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邺下高台 > 第6章 第6章

邺下高台 第6章 第6章

作者:钤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53:29 来源:文学城

陈扶依样给他碟中也夹了一箸炙肉,小郎君捧场地放入口中。

许是觉得再以吃食回赠已不足够,竟低头解下腰间那枚绿玉玦,放进陈扶手里,神情是孩童的郑重:

“我的......给姐姐。”

“好啊小二郎,这可是你阿耶特意寻来给你辟邪的,就这么送人了?”

不待小郎君回高浚话,满座皆站了起来,原是孝静帝起身要摆驾回宫了。

众臣相送归来后继续宴饮,高孝珩与陈扶作为孩童,既已食毕,便被允许离席。

刚踏出喧闹的厅堂,一只微凉的小手便握住了陈扶的手。

侧头看去,只见那小郎君正仰着脸,轻晃了晃两人交握的手,眼底漾着纯粹的欢喜。

“这就牵上啦?”高浚带笑的声音从后方传来,他也跟了出来。

陈扶看向他,语带疑惑:“我们小孩子不饮酒,出来玩耍。堂堂郡公,也无需应酬嘛?”

东魏封王是就食不就藩,不必去封地。高浚不像他二兄高洋,除了有太原公的食邑,在朝中还领着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等实职。他确实清闲得很,理所当然道:“我陪我侄子,才是正事。”

陈扶才不信,分明就是怀疑她有问题,在盯梢跟踪。

也怪自己,先前在膳奴屋舍前探查太过投入,竟未察觉他靠近,也不知被他暗中观察了多久。

曲水回廊畔,石榴累累低垂,丹顶鹤在浅水处踱步。

女婢踮脚摘下两个石榴,因大小不甚均匀,正欲再摘,小郎君却已伸手捧过那个更大更红的,塞进了小娘子手里。

高浚抱臂倚在廊柱上,不由失笑:“小二郎这性子,和阿兄真是半点不像。”

“我们玩捉迷藏,好不好?”陈扶忽道,看眼高浚神色,又补了一句,“就在苑中,不出角门。”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孩童玩心重,捉迷藏是最寻常不过的游戏,范围还限定在了其视线可及的庭院内。

高浚挑了挑眉,“成啊!”女婢也笑着应和。

玩了两轮,轮到了小郎君抓人,女婢叮嘱完他‘要远离水池而行’,便与高浚各自散开藏匿。

高孝珩依着游戏规矩,奶声奶气地数完二十个数,便迫不及待地睁开眼,开始寻找。

谁知才刚迈出两步,便和假山石洞里的稚驹姐姐对上了目光。

小脑袋左右张望了一下,做出一副什么都没发现的样子,脚步一转,就要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寻,结果被一把抓进了洞里。

陈扶压低声音,循循善诱:“阿珩,你想一直和姐姐玩么?”

阿珩认真地点头。

“那等你阿耶心情好时,你就去找他。”

她模仿着孩童撒娇的姿态,轻轻晃了晃他的小胳膊,“你就这样拉着他的袖子对他说,”刻意放慢语速,吐字清晰,“‘阿耶,阿珩一个人好孤单,想让稚驹姐姐来陪我玩,可不可以啊?’”

他学着她的样子小声复述:“找阿耶......要稚驹姐姐陪我玩......”

“对!阿珩真聪明!”陈扶竖起一根手指抵在唇边,“但记住,这是我们两人的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尤其是三叔。”她指了指洞外高浚可能存在的方向,“不然啊,他就会拦着不让姐姐来陪你啦。”

阿珩用小手捂住自己嘴巴,用力地点了点头。

-

刚回西厢,净瓶和甘露便迎上来,看她神色沉凝,便知事情不顺。

净瓶手脚麻利地为她拆卸发髻,见少了一支金钗,又瞥见她放进妆匣里的绿玉玦,不由问道:“仙主,那支钗与人换了?”

陈扶正凝神思索,并未理会。

若能借高孝珩再入大将军府,下毒之事或需另辟蹊径......

“有没有办法,”陈扶转向侍立一旁的甘露,“能让他死得像病故?”

