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李姨将洛诺从学校接回。她将准备好的点心和温好的牛奶放在书桌一角,轻声叮嘱:“先垫垫肚子,别吃太多,晚饭就快好了。”看着孩子略显疲惫却依旧明亮的眼睛,她心疼地补充道:“你妈妈今天又要晚些回来,全国乐器大赛的筹备到了关键阶段。”
洛诺点点头,目光却已飘向书桌上的电脑。母亲不在家的夜晚,正是他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好时机。
书包被随意搁在椅边,他甚至没来得及换下校服,手指便已熟练地敲击键盘。开机密码不是寻常字符,而是一段精心设计的二进制指令,直接引导系统进入底层界面。
放学时王浩神秘兮兮塞给他的纸条还揣在兜里,上面画着个傻气的笑脸,旁边写着“校园网故障已修复,大神威武!”这样简单的小事,却让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用技术帮助他人带来的满足感,远胜于任何考试满分。
他调出后台日志,自己编写的漏洞扫描工具正在平稳运行。这是经过三次迭代优化的版本,精简了冗余代码,效率提升了近四成。看着流畅滚动的数据流,一个念头突然浮现:是时候让真正的高手来评判了。
浏览器无声地跳转到“暗码界”论坛。这个以严苛著称的技术社区,采用三重验证机制,发帖还需通过AI语义分析。三年前,他就通过反编译登录协议找到了入口,自此成为这里的常客。
在一篇关于加密协议优化的热帖下,他略过那些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直接贴上自己的核心代码,附言:“效率提升约40%,欢迎测试指正。——LittleX”
发送完毕,他稍感忐忑。这样的表述是否过于直白?但想到技术圈最重实效,便也释然。
等待回应的间隙,他起身用了晚餐,又整理了明日课业。时间悄然流逝,那条帖子始终无人问津。就在系统提示即将删除帖子时,他迅速补充了沙箱测试截图和隔离措施说明,并在评论区留下:“若对安全性存疑,可远程演示修复方案。”
就在提交后的瞬间,论坛首页突然刷新——一个银色“X”标志的用户出现在帖子下方:“代码干净。私信。”
整个论坛为之震动。
在线人数急速攀升,讨论区瞬间刷屏。管理员暂停了删除操作,甚至将这条对话设为精华帖。
洛诺怔怔地盯着那个传奇的ID。X,黑客圈的活神话,五年来仅三次公开现身,每次都在重大安全事件中力挽狂澜。而现在,这位传说中的人物,正在评价他的代码。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私信窗口。光标闪烁间,他删改了数次,最终留下最朴素的告白:“谢谢。我是一高一新生,年纪虽小,但真的很热爱网络安全,盼您指点。”
发送后,他仰靠在椅背上,心跳如擂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包上那个自制的“X”挂饰,金属的凉意稍稍平复了内心的激荡。
新消息很快抵达:
“天赋不论年纪。”
“工具有优化空间,三日后详谈。”
“同一时间。”
简洁的回复,却是明确的认可与邀约。他强压住追问的冲动,只回了一个“好”字。
对方头像转暗的瞬间,他长长舒了口气。窗外华灯初上,暖黄的光斑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出温柔的印记。低头看着微微发颤的指尖,笑意终于漫上嘴角。
被偶像认可的滋味,原来如此美妙。
他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郑重写下:“X的优化方向”。笔尖顿了顿,又在页脚添了个小小的“X”标记。
手机适时震动,是王浩发来的哭诉:“我爸又断我网了!就因超了1G流量!”
他莞尔一笑。母亲从不限制他的探索,即便深夜调试代码扰了她练琴,也只会温声提醒:“早些休息,明早还要上课。”
想到母亲,他眼中泛起暖意。起身取了一片薄荷糖,清凉的滋味在舌尖绽开,让思维愈发清晰。
重回电脑前,他仔细检视被点出的内存调度模块。静态分配策略确实稳健,但资源利用效率欠佳。在尝试改为动态管理时,某个边界条件的处理让他陷入沉思。
忽然,他想起母亲调试古筝音准时的专注神情——每个音都要恰到好处,多一分则锐,少一分则哑。
灵感如电光石火。他调整参数,加入弹性缓冲机制。测试结果显示,资源占用下降12%,异常恢复效率显著提升。
他会心一笑。原来代码与琴艺一般,都在追寻那个精妙的平衡点。
保存好优化后的版本,他将项目重命名为“LittleX_v4”,随后新建任务清单:
完善内存调度模块
增加日志追踪功能
准备三个技术问题请教X
完成这些,夜色已深。他调暗屏幕,让测试程序在后台继续运行。
经过客厅时,茶几上温着的桂花糕散发着甜香,旁边的便签上是母亲娟秀的字迹:“趁热吃,凉了伤胃。”
他取了一块细细品尝,糯米的软糯与桂花的清甜在唇齿间交融,暖意直达心底。
回到书桌前,他轻轻擦拭着U盘上那个刻痕精致的“X”。三日后,他要呈现的不仅是更优秀的代码,还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见解,与值得探讨的技术构想。
点开加密文件夹,里面珍藏着他这些年自主研究的成果:漏洞分析笔记、算法优化记录,还有几个极具研究价值的样本。这些从未示人的心血,终于等到了值得分享的知音。
合上电脑,蓝色的指示灯在黑暗中规律闪烁,如同夜空中最坚定的星辰。
躺在床上,代码的结构与优化的可能性在脑海中翩跹起舞。朦胧间,仿佛能听见指尖敲击键盘的韵律,如同时光的脉搏,轻轻叩响着未来的门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