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 第792章 40 水神共工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第792章 40 水神共工

作者:Ann泠善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8 18:47:24 来源:文学城

混沌初开,清浊剖分之后,天地间便有了四极五岳,江河湖海,也孕育出第一批执掌乾坤的神祇。彼时三界尚未立规,诸神各凭神通盘踞一方,或司日月运行,或掌风雨雷电,唯有那幽冥血海与洪荒泽国两处,因灵气驳杂、水脉纵横,始终少有神祇能彻底统御。直到共工自北冥寒渊中苏醒,这混沌的局面才终于被打破。

共工诞生那日,北冥万里冰原突然崩裂,万丈水柱冲天而起,裹挟着千年不化的玄冰碎块,在九天之上凝结成一片遮天蔽日的乌云。云中隐约有蛟龙嘶吼之声传来,待云雾散去,便见一道身着玄色鳞甲、发梢缀着冰晶的身影立在冰原之巅。他眸中映着北冥的寒涛,掌心能引动万里之下的地脉水泽,甫一现世,便引得周边三百里内的江河湖泊尽数倒灌,连镇守东方的青龙神都侧目望去——这新生的神祇,竟天生带着统御万水的威压。

最初的百年里,共工只在北冥一带活动。他见寒渊之中生灵稀少,便引动自身神力,将北冥深处的暖流引至冰原之下,又劈开三道冰峡,让融化的冰水顺着峡道流淌,在荒原上汇成了三条蜿蜒的大河。河水流过之处,冻土复苏,长出了耐寒的苔藓与灌木,连许久不曾露面的雪狐、冰熊也渐渐聚集而来。有路过的游神见此情景,忍不住赞叹:“此神虽生自寒渊,却有泽被万物之心,假以时日,必成一方大能。”

可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天地间灵气日益充沛,越来越多的神祇开始争夺地盘,其中尤以火神祝融最为强势。祝融诞生于南方炎火山,周身常裹着熊熊烈火,所到之处草木枯黄,山石融化,他见共工将北冥治理得生机勃勃,又听闻其掌水之力远超寻常水神,便生出了比试之心。那日祝融带着神火降临北冥边缘,一道火焰劈向共工新汇成的大河,河水瞬间蒸腾起白雾,河底的卵石也被烧得通红。

共工正在河滨查看生灵栖息的情况,见河水骤减,抬头便望见祝融立在云端,周身火焰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红色。“共工,”祝融的声音带着火焰的灼热,“听闻你掌水之力冠绝三界,今日我便来会一会你,若你输了,便将北冥让与我打理。”

共工眉头微皱,他知晓祝融性情刚烈,却不想对方竟会无故挑衅。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沉声道:“水火本就相克,若你我在此争斗,不仅这北冥生灵会遭劫难,周边的山川河流也会受损,何必为了一时意气伤及无辜?”

“伤及无辜?”祝融冷笑一声,手中火焰又盛了几分,“神祇之道本就是弱肉强食,你若连我的神火都挡不住,又如何配执掌这万水?”说罢,他便挥手放出一道火墙,朝着河岸上的生灵扑去。共工见状,再也无法忍耐,掌心凝聚起北冥寒水,化作一道水盾挡在火墙之前。冰水与火焰相撞,发出“滋滋”的声响,白雾弥漫开来,将整个河岸都笼罩其中。

这场争斗持续了整整七日。共工引北冥之水形成水龙,祝融便召来天火化作火凤,水龙与火凤在空中缠斗,时而水漫云端,时而火焚大地。到了第七日清晨,共工见周边的山川已被烧得焦黑,河流也变得浑浊不堪,心中渐渐生出无力感——他本不想争斗,可祝融步步紧逼,若不反击,不仅自己会败,连北冥的生灵都会遭殃。

就在这时,天边突然传来一声威严的呼唤:“祝融、共工,住手!”二人循声望去,只见天帝带着一众上古神祇立在云端,周身神光璀璨,连天地都为之震颤。祝融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逆天帝,只得收起神火;共工见状,也散去了周身的水势,躬身向天帝行礼。

天帝看着下方狼藉的景象,眉头微蹙:“天地初定,正需诸神各司其职,共护三界生灵,你二人却因私斗毁了一方水土,可知罪?”祝融低头不语,共工则上前一步,沉声道:“天帝,此事虽由祝融挑衅而起,但我未能克制怒火,以致生灵受损,亦有过错。若天帝要责罚,我愿一人承担。”

天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看向身旁的诸神,缓缓说道:“三界之内,水脉纵横,关乎万物生长,却一直无主神统御,以致水患频发;而火神祝融虽性情刚烈,却能掌烈火以驱寒邪,护佑南方生灵。今日我便借此机会,册封神位,以定三界秩序。”

