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种田:大力女现代搬砖,古代当地主 > 第1章 第 1 章

种田:大力女现代搬砖,古代当地主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蒜球排骨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2 10:56:17 来源:文学城

永昌四十年九月,息州府,大福村。

大地龟裂如蛛网,树木枯黄,河流干涸,庄稼颗粒无收。大福村的人靠河里仅剩的几个小水洼坚持了大半个月,苦等官府发救济。

“爹娘,里正说六日后全村南下,去南华府,有人打听到那边官方放粮。”赵庆蹲坐在堂屋门槛上,有气无力地转达着村里的决定。

“南华府在何处?官府怎会没粮?当官的当真要看着我们饿死?”赵强向来是个急性子。

村里这些年一直风调雨顺,每年的稅粮都交得满满的,今年遇上灾年,希望官府发点粮食怎么就这么难。

“说粮食上半年都被调去北边了,那边涝了。”

“他们涝了为何要拿我们的粮食?我们就只能白白等死不成。”

赵强捂着咕咕叫的肚子,嚎道:“我不搬,要是南华府没有粮怎么办?到那时候,可就回不来了。”

“冲谁喊呢?能解决问题吗?”

赵老太自是不愿离乡,被赵强两嗓子叫得烦躁,两步跨过去,对着赵强的背来了一巴掌。

赵强捂着被打的地方,小声嘟哝了一句:“怎地还这么大力?”

赵老太年轻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恶婆娘,别家婆娘顶多吵吵嘴。动手最多就是跟人扯扯头发,挠人脸皮。

赵老太不一样,一身好力气,打一个壮年男子不在话下,别人骂她一句,她给人一巴掌,骂她两句,她给人一拳头。

秉承能动手绝不哔哔的原则。

在家里,村里横行霸道许多年。

后来家里出了怪事,才不得不低头做人。再加上人老了,力气也小了,轻易不花力气揍人,学会了用嘴皮子泄愤。

“你那么能耐怎么不去县太爷屋里嚎去?”

老赵头咂吧了两口烟枪嘴,吸了点残留的烟味,重重地拍了拍桌子:“好了,别喊了,省点力气,里正既然这么说,定是官府通知的,这天啊,怕是好不了了。”

说完,老赵头的背脊似乎更弯了些。

他爹就是逃荒过来的,等熬到大福村的时候,五个兄弟姐妹只剩下他爹一人。

逃荒路上的苦,老赵头听他爹说过不止一遍。

“那怎么办,只能搬吗?”赵老太皱眉问道。

二儿子这次说的在理,何况自己都多大年纪了,能活多久都不一定,去到别处还回的来吗?

还有大孙子阿康。

不说其他,这一路上的烈日就能要了他的命。

堂屋的人愁,不在老赵家权利中心的赵兰兰也愁。

要说这赵兰兰,乃大福村奇人也。

按说十五岁的姑娘早已定亲,但老赵家的大姑娘却一直是没有人家敢来说亲。

身高不到一米五,圆头圆脸,圆澄澄水汪汪的大眼睛,按说是个可人爱的小姑娘。

可脸黑力大,成天顶着一张黑黢黢的脸在地里干活,一人能顶三壮汉,饭量奇大,一餐据说要吃两人份。

这样一算,娶回家倒挺划算,倒省了一个人头的伙食。

偏偏赵兰兰打遍全村无敌手,适龄男子,一提到赵兰兰就背痛腿痛手臂痛,哪哪都不舒服。

一想起赵兰兰的亲事,赵老太和王氏就频频扶额,难办啊。如今再遇上灾荒年,说亲之事更是无从谈起。

耽搁下来,倒是给家中留了一个好劳动力。

可女子哪有不嫁人的道理?

赵兰兰皱着眉头,和阿娘还有二婶,正在灶房准备一大家子的晚饭。

晚饭很简单,是给明年留的玉米种,磨一顿吃一顿,不敢多磨,要是哪日官府放粮了,剩下的就继续留着明年当种子。

玉米粒干炒,干炒废柴。

现下倒是不怕,山上啥都没有,就是柴火多,到处都是枯死的树木。

炒完以后玉米会变脆,这个时候用石臼捣碎,越碎越好,碎成粉,大家就着水咽下去,现在还能有口水,过几日估摸着只能干咽了。

捣米这活一般都是赵兰兰干,她天生力气大,捣得细。

赵兰兰手上动作没停,耳朵也没空着,二叔的声音实在大,想不听见都难。

“贼老天是真不打算给人活路了!”越想越气,越气,用的力气就越大。

“啪”她爷奶用了几十年的灶台被她卸下个角。幸好石臼在她手上稳稳的拿着,不然今晚的晚饭就浪费了。

她娘王氏听到动静,转过头在她背上框框砸了两巴掌。

老赵家莫不是有打人后背的“传统”?

“你这死孩子,都说了叫你收着点劲收着点劲,你这样如何嫁得出去?”

