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阳金小酒娘 > 第14章 第 14 章

阳金小酒娘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腰上有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4 13:31:20 来源:文学城

14偶遇

“胡闹!”

虽知道珠娘还是孩子心性,唐太傅还是厉声呵斥,打断了他的话。

“琛儿,婚姻大事,岂能如此玩笑?”

“你阿姐于唐家是大恩之人,便是报恩也该依着她的意愿,岂是你随便胡乱点名安排的?”

“你若真要报答你阿姐,就牢牢记得你阿姐的好处,好好读书,日后报答。”

唐太傅伸着手指,在珠娘额头重重戳了几下。

珠娘还要再说,却被亲娘狠瞪了几眼,不敢再多言语。

唐太傅转向珍娘,满怀慈爱的说:

“珍娘于我唐家之恩,唐家无以为报,我和你范姨知你心性,日后谁家要是能娶了你,定是天大的福分,若是有幸能看上两个小子,我和你范姨喜不自胜,但若你不愿,我们也绝不会依着长辈之身,便强迫你如何。”

珍娘垂着头,不由的想起唐珏来,他那张清冷的脸,和那双深邃又清亮的眼睛。

那样一般的高岭之人,与她之间如隔了一道天堑。

“唐叔、范姨,万不要拿我开玩笑了,大郎君和二郎君日后都是有造化的人,日后出了这道门,定是要为官做宰的,我不过一卖酒的酒娘,怎么能比?”

“况且我做这些都是甘愿的,并非求报。”

闻言唐夫人长叹了口气,怜惜的摸了模珍娘的脑袋,

“也罢,如今唐家这般,除了拖累你,谈多了都是空话,且看日后吧。”

唐太傅亦点头称是。

一个时辰的探视时间说长不长,转瞬便到了离开的时候,珍娘同唐家人约好下次探视的时间,便领着依依不舍的珠娘出了天牢。

回到水井巷,刚不过午时,姐俩在刘娘子家蹭了顿午饭,便重新支上了摊子。忙忙碌碌一下午的时间转瞬便过,直到收摊子了,珍娘才发现日日都来的单璟却没来。

不过珍娘并未多想,只是看到他最常坐的那桌空着,脑海里闪过一忽,转瞬便抛到了脑后。

倒是珠娘,看着空荡荡的位子,心里暗暗高兴。

总算把他撵跑了,以后日日不来最好。

冬日的白天短,日子一日日的过的较往常快不少,转眼间就进了腊月。

越发临近年关,眼瞅着街上的人都喜庆起来,日子本该平静,但这阵子珍娘的小酒摊却开的不那么太平。

“珍娘,今儿早上我出门,又听到那几个人嘴闲磕牙。”

刘娘子坐在门口小杌子上,脚边放着针线笸箩,手里一边没停活,一边跟珍娘念叨她听到的闲话。

珠娘还没下学,珍娘给一旁两位对弈的老客续了酒,又收了另外桌子上的酒杯碗碟,顺手丢到摊位旁的木桶里,又舀了水来洗,边洗边回答:

“嘴长她脸上,说就说呗。”

“你倒是不在乎,就不怕这名声传出去了,你还怎么嫁人?”

刘娘子停了手,把袄子搭在膝盖上,看着身边的珍娘,颇有几分气愤。

她现在住的房子,还是珍娘分租出来的,珍娘做事公道,房租要的不高,平日卖酒剩下的小菜,或者老客们给的鱼获,总会分些给她家。

她丈夫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挣不了几个钱,还得指着她的针线活挣点铜子,珍娘叫她帮忙裁衣服,工钱给的比外边的还多。

平日里相处和睦,不知不觉的刘娘子就把珍娘当妹妹看。

“先些日子,单二郎君日日都来坐一下,那些子人惹不得他,心里憋着不知道多嫉妒。”

“单二郎君这一不来,听听她们的嘴,我恨不得给她们撕了。”

巷子里的风言风语珍娘当然听过,从谁嘴里传出来的她也知道,好几次她从巷口经过,张寡妇拢着几个相熟的,恨不得把那些话怼到她耳朵边来。

珍娘却不想理会,她当然知道在这个时代,女娘的清白有多重要,但她全然不在意。

别的女娘顾念名声,是要嫁人的,她这个异世灵魂却不想委身于这世间的婚事,相夫教子、三妻四妾她是接受不来的。

即无人可嫁,索性也就不顾念了。

“嫂子别气了,爱说就说去呗,她那张嘴碎,邻居们谁不知道。跟她计较,何苦来哉。”

珍娘笑笑应着。

上次跟张寡妇起龃龉,那是张胖儿欺负珠娘,张寡妇胡搅蛮缠,她自然不会相让,如今像这种说三道四,她确实懒得搭理。

刘嫂子摇着头叹了口气,重新捡起膝盖上的袄子,刚缝了两针,又不死心的凑到珍娘耳边:

“珍娘,你跟嫂子说句实话,你跟单二郎君到底怎么回事?”

