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是被谁按了快进键,稀里糊涂地就滑到了露营那天。
阳光把空气晒得暖融融的,带着点夏末特有的慵懒。我站在约定的集合点,看着奎暮探出头冲我们招手,旁边坐着周满,萧阳正弯腰往后备箱塞露营垫,三个人凑一车,热闹得很。
“那我们走这边啦。”肖然拍了拍我的胳膊,指了指不远处那辆银灰色的车。她穿了件浅卡其色连帽卫衣,袖子随意卷到小臂,露出手腕上串着的木质珠子,下身是洗得发白的牛仔裤,配一双米白色帆布登山鞋,头发松松扎成低马尾,几缕碎发垂在颊边,看着清爽又自在。
我是一大早出发,自己坐地铁过来约定集合地点的,乔羽最近神出鬼没,是上次分别以后的第一次见。
我盲目地点点头,爬上车,乔羽只给了我一个冰冷的侧脸,她的车是辆深灰色越野车,车门厚重,拉开时带着沉闷的金属声。坐进副驾,一股淡淡的苦橙花香味,混着皮革的气息漫过来,座椅被调得很低,靠背角度刚好托住腰。
中控屏暗着,只仪表盘亮着冷光,脚垫是耐磨的橡胶材质,边角干干净净,看不出太多使用痕迹。
档杆旁扔着个半旧的帆布包,拉链敞着,露出里面折叠的地图和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
我很少坐乔羽的车。
一时间居然有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乔羽穿了件浅灰色连帽薄卫衣,帽子搭在背上,露出一截线条纤细的后脖颈,上面凸起的骨节有些漂亮。
她袖口松松堆在手肘,露出清瘦的手腕上的黑色发绳,下身是条深灰色运动裤,浅色运动鞋的鞋带系得松垮。
她没穿外套,卫衣料子很薄,车窗外风一吹就贴在背上,勾勒出清瘦却紧实的肩背线条。有些长的头发用一根黑色皮筋低低束在脑后,碎发被风吹得贴在颈侧,和她脸上没什么表情的冷淡模样衬在一起,透着股漫不经心的疏离,像山涧里一块被水流磨得光滑的冷石,看着单薄,却带着不容靠近的坚硬。
我本来想说会不会冷,可是她没理我。
她不说话,我也不敢说话,怕她烦我,车里一时间气氛沉重。
后视镜里,我瞥见珂雪娴也到了。她身边站着个陌生男人,穿着合身的浅蓝衬衫,正帮她拎着一个很大的登山包,两人低声说着什么,看起来还算熟络。
一路畅通,车子驶离市区,两旁的高楼渐渐被连绵的绿意取代。望月山的轮廓在远处越来越清晰,山脚下的柏油路蜿蜒向上,像条银带缠绕在翠色里。
到了营地时刚过中午,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里都是草木和泥土的清新气息。
白天的时光过得轻快。我们跟着向导沿着步道往上走,周满总被路边的野花吸引,奎暮就不大有耐心地等她,萧阳拿着相机东拍西拍,乔羽跟我聊着最近看的电影。
偶尔抬头,能看到珂雪娴和那个男人走在前面,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山顶的风很舒服,能看到远处连绵的山峦和山坳里像碎镜子一样的湖。
傍晚开始扎营,帐篷一个个支起来,像彩色的蘑菇。
夜深得像化不开的墨,我们几个散落在望月山的观景台上,膝盖抵着微凉的石栏。头顶的星星亮得有些扎眼,一颗一颗嵌在黑绒里,风却不怎么客气,卷着山涧的寒气往衣领里钻,刮得人脸颊发麻。不远处有人支起了火堆,木柴噼啪地爆着火星,橘红色的光团在风里歪歪扭扭,把周围几张脸照得忽明忽暗。
珂雪娴缩了缩脖子,往火堆边凑了凑。
珂雪娴穿一身灰绿色机能短款冲锋衣,内搭黑色运动背心,深卡其色工装束脚裤收在高帮登山靴里。宽帆布腰带挂着迷你登山包钥匙扣,高马尾用深灰发带束起,碎发贴在额角。手腕戴着运动表,指尖扣着地上的草皮,鲜活又带点疏离。
旁边的奎暮正跟一个珂雪娴带来的人说话,我听了两句,才知道那人叫钱乌——是个看着很清爽的beta,眼镜片在火光里反射着细碎的光。
钱乌嚷嚷着冷,珂雪娴嘲笑他柔弱,钱乌笑着回怼,“难怪你女朋友不要你了,一点不懂怜香惜玉。”
我坐在旁边,隐入黑暗里,乔羽坐在萧阳旁边,离我很远。乔羽看上去状态不是很好,可能山顶太冷,衣服单薄,风一吹就贴在胳膊上,显得肩膀格外单薄。