话音落下,天帝抬手召来一道金光,金光在空中凝结成一枚刻有水纹的玉印。“共工,”天帝的声音传遍九天,“你天生能统御万水,又有泽被万物之心,今册你为水神,执掌三界江河湖海、雨雪冰霜,赐你‘共工’神号,持水纹玉印,凡天下水脉,皆听你调遣。”

共工接过玉印,只觉一股温润的神力顺着掌心涌入体内,周身的水泽之力也变得更加浑厚。他再次躬身行礼,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臣共工,谢天帝册封!臣必竭尽所能,护佑三界水脉畅通,不让水患伤及生灵。”

随后天帝又召来祝融,册其为火神,执掌南方火脉,令其不得再无故挑起争斗。祝融虽对共工仍有不服,却也不敢违抗天帝的旨意,只得领旨谢恩。

自册封之后,共工便开始巡视三界水脉。他先是前往西方昆仑山下,见那里的河流因地势过高,水流湍急,时常冲毁山下的村落,便引动神力,在河道中筑起三道石坝,又开凿了两条支流,将洪水引入低洼之地,汇成了一片湖泊。湖边渐渐有人类定居,他们见共工数次现身治理水患,便在湖边立起石碑,上书“水神共工”四字,逢年过节便献上祭品,祈求水脉安宁。

后来共工又前往东方东海,见东海之上常有蛟龙作乱,掀翻渔船,便亲自入海,与蛟龙争斗了三日三夜,最终将蛟龙降服,令其镇守东海入口,不得再伤及渔民。东海的海神感念其恩,便将东海深处的一颗夜明珠赠予共工,此珠能照亮万里海域,共工便将其嵌在水纹玉印之上,此后夜间巡视水脉,再也无需借助天光。

不过最让共工费心的,还是中原地带的黄河。彼时黄河水脉紊乱,上游因山势陡峭,水流湍急,下游却因泥沙淤积,时常泛滥。共工先是前往上游,引动神力将陡峭的山体削平,减缓水流速度,又在河道两侧种下能固土的杨柳;随后他又来到下游,带领河神们疏通河道,将淤积的泥沙引至两岸,形成了一片肥沃的平原。平原上的人类得以开垦田地,种植庄稼,他们感念共工的功绩,便称黄河为“母亲河”,将共工的画像供奉在祠堂之中。

有一次,三界突发大旱,南方的江河几乎干涸,土地龟裂,人类与生灵都陷入了缺水的困境。祝融虽尽力引动神火催生水汽,却因缺少水源,始终无法形成降雨。共工得知消息后,立刻带着水纹玉印前往南方。他先是深入地底,引动深层地下水脉,让干涸的江河重新有水流入,随后又飞上云端,将自身神力注入云层之中,引来四海之水,在南方降下了一场持续三日的大雨。

大雨过后,南方的草木重新焕发生机,人类也得以恢复耕作。祝融见此情景,主动找到共工,拱手道:“此前多有冒犯,今日才知你掌水之力不仅强大,更有济世之心,祝融自愧不如。”共工闻言,笑着摇头:“水火虽相克,却也能相生。若日后再有旱涝之灾,你我携手应对,必能护佑三界生灵平安。”祝融点头称是,自此二人虽仍有竞争,却再也没有发生过争斗,反而时常联手处理三界的水火之事。

时光流转,千年过去,共工始终坚守着水神的职责。他走遍三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湖泊,哪里有水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干旱,哪里就有他引来的甘霖。诸神见他始终勤勉,毫无怨言,便纷纷称赞:“天帝当年册封共工为水神,真是选对了人。有共工在,三界水脉便永无乱象。”

而那些受共工恩惠的人类与生灵,也将他的事迹代代相传。有人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若沿着河边行走,能看到一道玄色身影立在水面之上,眸中映着万家灯火;也有人说,每当河水泛滥之时,只要对着河水诚心祈祷,便会有一道水纹从天而降,将洪水引回河道之中。这些传说虽真假难辨,却都承载着三界生灵对水神共工的感激与敬仰。

共工对此却从不在意,他依旧每日巡视水脉,看着江河奔流,看着生灵繁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负天帝册封之命,不负水神之责,护佑这三界水脉永保安宁,护佑这天地间的生灵世代安康。这便是水神共工的故事,一个自寒渊中诞生,以一身神力泽被万物,用千年时光诠释神祇之责的传说。