高浚既已起疑,一旦高澄府中有膳奴被毒杀,此人必会联想到她身上,再一盘查行踪,她只怕难脱嫌疑,到时又要多费周章应对。

最好是伪装成病死,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

“砒霜若小剂长期地下,或可做到。初时不过恶心呕逆、头目昏沉,状若劳损之症。待毒性渗入筋骨,则四肢麻痹,肤生痈疮,将似沉疴难愈而死。”

长期下?陈扶蹙眉。她岂能频繁潜入下毒?那无异于自投罗网。

正沉吟间,净瓶端过案上的鸡头壶,倒了盏茶掬笑奉上,“仙主先饮口茶,顺顺气,慢慢想。”

扫过盏中茶汤,陈扶心头一动,问甘露:“若将茶叶浸于砒霜溶液中,阴干后每日取少许煮饮,是否可行?”

“仙主妙思!每日一饮,毒性渐积,待茶饼用罄确可油尽灯枯。”甘露眼中闪过惊佩,“仙主纵被凡胎肉身所困,却仍这般神思清明。”

陈扶沉声:“那也要他喝得完才行。你可有把握,炮制后的茶叶不露异味?”

甘露思忖片刻,谨慎答道,“砒霜本身气味不显,遇水略带涩味。若能选用苦味浓的茶饼浸泡,其本味或可掩盖异味。”

“哎呀,别担心!”一旁的净瓶忍不住插嘴,“前头伺候郎君的阿刘说过,他随郎君去驿馆见客时,看过南人饮茶,不是咱们这般单煮叶子的。他们是把茶叶与葱、姜、枣子、橘皮等一同下锅烹煮!像粥似得。”边说边挥手皱鼻子,“那般混杂厚重的味道,哪里还能尝出什么涩味。”

陈扶唇角终于勾起清浅弧度,信手拈起刚卸下的两支金簪往二人跟前一递。

“赏你们的。”

*

长寿里到大将军府,沿路皆是官宦高门,已见呵气的天,往来的长檐车里贵公子们仍是穿纱着罗,衣袂翩翩。

一大一小两人立于府前,是阿珩和一衣着体面的奴妇。

车驾甫停,不待陈扶下车,阿珩便垫着脚,将暖烘烘的小手炉递她手里。奴妇则略行了个礼,边瞟她边道:“老奴是二郎的奶母,在此恭迎陈女郎。”

陈扶将一小囊碎银塞她手中,“有劳了。”

奶母脸上堆起笑意,话也热络起来,“女郎客气。你是不知,二郎自接到你们陈府的回帖,便日日盼着呢,非要跟着老奴出来等。”

陈扶俯身对盯看她的阿珩柔声道:“阿珩乖,待姐姐先去寻个人,便来陪你玩,可好?”

随即又转向奶母,解释道:“上回世孙洗三礼,贵府有位膳奴告知了个极好的食方,我备了份薄礼,想去当面道声谢。”

“陈女郎真是有心人呐,那老奴带女郎过去。”

引路还算殷勤,只是行至附近时,那奶母便止步笑道:“那些粗使膳奴的住处,气味实在不佳,二郎他闻不得。” 她说着,已将阿珩拽到身侧,“那老奴就不陪女郎进去了哈。”

陈扶含笑点头,“那我去去便回。”

独行了几步,便闻身后窸窣,回头一看竟是阿珩跟了上来,那奶母却仍杵在原处,正忙着数那囊里的碎银呢,全无察觉孩子已脱手。

她心下一哂,收回目光。

依旧是那排低矮屋舍,陈扶径直走向记忆中兰京那间,正欲叩响,门扉‘吱呀’一声从内拉开。

走出的是宴席那日,与兰京同做江南菜的那个干瘦膳奴。

陈扶端起乖巧知礼的模样,软声问:“这位阿公,兰京阿公可在里面?”

那人耷着眼皮懒懒道:“兰京?他不住这儿啊。”

陈扶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兰京阿公,不住这儿?”

对方这才抬眼细细打量她,又看看跟着她的小尾巴,语气稍缓:“是呀,他住东柏堂啊。”

心下骤沉,指尖倏地冰凉,但仍不愿相信,追问道:“可世孙洗三礼那日,我明明在此处见到兰京阿公了呀?他还告诉了我盐豉当酵五日。”

“那日太忙,东柏堂那边的都调来帮忙了嘛!”男人已显出不耐,“你寻他作甚?”

陈扶木然地举起手中的陶罐:“给他送罐茶叶。”

听到‘茶叶’二字,男人凹陷的眼睛瞬间亮了,他搓了搓手,扯出一个无赖的笑:“他啊?他一大老粗哪懂茶!他不喝茶!不过我喝!小娘子这茶,不如就给了我吧?”

