼泪,嘴里喃喃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差点忘了你。” 那一刻,绿萝能感受到晓晓的孤独和无助,它想安慰她,却只能无力地垂着叶片。
后来,晓晓把它搬到了客厅角落,那里的阳光很少,可她大概是觉得,放在这里,至少能让周磊看到它,能想起曾经的承诺。可周磊,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它一次。他每天下班回来,要么坐在电脑前加班,要么拿着手机打游戏,眼里只有工作和游戏,再也没有了这个家,没有了晓晓,也没有了它。
绿萝看着晓晓把离婚协议压在凉粥下,看着她和周磊争吵,看着她转身走进卧室,关上房门。它能感受到客厅里的低气压,那种压抑的气氛让它喘不过气来。它看着周磊站在餐桌前,盯着那扇紧闭的房门,又看了看桌上的离婚协议,手指悬在签名处,迟迟落不下去。
绿萝的叶片轻轻晃动了一下,像是在叹息。它想起曾经,周磊和晓晓会坐在餐桌前,一起喝粥,一起聊天,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那时候的粥是热的,话是暖的,空气里弥漫着幸福的味道。可现在,餐桌前只有周磊一个人,碗里的粥凉了,心也凉了,空气里只剩下沉默和尴尬。
它看着周磊拿起那只缺口瓷碗,手指轻轻抚摸着碗沿的缺口,眼神里带着复杂的情绪。绿萝知道,这只碗对晓晓和周磊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记得去年晓晓生日那天,碗被磕破后,周磊熬夜打磨缺口的样子,记得他说 “破碗盛福气” 的温柔,记得晓晓当时幸福的笑容。
可现在,福气没了,只剩下破碎的回忆和冰冷的现实。绿萝觉得,自己就像这段婚姻的缩影,曾经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可在冷漠和忽视中,慢慢失去了生命力,变得枯萎、发黄。
如果它能说话,它想告诉周磊,晓晓要的不是很多钱,不是大房子,而是他的陪伴和关心;它想告诉晓晓,周磊或许不是不爱了,只是忘了怎么去爱,忘了曾经的承诺。可它不能,它只能默默地站在角落,看着这对曾经相爱的人,一步步走向分离。
第六节:夜市摊的虾壳与薯片渣
周磊坐在餐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协议上的字迹,脑海里忽然闪过夜市摊的烟火气。那是他们恋爱的第二年,夏天的夜晚,空气里弥漫着烤串的香气、西瓜的甜味,还有人群的嘈杂声。
晓晓拉着他的手,穿梭在夜市的摊位之间,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我想吃虾,” 晓晓指着一个海鲜摊,声音带着撒娇的意味,“你给我剥。”
周磊笑着点头,拉着她在摊前坐下。老板麻利地称了一斤虾,煮熟后装在盘子里端上来,热气腾腾地冒着白烟,虾的鲜香味扑面而来。周磊拿起一只虾,左手捏着虾头,右手顺着虾壳的纹路轻轻一剥,白嫩的虾肉就露了出来,蘸上一点醋,小心翼翼地放进晓晓碗里。
“慢点吃,别烫着。” 周磊的声音被周围的叫卖声淹没,却清晰地钻进晓晓耳朵里。他的手指干净修长,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剥完一只又一只,动作熟练而温柔。晓晓坐在对面,托着下巴,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嘴角挂着甜甜的笑容,一口一口地吃着虾肉,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夜市的灯光昏黄而温暖,照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周磊剥虾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剥了满满一碗,他自己却没吃几只,都留给了晓晓。“够不够?不够再点。” 周磊看着晓晓满足的样子,心里像揣了个蜜罐。
“够啦,” 晓晓摇摇头,夹起一只虾肉,递到周磊嘴边,“你也吃。”
周磊张嘴吃下,虾肉的嫩滑混合着醋的酸味,在嘴里蔓延开来。他看着晓晓的眼睛,里面映着夜市的灯光,也映着他的身影。那一刻,周磊觉得,只要能和晓晓在一起,就算一辈子吃夜市摊的虾,也心甘情愿。
可现在,眼前的场景和记忆里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餐桌前,晓晓不在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碗里的粥凉了,旁边散落着半袋番茄味薯片,他的手指沾着橘红色的薯片渣,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为晓晓剥虾的干净模样。
周磊忽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凉水,试图压下心里的酸涩。他想起恋爱时,他总是想方设法地讨好晓晓,记得她的所有喜好,知道她不吃香菜,知道她喜欢喝微甜的粥,知道她看电影时喜欢靠在他的肩膀上。
可结婚后,他渐渐忘了这些。他觉得自己忙着挣钱养家,已经很辛苦了,晓晓应该理解他。他忘了,晓晓要的不是很多钱,而是他的陪伴和关心;忘了她曾经也是一个被父母宠爱的小公主,嫁给她是为了有人疼,有人爱,而不是做一个免费的保姆。