“好了,大嫂,反正过几日就走了,还不知道何时能回来呢。”李二婶在一旁打圆场,饿得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实在懒得看大嫂整天骂这个打那个。

“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赵兰兰小声嘀咕。

赵兰兰继续控着劲捣玉米,她无所谓,早被她阿娘打习惯了,成天嫁人嫁人的,听的人耳朵都麻了。

“阿娘,二婶,捣好了。”

“好了就端过去,用不用你爷奶来请你?”王氏说着又想给赵兰兰来一下。

这次赵兰兰学精了,在王氏开口的时候就已经抱着东西蹿到了门口,王氏连她衣角都没碰到。

赵老太一共生了两儿一女,老大赵庆,媳妇是同村的王氏,生了一儿一女,赵兰兰就是他们的大女儿十五岁,还有个小儿子五岁,叫赵永福。

老二赵强,娶了隔壁村的李氏,生了三个儿子赵永康,赵永健,和赵永平。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小儿子六岁。

闺女赵花是老来得女,比老二小了足足八岁,今年二十三。赵花长得好,五年前嫁给了隔壁村的木匠钱树林,婚后一年就生了个儿子,取名钱松,今年4岁。

王氏生了赵兰兰后多年未孕,看着隔房的李氏连生三个儿子,急得不行。试过各种偏方,求过各路神仙,最后终于生了个儿子,也算是得偿所愿。

大大小小十一口人,围坐在堂屋的饭桌上。

老赵头和赵老太坐主位,各坐两把椅子;赵庆,赵强两兄弟各自领着媳妇和小儿子合坐一张条凳;

赵兰兰,赵永康和赵永健,三个大点的,坐在背对堂屋门的那方。

凳子是不同款式的矮脚凳,高高低低的找不出一只全乎的凳腿。

平时都是赵老太分饭,干体力活的男人和赵兰兰分的多,家里的女眷和小孩分的少。

这光景都是省着粮食,没有农活需要使劲。

所谓的吃饭就是保证人活着就行。

赵老太就做主除了最小的两个少点,其他人均分口粮。

赵兰兰看着自己碗里的玉米碎,就两口的量,开始替晚上的自己饿了。

“这玩意只能把嘴里的水吸干,根本到不了肚子里。”

但是这话她不敢说出来,没必要的嫌尽量不讨。

闭上眼睛两口塞进嘴里,懒得嚼,嚼它不够费力气的。

就着一口水全咽下去,吃个饭差点把自己齁死。

赵兰兰吃的快,看其他人还在嚼吧,懒得等,直接拿着自己的碗筷去厨房用干布擦了擦,放好。

从窗外透射进来的阳光慢慢变少,院子里蒸腾的热浪渐渐平息,太阳终于快停止灼烤大地的恶行。

赵兰兰全身乏力,又渴又饿,趁灶房没人,烦躁地给了灶台一下。

拳头一打出去没遇到任何实体,反而整个人被灶台吸了进去。

完了完了,这下怕是真打到神仙了。

赵兰兰经过几息的黑暗之后,眼前突然变亮,耳朵里传来嘈杂的陌生的声音。

“老王,今天晚上喝一个?”

“行啊,不过要早点回。家里那个不让。”

“小武,今天不行啊,搬走这么点,昨晚跟女朋友约会了吧。”

……

这里是哪里?

赵兰兰打量着眼前的景象,对眼前环境的陌生让她有些许的慌张,倒是没有一丝害怕。

阿爷说刚,凭她的本身在哪都不会挨饿受欺负的。

这是房屋吗?好高啊,村里没有这样的地方。

这是出村了?

“喂,那边的,杵着干嘛?快点来卸货,没看见车等着走吗?”

不等赵兰兰了解清楚情况,一个带着黄帽子的男人招手喊她过去。

“怎么没带工具啊,你就用手搬?”黄帽子问道。

赵兰兰不懂,之前搬东西都是用手搬的啊:“不行吗?”

“行,下次记得带个挑子或者背篓,不带工具也要带个手套啊,出事了工地可不管你。”

黄帽子顺手丢了一双手套给赵兰兰,又从裤兜里掏出一个本子准备计数。

看着赵兰兰是个生面孔,交代旁边码砖的工人给她少放点,怕她扛不动。

倒不是因为她是个女的,这边工地来干活的女的不少,发起狠来不比男的差多少,都是来讨生活。

主要是生面孔不了解,放多了怕出事。

“可以吗?够了没?够了就走。”

赵兰兰摇头,示意工人继续加。

一块红砖五斤,码货的工人只给了赵兰兰十块,又给她码了十块。

还说不够,工人可不敢加了。

“你先把这个搬过去再来,垒太高看不见前面,不好走路,要走楼梯的。”

在干活的时候,赵兰兰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一路慢悠悠地跟着其他工人爬到二层。

才发现这边的房子和村里的完全不一样,灰麻麻,硬邦邦。

一点都不好看。

村长家的大青砖房子比这个好看多了,更别提镇上的大酒楼了。

这房子除了大看不出其他优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