见对方幽幽地盯着他,眼珠一转,改口伸手道:“行吧行吧,给我吧,等他下次来了,我帮你给他。”

陈扶已然明白,洗三那日她若真下了毒,死的也只会是眼前这位,而非目标兰京。

看他这副德行,更知这罐茶一旦给了他,绝无可能到兰京手中。

陈扶手一扬,无温度地笑看他,“什么都想喝啊?”

到嘴的茶叶飞了,男人变了脸色,阴阳怪气地讽刺:“嗬,贵人家的孩子脸就是变得快哈!方才还装得一副乖模样......”

陈扶懒得再与他废话,丢下一句“给永安郡公上柱香吧,”转身便走。

走到院墙拐角时猛地停下。

是她的问题,是她的疏漏。

那日女婢明明说过‘与那膳奴不甚相熟’,她却未曾深思这‘不甚相熟’背后的含义——因为他们根本不在同一处当差。

为何没追问?为何没追问!

心头升起一股强烈的自厌,她将手中的手炉狠狠砸向院墙,‘砰’的一声闷响,将刚凑近的阿珩吓得一颤。

缓缓回头,眼中尚未敛去戾气,那张精致小脸显得格外阴沉。

“吓到你了?”

阿珩摇摇头。

“讨厌我了?”

阿珩再次摇了摇头。

陈扶暗舒口气,方才只顾发泄,把他给忘了。

问完他,最后一点耐心也耗尽了,她朝外走去。她走得很快,心中被挫败感和急于思考下一步的焦躁填满,直到那奶母惊呼着擦肩跑过,她才恍然回头。

只见阿珩已摔在了地上,乳母边扶边抱怨,“瞧不见二郎在追你嘛?女郎只顾自己也不看看......”

被扶起的阿珩眼眶含泪,在乳母查看时强忍着不哭;可一见陈扶走来蹲下身,便举起擦破了一点皮、渗着细微血丝的小手,委屈地凑到她面前,银豆子吧嗒吧嗒往下掉,“疼,吹吹,姐姐吹吹......”

罢了,离武定七年尚早,何必如此心急?

她敛去所有负面情绪,恢复温和小姐姐模样,捧着他的小手轻轻吹了吹,“对不起,是姐姐走得太快了。”

掌中人摇头,用哭腔道,“是阿珩......走慢了。”

给他擦净眼泪,正要去寻耍处,却见上回那女婢笑吟吟走来,“可寻着你们了!”对那奶母晃晃指尖拈着的樗蒲棋子,“李阿姥她们正在西园子里开局呢,我帮你看会儿孩子,你去耍一把?”

那奶母刚得了碎银,自是乐得交卸。

待其走远,陈扶从袖中取出个水头极足的玉镯递给她,“上回见姐姐穿鹅黄纤髾时就想着,该配只玉镯才衬得。原以为今日碰不上姐姐,都准备让阿珩奶母转交了。”

“奴婢只要听闻女郎来了,自会找法子来寻的。”附耳笑语,“女郎要真让她转交啊,奴婢只怕就戴不上了!”说罢爱惜地转动玉镯,伸到阳光下细赏。

“方才我去膳奴住所,本想谢谢那位赠盐豉方的兰京......”

“他不是将军府的,”女婢接话,“他是东柏堂的。女郎有所不知,东柏堂不止是世子处理政务之地,还是接待大臣、南使之所,堂内日日皆有议宴,一应食饮供给,皆由那边的膳奴操持。”

她顿了顿,补充道,“兰京是世子亲点去的膳奴,做吴越菜的手艺极好,等闲不调动的。上回洗三是因来客实在太多,人手不足,才临时将他调来帮衬的。”

陈扶懂了,说白了,兰京其实是专做国宴的。

东柏堂......

她一小小臣女,想踏足政务机要之地,要比进大将军府难得多。莫说是她,便是她阿耶陈元康,若无传召,怕也不能随意出入。

但无论如何,她都必须找到去东柏堂的机会,而要寻得机会,便需常见高澄才行,换句话说,要常来大将军府才行。

思及此,她指尖微微收紧,更牢地握住了掌中那只小手。

高孝珩(heng)二声

“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也!”

——茶圣陆羽评魏晋南北朝粥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6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