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转眼就半年过去了。
十一月的北地褪去燥热,多了两分冬天的寒冷。
戚雯不自觉揉碎手中薄薄的信纸,缓缓呼吸。
不知不觉,都六个月了。
她叹息一声,转身回了书房。烛火跳跃,迅速吞噬信纸,薄薄的一张,转眼化成灰烬。
萤时推门进来看见的就是这幅景象。
信是她拿回来的,这不是第一次,她并不觉得奇怪。
“殿下,北辰皇帝驾崩了。”
“哦?”戚雯眯了眯眼,勾起一个笑容,“倒是个好消息。其其格恐怕要高兴坏了。”
萤时有些无语,对她们来说当然是好消息,对其其格嘛……她想到那些根本不用打听的消息,缓缓地想,对其其格,也是好消息。
她点了点头,顺着戚雯的话:“应该还没有,不过明日也就差不多了。”
她们的消息来源快了一步,就看其其格留在北辰王庭的人动作够不够快了。
戚雯微不可见地点头,才要说话,就听人来报其其格亲自到了边境线。
戚雯和萤时对视一眼,丢开手中的东西:“走吧。”
没多久,两人骑着马,隔着那条边境遥遥相望。
萤时紧紧跟在戚雯身边,警惕地盯着对面的其其格。
“本王不过来巡视边境,殿下何必这么紧张。”其其格一袭红衣,热烈昂扬,看上去心情不错。
萤时默了默,巡视边境?如果她身后没有跟着那黑压压的大军,会更令人信服。
“倒不是紧张。”戚雯勾了勾嘴角,“只是你向来想法颇多。万一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那可不好。”
上回北辰一支暗探潜入天齐烧杀抢掠,几乎屠尽整个村子。其其格借口那些人只是迷了路,并不多说。
戚雯当时什么都没说,转头却亲自带着人抢回了被北辰占领二十多年的县城,将赶来支援的北辰将军的尸体在城墙挂了一夜。
正好,那人就是那支暗探的首领。
除此之外,因着其其格和皇帝勾结想要暗杀她的事,戚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和其其格正面发生不大不小的冲突。
其其格闻言,笑容一僵。这半年她实在被戚雯整得有些累了。
戚雯杀她将领,偷袭、夺回失地,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偏偏,北辰这段时间国内混乱,并不是开战的最佳时机。
想到这儿,她眼里露出一股意味不明的神色,身上也多了些阴冷:“说起来,殿下送了我一份大礼……”
一听这句,戚雯就知道她已经拿到消息了,抬了抬头:“大恩不言谢,殿下记得就好。”
她看了一圈,又明了地笑道:“殿下今日是来辞行的?代本宫向二殿下问好。”
其其格毫不掩饰地承认,她现在真的想杀了戚雯。
她早该想到的,她能和天齐皇帝合作,戚雯也能和北辰其他人合作。
天齐皇帝是蠢,她那个姐姐也不遑多让!
“殿下准备了这样一份大礼,助我家殿下一臂之力,怎能不谢?”随着清脆的、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响起,一白衣女子打马缓缓从其其格身后出现。
白衣似雪,红衣如火。
戚雯一顿,不知想到了什么。待人完全出现在其其格身边,她才了然一笑:“难怪……原来是殿下找到了军师。”
难怪,她就说其其格最近更加变幻莫测了。
听着她语气中的不善,其其格这才觉得心情好点了:“俗话说得好啊,这有军师和没军师,差得可不是半点。殿下才智过人,我可不行。”
她才说完,那白衣女子又适时接话岔开这个话题,她笑了笑,接着道:“为了回报殿下的心意,我们殿下也为您准备了一份大礼。还望殿下不要嫌弃。”
其其格想到那人,也笑了,很是自得地抬头:“不错,殿下也不用谢我。”
戚雯眯了眯眼。
“场面话说完了,接下来,本王也想和殿下谈谈合作。如何?”其其格笑容淡了淡。
戚雯已经猜到她要说什么。正好,她也有此意。
有些事情,拖得太久了。
很不好。
*
十二月里,天冷得厉害,即便烧了火盆子,姜婵仍旧觉得手有些凉。
一转眼,都十二月了,也不知……
“阿姐,阿姐?你怎么了?”许久不听她继续说话,一旁的小女孩疑惑地扯了扯她的袖子。
“哦,没事,我们继续吧。”她回神,指着书上的字教小女孩一个一个地念。
“大姑娘,四姑娘,老夫人叫你们过去呢。”
才念了没几句,听见有人找,姜婵才放下书笑了笑,就听四姑娘高兴地蹦起来:“好耶!终于不用读书了。阿姐,我们快过去吧。”
姜婵顿时失笑,摸了摸她的头,跟着她们一同去见苍梧部的老夫人。
也就是哪位几年前亲自到天齐的苗王太后,她血脉上的外祖母。
这个四姑娘,则是现任苍梧部酋长、她亲舅舅家的三女儿。因为她的到来,按年龄排下来。就变成四姑娘了。
两人过去,就见不止老夫人在,酋长以及酋长夫人等人都在。
一见到她,老夫人就笑着招手示意她坐下。姜婵忙见礼,四姑娘已经迅速跑到她父亲身旁坐下了。
姜婵坐好,环视一周,见苍梧部酋长一家都在这儿了,就知道有事要说。
果然。
“天齐立了新帝,按理说,我们应该派人去观礼。”老夫人看着酋长,慢悠悠地开口。
姜婵本来无所事事,这句话一听反倒愣住了。
新帝?