周磊想起上个月,晓晓给他买了一件新衬衫,他只是随口说了句 “还行”,就扔在了衣柜里,从来没穿过;想起晓晓生日时,她希望他能陪她吃一顿饭,他却因为要陪客户喝酒,让她一个人过;想起晓晓无数次在他加班晚归时,留着一盏灯,温着一碗粥,而他,却从来没说过一句谢谢。
这些被他忽略的小事,此刻像一根根针,扎在他的心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忽然意识到,晓晓不是突然提出离婚的,而是在无数个失望的瞬间,慢慢攒够了离开的勇气。
周磊拿起那只缺口瓷碗,碗沿的缺口已经被磨得很光滑,可他此刻摸着,却觉得硌手。他想起去年打磨缺口的那个夜晚,他对晓晓说 “破碗盛福气”,可他却亲手打碎了这份福气。
游戏里的队友还在语音里喊他 “快上线”,可周磊却没有一点想玩的心情。他把手机扔在桌上,手机屏幕还亮着,游戏界面停留在失败的页面,像在嘲笑他的人生。
他看着卧室紧闭的房门,仿佛能看到晓晓坐在地板上哭泣的样子。他想站起来,走过去敲门,对她说对不起,说他以后会改,会多陪陪她,会每天给她熬热粥。可他的脚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迈不动。
他知道,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再也收不回来了;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再也无法弥补。就像这碗凉粥,就算再热,也找不回最初的温度;就像这段婚姻,就算再挽回,也回不到最初的样子。
第七节:周磊的迟来醒悟
周磊坐在餐桌前,手指悬在离婚协议的签名处,迟迟落不下去。笔尖的墨色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一边是过去的甜蜜,一边是未来的孤独。
他想起刚结婚时,他和晓晓住在出租屋里,房子不大,却被晓晓收拾得温馨整洁。每天早上,他都会被晓晓熬粥的香气叫醒,醒来后,桌上已经摆好了热腾腾的粥和小菜。晓晓会坐在他对面,看着他喝粥,眼神里满是温柔。
那时候,他总是说:“等我以后有钱了,买个大房子,让你不用这么辛苦。”
晓晓总是笑着说:“我不觉得辛苦,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算住出租屋,喝白粥,我也开心。”
可现在,他有钱了,换了大房子,晓晓却要离开了。周磊忽然觉得很讽刺,他拼命工作,想给晓晓更好的生活,可最后,却失去了她。
他想起自己这几年的变化,因为升职,他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急于求成。他总觉得,只要挣更多的钱,就能给晓晓幸福,却忘了,幸福不是用金钱衡量的,而是陪伴和关心。
他想起有一次,晓晓给他打电话,说家里的水管坏了,她一个人搞不定。当时他正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不耐烦地说 “找物业”,然后就挂了电话。后来他才知道,晓晓找了物业,可物业下班了,她一个人在漏水的厨房里待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修好。
还有一次,晓晓的妈妈生病住院,她想让周磊陪她去医院,可周磊说 “项目忙,走不开”,让她自己去。晓晓一个人在医院跑前跑后,照顾妈妈,累得瘦了好几斤。他回来后,看到晓晓憔悴的样子,只是说了句 “辛苦了”,就再也没有下文。
周磊越想越后悔,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亏欠晓晓太多了。他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游戏放在第二位,而晓晓,永远排在最后。他忘了,晓晓也是一个需要被照顾、被关心的女人,她不是超人,她也会累,也会难过。
他想起今天晓晓说的话:“这粥凉了能热,心凉了,你拿什么热?”
是啊,心凉了,怎么热得回来?
周磊拿起那只缺口瓷碗,碗里空荡荡的,只剩下一点残留的粥渍。他忽然想起,这只碗是晓晓最喜欢的,她一直用它喝粥,不管是热粥还是凉粥。他记得晓晓曾经说过:“这只碗虽然破了,可我觉得它很有意义,每次用它喝粥,都能想起你给我打磨缺口的样子。”
可现在,这只碗也空了,就像他们的婚姻,只剩下一个空壳。
周磊的眼泪终于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离婚协议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和之前粥渍晕染的痕迹重叠在一起。他想起恋爱时,他对晓晓说过的那些承诺,说要一辈子对她好,说要让她永远幸福。可现在,他不仅没有做到,还让她伤透了心。
他想站起来,去敲卧室的门,对晓晓说对不起,说他知道错了,说他以后会改。可他又害怕,害怕晓晓不会原谅他,害怕她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
游戏里的语音还在不断传来,队友的催促声、抱怨声,像一根根刺,扎在他的心上。他拿起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手机屏幕瞬间碎裂,像他此刻的心一样,支离破碎。
客厅里一片寂静,只剩下他沉重的呼吸声。他看着卧室的房门,心里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是签字离婚,让晓晓自由,还是坚持挽回,弥补自己的过错?