那年深冬,北冥寒渊突发异动,冰层之下传来阵阵异响,连常年不化的玄冰都开始出现裂痕。共工正在东海巡视,感知到北冥的水脉震荡,当即收起水纹玉印,化作一道玄色流光朝着北冥飞去。待他抵达寒渊上空时,只见原本平整的冰原已裂开数道深沟,黑色的雾气从沟底翻涌而出,所到之处,连耐寒的苔藓都迅速枯萎。

共工眉头紧蹙,他曾听闻上古时期有幽冥浊气被封印在北冥深处,难道是封印出现了松动?他俯身靠近裂缝,掌心凝聚起纯净的水泽之力,试图压制浊气的扩散。可那浊气异常凶戾,刚触碰到水泽之力便剧烈反扑,竟将他的神力震得四散开来。共工心中一沉,知道此事绝非自己一人能解决,当即召来镇守北冥的河神,叮嘱他们暂且用冰封之力困住浊气,自己则前往天庭向天帝禀报。

抵达天庭时,天帝正与诸位上古神祇商议三界历法之事。听闻共工所言,天帝立刻终止议事,带领诸神前往北冥查看。众人站在寒渊上空,看着那不断扩散的浊气,面色皆是凝重。上古神祇中的后土娘娘开口道:“此乃幽冥浊气,当年盘古开天辟地时,将混沌中的凶戾之气封印于此,若任其扩散,不仅北冥生灵会遭殃,三界的水脉都可能被污染。”

共工上前一步,沉声道:“天帝,臣愿前往寒渊底部加固封印,只是那浊气太过凶戾,还需诸位神祇相助,在外围布下结界,防止浊气外泄。”天帝点头应允,当即命后土娘娘布下土系结界,又让祝融以神火在外围灼烧,净化逸散的浊气,其余诸神则各自施展神力,协助二人。

共工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的水纹玉印,纵身跃入裂缝之中。裂缝深处漆黑一片,浊气如毒蛇般缠绕而来,不断侵蚀他的神力。共工运转全身水泽之力,在周身形成一层水盾,艰难地向着封印之地飞去。越往深处,浊气越浓,他的视线渐渐模糊,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时,水纹玉印突然发出一道柔和的光芒,将周围的浊气逼退了几分。共工心中一喜,知道这是玉印中的神力在护佑自己,便加快速度,终于在裂缝底部看到了那座古老的封印。

封印由上古神石铸就,上面刻满了复杂的符文,只是此刻符文的光芒已然黯淡,多处神石都出现了破损。共工立刻上前,将自身神力源源不断地注入封印之中。可神石破损严重,他的神力刚注入便从破损处流失。共工没有放弃,他想起东海海神赠予的夜明珠,便将玉印上的夜明珠取下,嵌入封印的破损处。夜明珠的光芒与符文的光芒相互交融,竟暂时止住了神力的流失。

随后,共工盘膝而坐,开始吟唱上古水神的咒文。随着咒文响起,周围的水脉之力纷纷向他汇聚而来,顺着他的掌心注入封印之中。封印上的符文渐渐亮起,破损处也开始缓慢修复。可就在此时,裂缝深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道巨大的黑影从浊气中冲出,朝着共工猛扑而来。共工来不及躲闪,被黑影撞得倒飞出去,口中喷出一口鲜血。

他挣扎着起身,看清那黑影竟是一头由幽冥浊气凝聚而成的巨兽,巨兽双目赤红,周身散发着毁天灭地的气息。共工知道,若不除掉这头巨兽,封印永远无法彻底加固。他握紧水纹玉印,将全身神力都灌注其中,玉印发出万丈光芒,化作一条巨大的水龙,朝着巨兽冲去。水龙与巨兽在空中缠斗,巨大的冲击力让整个裂缝都开始摇晃,浊气更是四处弥漫。

外围的诸神感知到裂缝中的异动,纷纷加大神力输出。祝融的神火变得更加炽热,将逸散的浊气焚烧殆尽;后土娘娘的结界也随之加固,防止裂缝扩大。共工在裂缝中与巨兽激战了整整一日,他的神力渐渐枯竭,身上也布满了伤口,可他依旧没有退缩。他想起三界生灵的安危,想起自己身为水神的职责,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就在共工快要支撑不住时,他突然想起水火相生之道。他看向裂缝上方,高声喊道:“祝融兄,借你神火一用!”祝融闻言,立刻明白共工的意图,将一道纯净的神火顺着裂缝送了下去。共工接住神火,将其与自身的水泽之力融合。水火本就相克,可在他的掌控下,两种力量竟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红蓝相间的光柱。

