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刀!怎么回事?”贞贞被远处的寒光和骚动吓得脸色发白,下意识紧紧拉住了子期的衣袖。
“这么多人在,只怕是一时半会儿难以收场。”
“此地不宜久留!”章廉反应极快,立即侧身将距离自己更近的毕扬护在身侧,语气斩钉截铁,“我们快走,免得被卷入无妄之灾!”
子期也立刻点头,几乎是同时,他的手已虚扶在毕扬另一侧的手臂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护着她随章廉一同转身,四人逆着涌来的人潮,艰难而迅速地朝着回府的方向撤离。
匆匆回府的路上,子期始终眉头深锁,薄唇紧抿,一语不发。方才画舫上那惊鸿一瞥的混乱,尤其是其中某个隐约熟悉的身影,在他脑中盘旋不去,让他心绪沉郁。
毕扬敏锐地察觉到了子期的不同寻常,他周身散发出的那种凝重气息,与平日里的温和从容判若两人。她不由得悄悄侧目,探究的目光落在他紧绷的侧脸线条上。
四人踏进章府大门,檐下灯笼温暖的光线倾泻而下的瞬间,子期似乎终于从自己的思绪中惊醒。他极其敏锐地侧过眼,恰好捕捉到毕扬未来得及收回的,带着关切与探寻的视线。
四目相对,空气有刹那的凝滞。
子期眼底那深沉的忧虑与某种难以辨明的复杂情绪还未来得及完全掩去,但他反应极快,眼睫微垂再抬起时,眸中沉郁之色已如潮水般退去,换上了一种令人安心的温润。他唇角轻轻上扬,勾勒出一个恰到好处的柔和弧度,对着毕扬微微颔首。
然而,这笑容转变之迅捷,以及那刻意维持的平静之下隐约残留的一丝紧绷,非但没能完全打消毕扬的疑虑,反而让她心中那种“他定然知晓些什么”的感觉更加清晰了。
他只是不愿,或不能,在此刻言明。
回到暂居的小院,距离中秋家宴尚有一段时辰。毕扬心绪不宁,方才码头混乱的景象与子期异常沉重的神情在她脑中交替浮现。
待到章振派来告知晚宴时刻的小厮离去,院内重归寂静,她望着窗外渐沉的天色,终是下了决心。
她必须再去画舫那边看看。
即便找不到确切的答案,至少也要亲眼确认一下冲突后的状况,或许能发现些许蛛丝马迹,解开子期反常的缘由。
心意既定,她迅速行动。她将发间钗环尽数取下,只用一根素银簪子将青丝紧紧绾在脑后,确保无一缕碎发碍事,又褪下身上略显繁复的衣裙,换上了一套利落的灰蓝色窄袖劲装,衣料厚薄适中,既能抵御傍晚的微凉,又丝毫不妨碍动作。
为免行动时反光或过于惹眼,她特意避开了大路,这灰蓝色在暮色四合时恰好能与建筑阴影融为一体。
准备停当,深吸一口气,推开后窗,毕扬身形如狸猫般轻巧掠出。足尖在院墙青瓦上轻轻一点,便已借力跃上更高的屋脊。她凭借着来时的记忆和对两浙街巷布局的敏锐感知,在连绵的屋顶与高墙之间起落纵跃。
晚风拂过耳畔,带来市井的喧嚣,却又在身下迅速远去。
她像一道融入暮色的轻烟,掠过炊烟袅袅的民居,踏过商铺高耸的匾额,偶尔在无人的窄巷中短暂借力,身影快得只留下一抹模糊的残影。
不多时,那片熟悉的湖泊与码头已映入眼帘。她并未直接落在依旧有衙役巡视的岸边,而是选择了码头对面一座三层茶楼的飞檐。此处视野极佳,既能俯瞰整个码头与画舫停泊区,又借着渐浓的暮色和檐角的阴影巧妙隐匿了身形。
她屏息凝神,伏低身体,锐利的目光投向下方那片刚刚经历风波的水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岸边,之前摩肩接踵的人潮已然散去,只余下零星几个胆大或好奇心重的,还在岸边探头探脑,对着湖心指指点点。但很快,一队巡守的官兵便快步过去,厉声呵斥着将他们驱离,岸边迅速恢复了秩序,却是一种带着紧绷感的空旷。
视线越过空旷的岸线,最大的那艘三层画舫此刻静静地泊在离岸稍远的水面,像是疲惫的巨兽。
原本华丽的彩绘船身,在靠近水线的侧面,赫然留下一片狰狞的焦黑痕迹,如同美人脸上丑陋的伤疤触目惊心。几缕若有若无的青烟,仍从那焦黑的木料缝隙中丝丝缕缕地逸出,在愈发深沉的暮色和湖面升起的薄霭中扭曲升腾,宛如不散的怨灵。
看来最初的冲突之后,竟还起了火,只是火势似乎被及时控制住了。
最后,她的目光锁定在画舫的登船处。一队身着官服、头戴展脚幞头的人正从船上下来,聚在码头边低声议论。他们个个面色凝重,时而摇头,时而凑近耳语。距离实在太远,人声又被湖风吹散,毕扬即便凝神细听,也捕捉不到任何清晰的语句,只能从他们不断投向那焦黑船身的视线和沉重步履中判断,事态绝不简单。
