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阳金小酒娘 > 第62章 第 62 章

阳金小酒娘 第62章 第 62 章

作者:腰上有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1 14:11:23 来源:文学城

62保媒

珍娘眨眨眼,愣怔了一会儿才理解,她朝太子笑笑:

“若您说的是两年前,那就更没必要了,我是受人所托忠人之事,您不必挂在心上。”

受谁人所托,忠谁人之事,二人都心知肚明。

太子笑笑,眼神中几多复杂,将珍娘看了又看。

可能是要参加宴会的缘故,她今天是特意装扮过的,远比之前几次见她要精致些,多少有些女娘们该有的模样。

但她大概已经习惯了质朴的装扮,便是参加这般重要的场合,也不过粗粗施了一层粉黛,并不华美,头上的发髻不过多挽了几下,仅簪插了一只玉簪。一身衣裙都是棉布裁制,做工倒是还算精致,但若同锦缎丝绸裁制的衣裙比,要简陋许多,若不是有一副净白的面皮衬着,生生拉高了些品质,连他身边服侍的侍女都不如。

若说品性,她是他见过所有女娘中最特别的,舒朗大气、聪慧机敏不够夸赞她,只是可惜了出身。

端详了半晌,珍娘任由他看。

太子终于开口,所言却换了话题:“唐太傅如今所住的那处院子,可是你的?”

君心难测,珍娘猜不透太子的心思,索性垂了眸如实回答:“嗯。”

“孤听闻,这三年唐氏一家在牢中,都是你探视照料,唐家幼子更是认你为姐?”

太子脸色淡然,看不出什么表情,珍娘虽无甚惧怕但并不敢妄言:

“回殿下,几年前唐家出事时,琛儿被坏人所害,被转卖时民女恰好遇到,因早年唐家于民女有恩,觉得不能袖手旁边,便随手将他救下。后来认作姐弟也不过是为了日常行事方便。”

“至于探视照料牢中的唐氏一家,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没什么特别的。”

珍娘说完,听太子嗯了一声,面上依旧看不出什么情绪。

因着之前帮唐珏送信的缘故,珍娘隐约猜到些二人的关系,但并不敢深究。太子不言语,她便静坐听着,反正他既招她来了,定不会叫她只这般坐着。

“呵~如此孤倒又欠你一个人情。”

片刻,太子突然轻笑出声,珍娘不明就里,抬眸看向太子,正好和他眼神撞到一处。

珍娘忙错开视线:“民女不敢。”

太子这次倒没故弄玄虚,他轻叹口气:

“孤十岁被立为太子,便受教于唐太傅,直至弱冠之年。十年师生之谊恩重如山。文元作为孤伴读,同我相差不过两岁,多年情谊自不用多说。”

“哪知一朝被孤连累,唐家下狱、文元以身犯险,这期间几多波折,孤难为外人道也。”

“唐家得你庇护,才得以艰难度日、熬出头来,如此算孤又欠你一个恩情。”

当年唐家之事,民间只传说是得罪了贵人,原来竟还有这个缘由在,也难怪太子会这般说。

只是太子客气愿意给她颜面,但不代表珍娘能这般自大的接了,未来一国之君的人情,并不是那般好接的。

珍娘心里明镜般,

“什么恩情不恩情的,殿下属实多虑了。”

她笑笑,“民女幼年失怙,和母亲被父族驱赶,一度无人收留几近流离失所,只因早年闺房里的手帕情谊,得唐夫人救助,民女才能安稳长大。”

“若不是唐夫人,也许民女早就冻饿死在阳金街头,如何还能有如今的日子?”

“若说恩情,也该是唐家对我的恩情,我不过投桃报李罢了。”

太子看着珍娘,见她言辞真诚,赞了声:“俞老板心思倒是敞亮。”

珍娘福身:“殿下谬赞。”

太子又深深看了珍娘一眼,从榻上起身,缓缓轻踱几步,走到花厅内一处花植前,拿起一旁的剪刀修剪花枝:

“孤与唐家渊源,不仅有太傅的教导之恩,亦有和文元的同袍之情。”

“文元年少成名,十八岁连中三元,有治国安邦济世之才,现如今为了孤,不惜以身入险,才有了两年前孤的沉冤得雪。”

“在孤眼中,文元便是这盆中花。”

太子缓缓说着,一边细细的修剪,剪去花植上无用的枝丫和杂叶子。

“他是孤看中的未来宰执、朝廷栋梁,孤愿帮他慢慢修去杂叶,只待天时地利人和之日,能开出耀目的花来。”

珍娘听着,脑海中又想起他在奉天时那般恣意的模样,太子说的对,那才是少年风流的唐珏。

“殿下待大郎君赤诚,大郎君定然会感遇忘身。”

太子将面前的花植转了个方向,认真的端详观察,又剪掉一枝杂枝才道:

“俞老板,前日我同太傅闲聊,听闻太傅有意将你许配给长子唐珏。”

“太傅说,若不是你的帮扶,唐家不会有这般时日,却拖累你到今日还未婚嫁,若唐家不娶你,必会成为叫人戳着脊背的忘恩负义之徒。”

“孤看重文元,便不想看他吃苦头,日前,有阁老看上文元,想叫家中孙女嫁与他,我想促成此事,他却说家父有命,不敢自传。”

“孤今日想问问俞老板,你可是非文元不嫁不可?若孤出面帮你物色,定帮你找个家世、人品至上的,你可愿意?”