共工将光柱凝聚在掌心,朝着巨兽猛拍而去。光柱击中巨兽的瞬间,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巨兽的身体开始寸寸瓦解,最终化为一缕缕浊气,被光柱彻底净化。解决掉巨兽后,共工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地。他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再次将神力注入封印之中,直到封印上的符文光芒万丈,彻底稳固下来,才缓缓闭上了眼睛。

当诸神将共工从裂缝中救出时,他已然昏迷不醒,周身神力微弱到几乎察觉不到。天帝立刻命人将他送往昆仑山西王母处,请西王母用瑶池仙露为他疗伤。西王母见共工伤势严重,便将他安置在瑶池边的玉床上,每日以仙露滋养他的神魂。

三个月后,共工终于醒了过来。他刚一睁眼,便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西王母按住。“你伤势未愈,还需静养。”西王母温和地说道,“封印已稳固,三界水脉也恢复了正常,你不必担心。”共工闻言,心中大石落地,这才安心地躺了下来。

在西王母的照料下,共工的伤势渐渐恢复。期间,祝融曾多次前来探望,每次都带着自己炼制的神火丹,帮助共工修复受损的经脉。二人闲聊时,祝融感慨道:“此前我总以为神力强大便是王道,如今才知,守护三界生灵,坚守自身职责,才是神祇真正的道。”共工笑着点头,心中明白,经过此事,他与祝融之间的隔阂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并肩作战的情谊。

伤愈之后,共工回到了自己的水神府邸。他没有立刻开始巡视水脉,而是先前往北冥,查看那里的生灵情况。此时的北冥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冰原上的裂缝已被冰封,苔藓重新覆盖了大地,雪狐、冰熊在雪地里嬉戏打闹。镇守北冥的河神见到共工,连忙上前行礼:“多谢水神大人舍身加固封印,北冥生灵才能重获安宁。”共工摆了摆手,轻声道:“这是我身为水神的职责,不必多礼。”

随后,共工又前往三界各地查看水脉。他发现,经过幽冥浊气一事,许多河流的水泽之力变得稀薄,便引动自身神力,为这些河流注入新的生机。在南方的湘江,他见河畔的百姓因之前的浊气影响,大多体弱多病,便引来湘江之水,混合着自身的水泽之力,化作甘霖洒落人间。百姓们饮下甘霖后,身体渐渐康复,纷纷来到河畔,对着共工的身影跪拜祈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共工依旧每日巡视水脉,守护着三界的安宁。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只专注于治理水患,而是更加关注生灵的需求。在西方的流沙河,他见河底的沙僧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每日受飞剑穿胸之苦,心生怜悯,便前往天庭为沙僧求情。天帝见共工言辞恳切,又念及沙僧本性不坏,便同意减轻沙僧的刑罚,让他在此等候取经人,将功赎罪。沙僧得知此事后,对共工感激涕零,此后便时常协助他治理流沙河的水脉。

在东方的钱塘湖,每到八月,便会有大潮泛滥,淹没周边的村庄。共工便在此处布下一道水纹结界,每当大潮来临时,结界便会自动开启,将潮水引向大海,保护村庄免受水灾。当地百姓为了感谢共工,便在钱塘湖畔修建了一座水神庙,庙中供奉着共工的雕像,每日香火不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工的名字在三界变得家喻户晓,无论是神祇还是生灵,都对他敬重有加。有人说,他是三界最勤勉的神祇,每日不辞辛劳地巡视水脉;也有人说,他是最仁慈的神祇,总是在生灵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可共工对此依旧淡然,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践行当初对天帝的承诺,履行身为水神的职责。

这日,共工巡视到黄河上游,见一群孩童在河边嬉戏,他们手中拿着用泥巴捏成的小神像,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模样。孩童们一边玩耍,一边唱着歌谣:“水神共工,护我江河;甘霖普降,万物祥和……”共工站在云端,听着孩子们稚嫩的歌声,看着下方奔流不息的黄河,以及两岸生机勃勃的田野,嘴角露出了一抹温暖的笑容。

他知道,只要三界生灵还需要他,只要水脉还需要守护,他便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用自己的一生,诠释水神的意义。这便是水神共工的故事,一个关于责任、守护与奉献的传说,它将随着江河的奔流,在三界之中永远流传下去。

又过了数百年,三界格局渐稳,可人间却突发一场罕见的瘟疫。起初只是边境小镇有人染病,高烧不退、浑身乏力,没过多久,瘟疫便顺着河流蔓延开来,波及中原数座大城。百姓们四处求医,却始终找不到治愈之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朋友倒下,一时间人间哀鸿遍野,连河水中都漂浮着绝望的气息。