他想起晓晓刚才决绝的眼神,想起她转身走进卧室时的背影,心里一阵刺痛。他知道,晓晓这次是认真的,她已经累得不想再坚持了。
可他真的不想失去她,不想失去这个家。这个家虽然不大,却装满了他们的回忆,装满了晓晓的温柔和付出。他想起晓晓为他洗的衣服,为他熬的粥,为他收拾的房间,想起她在他生病时的照顾,在他难过时的安慰。
这些回忆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回放,让他更加后悔。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所谓的 “忙工作”、“挣钱养家”,不过是自己逃避家庭责任的借口。他明明可以抽出时间陪晓晓,明明可以多关心她一点,可他却没有。
周磊的手指紧紧攥着笔,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看着离婚协议上 “林晓晓” 三个字,那是晓晓的名字,也是他曾经放在心尖上的人。他真的要在这份协议上签字,亲手结束这段婚姻吗?
第八节:未凉的余温和悬念
卧室里,林晓晓靠在门板上,听着客厅里传来的手机摔碎的声音,身体微微一颤。她知道,周磊现在一定很痛苦,可她的心,已经凉透了,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在她的脸上,映出她脸上的泪痕。她想起刚才周磊的样子,眼神里带着迷茫和无措,声音软下来求饶,那一刻,她心里确实有过一丝动摇。可她知道,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再也无法弥补。就像那只缺口瓷碗,即使打磨得再光滑,缺口也永远存在。
晓晓慢慢站起来,走到床边坐下。床上还放着他们结婚时盖的被子,上面印着他们的合照,照片上的两个人笑得一脸幸福。可现在,照片上的笑容已经变得模糊,就像他们之间的感情,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模样。
她想起明天上午九点,民政局门口的约定。她不知道周磊会不会来,也不知道自己到时候会不会后悔。可她现在,只想逃离这个让她窒息的家,逃离这段让她痛苦的婚姻。
客厅里,周磊坐在餐桌前,看着地上破碎的手机,还有桌上的离婚协议,心里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这次真的伤透了晓晓的心。他想挽回,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想起晓晓最喜欢的那盆绿萝,想起她曾经说过,绿萝的生命力很顽强,只要有水和阳光,就能活下去。他站起来,走到绿萝旁边,拿起水壶,给绿萝浇了水。清水顺着叶片滑落,滴在土壤里,发出轻微的 “滴答” 声。
周磊看着绿萝,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你能活下去,也希望我和晓晓的感情,能像你一样,还有一线生机。”
他回到餐桌前,拿起那只缺口瓷碗,走进厨房。他想给晓晓熬一碗热粥,就像以前那样。他打开冰箱,拿出米和皮蛋、瘦肉,一步步按照记忆里的步骤,熬起了粥。
厨房里传来淘米的 “哗哗” 声,切菜的 “咚咚” 声,还有粥沸腾的 “咕嘟” 声。这些声音,曾经是这个家最温暖的背景音,可现在,却显得格外孤单。
周磊站在灶台前,看着粥在锅里慢慢沸腾,白色的泡沫翻滚着,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他想起以前,晓晓也是这样站在灶台前,为他熬粥,眼神专注而温柔。
粥熬好了,周磊把粥盛在缺口瓷碗里,粥的热气氤氲而上,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端着粥,走到卧室门口,手指悬在门把手上,迟迟不敢敲门。
他不知道晓晓会不会开门,会不会喝他熬的粥。他只能站在门口,感受着粥的温度一点点下降,就像他心里的希望,一点点变得渺茫。
卧室里的晓晓,听到厨房传来的声音,心里一阵酸涩。她知道,周磊在熬粥,就像以前那样。可她现在,已经不需要这碗热粥了。她的心,已经凉了,就算喝再多的热粥,也暖不回来了。
周磊站在门口,听着卧室里没有一点动静,心里的希望一点点破灭。他把粥放在门口的地上,转身回到客厅。他拿起离婚协议,看着上面的签名处,手指微微颤抖。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签字,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晓晓;不签字,晓晓会不会原谅他?
窗外的月光渐渐淡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就要来了,民政局门口的约定,越来越近了。
周磊坐在餐桌前,手里拿着笔,眼神复杂地看着离婚协议。他的手指悬在签名处,迟迟没有落下。
卧室里的晓晓,也没有睡着。她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里充满了矛盾和纠结。她不知道,明天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那只缺口瓷碗,此刻正放在卧室门口,碗里的粥还冒着一丝微弱的热气。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见证着这段婚姻的破碎,也见证着两个人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明天,民政局门口,他们会如约而至吗?周磊会签字吗?晓晓会后悔吗?这段婚姻,还有挽回的可能吗?
一切,都是未知数。
人类的婚姻啊,比灯泡的钨丝还脆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粥冷碗空人瞪眼,协议一纸闹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