谁?
戚雯吗?
姜婵一直都知道戚雯会在某一天返回京都,但她没想过会这么快。
毕竟,其其格只要在边境一日,只要她和皇帝的合作还在,边境的危险就一日不会解除。
因为皇帝不可能让戚雯毫发无损地回到京都。
新帝已立,说明其其格暂时已经没有威胁了。
姜婵仔细想了想,想起了戚雯的合作。
这件事,戚雯一点儿没瞒着她。
她胡思乱想着,就见酋长舅舅点了点头:“是应该前去观礼。但听说新帝登基就在一个月后,恐怕时间来不及。”
一个月后?
姜婵皱了皱眉,时间依旧紧迫,戚雯估计也怕日久生乱。
老夫人也赞同地点了点头:“话虽如此,也该有所表示。苗疆与天齐修复关系不易,长公主既然对我们多加关怀,这等大事还是不好缺席。”
姜婵静静听着。
苗疆虽然内部各部落一直处于自治状态,但对外又一向以苍梧为尊,这也就是在天齐时,大家对这位老夫人的称呼都是苗王太后,而不是苍梧老夫人。
酋长也赞同这一点,点了点头:“母亲说的是。一个月说短也短,但也能到,我这就下去准备,过两日就出发。”
老夫人就是这个意思,满意地点了点头。
正事说完了,众人这才说起其他事来。
说了几句,话题始终没有离开天齐。酋长道:“说来奇怪。长公主同先帝姐弟情深,当初去丹阳时更是带上了先帝,最后却反目成仇。这回,她仍然不愿登基,就不怕这个皇帝日后也……”
酋长摇了摇头,似乎对戚雯的做法很不赞同。毕竟,戚雯对苗疆的态度很不错,但马上要登基的皇帝嘛……
姜婵却听愣了:“长公主不登基为帝?”
这是干什么?
酋长也觉得奇怪,不过他这会儿奇怪的是,他第一次听见姜婵对一件事有兴趣。
他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这个外甥女和那位天齐的长公主似乎关系匪浅。
当初她来苗疆,就是那位长公主派的人。
他解释道:“天齐朝堂也提议长公主登基,不过她似乎不是太愿意,说是同朝臣商量,从宗室旁支选了个孩子。”
姜婵一下甚至没反应过来。
戚雯有多讨厌那些宗室,她和她待了三年,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的。
别说宗室,就连皇室能让她笑脸相对的也只有皇帝和嘉宁公主两个人。
戚雯回到京都,姜婵真以为她会登基。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其他的人将来不会忌惮戚雯。
她微微蹙眉,不理解戚雯是怎么想的。
显然,不理解的人不只她一个。
天齐朝堂里,最近也因为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
大部分朝臣纵然心中不安,担忧不已,倒也没敢太过反对戚雯,反倒是曾经效忠于戚雯的人,都明里暗里表示愿意支持戚雯登基。
不过都被她拒绝了。
送走又一个来表忠心的臣子,戚雯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萤时见状,着人撤了茶水,又重新上了蜂蜜茶。
她思索之下,还是斟酌地问出心中疑惑:“殿下为何不愿……”
她还没说完,见戚雯一双眼猛然睁开,凌厉目光让她不自觉闭了嘴。
戚雯抿了抿杯子,收回目光,隐隐有些落寞:“萤时,你也不明白我吗。”
萤时默了默。
是了,她从小跟在戚雯身边,见证了陈皇后的死,度过了戚雯在贵妃手底下艰难求生、最后不得已自请下嫁丹阳的艰难,又和她一起走过了丹阳兢兢战战的两年。
她其实能想到,戚雯厌恶的不只是先帝与贵妃,还有整个皇家。
以及,“戚”这个姓。
也就是戚雯没法提出来要自己改个名字。
是她想差了。
萤时也不问了,她想到刚刚得到的消息:“听说这次观礼,苗疆和南月也会派人过来。北辰那边估计不会。”
她低声道。
戚雯嗤笑一声:“北辰皇帝死了,现在那几个都忙得很,离开以后再回去,难保还有她的位置。谁不来不用管,看好来的那些就是了。”
萤时忙应下。见戚雯很是疲惫,她正要准备退下,就听戚雯又道:“你下去准备一下,陛下登基之后,我要出一趟京都。”
萤时一愣,瞬间反应过来。
她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