负责守护人间水脉的河神们急得团团转,他们试图用自身神力净化河水,可瘟疫并非寻常污浊,神力不仅无法压制,反而让瘟疫借着水脉之力扩散得更快。河神们无奈,只得连夜赶往水神府邸,向共工禀报此事。

彼时共工正在梳理西域的塔里木河,听闻人间瘟疫肆虐,当即放下手中事务,跟着河神们前往人间查看。刚踏入中原地界,他便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诡异的腥气,河流旁的村落一片死寂,偶尔能听到几声微弱的咳嗽,却再也不见往日炊烟袅袅的景象。共工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只见屋内躺着几位染病的百姓,他们面色蜡黄,气息微弱,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

共工蹲下身,伸出手想要探查瘟疫的根源,指尖刚触碰到一位老妇人的手腕,便感到一股阴冷的邪气顺着指尖涌入体内。他心中一凛,这邪气并非三界固有之物,倒像是来自域外的邪祟。他立刻运转水泽之力将邪气逼出体外,眉头紧锁:“这瘟疫并非天灾,而是有人故意引域外邪祟入人间,借水脉扩散。”

河神们闻言大惊:“那该如何是好?若邪祟继续扩散,恐怕整个人间都会遭殃。”共工沉思片刻,沉声道:“当务之急,是先阻断邪祟通过水脉传播,再寻找治愈瘟疫的方法。你们立刻通知各地河神,用自身神力在河道中布下滤网,暂时阻止河水流通,我去天庭请天帝相助。”

说完,共工化作一道流光飞往天庭。天帝听闻人间遭此大难,亦是震怒,当即召集诸神商议对策。太上老君仔细查看了共工带回的邪气样本,缓缓说道:“此乃域外‘噬魂邪祟’,以生灵魂魄为食,一旦侵入人体,便会逐渐吞噬魂魄,最终让人油尽灯枯。想要治愈瘟疫,需用昆仑山顶的千年雪莲、东海深处的鲛人泪,再辅以水神的纯净水泽之力,炼制出‘清魂丹’,方能驱散邪祟。”

共工立刻起身:“臣愿前往昆仑与东海,求取雪莲与鲛人泪。”天帝点头应允,又命药师佛前往人间,用佛光暂时压制瘟疫扩散,为共工争取时间。

共工先是前往昆仑山,此时昆仑山顶正值大雪纷飞,千年雪莲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周围环绕着凛冽的寒风,寻常神祇根本无法靠近。共工运转水泽之力,在周身形成一层护罩,抵御寒风的侵袭。他小心翼翼地沿着悬崖攀爬,脚下的冰面湿滑无比,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爬到半山腰时,一阵狂风突然袭来,共工身形不稳,险些跌落,他连忙抓住身旁的岩石,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稳住身形后,共工继续向上攀爬,终于在悬崖顶端找到了那株千年雪莲。雪莲通体雪白,花瓣上凝结着冰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共工轻轻将雪莲摘下,小心翼翼地收入玉盒中,这才松了口气,转身朝着东海飞去。

抵达东海时,东海海神早已在海边等候。听闻共工来意,海神面露难色:“鲛人泪乃鲛人泣血所化,极为珍贵,且鲛人世代居住在东海最深处的珊瑚宫,极少与外界往来,想要求取鲛人泪,恐怕不易。”共工道:“为了人间百姓,无论多难,我都要一试。”

海神带着共工潜入东海深处,越往深处,光线越暗,直到抵达一座晶莹剔透的珊瑚宫前。珊瑚宫的守卫见到共工与海神,立刻上前阻拦:“珊瑚宫禁地,外人不得入内。”海神上前解释:“这位是水神共工,人间遭瘟疫肆虐,急需鲛人泪炼制丹药救人,还望通报一声。”

守卫犹豫片刻,转身入宫通报。没过多久,一位身着蓝色纱裙的鲛人族长缓缓走出,她目光清冷地看着共工:“鲛人泪乃我族至宝,岂能轻易外传?”共工躬身行礼:“族长,人间此刻正饱受瘟疫之苦,无数百姓濒临死亡,若没有鲛人泪,他们便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我愿以水神之名起誓,日后若鲛人族有难,我必倾力相助。”

鲛人族长沉默良久,她深知共工的为人,也听闻过他守护三界水脉的事迹。最终,她轻叹一声:“罢了,我族虽避世而居,却也不忍见人间生灵涂炭。”说罢,她转身入宫,片刻后捧着一个玉瓶走出,将玉瓶递给共工:“这里面便是鲛人泪,你且拿去,希望能救万民于水火。”

