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怎么敲人竹杠,一无所有的却是我? > 第2章 游船

怎么敲人竹杠,一无所有的却是我? 第2章 游船

作者:云深竹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07:05:20 来源:文学城

十三将墨云清的住处安排在客栈后院最僻静的角落,推开窗便能望见几丛疏竹,少了几分前堂的喧嚣,多了几分读书人所需的清寂。

往后的日子,墨云清要么埋首于书卷之中,要么便在廊下凭栏,望着檐外连绵的雨丝,借这片刻的闲逸稍作休憩,理清纷繁的思绪。

住得久了,墨云清渐渐察觉这“积翠客栈”的不同寻常。统共不过三五间客房,住客几乎清一色是备考的寒门学子。

他偶尔能见到十三与他们在前厅品茗清谈,时而吟诗联句,时而纵论古今时政。令他讶异的是,十三不仅能参与其中,更能切中肯綮。谈及策论,她能引经据典,以史为鉴,见解往往不俗;论起音律,墨云清有那么一两次,隔着竹墙,听见后院传来若有若无的琵琶声,并非市井俚曲,倒像是精心研习过的雅乐。循声从竹墙间望去,只见十三独自抱琴而坐,侧影在波光柳影间,平添几分出尘之气。

“还真是个……不容小觑的姑娘。”

每当那抹清丽身影自廊前翩然掠过,墨云清总会于心底无声地掠过这个念头。

自他搬入客栈后,日常用度皆有那位名唤烟青的伶俐小丫头按时送来,三餐茶饭也准时奉上,周到妥帖。只是十三本人,却像是刻意回避,迟迟未曾露面。这份起初的热情相助与后续的疏离,让墨云清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困惑,猜不透这位心思玲珑的女主人,究竟意欲何为。

如此平静地过了数日,连绵的阴雨终于停歇。天空像是被水洗过一般,澄澈碧蓝,久违的阳光破云而出,洒下暖意,檐上未干的雨水在光照下晶莹闪烁,恍若缀满了细碎的银箔。憋闷已久的学子们大多趁此良机出门透气,客栈内一时安静下来。唯墨云清仍留于房中,正铺开信纸,欲提笔向远方的母亲和幼弟报个平安,忽听“笃笃”两声轻叩,节奏舒缓。

“墨先生在吗?我是十三。”那道清凌凌的嗓音隔着门扉传来,依旧悦耳。

墨云清搁下笔,起身开门。果然见十三亭亭立于门外,眉眼含笑。她身后跟着烟青,正捧着一个红漆木盘,盘中整齐叠放着两件衣衫,看料子和颜色,皆是当季的新品。

“近日怕扰了先生清修,若非必要,不敢轻易来叨扰。”十三开口,语气温婉,解释着这几日的“缺席”。

她侧身让烟青将木盘稍向前送,自己则含笑望向墨云清:“今日见先生未曾出门,又恰逢天色放晴,听闻文成巷馨兰书肆的陈老先生,与几位太学的助教,今日在潮白河畔租了画舫办诗会,算得上是中都文坛一桩雅事。墨先生可愿同往一观?”

说罢,她自烟青手中接过木盘,亲自递至墨云清面前,动作自然流畅。“近日天气反复,乍暖还寒,我瞧先生带来的衣衫略有些单薄,便擅自让人准备了两件成衣。仓促之间,未及量身裁制,恐有不合身之处,还望先生莫要见怪。”

文成巷,墨云清是知道的。那是中都文人墨客最常流连之地,书肆林立,墨香弥漫,只是其间物件,价格皆是不菲。他初至中都时曾怀着憧憬去过一回,此后便因囊中羞涩,未再踏足。而馨兰书肆,更是巷中翘楚,不仅藏书丰富,更时常展出当世名流的书画真迹,是清流雅士汇聚之所。

这大概便是十三所说的“疏通人脉”的第一步了。墨云清心下了然,自然不会辜负她这番精心安排与好意。“姑娘费心了,墨某感激不尽。”

春水初涨,绿波粼粼,岸边的垂柳已抽出嫩黄的新芽,随风摇曳,煞是好看。

一艘装饰雅致的雕花画舫静静泊在潮白河畔,舫中欢声笑语隐约可闻。一位发须花白、面色红润、笑声极为洪亮的胖老者,正是此间主人陈老先生。他原为太学博士,德高望重,致仕后久居中都,交游广阔,此刻正与几位文士模样的客人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十三引着墨云清从容登舟。她今日换了身浅碧色的衣裙,衣袂在微风中轻扬,更显身姿翩然。她含笑上前,向陈老盈盈一礼:“陈老安好。我这位朋友素来仰慕您老声名,今日特来拜会,不知可否叨扰,求一席之地,聆听诸位高论?”

陈老闻声转头,目光掠过十三,落在她身侧的青年身上。只见其人身着宝蓝色暗纹长衫,外罩一件月白色素面长袄,容颜俊雅,身姿挺拔,虽衣着不算华贵,却自有一股清朗从容的气度,俨然翩翩公子模样。陈老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微微颔首,声音洪亮:“十三姑娘的朋友,向来都是不俗之辈,快请入座,不必拘礼。”

画舫缓缓顺流而下,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有歌女轻舒歌喉,舞姬曼妙起舞。席间亦不乏随行而来的女眷,她们三五一簇,低声言笑,目光却不时飘向那位新来的白衣公子。墨云清风姿出众,仪态从容,在这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依旧显得格外出挑,引来了不少或明或暗的倾慕目光。

十三安然坐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不由暗哂:原先在客栈,他一身落魄,倒未瞧出。如今稍作梳洗,换上得体衣衫,竟显出这般俊朗模样。早知如此,真不该为他多作打扮,平白让这过于耀眼的容色,抢了内里才华的华彩。

船行至半程,两岸风光愈佳,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便有人兴致高昂地提议,以此番河景为题,即席赋诗,并请座上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加以评点。在座的确不乏太学助教、博士之流,评诗论画正是其本职,亦是雅事一桩。

陈老从善如流,立刻命仆役在舫中设下长案,备好笔墨纸砚。众人摩拳擦掌,正欲凝神落笔之际,一直静坐旁观的十三却轻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如此潋滟春光,浩渺烟波,仅以诗句抒怀,虽雅致,却似乎稍嫌单薄了些。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不如请我这位朋友即景泼墨,作画一幅,再请诸位共推一首方才的佳作,以诗题画,诗画相融,交相辉映,岂不更添风雅,留下一段佳话?”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静,随即纷纷拍手称好,觉得此法颇为新奇有趣。原本准备作诗的人,也觉此举能为自己的诗作增色,便更投入地构思起来。

墨云清立于案前,闻言微微挑眉,侧目瞥了十三一眼——原来如此。她这是担心自己初来乍到,诗作未必能力压群英,便巧妙地用了这“以诗入画”的法子,为他寻了个更稳妥、更能展现所长,且不易被直接比较的出路。无论最终谁的诗拔得头筹,这诗与画总归要相配,而画作本身,极有可能便会留在馨兰书肆展示一番,这便是不动声色的扬名。

真是好一番缜密的盘算。

他心下不由莞尔,想起初见她时,只觉得她温婉娴静,如同养在深闺不识世事的大家闺秀。如今看来,竟是自己当初看走了眼。这小女子,心思之灵巧,谋划之周详,分明还是个步步为营、善于审时度势的“奸商”。只是这“奸”,却让人讨厌不起来,反倒……有些欣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