刘嫂子日日守着珍娘,自然不信张寡妇传的那些八卦,但单璟前些日子,日日来这儿,后又突然不再来了,也都是她亲眼所见。

“他若真对你有意,可也算是一桩好事,单家那是什么人家,咱阳金城里数一数二的土皇帝,他家的郎君可是等闲人家小姐都配不上的。”

知道刘娘子是好意,珍娘并没恼,倒有些哭笑不得:

“嫂子,怎么你也跟着她们胡说起来。”

“单二郎君就是喜欢我的酒,这些日子他虽没来,酒可是日日来拿的。”

“喏,那一小坛子就是给他备好的,等下我去给人送酒,一并送到他家去。”

“哦,是这样子。”

刘娘子顺着珍娘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地上摆着几摊酒,言语中颇为惋惜。珍娘只是笑着未在接话,恰好此时,摊子上又来位酒客,珍娘备了酒菜送上,忙了一圈回来,话题便揭了过去。

转眼又是几天,正好是腊八节,私塾里的先生给学子们放了假,珠娘多了一天临休。

既是过节,珍娘索性休息一天,带着珠娘去牢里探了爹娘,出来也没回家而是在出城去逛庙会。

即是庙会,必然是开在寺庙附近,阳金城有座秀山寺,就建在青秀山上,而庙会便开在青秀山脚下。

眼瞅着就是年关,庙会上挤满了人,不知道哪位大户人家请了戏台班子,支了戏台子唱念做打好不热闹。

珍娘拽着珠娘,生怕她一个看不住被人群挤散了。

两个人挤在人堆里,一会儿在戏台子前听听戏,一会儿在杂耍处看看把戏,一会儿在小摊子前买点小吃垫垫肚子,玩的好不开心。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等太阳偏了头,他俩才从头逛到尾。

庙会尾巴就结束在秀山寺的山门附近,珍娘拉着珠娘从庙会里穿出来,在山门口才略感透出气来。

两人找了块儿日头好的石头,坐在上边歇息,打算缓口气了再回城,正歇着,却听见有人招呼:

“喂,小丫头,怎么在这儿坐着?”

听到声音,珍娘回头。

竟是之前在青秀别院见过的刀疤脸老李,而在他身后不远处,站着的正是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李先生、曹先生?”

珍娘忙不迭的起身,拉着珠娘行礼。

大长公主慈爱的摆手,示意她不用拘礼,刀疤脸老李更是几步窜到她面前,拽着珠娘逗趣:

“咦,今儿又多一个小女团子,这模样着实可爱。”

珍娘打量大长公主的表情,见她心情甚好,就连总是面无表情的曹先生,脸上都露出难得的浅笑。

虽说上次只见了一面,珍娘却觉得这位曾经的威震边疆的大长公主,并不像传言中那般。

遂大着胆子从刀疤脸老李手里把珠娘救出来,

“李先生,这是我阿妹珠娘。她年龄小,您老别逗她。”

“呵,这小丫头,刚不过第二面,就敢从我手里抢人了。”

刀疤脸老李笑哈哈的,自然没生气,又按着珠娘头搓揉了一下,才放人。

珠娘也是会看眼色的,被珍娘救出来后,躲在她身后探出头来,大着胆子横了刀疤脸一眼,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哼道:

“坏爷爷!”

小孩子古灵精怪的模样,一下把他逗的笑出声来,大长公主也被逗笑了,笑斥道:

“老李,可是越老越小了。”

笑闹着,珍娘得知大长公主主仆几人,刚从秀山寺祈福回来,听说庙会热闹,准备去玩一玩。

刀疤脸老李:“小丫头,你们刚从里边出来,可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吃的花样多的很,炸麻花、炸果子、烤肉串、芦花豆腐什么的,可多了。玩的花样也多,套圈子、投壶什么的都有,还要唱戏的台子,都好玩。”

珍娘回忆着介绍,珠娘也跟着插嘴:

“王婆家的小馄饨才香哩。”

正说着,远远的进山路上来了一列仪仗。

珍娘和大长公主的所在,正好在秀山寺的山门外,因着地势,刚好把整个仪仗都看清。

十几个全副武装的骑兵开道,其后便是装饰精美华丽的马车,之后还有数十名护卫环卫着,一看便知是豪门显贵。

每到年节总有官宦人家去秀山寺祝祷祭祀,想来是哪家豪贵要去秀山寺。

马车的护卫甚有威势,扬声在前方开路,言语中很不客气,路两边的行人被威势所迫,纷纷四散躲避,偶有躲避不及的,那些护卫竟连闪避都不肯,马蹄径直从人身上踩踏过去。

欢快的气氛瞬间被惨叫声打破,几人闻声转眼看去,那些护卫正簇拥着当中的马车,径直朝山门而来。

“闪开!避让!”

眨眼间,护卫便在山门外圈出一片空地,大长公主和珍娘一起,都被护卫拦在了空地外。

马车慢悠悠的停在空地当中,待马夫摆好马凳,一道清冷的身影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珍娘眼睛瞬间就睁大了。

怎么会是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