共工接过玉瓶,深深鞠了一躬:“多谢族长,大恩不言谢。”随后,他与海神告别,立刻返回天庭。

回到天庭后,共工将千年雪莲与鲛人泪交给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立刻着手炼制清魂丹,共工则在一旁协助,将自身纯净的水泽之力源源不断地注入丹炉之中。丹炉中的火焰熊熊燃烧,药材的香气弥漫在天庭之上,经过三天三夜的炼制,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清魂丹终于炼成。

共工捧着清魂丹,马不停蹄地赶往人间。此时药师佛的佛光已渐渐稀薄,瘟疫有卷土重来之势。共工立刻将清魂丹分给各地河神,让他们将丹药融入河水中,再引河水化作甘霖,洒向人间。

甘霖落下,百姓们纷纷走出屋舍,仰起头承接雨水。当雨水落入口中,一股清凉的气息顺着喉咙涌入体内,原本沉重的身体渐渐变得轻松,高烧也缓缓退去。染病较轻的百姓当场便恢复了力气,他们激动地跪在地上,朝着天空叩拜,感谢水神的救命之恩。

共工并未停下脚步,他带着剩余的清魂丹,前往瘟疫最严重的城池。城中百姓大多卧病在床,连起身接雨水的力气都没有。共工便亲自上门,将清魂丹碾碎,混入水中,一勺一勺喂给百姓。一位病重的孩童在喝下药水后,眼中渐渐有了神采,他拉着共工的衣角,轻声说道:“神仙哥哥,你真好。”共工摸了摸孩童的头,温柔地说:“好好休息,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经过七天七夜的忙碌,人间的瘟疫终于被彻底平息。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重建家园,河流旁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孩子们在河边嬉戏打闹,大人们则忙着耕种田地,欢声笑语回荡在人间。

天帝得知瘟疫已除,十分欣慰,特意召共工入宫,想要赏赐于他。共工却婉言拒绝:“守护三界生灵本就是臣的职责,不敢求赏。”天帝闻言,对共工更加敬重,便命人在人间修建了一座“水神祠”,供百姓供奉,以纪念他的功绩。

此后,共工依旧每日巡视三界水脉,只是他的脚步更加频繁地停留在人间。他会看着农夫们在河边灌溉田地,看着渔民们驾着小船在河中捕鱼,看着孩子们在河边放风筝。每当看到人间一派祥和的景象,他心中便充满了满足。

有一次,共工在巡视黄河时,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见到共工,立刻上前跪拜:“老朽当年曾染瘟疫,多亏水神大人的清魂丹才得以活命,今日能见到大人,实乃老朽之幸。”共工连忙扶起老人:“老人家不必多礼,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老人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递给共工:“这是老朽亲手种的麦子,味道甘甜,还望大人不要嫌弃。”共工接过布包,心中暖意融融,他知道,这小小的布包里,装着的是人间百姓最真挚的感激。

时光荏苒,又是千年过去,共工的故事在三界代代相传。无论是神祇还是生灵,都记得那位身着玄色鳞甲、手持水纹玉印的水神,记得他为守护三界水脉所做的一切。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天帝的承诺,诠释了神祇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若你沿着江河行走,偶尔还能看到一道玄色身影立在水面之上,他眸中映着万家灯火,手中的水纹玉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静静地守护着这片他深爱的天地。这便是水神共工的故事,一个关于坚守、慈悲与奉献的传说,它将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永远流淌在三界的岁月长河之中。

三界安稳的岁月里,共工并未有半分懈怠。这年春日,他巡至南海,见往日碧波万顷的海面竟泛着诡异的暗紫色,海面上漂浮着成片死去的鱼虾,连常年栖息在此的海鸥都不见踪迹。他俯身掬起一捧海水,指尖传来刺骨的寒意,水中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腐朽气息——这绝非寻常海水中该有的味道。

共工心中一紧,当即潜入海底探查。越往深处,海水的颜色越暗,到了千米深的海沟处,竟能看到一道细微的裂缝,黑色的雾气正从裂缝中缓缓渗出,所到之处,珊瑚礁渐渐失去光泽,化作灰白色的碎屑。他凑近裂缝,用神识探查,却被一股强大的排斥力弹开,那股力量阴冷霸道,与当年北冥的幽冥浊气截然不同,倒像是来自地底深处的地脉邪力。

“水神大人!”一声急切的呼喊从身后传来,共工转身,见是南海海神带着几位虾兵蟹将匆匆赶来。海神面色凝重,躬身道:“这裂缝三日前突然出现,起初只是一道细痕,如今竟已扩至丈余宽,海底的生灵死伤惨重,属下实在无法压制,只能向您求助。”