时间在寂静的等待中悄然流逝。天边最后一道橘红色的霞光正被青灰色的暮霭吞噬,湖面泛起粼粼的幽光。
再大的热闹终究抵不过节日的欢庆,岸上闲散的人陆续回家团聚过节去了,那队官员模样的人也已乘车轿离去,码头上大部分的巡逻官兵也已撤走,只留下四个看似普通衙役打扮的人,无精打采地守在登船口附近,显然认为此地已无大碍。
毕扬正欲趁此守卫松懈之际,再靠近些探查画舫受损的具体情况,身形微动,却猛地顿住。
她的眼角余光敏锐地捕捉到,在画舫背向码头,朝向开阔湖面的一侧,一个模糊的黑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从船舷翻出,利落地滑入水中,只激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随即身影便没入幽暗的湖水,消失不见。
就在那人入水前的刹那,傍晚最后一缕挣扎的余晖,恰好掠过他背后那柄细长窄鞘的剑。墨青色的剑鞘在夕照与水光的交映下,反射出一抹独特而冷冽的幽光。
是常肃的剑!
毕扬的心猛地一沉,呼吸几乎停滞,她绝不会认错那柄特征鲜明的长剑如此窄长的剑鞘,配在常肃那瘦高的身形上总显得有几分突兀。
他为何在此处?
之前的猜测瞬间被证实。
常肃所谓的“办事”,竟真的与这画舫上的变故直接相关!他此刻从船上悄然潜遁,是刚刚完成了什么?那焦黑的痕迹,是否与他有关?他是纵火者,还是……在混乱中寻找或安置了什么?折柳堂的目标,难道就是这画舫上的人,或是船上的某样东西?
无数疑问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背脊发凉。
常肃已然不见踪迹,湖面恢复死寂,徒留那焦黑的画舫如同一个巨大的谜题。眼看天色彻底暗下,墨蓝的天幕上已能见星子点点,远处隐隐传来家宴开始的喧闹与鞭炮声。
时间已然来不及。
毕扬强行按捺住跃下屋檐亲自去那画舫上一探究竟的冲动,她深吸一口带着湖水微腥的凉气,压下翻腾的心绪。
还是回去先设法探探子期的口风,究竟看到了什么。
决心既定,她不再停留,身形如夜鸟般悄无声息地自檐角滑落,沿着来时之路疾速返回。
回去的路倒是顺利得很,仿佛所有的喧嚣与混乱都被隔绝在那片湖畔之外。
悄无声息地回到小院,她迅速换下那身便于行动的灰蓝劲装,从箱笼里取出一件杏子黄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换上,略整理了一下微乱的发髻,配上扇坠,插上一支简单的珠花。
收拾停当,她推门而出,朝着设宴的花厅走去。
章府之内,廊庑下,庭院中皆已点亮各色精致灯笼,照得四处亮如白昼,一派节日气象。然而,一路行来,竟未遇到半个巡夜的小厮或穿梭伺候的女使,四下里静得出奇,只有她自己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庭院回响。
毕扬心中暗自嘀咕:“莫非是我迟了太久,宴席已开,下人们都集中到花厅伺候去了?”想到章家是极重礼数的人家,自己作为客人却姗姗来迟,实在失礼,她不由加快了脚步,心中已做好了一进门便需赔罪的准备。
眼看花厅所在的院落就在前方,为节省时间,她见左右无人,足尖一点,便欲运起轻功,直接掠过最后一段回廊。
岂料,就在拐过回廊弯角的瞬间,一道熟悉的身影赫然立在阴影处。
毕扬定睛一看,竟是子期。她心头先是一松,下意识抚了抚胸口,带着些许庆幸低声道:“还好还好,我还以为我来迟了呢。”
然而,子期并未回应她关于迟到的话。他神色异常严肃,目光如炬,紧紧锁住她,压低了声音直接问道:“你刚才去哪儿了?”
毕扬被他问得一怔,心头猛地一跳,有些心虚地避开他探究的视线,反问道:“你……你怎么知道我不在房里?难道大家发现我不见了?”
“那倒不是,”子期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是我方才去你院中寻你,敲了门却无人应答。我不敢过于惊动旁人,只得在此必经之路等你。”他顿了顿,追问的语气不容置疑,“你到底去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