太子话落,手下的花植也修剪出成色,原本杂乱的枝丫修剪的规整漂亮,枝头的半开的花苞更加夺目。

家父有命、报恩……却并无喜欢之情,原来如此。

不过她并不怨,喜欢一个人有什么准儿呢?这个是世间最没法自己控制的,他便是不喜欢她,那也不是他的错,她为唐家做的那些事,本也不是图他个喜欢二字。

如今有太子这般贵人出面,亲自帮她保媒拉纤,她已经得了天大的脸面,却还有什么奢求的?难道做那种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事?

珍娘想笑,但却觉得这笑的无比艰难,努力了许久才勉强扯出一个来:

“殿下多虑了,太傅和夫人确实跟民女提过此事,但民女已经拒绝了,民女所为之事,只图心安,并未想着挟恩图报。”

“至于民女婚事,殿下若有好的,民女自是乐意至极。”

珍娘浅笑着,眼神中略带着几点闪光,太子端详了她半晌,见她视线始终未避,直到她说的是真心的,最终笑了:

“俞老板果然聪慧。”

他挥挥手,一旁服侍的小内使走上前,将花植搬走摆好,把地上的杂枝杂叶扫走。一时间,花厅里很安静,只有小内使收拾的声音。

就在小内使将地上一束较大的杂枝捡走时,却被太子叫停下来。他重新拿起那跟枝丫,

“你看这根杂枝,虽说没有花苞,但枝粗叶肥。”

他对着内使摆摆手,立马有人搬了新花盆上来,土都是填好的。太子重新修剪一番,将杂枝扦插在花盆中,又拿水浇过。

“如此插上,放到暖棚里,不过半个月便能重新养出一棵新花来。”

太子将两盆花植放在一处,一盆大、一盆小。

“这花还得要跟盆配,大花配大盆,小花配小盆。”

珍娘心中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她懂。

她指了指那后边刚扦插的小盆:“殿下,民女没见过这种花植,看着喜欢,可否将这盆赏给民女。”

太子抬眼,端详着珍娘的面色,浅笑出声:

“这是自然,孤欠女娘这般一个人情,莫说一盆花,再多些也是肯的。”

“来人,将这盆花植搬到俞老板的车上,随她一同搬回家去吧。”

他说完,又笑着看向珍娘:“俞老板放心,孤答应的事一言九鼎,定会做到。孤定帮俞老板挑选几户好的郎君。”

“俞老板也不用担心,若是没有看上的,尽可以告知孤,孤定尽心帮你找到如意的。”

珍娘浅笑着,同太子行礼辞行。

这晚,珍娘没回水井巷,她自己一人睡在了“臻酿”铺子。

太子宴请完第三日便离了阳金,离开阳金前,果然叫人送了几幅画像来,说是为她挑选的郎君。

珍娘蔫蔫儿的,没甚心思,便丢在一旁堆着,只想先过了这年。

唐家人自然是知道这事的,唐夫人拉着珍娘的手,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珍娘劝阻了她:

“范姨,自古婚姻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结的是通家之好,他这些年在外委屈太多,何必在家里还叫他委屈?”

“况且,我也想找个心甘情愿娶我的,我也心甘情愿嫁的,强扭的瓜不甜,何必相互为难呢?”

“太子承了我的情,愿帮我寻觅合适的郎君,还许我挑挑拣拣,以我现在的条件,已然心满意足。”

唐夫人含着眼泪,抱着珍娘泪汪汪的哭了半晌,最后拉着珍娘,定叫她喊了阿娘才肯松手。

从此之后,珍娘在水井巷便改了称呼,唤唐太傅为阿爹,唐夫人为阿娘,唐瑾是二兄,唐琛是小弟。

唐琛是最高兴的,虽然没有多一个嫂子,却多了个疼他的阿姐,日日都要笑开花来。

转眼便到了年根下,虽说这一年,臻酿没挣到多少银两,但好歹一家人齐齐整整的,也算圆满,除夕那晚一家人守了年节,开开心心的迎了正元。

然而正月初三一早,有衙役从阳金府衙送了邸报来,几百里加急,点名送给唐太傅。

京都发生了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