共工点头,目光重新落回裂缝:“这是地脉邪力外泄,若不及时封堵,不仅南海会沦为死海,邪力顺着海脉蔓延,整个三界的水脉都会被污染。”他沉吟片刻,继续道:“你立刻召集南海所有水族,在裂缝外围布下水阵,暂时阻拦邪力扩散,我去请后土娘娘前来相助。”

后土娘娘执掌地脉,对地底之力最为熟悉。共工赶到后土娘娘的洞府时,她正在梳理中原的地脉纹路。听闻南海之事,后土娘娘立刻放下手中事务,与共工一同前往南海。二人站在裂缝上空,后土娘娘取出地脉罗盘,罗盘指针疯狂转动,发出刺耳的嗡鸣。

“不妙,”后土娘娘眉头紧锁,“这裂缝连通着地底的‘沉渊狱’,那里封印着上古时期被镇压的地脉凶兽,如今封印松动,凶兽的邪力正顺着裂缝外泄。若凶兽破印而出,后果不堪设想。”

共工心中一沉:“那该如何是好?仅凭水阵,恐怕挡不住邪力多久。”

“需先加固沉渊狱的封印,再封堵海面的裂缝。”后土娘娘道,“我可引地脉之力暂时压制邪力,但若要彻底加固封印,还需借助你的水泽之力——水可柔化地脉,二者相融,才能让封印重归稳固。”

共工点头应允。后土娘娘率先跃入裂缝,手中地脉罗盘发出金光,将周围的邪力逼退。共工紧随其后,运转全身水泽之力,化作漫天水珠,融入裂缝四周的岩壁中。水珠渗入岩壁,与后土娘娘引出的地脉之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淡蓝色的光膜,缓缓向裂缝中心收缩。

可就在光膜即将封住裂缝时,地底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一道巨大的黑影撞向光膜,光膜瞬间出现裂痕。共工与后土娘娘同时被震得后退数步,口中皆溢出鲜血。

“是沉渊狱中的‘裂地兽’!”后土娘娘擦去嘴角血迹,“此兽以地脉为食,力大无穷,看来它已察觉到封印松动,想要破印而出。”

裂地兽再次撞来,裂缝扩大了数尺,更多的邪力喷涌而出。共工咬紧牙关,将水纹玉印高举过头顶,玉印发出万丈光芒,化作一条巨大的水龙,盘旋在裂缝上空,对着裂地兽猛冲而去。水龙与裂地兽相撞,巨大的冲击力让整个海底都开始摇晃,海面上掀起滔天巨浪。

后土娘娘趁机取出一枚地脉神石,将其嵌入裂缝最深处。神石发出耀眼的金光,顺着岩壁蔓延,将裂地兽暂时困在原地。“共工,快!”后土娘娘高声喊道,“用你的水泽之力注入神石,与地脉之力融合,才能彻底困住它!”

共工立刻上前,将掌心贴在神石上,源源不断地将水泽之力注入其中。水与地脉之力在神石中交织,形成一道坚固的封印,将裂地兽牢牢困在沉渊狱中。裂地兽疯狂挣扎,却始终无法突破封印,最终只能发出不甘的咆哮,渐渐沉寂下去。

封印加固后,共工与后土娘娘才松了口气。二人合力封堵海面的裂缝,共工引南海之水,化作层层水膜覆盖在裂缝上,后土娘娘则引地脉之力,将裂缝周围的岩壁凝结成坚硬的晶石。直到裂缝彻底消失,海面恢复往日的平静,二人才浮出水面。

南海海神连忙上前,躬身道:“多谢水神大人与后土娘娘出手相助,否则南海危矣。”共工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海面:“如今裂缝虽封,但海底的生灵死伤惨重,水脉也需重新梳理。你即刻组织水族,清理海面的死物,我会引纯净的水泽之力,净化南海的海水。”

接下来的半月,共工每日都在南海上空布雨,纯净的雨水落入海中,渐渐驱散了残留的邪力。海底的珊瑚礁重新焕发生机,鱼虾们也渐渐回归,南海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海神为了感谢共工,特意将南海深处的一颗“避水明珠”赠予他,此珠能让持有者在任何水域中自由穿行,无需消耗神力。

处理完南海之事,共工又马不停蹄地前往西域。此前他听闻西域的罗布泊水脉日渐干涸,绿洲不断缩小,当地百姓只能背井离乡,寻找新的水源。待他抵达罗布泊时,眼前的景象比传闻中更加凄惨——曾经烟波浩渺的湖泊如今只剩下一片干裂的盐碱地,河床裸露在外,像一道道狰狞的伤疤,远处的绿洲只剩下零星的几棵胡杨树,在风沙中摇摇欲坠。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见共工身着玄色鳞甲,周身散发着水泽之气,便知道是水神降临,连忙带领百姓上前跪拜:“水神大人,求您救救我们吧!再没有水,我们就要活不下去了!”