她穿好少,我把外套脱下来,我悄悄走过去,披在她身上。也许因为我的动作,衣服带着领口下滑,露出后脖颈一小片细腻的肌肤,那块腺体随着呼吸轻轻起伏,我感觉自己有点热。
她袖口卷得老高,露出皓白手腕,手腕上发绳松松垮垮地搭着。
这是谁的发绳?别人的?还是她自己的。我心里有些酸涩,但是我没有立场问。
她回头看我,眼神没什么温度,像扫过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件。几秒后,她轻轻摇头,指尖漫不经心地把帽子往头顶按了按,动作里带着种懒得应付的敷衍。她扯下外套时,指尖都没碰到我的手,只捏着衣服往我这边一递,声音平平的,听不出半点情绪:“不用。”
说完就转了回去,侧脸冷得像结了层薄冰,仿佛刚才那一眼和那句话,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耐心。
不出意外的被她拒绝了。
这很正常,她经常拒绝我。心情也常反复,上一秒给个笑脸,下一秒就冷着脸。
我有点难堪,因为珂雪娴看了我一眼,被人撞见我这副热脸贴冷屁股的模样,总归是难堪的。我感觉脸颊像被篝火的热气燎过,腾地烧了起来,连耳根都烫起来,指尖捏着外套的边角,烫得快要攥不住。
可心底那点羞赧里,偏又裹着点说不清的执拗——乔羽的冷淡是早就刻在骨子里的,这点难堪算什么?哪怕她的眼神再冷,拒绝再干脆,我也还是甘之如饴。风掠过低垂的眼睫,带起一阵细碎的痒,倒让那点烧得慌的热,更沉了几分。
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感情上,珂雪娴拨弄着脚边一块小石子,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我跟王曼啊,高中就认识了。”她笑了笑,火光在她眼里跳,“那时候她总抢我饭盒里的排骨,说女生吃多了肉会胖,结果自己吃得比谁都香。”
钱乌在旁边应和着笑,手里转着个空了的易拉罐。“后来一起考进本市的大学,”珂雪娴继续说,语气轻得像叹息,“她学设计,我学管理,明明在一个校区,却总像隔着半座城。她泡画室到半夜,我就得算着时间去接她,手里拎着热奶茶,在画室楼下的梧桐树下站成个桩子。”
奎暮插了句:“那时候看你们俩,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是啊,”珂雪娴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毕业的时候还说,要在市中心租个带阳台的房子,她画她的图,我算我的账,周末就窝在沙发上看老电影。”说到这儿,她顿了顿,风卷着火星子飘过,燎得她睫毛颤了颤,“结果呢?我接手家里的生意,天天被报表和会议捆着;她进了那家设计公司,才三个月,就被派去外地分公司了。”
钱乌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异地恋最磨人了。”
珂雪娴抬眼看他,眼里蒙着层水汽,不知道是被烟熏的,还是别的什么。
“可不是么。”她吸了吸鼻子,“一开始每天视频,说不完的话,后来她那边项目忙,我也工作忙,应酬多,常常是我这边凌晨了,她那边才刚到下午。有时候想跟她抱怨两句工作上的糟心事,点开对话框,又觉得隔着时差说这些,太矫情了。”
“而且经常接不到电话。”她苦笑。
“再后来呢?”奎暮吃了一口周满喂的烤肉,继续追问。
“后来她就去英国了,”珂雪娴说得很快,像是在说别人的事,“公司的中外合作项目,说是去学经验,要待两年,明年才能回来。”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然后就分了。”
火堆里的木柴“咔”地裂了一声,爆出一串火星。
我注意到钱乌的目光在她脸上停了两秒,那眼神里有惋惜,有心疼,还有点藏不住的在意——不像朋友看朋友,倒像是藏了些没说出口的话,在火光里明明灭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