共工扶起老者,心中满是愧疚。罗布泊的水脉本由西域的河神负责打理,可他此前忙于处理南海之事,竟忽略了这里的危机。他沉声道:“诸位乡亲放心,我定会让罗布泊重现生机。”

共工当即召来西域的河神,询问水脉干涸的原因。河神面色羞愧:“水神大人,此前西域发生地震,导致罗布泊的地下水源被堵塞,属下虽尽力疏通,却始终无法打通水道。”

共工点头,随后来到罗布泊的河床中心。他盘膝而坐,运转神力,将神识探入地底。地底深处,原本纵横交错的水脉如今只剩下几道细小的溪流,而在水脉的源头处,一块巨大的岩石堵住了水道,岩石上还残留着地震时留下的裂痕。

找到问题根源后,共工取出水纹玉印,将神力注入其中。玉印发出柔和的光芒,化作一道巨大的水刃,朝着地底的岩石劈去。“轰隆”一声巨响,岩石被水刃劈成两半,堵塞的水道终于被打通。地底的水源顺着水道涌出,干涸的河床渐渐出现了积水。

共工并未停下,他继续引动神力,将周边雪山的融水引入罗布泊,又在河床周围布下聚水阵,防止水分蒸发。日复一日,罗布泊的积水越来越多,干裂的土地渐渐变得湿润,绿洲也开始向外扩张。三个月后,罗布泊终于重现了往日的碧波,胡杨树抽出了新芽,百姓们重新回到家乡,在湖边开垦田地,种植庄稼。

为了防止水脉再次干涸,共工还特意留下一道水纹结界,一旦水脉出现异常,结界便会自动发出警报。百姓们为了感谢共工,在湖边立起一座石碑,上面刻着“水神共工,再造绿洲”八个大字,每逢节日,都会带着祭品前来祭拜。

这年冬天,三界突降大雪,北方的江河尽数结冰,百姓们无法取水灌溉,田地中的庄稼渐渐枯萎。共工得知消息后,立刻前往北方。他见江河表面的冰层厚达数尺,便运转水泽之力,在冰层上开出一道道裂缝,让河水能够流出,供百姓取用。同时,他还引动神力,在冰层下方形成一层暖流,防止河水再次冻结。

北方的山神见状,也前来相助,他引动山体之力,在河边筑起一道道堤坝,将流出的河水引入田地中。在共工与山神的共同努力下,北方的庄稼终于保住了,百姓们再也不用为水源发愁。

岁月流转,共工守护三界水脉的故事,渐渐成了三界生灵口中最动人的传说。有人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若你站在河边,便能看到一道玄色身影在水面上漫步,他手中的水纹玉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河水映照得如同碎银;也有人说,每当遇到水患或干旱,只要对着河水诚心祈祷,水神便会现身,化解危机。

共工对此从不辩解,他依旧每日巡视着三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湖泊,用自己的神力守护着水脉的安宁,守护着三界生灵的幸福。他知道,只要水脉还在流淌,只要生灵还需要他,他便会一直坚守下去,直到岁月的尽头。这便是水神共工的故事,一个关于责任、守护与奉献的传说,它将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永远流淌在三界的岁月长河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生灵,敬畏自然,守护家园。

这日共工巡至东海之滨,见一群渔人围在滩头唉声叹气,渔网空空如也,滩涂上连往日常见的小蟹都难寻踪迹。他上前询问,才知近半月来东海深处总传来怪异声响,鱼虾受惊后尽数逃离浅海,渔民们连日出海却颗粒无收。

共工当即潜入东海,行至百里深海处,果然听见沉闷的轰鸣从海底峡谷传来。靠近一看,竟是峡谷间的海眼出现异常,涌出的水流带着刺骨寒气,将周边海水冻成细碎冰晶,鱼虾受不住寒意才纷纷迁徙。他取出水纹玉印,将神力注入其中,玉印光芒笼罩海眼,缓缓调节水流温度,又引南海暖流汇入此处,平衡海水冷暖。

三日过后,海眼恢复正常,逃离的鱼虾渐渐回归。渔民们再次出海时,渔网很快便沉甸甸的,他们望着满舱渔获,对着海面深深叩拜。共工立在云端看着这一幕,指尖拂过袖间的避水明珠,只觉守护这世间生机,便是身为水神最珍贵的意义。此后每逢渔汛,东海渔民总会在船头摆放清水,以敬那位默默护佑他们的水神共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